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类短视频的视觉伦理失范及其治理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363 论文编号:sb2022012414452343317 日期:2022-01-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笔者认为尽管 UGC 类短视频能够给很多人带来欢乐,填补了无聊的时光,增添了生活的色彩,还有相当多的人从其中获得了经济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一些 UGC类短视频不符合视觉伦理道德,或是视觉行为已经对相当部分人造成了精神甚至是生命的危害,还有一些长久的认知危害等。

1 UGC 类短视频视觉伦理的失范

1.1 UGC 类短视频概述
1.1.1 短视频的介绍
短视频主要是以视频内容为主,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其时长在几秒至几分钟不等,目前学界与业界对其时长要求没有明确统一的说明与规定。跟以往存在的如微电影、网络短片等视频形式,在播放的时长极具缩短,并且有专门的短视频平台,进行社交式的分享。短视频不再是只能作为传统的视频网站的一小部分,而是真正有了短视频自身归属的平台,并且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风潮,众多资本纷纷涌入,仅中国就有八亿多的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中展示自己生活,寻找与发现新的乐趣。短视频有着专属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通过众多资本投入,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几十亿的用户参与,形成了属于短视频的时代。
短视频的生产成本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等长时段视频而言十分低廉。众多用户不必掌握专业的制作技巧,就可以进行生产制作与传播,制作门槛较低。短视频由于其自身体量较小,在移动通讯系统发展迅猛的同时,可以轻松进行分享创作。而且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中,通过参与制作,观看,分享,评论等行为,能够获得超越自身生活范围与认知范围的新奇体验,能够在短时间查询到带有短视频演示的百科全书式的信息知识。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表达,寻找到与自己同一圈层的人,以及通过点赞等形式表现对社会公共价值的认同。
1.1.2 UGC 类短视频介绍
UGC 这个概念源于互联网行业,是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的缩写,它伴随着 web2.0,web3.0 而兴起,国外的 You Tube 等视频网站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 UGC 模式。当下众多的短视频平台的中占主要日活跃数中的大部分都是以 UGC 的形式存在,他们的基数最大,远远超越 PGC 类以及机构类的数量,一般用户不仅参与到短视频的原创制作,还参与到二次的模仿创作,还参与到评论区的讨论中,以及互相分享互相影响。UGC 类短视频则占据了整个短视频的视频库的大部分,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 UGC 类短视频,源源不断的被上传到各大短视频平台中,又被成千上万的用户所观看,其中不乏有一些成为爆款的短视频,引起人们的争相模仿。
........................

1.2 UGC 类短视频视觉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
吉莉恩·罗斯提及对视觉材料进行的三个地点分类中“生产地点,是影像生产的地点”“影像自身的地点,是影像的视觉内容”“影像的遭遇的受众和使用者,影像的收视点①。”UGC 类短视频在这三个“地点”,不同程度上存在真诚性缺失,摆拍作秀,侵犯他人隐私的失范问题。
1.2.1 UGC 伪造时事类短视频的真诚性缺失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们通常认为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真相。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人类所通常认识世界以及人类对世界的一种规范认知。在不同的视角,视距,不同的机位看到的同一东西甚至会表现为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在现象学中也是认为我们凭借“看”去认识一张桌子,是完全不可能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对其质料与内容的充盈。而如今进入到“读图时代”,我们被各种生产的影像所包围,被影像携带的情绪所包围。视觉往往是一种幻觉的存在。对视觉本身就存在着极多幻象的可能,在短视频中又进一步加剧。短视频这类产品除了借助拍摄外还极大的利用剪辑技巧,对所录制的视频进行包装处理。UGC类短视频更是如此,本身就不是对事件的完整表达而是截取了其中最为重要,最高潮迭起的部分。再利用配音,配字幕加特效等进一步的短视频包装,极大的欺骗了我们视觉,甚至利用剪辑等技术故意而为之,缺乏真诚性的进行欺骗。个人在正常情况下会遵守哈贝马斯提及到的内在自然的普遍认可的真诚性从而实现有效的言语交往,但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众多的 UGC 伪造时事类的短视频,进一步打破了内在的真诚性预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隆冬时节,突然爆发的新兴冠状病毒对中国,对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恐慌,至今其仍未停息。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专家,成为了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之一。在应对 2003年 SARS 疫情时,就让人们牢记他的功绩,在 2003 年后,他更是多次身先士卒的投入到,突发类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义无反顾的以“国家的信任”之名,奔赴当时的武汉。
....................................

2 UGC 类短视频视觉伦理失范的原因

2.1 视觉建构的无意义泛化
经过列维纳斯艰难的探索后发现,西方社会正沉醉于后现代的“景观社会”与“幻象社会”的狂欢之中,碎片化的影像包裹的整个世界成为众人表演的舞台,使时代的众人像本雅明笔下的“闲逛者”一样,迷离在光怪陆离之中。在典型症候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视觉时代中,视觉的可见性成为这个世界的一种重要资源,短视频等产品的应运而生,迎合了这个视觉的时代,视觉器官在这个偏重视觉构建的社会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视觉伦理失范。
2.1.1 视觉消费的社会环境
法国社会学家德波指出人们对物的关系,已经从“占有关系”转变为了“炫耀关系”,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也提及人们在消费中已经不再满足于平等的“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凡勃伦效应”的消费,即“我购买它只因为它更贵”。这种炫耀式的呈现的消费行为与短视频这种视觉媒介完美契合,通过目光的正常观看就可以察觉到某种商品的视觉外在的符号价值,短视频的商品卖家也会尽可能的展现商品在短视频视觉优势。受众在短视频上可以通过观看来感受到商品的价值,已经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无需直接携带商品去人群中炫耀,只需通过 UGC 类短视频的拍摄就可以展现出“炫耀”,无论是在欣赏还是炫耀过程中都表现了视觉消费带来的感官愉悦,将视觉观赏性与审美消费相结合。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对商品的视觉包装就会极大引起人们的注意力,而且费斯克还注意到观者的目光与消费者的目光存在很大的重合部分,视觉早已经成为一个卖点,只不过是在视觉构建的社会愈演愈烈而已,短视频通过对商品隐形的广告或是明显的视觉广告已经售卖了不少很多的商品,也比较有效的完成了注意力到经济的一跃。
无论是电商平台借助短视频形式或是短视频平台增加电商功能,都有了一定的长足发展。利用短视频+商品的形式带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市场资本的逼迫与需要变现的压力下,不少华丽精致的商品借助 UGC 类短视频,营造美好的景观来刺激视觉,或隐或现的传递一种高消费拜金理念。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发起话题,让消费者自发进行 UGC 类短视频的视觉广告的创作,商品与视觉特效相融合,刺激视觉消费。
示例:#哇,水被我控住了!抖音话题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2.2 个人欲望的肆意宣泄
个人的平面无深度化和简单的单向度化是当下后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②,个人对统一的社会伦理秩序有相当大的冲击,尤其是视觉这种几乎由自身控制的感官,失去伦理的束缚,又加之对个人欲望的放纵,在短视频这种新兴的产品出现时,个人从主动拍摄者、被拍摄的表演者以及观看者这三重身份中都不同程度上造成了UGC 类短视频的视觉伦理失范。
2.2.1 观看者的窥视欲
鲍德里亚曾说,“后现代媒体社会是围绕着一条‘淫秽法则’来运转的,这条法则导致了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内爆,展现的是日常生活中最私密和乏味的空间。③”受众面对饱含日常生活中的隐私,展现了极大的兴趣。短视频也遵循着这样的法则,展示出他人的隐私,满足受众在手机屏幕前的窥视欲望。尤其是通过观看这一行为,一些被遮蔽的隐私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观看被遮蔽短视频时,保持着遥远的网络距离,不会有近距离的窥视的风险,同样能满足窥视的快感,通过观看短视频在精神层面,释放自身的原始欲望。短视频就像是费斯克笔下的电视一样不断的在生产意义与快感,在无数视觉产品包围的情况下,UGC 类短视频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生产出最强烈的快感,不断的刺激分泌本能的多巴胺,以满足欲望获得快感。现在的蓬勃发展短视频也正体现着从阅读文字的思维快乐转换为视觉的感性的直观快感。
“食、色,性也”,对于这类视觉快感是人类的本能反应,手指不停的滑动屏幕是在寻求视觉内容的刺激,享受视觉观看带来的快感,本身是无可厚非的,短视频类产品也是发现了这一本性,不断刺激原始欲望,实现眼睛这一视觉器官的快感,将用户长时间的“吸附”在短视频产品上,而且短视频的视觉内容也在特意制造能够的迎合视觉快感的视觉文本。甚至可以围绕着某一种创意的内核,不断的进行模仿再批量创造,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十分严重,短视频平台会提供现成的音频材料与视觉特效等,方便大批量的“震惊”式的短视频的生产,“灵韵”被消散的无影无踪,受众对短视频更多是沉浸于一个又一个的“震惊”,对眼球的冲击。在视觉快感得到满足后对着手机屏幕大笑大哭之后,继续寻找下一个刺激点,是另一种的“虚无”乏味。
..........................

3 UGC 类短视频视觉伦理失范的危害...................................33
3.1 阻碍个人认知与成长........................................33
3.1.1 加剧认知偏差.........................................33
3.1.2 放纵视觉欲望.....................................34
4 UGC 类短视频视觉伦理失范的治理策略..............................43
4.1 加强短视频行业规范..............................43
4.1.1 做好内容审核把关....................................43
4.1.2 适当提高准入门槛..................................44
结语........................................49

4 UGC 类短视频视觉伦理失范的治理策略

4.1 加强短视频行业规范
短视频存在视觉伦理失范问题,短视频行业不能只是撇清自身责任,完全遵守“避风港”原则,让技术算法背锅,将责任推卸给短视频的一般生产者。短视频平台作为一个大型短视频聚集地,有义务也必须做好内容把关,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兼顾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认真遵守行业制定的行业公约,做好行业自律。
4.1.1 做好内容审核把关
针对短视频中存在虚假伪造的 UGC 类短视频,利用技术合成或是利用视觉错觉等手段故意混淆真实与虚拟界限的短视频,应该在用户上传时就做好内容引导。新闻、段子、改编、影视、纪实、旅游等做好明确的内容分类,而不是将各类视频混杂在一起,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很难分辨出其中的区别。尤其是剪辑技术与特效技术的普遍简单化,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完成画面的拼接、视频的滤镜的添加、音频的替换等以假乱真的效果,在短视频平台中有相当多的这类内容,如杭州吴女子取快递被他人造谣“富婆有染快递员”,登上了杭州同城热搜,让吴女士被迫卷入了一场谣言漩涡。郎某和何某利用几十张伪造的聊天记录、偷拍的取快递视频组成的一个诽谤他人的短视频,并编造“已婚富婆出轨快递员”这样毁人三观的说辞,在网上流传①,使吴女士的被诊断为抑郁。这类耸人听闻的 UGC 类短视频被不怀好意的制作与传播,在各种主观臆断的观看评论中,这样严重不实的内容对他人进行造谣诽谤也被顶上了热门。而且短视频平台自身提供的配音可以再被其他人利用,不仅仅是一般的背景音乐而是按照配音来录制短视频,这类视频不稍加注意便很有可能认为是完整的一体的短视频,而且当进行二次传播时,背景音乐与短视频混在一起,更加容易误导视觉的判断,使得我们的视觉越来越不可靠。
2020 年 9 月,微软公司发布了可以识别是否为深度伪造视频的技术——微软Video Authenticator①,可以分析精致的照片或是视频,来确保所看到的内容的真实性,并有另一款伴随性的技术可以检测被篡改的内容,可以为每个视频进行散列和证书的元数据标记,而且可以提供检查证书来匹配散列,可以让他人准确地知道内容是真实的,没有被人为的技术篡改的痕迹,并提供创作者的详细信息,方便进行追踪核对。短视频平台也应该开发类似的内容把关技术,首先保证内容的真实,其次对短视频所表达的内容加大审核力度,鼓励用户对不良的视频进行及时的举报。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

结语


一切与视觉息息相关的事物,都是关于“看”的行为,我们人类拥有的道德伦理,时时刻刻作用在我们的行为当中,在“看与被看”中,应该有伦理的约束,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的“观看”,在一个将所有事物都进行视觉处理后展示的世界,视觉被紧紧包围,伦理却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视觉时代”发展。特别是短视频的强势崛起,将以往潜藏的伦理失范行为,在网络空间上进行了无限的放大,各类缺乏真诚性的 UGC 类短视频还在增加,窥视与隐私问题暴露的更多、虚伪善意的作秀摆拍在蔓延,却感受不到,将其作为 UGC 类短视频发展理所当然的产物,UGC类短视频的视觉伦理必须要重视起来。
尽管 UGC 类短视频能够给很多人带来欢乐,填补了无聊的时光,增添了生活的色彩,还有相当多的人从其中获得了经济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一些 UGC类短视频不符合视觉伦理道德,或是视觉行为已经对相当部分人造成了精神甚至是生命的危害,还有一些长久的认知危害等。需要我们认识到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原因,需要通过个人、行业乃至法律等多方共同努力来进行规制,才能治理好短视频的视觉伦理失范。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在 UGC 类短视频的视觉伦理失范的同时也蕴含着一股十分活跃的力量,一般用户出于信仰和正能量的情绪引导而进行了 UGC 类视觉伦理失范的短视频创作,这股力量在短期来看是有一定积极效果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将伦理失范当作正确的事情进行错误的发展。总体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深层的视觉伦理失范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明辨是非,进行合理的治理,转化成为视觉伦理的向上追求,将 UGC 类的视觉伦理失范在各方的引导下转换为可以遵守的践行的视觉伦理规范,引导视觉的真善美在新时代下延续发展。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