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乡村短视频使用与农民的主体性表达——基于河北省Q村田野调查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5844 论文编号:sb2022042214130346425 日期:2022-04-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笔者认为短视频中的农民所展现的样貌并不是传统的农民形象,而是代表着勤勤恳恳,积极向上的新型农民和乡村精神。他们用带有明显地域标识和角色定位的自我表述,展示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常态,在短视频中村民们的文化诉求得到了集中体现,在城乡文化的浪潮中,保持着对农村的热爱与期待,展现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用自己的文化实践和文化自觉在短视频里建设着真实的农村景观。
1 进入现场:美丽的乡村
1.1 Q 村的地理位置
Q 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Q 镇,位于围场县城北 21 公里,是 Q 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Q 村总面积 19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157.3 亩,有林面积 22000 亩,草场 1000 亩。Q 村属于镇政府所在的中心村,是 Q 镇下辖的村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子。该村位于棋塞路主干道,临近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等旅游景点,同时也是去往坝上风景区的必经之路。Q 村所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承德市的最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重要旅游景点—坝上风景区,紧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连接河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桥梁。Q 村所在的承德市位于河北省的最北部,不仅与内蒙古临近,同时也与东北地区保持着大量的经济、文化联系。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Q 村地处山区,平原较少,整个村庄都被连绵的大山环绕,村庄大多建设在山与山之间面积较小的平原区,有的房屋建在山脚,有的房屋只能建在山上。Q 村村民们的耕地在很大程度上受山区环境的限制,从事种植业的村民拥有的土地大多是少量平原地和大量山地。平原地区可种植马铃薯、胡萝卜等作物,山地地区的耕地则只能种植玉米、谷子等作物。
.........................
1.2 Q 村的经济发展情况
Q 村所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曾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20 年才顺利摘帽。近十年 Q 村依托多种形式经济取得的重大的经济发展。Q 村在近十年间也有了较大的变化,10 年前 Q 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马铃薯、胡萝卜、玉米等经济作物。仅有少部分村民在从事种植业的同时从事家庭养殖业和建筑业,位于村中心的沿街农户则主要从事个体经济,村民家庭年均收入大多在万元以下。如今的 Q 村大部分村民都实现了小康水平。据 Q 村党支部书记和会计介绍:
“Q 村相对于围场县城内其他农村来说是中上等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家庭年收入达 20 万以上,这类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能到占村民的一半,全村村民家庭收入年均 6、7 万以上。Q 村有 20 个居民小组、9个自然营子、共有居民 1080 户,农业户籍 3360 人,城镇户籍 400 人,外来人口 480 人,有贫困户 21 户、56 人。2014 年以来累计脱贫 17 户、46人。全部人口中外出务工、工作约有 300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10%。2019年初未脱贫人口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年龄偏大、智力不全等。贫困发生率由 2014 年的 1.7%下降到目前的 0.35%。”
目前 Q 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不再是农作物种植,经济来源主要有养殖业、经商、建筑业、个体经济、种植业、本村打工、外出务工、旅游业等,经济来源广泛,其中养殖业、建筑业、种植业是村民经济的三大主要来源。Q 村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全村 3000 余人口,外出打工、就业的约有 300 人,村民大多就近就业。
“Q 村属于中心村,经济发展较好,就业途径多种多样,村民经济收入方面,养殖业是最主要的,从事养殖业的占全村总户数的占村里的百分之三十,老百姓自己有地的大部分种树苗子能占百分之十,农闲的时候起树苗子、上山打榛子采蘑菇或者在本地干一些其他的活能挣不少钱,另外咱们村从事建筑的也比较多,Q 村有 4 个建筑队,从事建筑的人口大概能占到百分之十左右。除此之外,Q 村位于公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群众通过个体经济、农家游、旅游摊位等方式增收。”(Q 村村长)
................................
2 Q 村短视频使用的基本情况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分析
Q 村有 20 个居民小组、9 个自然营子、共有居民 1080 户,3360 人。在参与式观察中发现,虽然 Q 村居民大多投入到了短视频的使用当中,但是女性较男性使用时间更长,且使用更熟练,观看的内容较男性更加多样。这与 Q 村男女工作性质的差别有关,男性大多工作繁忙,空闲时间少,因此对短视频的使用也相对少,女性则更加清闲,工作简单。在选取调查对象时,综合考虑了本村的各项人口特征,依据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短视频使用类型等不同的因素选取了若干名调查对象,进行参与式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工作,以期待能够最大程度反映本村村民短视频使用的实际情况。
参与本次问卷作答村民占比最大的为 18-29 岁,占 50%,其次为 40-49 岁占18.75%,30-39 岁占 14.58%,18 岁以下为 12.5%,50 岁以上为 4.17%。男性与女性比例大致均等,Q 村所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区,Q 村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合居住地区,Q 村民族主要为蒙古族、满族和汉族。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但是却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Q 村村民大多是小学学历,仅有少数为高中及以上水平,他们多大希望子女能够凭借教育不再做农民,因此十分鼓励子女接受教育。目前 Q 村已有很多大学生,但是大学生毕业后一般很少返回村庄,他们大多在外地或县城工作。现如今,长期在村内的青年村民大多是初中或高中不再读书,只能就近在村内工作,大多不再做农民,许多都成为了个体户,或跟着父辈一起干牲畜交易生意,或从事建筑行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如今 Q 村的文化水平近 90%为初中及以下水平,高学历村民占比不大。
在问卷填写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年人如今已不再从事农民的职业,早已成为个体户或者从事牲畜交易生意,但是他们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依旧将自身定位为农民,而不是现在的职业,可见村民的农民身份认同感十分强烈。正如第一章所提到的一样,Q 村村民职业多种多样,务农以及不再是 Q 村的主流行业,建筑业、牲畜交易、运输业等在 Q 村是比较受欢迎的职业。由于 Q 村是中心村,Q 村所在地有周边较大的集市,每个月农历的 3 号、5 号、8 号为 Q 村的开集日子,附近村落的小商贩和村民都会来 Q 村赶集,早些年间 Q 村每次开集村中心都是人挤人,如今只有临近春节时开集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正是由于 Q 村集市非常受欢迎,所以依托经济优势 Q 村个体户有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个体户已是 Q 村较为自由且利润丰厚的职业之一。
..............................
2.2 使用行为分析
根据收集的调查问卷资料以及在参与式观察过程中了解到的信息,Q 村村民目前最常使用的短视频软件是抖音和快手,年轻人更喜欢抖音的娱乐性,中年、老年村民更偏向于使用快手,除此之外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原火山小视频)等多种软件也出现在 Q 村村民的短视频使用过程中。Q 村村民短视频的使用总体时间并不短,村内大多数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使用时长超过 3 年,参与式观察过程中有很多年轻人透露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类似于美拍之类的短视频软件,之后才开始使用快手然后使用了抖音,有的村民短视频使用时长长达 5 年。村内赶潮流、智能设备上手快的村民使用短视频时间 2 年到 3 年不等,同时也带动了身边朋友的使用。有少数村民由于疫情原因缺少娱乐活动受身边的人影响,自疫情爆发后才开始使用,使用时间也已接近一年。目前 Q 村对短视频没有接触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全村至少 70%的人都在使用短视频软件。根据调查结果,60.42%受到了朋友的影响从而下载了短视频,有的是通过身边人推荐下载的,有的是在朋友圈内看到朋友转发的短视频内容后开始使用,22.92%的村民是由于手机中自带短视频软件感到好奇点开的,18.75%是在各种渠道获取到了短视频内容觉得有趣从而下载了短视频,另外广告等其他因素也成为了 Q 村村民使用短视频的契机。
Q 村村民在使用短视频的时间分布上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2.08%的人,有空闲时间就会看短视频,参与式观察发现,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 Q村村民的主要娱乐方式,家庭无线网络的铺设,大多数村民在家时,电视已处于常年关机或仅作为监控器显示屏使用,电视已不再是村民主要的休闲设备,村民大多在空闲时间使用短视频软件,睡觉前和睡醒后更是短视频使用的主要时间段,这段时间较清闲,没有必需的工作要做,有的村民甚至会在这段时间连续使用短视频超过 2 小时。调查数据显示 Q 村村民短视频使用时间较长,一天内总观看时长为半小时到 2 小时以上的占 70%以上。
...............................
3 Q 村村民短视频使用动机分析.............................34
3.1 感知有用性..............................35
3.2 感知易用性..................................40
3.3 感知娱乐性.........................................41
4 短视频对乡村秩序的嵌入.............................53
4.1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53
4.1.1 女性个人身份的独立...........................53
4.1.2 个性的解放...........................54
结论..............................64
4 短视频对乡村秩序的嵌入

4.1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4.1.1 女性个人身份的独立
女性在中国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都具有较低的社会地位,男女平等观念传播至今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对于中国社会而言,男女至今仍然未取得实质上的平等,在中国农村尤其如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着“男尊女卑”的观念。由于在中国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男性,女性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主要是养育儿女和从事家务劳动,这使得女性在家庭中几乎丧失了话语权。男女平等在中国传播的近百年来,这一观念在城市得以取得较好地体现,主要是由于在城市中男女均有收入来源,从事的工作内容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在中国大部分的农村,依然保持着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女性获得收入来源的途径少,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就无从争取,造成了中国农村女性不善言辞的性格,凡事都要依仗丈夫,丈夫往往成为代言人。在进行参与式观察时,提到某位女性时,如果直呼姓名旁人总会感到诧异,当换成“某某媳妇”的说法时,村里人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所提到的人是谁。在农村当提到已婚女性时,“某某媳妇”成惯称,女性被冠以丈夫的名讳,而自己的身份信息却被模糊,女性仿佛变成了丈夫的附属品,个人身份被取代,毫无独立性。
反观短视频里的 Q 村女性呈现出来的样态可就大不相同了。Q 村女性相较于男性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娱乐,在短视频中看到的身影更多是 Q 村女性。在进行线上参与式观察时,从同城入口进入通过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选取进行观察的样本时,这两种抽样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均显示出 Q 村女性在短视频使用中所占的绝对性优势。正是由于短视频中,女性的身影更多,她们接触短视频的时间更长,所以她们对于短视频的使用也更加熟练,在观察对象中,有多位女性村民的快手短视频粉丝数达到一千以上,最多的是一位女网红,粉丝数有 1.3W。与现实生活中不同,女性们摆脱了“某某媳妇”的标签,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身份,网名多种多样,或用自己的昵称、小名或者用充满正能量的短语作为自己的网名,从“霸气小二姐 818”、“小奕”“月月就是我吖”再到“心随敏动”、“简单就好 ”“花好月圆”。在短视频中女性们不再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性。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结论
短视频于村民个人而言,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是一个进行自我呈现的渠道,同时打开了一个表达自我的新途径。而对于乡村而言,短视频成为了连结乡村和外部世界的纽带。在过去的很多年,从未真正体验过乡村生活的人,对乡村所持有的观念来自影视作品,农民工抑或是不常见面的亲戚,这也就造成了长期以来对农村的刻板印象,而短视频的出现给了农村展现真实面貌的机会。这个展示的主体正是农民自己,以农民的视角所展示的乡村才是真实的乡村,农民以影像的形式随手在短视频中上传的视频才是展示农村最好的“宣传片”。
打开短视频,翻看观察对象精彩纷呈的视频内容,他们的视频界面满满的都是农村风光,春天有“春雪”,“挖土豆芽子大军”,“庄稼人开始种地了”;夏天有“时令蔬菜新鲜的苦力芽”“木兰山花烂漫时”;秋天有“老家杏儿熟了”“又是一年秋收时”;冬天有“大黄米粘豆包”,在他们的短视频里可以感受乡村的一年四季,体味农村人的苦辣酸甜。他们的视频中有儿时的回忆,也有现代乡村的新变化。美食、生活、景色、趣味都可以成为了农民们视频的关键词,这些农村文化景观与既往的宣传话语中的农民形象大不相同,这些高频词汇代表着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了“地方”标签。在 Q 村村民的视频中他们经常用“我们农村人”“围场牧羊山里人” 、“养牛人”、“小伙”“农村女人”等词进行自我表述,作为标签放在作品最显眼的位置。这种自我表述并不是传统叙事里贫穷、艰苦的农村形象,也不是现代城乡交流中的刻板印象,体现的正是村民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