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与置换:趣缘群体的“群”新闻传播分析——基于洛阳市J区“暴走”队的质性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532 论文编号:sb2018061211474421599 日期:2018-07-0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研究的重点是趣缘群体中的“暴走”群体,故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对“暴走队”线上线下传播结构的变化分析这一群体的功能扩展。以下将以趣缘群体、群体、群体传播为关键词对当前已有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在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缘起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现如今,随着QQ、微博、微信等各种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媒体与群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在社会多元化趋势影响下,群体也在逐渐分化,新媒体使各种群体自组织更为便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工作已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在休闲风潮全球化因素的影响下,国民已更加注重日常的身体锻炼及兴趣培养,对休闲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休闲已逐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重心之一。由于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影响,运动以及休闲活动的种类也呈现多样化的选择,诸如各地的“广场舞”现象及近几年发展迅猛的“暴走”运动,因共同兴趣爱好组成了相同的社会群体,即“趣缘群体”。
这一群体的日益壮大已成为一大社会现象,笔者居住的洛阳市平日常见的趣缘群体即广场舞、戏曲拉唱及“暴走”,而近几年“暴走”现象发展迅猛,已成为洛阳市休闲运动的代表现象,是继广场舞之后另外一种广泛的以休闲为目的的趣缘群体组织。J区属于六大市区之一,拥有洛阳市十大厂矿企业中的七所,分别是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铜加工厂、轴承加工厂、矿山机器厂、热电厂、耐火材料厂、柴油机厂,户籍人口51.3万人。工厂及人口众多是其特点,近几年因工厂衰败导致了向旅游业发展建设的转变,加之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等社会现状,洛阳市“暴走”队最早在此区成立,而这支“暴走”队是目前区域化成立的群体人数最多的,规模稳定在210人左右,笔者及笔者的亲人也属于此队的一员。
..........................

1.2相关研究综述
本研究的重点是趣缘群体中的“暴走”群体,故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对“暴走队”线上线下传播结构的变化分析这一群体的功能扩展。以下将以趣缘群体、群体、群体传播为关键词对当前已有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在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1.2.1趣缘群体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趣缘群体”,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共244篇,以“趣缘群体”为关键词的硕博士论文共有23篇,其中新闻传播领域的仅为2篇。由此可见,虽然近几年关于趣缘群体研究比较热,但对这一群体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的很少,大多是在体育学、社会学等。笔者通过梳理归纳,当前学术界关于趣缘群体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社会资本的角度。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趣缘群体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人们参加趣缘群体,进行活动与交流,有助于受众获取社会支持。普特南通过对美国保龄球倶乐部的研究得出,打保龄球的人多了,可是保龄球俱乐部却减少了——这种作为社会资本形式的社会集体正在经历着未曾有过的衰退。林南在《资本成本》一书中指出,人们通过加入趣缘群体,扩大交往规模,并形成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网,从这种关系网中获得“工具性及表达性回报”,并扩大自己的社会资本。谢玉进认为青少年网络趣缘群体具有社会性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这些功能有助于青少年全面成长,拓展社会关系。
2)城市社会学的角度。这一理论视角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张而产生。城市领域越来越大,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具有着高度的流动性。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群体的人际关系却逐渐冷漠,很多城市住民希望通过参加趣缘群体实现社会参与。学者袁祖社在《权利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一书中指出,我国的社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这也使社会关系呈现变革,开始出现一些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的自发性社会集体。章雯从上海市黄梅戏趣缘群体这一对象出发,她认为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城市中,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以黄梅戏戏迷为代表的趣缘群体日渐成长。作者认为通过群体活动,个体的黄梅戏戏迷得到了支持并产生认同,而群体活动也影响着成员的生活方式。
..........................

第二章“一起来暴走”——趣缘群体的形成

2.1“暴走”队的兴起与发展
虽然“暴走”的历史发展不如广场舞久远,但随着新媒体互联网的发展,洛阳市形成了自身的群体传播特色,加之社会环境的驱使,“暴走”也成为洛阳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J区作为洛阳市六大市区之一,以工业城区为主,收入不高、老龄化明显、人口流动不大、生活节奏缓慢等特征,都促使着“暴走”队最早在J区兴起。
2.1.1洛阳市“暴走,,队历史追溯
洛阳市暴走队由26-洛阳蚊子(网名)发起组织的“游走部落”衍生而来。2007年8月29日,由26-洛阳蚊子发起,带领几名徒步暴走爱好者,在洛浦公园组织了洛阳市第一期暴走。据洛阳蚊子介绍:“我原来是研究院的职员,但当时受重度脂肪肝和肥胖的困扰,班都上不成,医生建议我多运动,我就开始在洛浦公园走路。慢慢的病就好了,跟着我一起走路的人也越来越多,然后就成立了游走部落,带大家一起活动,班也不上了。后来我就专门做户外俱乐部,还开了一个户外用品店。”九年以来,洛阳市总暴走队的名称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河洛游走部落”到“游走部落”再到“洛阳游走部落”,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除了名称,洛阳游走部落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2年以来,除了队友们自发建立的暴走队外,洛阳游走部落自主建立的涧西队、老城队、西工队也实现了由部落指定队长到各队自治,自主推荐选举队长的组织形式,管理上则由洛阳市体育局登山协会徒步委员会负责。

..........................

2.2“暴走”队的形成动因
J区“暴走”队的形成,从宏观上分析,不仅和全国宏观社会环境有关,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也是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微观上分析,也离不开群体成员差异化的主观动机。
2.2.1社会环境:“暴走”队生成的宏观因素
J区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六大市区之一,位于“九朝古都”洛阳市区西部,具有明显的新兴城市区的特点,是由轴承加工厂、矿山厂、拖拉机厂等机械工业组成的城市工业区(如下图9JJ区厂矿分布图),历史悠久、工厂及人口众多是其特点。随着厂矿企业的倒闭与转卖,洛阳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逐渐由重工业向旅游业及服务业转变,J区也如此。J区同时兼备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特色,不仅保存了老式工厂企业的景观,也呈现了如周山森林公园、牡丹广场、西苑公园、万达广场、王府井购物中心等休闲娱乐场所。此外,由于位于市区中心,与繁华地带接壤,交通便利,在信息传播及通讯交流上也并不落后、闭塞,形成了互联网全球化与本土区域化共存的新媒体传播特色。最后,洛阳市在全国属于二三线城市,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生存压力较小,这就为J区大众的生存以及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地理空间环境。

.........................
第三章“暴走”队趣缘群体传播结构的分析............21
3.1传播语境:互联网的本土化与区域化传播.......21
3.1.1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在基层社会的普及.............21
3.1.2“碎片化”传播成为本土传播的特点..........23
第四章“暴走”队趣缘群体传播功能扩展的分析.........41
4.1群功能的基本呈现.............41
4.1.1直接功能.............41
4.1.2聊天消遣功能..............43
第五章研究结论............53

第四章“暴走”队趣缘群体传播功能扩展的分析

4.1群功能的基本呈现
曰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群体对于组织目标的完成和个人需求的满足具有重要功能。 区“暴走”队这一趣缘群体得以形成并继而进行传播发展,有赖于成员们能够在群体内获取所需求的信息,得到满足。而无论线上群或是线下群,成立的初始功能便是方便暴走信息的推送,以及为成员交流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平台,这便是本群传播初期的共同目标。
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通过肢体语言、动作神情、位置远近等因素方便着人们传递信息,而互联网新媒体不仅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物理空间上的限制,甚至能够随时随地、声情并茂地传递信息。在“人人都是传声筒”的信息时代,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线性的单一传播,而是共享,是互动,是参与;受众也不再单纯地作为接收者,而是在传者-受者角色转换之间为了共同目标进行着传达。“不是一种告知信息的活动,而是共同信念的表达。”笔者在访谈及互动中发现,该群体的直接功能为锻炼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信息公告的发布、组织的号召、信息的传递都是其表现形式。
........................

第五章研究结论
群体传播的多样性、自主性,看似盲从无序,甚至使信息变异成谣言,但却处于被某种规则或秩序支撑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中。正是这一传播结构的支撑,为个体积极参与群体传播提供了行为动力,同时为整个看似无序的群体搭建了一条稳定的秩序链,“成为看似无序,实则有据的传播形态。”
无论线上群或是线下群,推送锻炼信息的直接功能和聊天消遣的功能是本群传播初期的共同目标,即“群”传播功能的基本呈现;实用功能的相继出现,使群体获得了除暴走、消遣外的其他功能,包括事业拓展功能、感情援助功能、公益服务功能、生活帮助功能和市场推广功能。至此,“群”传播的功能由直接功能向外展开了扩展,并形成置换。在扩展与置换过程中,群体并非不复存在,而是在开放中遵循着一定稳定的规律继续发展,呈现出适合群体自身特有的特征与功能。
趣缘群体对这种自由度及凝聚力的兼容并包,使J区“暴走”队兼具着小群体和孤独者等多种类型的活动方式,并呈现出了独特的关系结构。一是群体成员的个性及不同的身份差异使得趣缘群体成员间存在着弱关系,这种关系产生的“弱链接”建立起不同个体与其他圈子之间的“沟通桥梁”,成员们的自由度不受控制,弱关系产生的“弱链接”致使话不投机、意见分化等现象出现,为小群体中的“强关系”埋下基础。二是趣缘群体内部沟通性强,群体自身又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体现出了显著的“强关系”,这种“强关系”下形成的强链接在小群体形成后尤为显现。小群体为完成长久的组织发展,便会传播大群体内不曾出现的群功能,这些群功能的扩展与置换根据强链接使群体内的“强关系”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