China Daily的中国形象报道舆论引导力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566 论文编号:sb2022043015084646679 日期:2022-05-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笔者通过对 China Daily 有关中国形象报道的研究分析,国家形象传播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立体的工程,不同媒介对于同一国家的形象有着不同的解读。即便是相同媒介对于同一国家内的不同议题、内容的表达也使该国的国家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一、对外信息传播中国形象与舆论引导力
(一)信息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人类信息传播经历漫长的变化由口头传播依次向网络传播发展,信息交往方式也逐渐由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由于全球信息化的增速加快,信息传播也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传播发展。在此大环境下,提升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建构符合本国实际形象的国家形象尤为重要。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于本国的认知以及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主体对这一国家的认知结合,国家形象是一系列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①换言之,国家形象的建构在本质上来看是信息的传播,国家形象的本质是形象建构的自我构建,也就是“自塑”;与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主体对该国家的认知诠释也就是“他塑”;国家形象是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自塑”与“他塑”之间的信息博弈与信息竞争的结果。由此可见,国家形象的构建是本国的“自塑”与他国的“他塑”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中国形象的自我建构
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是作为传播主体的国家对本身形象主观且主动的一种自我塑造,国家形象建构通常以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及大众媒介为传播途径呈现国家形象,其中以大众媒介作为建构国家形象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媒介信息传播能力的强弱程度对本国形象的建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哪个国家拥有较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哪个国家就能在国际社会中掌握信息资源,进而拥有国际话语权,主动建构国家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②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要运用好我国对外主流媒体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效地影响国际主流社会。近些年来,我国依托对外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国际关注和重大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迅速发声,及时表明观点,第一时间传播事实。在国际社会上我国媒体主动设置议程,积极主动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等思想议题,向国际社会彰显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有效构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
..............................
(二)信息传播中国家形象与舆论的同构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将客观世界分为三种世界,一种为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通过媒介所构建的世界以及脑海中所反映的世界。根据李普曼的观点,国家形象的现实本身也就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国家形象的“自塑”也就是通过媒介所构建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他塑”也就是人们脑海中所反映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在传播交往过程中,国家形象作为一种兼具公众舆论、公关舆论、身份识别舆论、文化价值定位舆论等多重功能的战略资源,不仅显示出它与舆论生发以及传播的同构性,而且在其输出的进程中反映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间的互动博弈。由此,国家形象这一互动博弈也可看作是依托媒介的舆论博弈。
1.国家形象与舆论传播的同构性
关于国家形象与舆论传播的同构性,可以从霍尔“编码解码”信息传播理论中找到依据。①英国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中提出了“编码解码”理论。对编码、解码进行详细阐述,编码即信息传播者将所传递的讯息、意图或观点,转化为具有特定规则的代码;解码是指信息接受者,将上述代码按特定规则进行解读,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即为信息传播的过程。
依照霍尔“编码解码”理论,舆论主体将自己观点意志依托媒介主动传播给受传者的过程即为“编码行为”。舆论编码的核心内容通常以主体意识为主,舆论主体将自身价值体系与态度观点统一植入舆论编码中,舆论编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对象在解码过程中的解码能力,要充分考虑对象方面的具体情况,在编码的过程进行先前预判,确保信息能有效传播。舆论客体即为舆论传播的对象,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与态度,舆论客体解码时会受到自身价值认知体系的影响,对编码内容的解读具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态度观点,并非毫无意识对其传播内容进行“解码”。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②根据该定义,可解读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受众对该国形象的意见、态度、评价,是对该国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舆论反映。国家形象的“自塑”可以看作是舆论编码,而国际社会公众对形象地反映“他塑”则是舆论解码。概言之,国家形象与舆论传播同构是信息对象“编码”与“解码”的互动传播。
................................
二、China Daily 中国形象报道分析
(一)中国形象报道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定量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侧重运用数字而不是文字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针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等揭示研究对象内在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本文将从报道数量、体裁、版面、稿件来源四方面对 2010 年-2020 年 China Daily 中国形象报道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对其数据进行客观系统分析,得出科学严谨的相关结论。以 2010 年作为研究时间起点,是由于 China Daily 在 2010 年这一年展开大规模改版,向国际一流媒体靠拢,在国际社会中传播中国声音,真实呈现记录中国形象相关报道,为研究中国形象报道相关问题提供有效资料。
1.报道数量分析
近年来,关于中国形象报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针对中国形象报道数量系统分析本文选取 2010 年-2020 年间发表在 China Daily 有关中国形象报道进行重点整理和分析。通过 China Daily 数据库搜索关键词“china image”得出相关大数据。经过细化筛选得出有效数据 13171 篇中国形象新闻报道。大数据分析可以呈现分析对象的现在状态与总体状况,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对数据数量变化比较、整体数据的趋势,总结出客观、真实的分析结论,有助于对分析对象深入分析与总体了解。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二)中国形象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1.新闻框架理论内涵
框架理论最初发端于心理学和社会学,后来被用来解释新闻传播现象,就产生了新闻框架。框架起源于西方,吉特林将框架看作一种持久而稳定的范式,新闻传播者根据自身在新闻报道中采用的一般规范来组织选择报道事实,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受众接受。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中将框架理论引入到传播情境当中,认为框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认识社会。
塔奇曼认为“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新闻这个“窗口”,就像任何反映描绘现实世界的框架一样,也存在自己的问题。窗口展现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①这里所说的商户的大小指的是新闻框架本身,新闻篇幅的长短,窗格的大小指出新闻报道的信息量是多是少,玻璃的明暗度说明新闻报道的程度。塔奇曼把新闻看作框架,考察的重心是媒介作为复杂的组织所必然遵循的程序,以及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关怀。
我国的臧国仁提出框架的三层次结构,即框架的高层次结构、中层次结构和低层次结构。高层次就是对事件进行明确的定性确定主题;中层次结构则主要包含事件、前因、影响、评估等方面;低层次结构涉及到表述符号选择和语言组织。本文将根据框架三层次结构对中国形象报道进行分析。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
三、China Daily 中国形象报道舆论引导力呈现.........................41
(一)多元话语共生的媒介表达............................ 41
1.中西媒介表达差异下中国形象......................41
2.信息“逆差”下有效表达....................................42
四、对外信息传播中中国形象舆论引导力的提升............................ 49
(一)提升媒介表达能力...................................... 49
1.创新对外传播新表述.......................................49
2.打造国际一流媒体......................................50
结论..............................56
四、对外信息传播中中国形象舆论引导力的提升

(一)提升媒介表达能力
中国形象舆论引导之基础在于媒介表达能力之强,不同媒介制度或社会制度下的媒介属性不同,其媒介表达也各异。西方主流媒体将西方思维意识植入报道中国的媒介表达中,错误引导国际舆论,损害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形象在传播中的舆论引导力需要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媒介表达能力的提升。
1.创新对外传播新表述
媒介表达的主体具有双向性即通常所说的“谁在表达”与“向谁表达”。国际社会中由于各个国家的媒介制度与属性不尽相同,因此所呈现的媒介表达也具有差异,通过对媒介“表达者”主体身份的确认,能够对媒介表达呈现效果进行深层次剖析同时有助于舆论有效引导。国际舆论环境中舆论引导对象多元且具有国际化,有较强的话语意识,在舆论引导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引导对象,采用适当的舆论引导方式,疏导引导对象负面情绪,稳定舆论事态,维护舆论环境平衡态势。
国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舆论呈动态发展过程,明确媒介表达主体可对舆论发展态势进行预判采取有效表达措施。国际社会中媒介有效表达具有其特殊性,在表达过程中要使用非本国语言表述内容,这需要考虑到国家之间文化习惯差异性。语言表达与文化习惯存在的客观差异,要求具体媒介表达过程中转变媒介表达思维,要有国际化视野,缩小传播过程中语言表达与文化习惯差异,有效分析国际信息,以国际的视野的思维传播与解读信息呈现表达内容。媒介表述内容呈现的创新,具体表现在媒介内容呈现要有独到的见解和评论,也就是说要有新观点突出媒介的个体特色。例如 China Daily 在媒介表达呈现方面与国际接轨,在海外设立记者站,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收集大量海外国际信息,向国际最高水平看齐。
...............................
结论
多元信息在国际社会中交融,碰撞着不同的观念与思潮,形成各异的舆论。这些舆论即是自身形象的自建,也是他者舆论的反射,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讲,在国际社会中其形象的传播都会遭遇认同危机。因此,在主体形象构建和传播的过程中,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共生,勾勒出舆论与形象的交合关系,国家形象也由此为我国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国际形势判断,为我国提升舆论引导力提供认知现实。
通过对 China Daily 有关中国形象报道的研究分析,国家形象传播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立体的工程,不同媒介对于同一国家的形象有着不同的解读。即便是相同媒介对于同一国家内的不同议题、内容的表达也使该国的国家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国家形象报道的舆论引导力通过“媒介表达”、“议程设置”、“传播演化”、“效果影响”四方面呈现,并为我国提高国家形象引导力提供现实着力点。在传播过程中,我国要提升媒介表达能力,加强分析国际信息的能力,深挖信息背后的信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对外传播人才,加强语言国际表达能力。在设置议题时要做到主动化,公开透明告知消息稿件的来源,加强信源权威化,提升媒介公信力。在舆论引导方式上要贴近国际受众,缩小认知偏差,主动掌握国际话语权。面对负面舆论要适时协商调解引导舆论,促进国际舆论环境良性运行。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应融入舆论引导意识与策略,使我国在融入世界舆论建构中掌握舆论引导权,提升舆论引导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