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老年网红媒介形象的主体建构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7666 论文编号:sb2023011219420449904 日期:2023-02-0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在抖音短视频中,老年网红将自己的形象建构成幽默可爱的“老顽童”、垂直领域的“资深专家”、时尚精致的“弄潮儿”、阅历丰富的“过来人”,这和长期以来媒体建构出来的孱弱、自私、暮气沉沉的老年群体形象形成了强烈对比,是老年群体主体性提升的表现。
第一章老年网红的兴起与现状
第一节互联网中的老年群体
一、互联网热潮下的“数字难民”
互联网的发展,渗透进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智能家居、5G等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促使许多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10.11亿,是世界上拥有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11]。
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构成了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社会图景,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互联网应用及服务潜移默化构建起了数字社会的新形态:我国有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人们的娱乐方式已由电视节目转到更为灵活的短视频以及极具参与感的直播;与此同时,变化的还有人们的购物方式、餐饮方式,人们多在网络上解决购买需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3.25亿人使用在线教育、2.39亿人使用在线医疗,老百姓的“刚需”被在线公共服务进一步满足。[12]另外,数量庞大的十亿网民构建起了我国数字社会的群像:比如,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偏爱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直播等应用,他们的生活还没有重压,因此对娱乐放松类应用的使用较多;30-39岁年龄段网民人到中年,关注重点多放在时事和社会热点上,对网络新闻类应用的使用率达83.4%;10-19岁年龄段网民处于学习与考试的密集阶段,使用最多的是在线教育平台。[13]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抖音老年网红兴发之路
一、老年网红概念界定
“网红”即“网络红人”的简称,指的是在互联网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自身的某种特质而被网民广泛熟悉的人。如此看来,网红的生成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与被动性。而随着新媒体发展和资本的运作,成为网络红人需要更多的因素推动。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红生态研究报告》指出,网红自身具备一定的区别于他人的特质,或者有着较为独特的个人魅力,擅于维护与受众之间良好的互动,而且往往活跃在多个平台上,对互联网运作机制比较了解。[19]目前网红聚集的平台主要有:抖音、微博、小红书、B站、淘宝和快手。比较这些平台的内容,可以发现各个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有鲜明的特点,但是彼此之间又相互联动。抖音和快手主打短视频,依托于去中心化的算法推荐机制能使所发布内容快速出圈,抖音一、二线城市作者集中(占比74.92%),快手创作者相对下沉,三四线城市作者占比49.02%[20];而微博所拥有的高互动性以及强社交性,则是网红们巩固粉丝、打造流量数据的核心平台;B站是高质量视频up主和圈层网红活跃的主要阵地,以长视频为主;小红书主打女性消费与分享,最终通过联动淘宝(或其他购物平台)实现电商变现。
老年网红又称“银发网红”,目前对其的界定并不统一。现较为权威和通用的划分标准有: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65周岁及以上的人群为老年人;二、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则将老年人的认定年龄下调,规定60周岁及以上的人群为老年人。本研究拟采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界定,将本文老年群体范围限定为60岁及以上的老人。在互联网上半场角逐中,大批网红由于流量红利而火爆网络。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开启,网红们聚焦于短视频市场的抢占与深耕,短视频内容已然成为网红的核心竞争力。在多方合力下,短视频平台与网红、网红经济的结合也日益紧密。
综上,本文的研究对象:抖音短视频老年网红,指的是60岁以上在抖音平台上通过主动传播获得一定个人影响的网络红人,他们以个人独特的言行区别于抖音其他普通老年用户,无论是内容特征还是精神内核,都有更加系统的规划,得到抖音上年轻群体的关注和热爱。
...........................
第二章抖音老年网红媒介形象呈现与建构
第一节样本选取与类目构建
本文选取抖音平台中粉丝量级较大的老年网红,在一定程度上,粉丝数量多代表其短视频内容更受欢迎、传播效果更好,其作品质量相对更高,选择此类老年网红账号进行媒介形象研究更有价值。
一、样本选取
根据新抖平台2021年11月统计数据,在其总排行榜下按照粉丝总数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短视频中主要出镜对象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视频创作者,选取排名靠前的拥有500万以上粉丝的老年网红作为研究对象。比对各平台数据发现,500万粉丝量对目前抖音网红来说有一定的区分性,可以说有着500万+粉丝量的老年网红在抖音平台有着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内容质量相对更高。
通过综合比对,最终在新抖平台中选出12位粉丝数量500w+的老年网红,选取他们在2021年8月1日——2021年11月1日三个月期间发布的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要人物的视频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
本文所选取的老年网红账号中,有五位老年网红主要作品内容为娱乐搞笑类。其中,“我是田姥姥”、“张若宇”、“冲浪达人阿怡”、“暴躁的小张”四位主要是由孙子孙女的视角来拍摄自己的姥姥或者爷爷奶奶,通过拍摄和老年网红轻松有趣的互动,有时甚至是通过“整蛊”的方式,展现自家老年网红鲜明的性格形象,让观众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得到放松和欢乐,从而收获观众对活泼有趣的老年网红的喜爱。潘长江作为知名喜剧演员,于2019年1月29日入驻抖音,抖音账号由自己和团队进行运营,经常通过自拍网络流行段子或者分享自己的搞笑生活片段,来达到娱乐观众的效果。以上抖音账号创作者的主要目的及其所发布的抖音短视频都是轻松搞笑的内容为主,故此将这些抖音账号划分为娱乐搞笑类。
...........................
第二节抖音老年网红短视频内容分析
一、账号塑造
抖音账号的名称、头像、主页背景以及账号简介构成观看者的初印象。
老年网红账号名称多与儿辈孙辈相关联,并直接点明年龄特征,使用“爷爷”“奶奶”等具有高龄特点的词语。在所选样本中,当账号拥有者、运营者是老年网红本人时,老年网红倾向于使用自己的本名或带有老年气质的代称,比如“潘长江”“潘姥姥”“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济公爷爷-游本昌”等。当抖音账号拥有者是老年网红的儿辈孙辈时,账号往往使用账号拥有者的名字,比如“张若宇”“冲浪达人阿怡”,与实际展现的主要人物间存在偏差,少数则使用“某某姥姥”“某某爷爷”的名字,如“我是田姥姥”。
在头像与主页背景的选择上,多数老年网红账号选择了老年网红本人照片或者与账号拥有者及家人的合照,强调老年网红个人特点并展现其乐融融的家庭状态。比如田姥姥使用经过“漫画滤镜”处理的本人照片作为头像,背景则采用漫画色彩更重的本人照片,并配以“哈哈哈哈”的字样,衬托出田姥姥幽默、可爱、略带“夸张”的性格特点,而这种性格也是她获得广泛关注的主要因素。
账号简介是申请抖音账号后必填内容之一,可以随时改动。我们在接触抖音账号之时,除去视频内容本身,第一眼注意到的往往是头像与账号名称,而后是其账号简介。大多数的抖音用户鲜少注意到抖音账号的简介部分,但是账号经营塑造却绕不开它,篇幅不大的简介中,可以包含许多重要信息,比如老年网红的身份、视频主要内容以及商业导流内容。
.........................
第三章老年网红主体建构呈现的问题..............................49
第一节建构主体自身局限...................................49
一、体能下降:粘性维护较难.........................49
二、“移民”身份:网络表达陌生........................49
第四章老年网红媒介形象主体建构的启示.................................55
一、保持“年轻”:贴近而非迎合................................55
二、立足主体:挖掘个人特色.................................55
三、联动发展:打造账号矩阵.............................55
结语.....................................58
第四章老年网红媒介形象主体建构的启示
一、保持“年轻”:贴近而非迎合
抖音主要用户群体为年轻一辈,老年网红想要在平台中获得流量与喜爱,就不得不运用年轻化的叙事方式,贴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在建构自己形象时也无法完全抛弃年轻一辈喜欢的、熟悉的、流行的元素。
老年网红将抖音中的流行内容纳入自己的短视频中,一方面是出于“协调性愿望”,通过和年轻人谈论一样的话题、穿着一样的服装等来融入抖音段视频的主流话语圈。同时这也包含了“差别性愿望”,希望可以和大众印象中老年人无趣保守、暮气沉沉的印象区别开来。
而老年网红在形象建构之时,可以多多听取评论区呼声较高的意见建议,加强对新知识、新热点的接收和学习,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打造出差异化的优势,但同时也不可过分迎合。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结语
老年群体触网用网,到老年网红的兴起繁荣,是老年群体作为传播主体对其自身形象建构的重要尝试。老年网红依托于新媒体赋权的现实图景,利用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得到年轻受众的喜欢,这是后喻文化时代老年群体积极学习与表达的表现。
老年网红短视频语言和表达方式年轻化,场景展现偏向于家庭化,在主题设置、视频呈现符号上多元化、趣味化,以其强烈的反差感和经过打磨的亲切感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老年网红基于受众想象建构自己幽默可爱、追求时尚的外在形象,基于传统文化建构自身睿智、积极、富有启迪性的内在精神特点。在抖音短视频中,老年网红将自己的形象建构成幽默可爱的“老顽童”、垂直领域的“资深专家”、时尚精致的“弄潮儿”、阅历丰富的“过来人”,这和长期以来媒体建构出来的孱弱、自私、暮气沉沉的老年群体形象形成了强烈对比,是老年群体主体性提升的表现。
主体建构的开展永远与社会建构相链接,老年网红媒介形象主体建构过程中难免受到其他因素诸如新闻媒体报道框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等的影响和限制。同时,“消费社会”下的老年网红主体建构逐渐被商业逻辑形塑,老年网红短视频媒介形象的建构难逃迎合年轻人的命运。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