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自网络财务报告诞生之日起,其所具有的特性就给企业、信息使用者以及审计师们等带来了便捷与安全。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包括多种多样的企业信息,如子一母公司的年报信息、年报未涉及但却很重要的业绩信息等;形式上也有WORD、EXCEL、HTML、PDF等技术。1998年4月,美国华盛顿的注册会计师查尔斯•霍夫曼通过研究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对网络财务报告的作用和影响,并用XML技术设计了财务资料和审计计划原型,提出了XBRL(可扩展商务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的缩写)的构想。随后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有关学者和组织对XBRL进行了全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这使得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内容上更加的扩展,不仅包括了财务信息,还包括一些非财务信息;形式上更是可以通过超链接、动态图形、可下载表格等的多种动态格式来获取信息。
XBRL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可以提供更加迅速、实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面对这些更实时、更完整的信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就越来越关注企业所公布信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这就需要审计师来审计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己经远远落后于财务信息的发布,因此就需要建立一种最新的能配合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的审计模型,而之前已经出现并发展良好的持续审计正好可以作为建立这种最新的审计模型的基础。1999年CIC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和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持续审计的研究报告,报告对持续审计下了如下定义:“持续审计是指独立审计师用以对委托项目的相关事项以一系列实时或短时间内生成的审计报告,对其提供书面鉴证的一套审计方法。”2003年,H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发表了《持续审计:内部审计师的机遇》的研究告,随后又于2005年和2006年发布了《持续审计:内部审计师的操作模型》和《持续审计:对认证、监控和风险评估的意义》。一个企业如果想更好的实施持续审计,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施环境,这也就是持续审计的出现己有六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始终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直到XBRL的出现,才使得这一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XBRL网络财务报告和持续审计都己经是在稳健中进行了,而对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还没有在技术上与他们完全的相吻合,这无疑是浪费了XBRL这种先进的技术。因此研究一种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模型将是势在必行的。持续审计的发展必将加快进度,才能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更安全、更便捷的财务数据,投资者才能有更准确的信息来做出投资决策。持续审计如何与XBRL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的持续审计必将是发展趋势。现阶段对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模型的研究还非常少,模型的短缺将阻碍XBRL和持续审计从理论高度向实践的转换,因此研究出一个更方便、安全的审计模型来促进XBRL和持续审计的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最根本出发点。
1.1.2研究意义
XBRL有很强的交互性,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能提供更加相关准确的财务信息,使得数据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而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对持续审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其影响:(l)技术支撑,XBRL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在线的、实时的披露,并且能够提供相关性更高、准确性更强的信息,这就使得持续审计能够在其技术支撑上进行实时审计。(2)成本降低,由于XBRL能够跨平台使用,并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减少数据在审计机构、被审计单位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的转换成本,使得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持续审计在成本上更加可行。(3)线索可靠,XBRL本身具有的可追溯性,能使每一个可疑信息都能找到源头,其提供的线索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这就使得基于XBRL的持续审计能实现对可疑信息的有效追踪。XBRL技术与持续审计技术己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并月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和有关政府的大力支持。二者在各自的道路上都在进行着顺利、成熟的发展,而将二者结合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搜索出关于二者相结合的文献非常少。因此,如何很好得将二者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具有研究意义的科研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模型。模型的研究与建立将使XBRL和持续审计的发展向更为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为XBRL和持续审计的发展提供后盾,更是为XBRL和持续审计从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的转变提供一种渠道。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模型研究将促进网络财务报告在社会中普及与发展,运用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模型将减少数据在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转换时间和转换费用,实现被审计单位实时的、在线的财务披露和报告。基于XBRL的审计模型研究将是一个让持续审计和XBRL完美结合的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研究。
第2章XBRL网络财务报告
2.1XBRL工作原理
对xBRL给出了一个较全面的定义。该定义从XBRL的应用、技术特征及商业价值三方面来理解XBRL,即:XBRL是应用于商业和会计数据电子化交流的一种基于XML语言,用来改革全世界的商业报告。它有助于商业信息的编制、分析和交流,对提供和使用会计数据的所有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以及可靠而准确的商业信息。XBRL的特点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述,一是从XBRL财务报告的提供者来说,具体表现为:可以提供更具体详细的数据:提供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验证,使得数据的准确性更高;数据可重复利用从而可以降低信息成本;可以生产出更及时、更准确与可比性更高的财务报告;可以利于上市公司实现国际披露等五方面。二是从XBRL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具体表现为:可以更便于信息使用者对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比较;可以减少获取和分发数据的成本两方面。
第3章 持续审计的基本概念及现有审计模型..................... 38-49
3.1 持续审计的定义、特点及流程 .....................38-42
3.1.1 持续审计的定义..................... 38
3.1.2 持续审计的特点..................... 38-40
3.1.3 持续审计流程 .....................40-42
3.2 持续审计的成本构成及实施效益分析..................... 42-44
3.2.1 持续审计的成本构成 .....................42-43
3.2.2 实施持续审计的效益分析..................... 43-44
3.3 现有的持续审计模型..................... 44-49
3.3.1 ABCAM(基于代理人的持续审计模型)..................... 44-45
3.3.2 基于Web Services(网站服务)..................... 45-46
3.3.3 基于快照技术的持续审计模型 .....................46-47
3.3.4 基于数据流挖掘技术的持续审计模型..................... 47-49
第4章 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持续.....................建 49-65
4.1 现有的XBRL络财务报告的持续审计模型 .....................49-52
4.2 构建对接型XBRL网络财务报告..................... 52-65
4.2.1 对接型XBRL网络财务报.....................52-55
4.2.2 对接型XBRL网络财务报.....................55-55
4.2.3 信息系统的审计..................... 55-57
4.2.4 相关文档审计 .....................57-62
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XBRL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加速推动财务报告的网络化,未来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
2.传统的审计模式在如今信息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的信息需求者的需要,持续审计将是未来审计发展的方向。
3.对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审计方式将是建立在持续审计的基础上的,持续审计是目前最适合XBRL的审计方式,将持续审计运用到XBRL网络财务报告中是未来XBRL发展的必经之路。
4.对接型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持续审计模型将在未来有很大发展前景,完善该模型、应用该模型将有很大研究空间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Jerry Markham.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Unitedhttp://sblunwen.com/cwglslw/ States Volume I&II&III[M],M.E.Sharp Press, 2002.
[2] Eugene Nelson White. The Regulation and Reform of the American Banking System[M], 1900-1929.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3] David Leinsdorf and Donald. CITIBAN [M], Grossman Publishers, 1973.
[4] John Fayerweather. The Mercantile Bank Affair [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74.
[5] Frederic S.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9thedition[M], Pearson Education, 2010
[6] Thomas F﹒Huertas. The Rise of the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Case ofCitibank [J]. Business and Economic History, 1985.
[7] Ross Levine. An Autopsy of the US Financial System: Accident, Suicide, orNegligent Homicid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Policy. Volume 2, 2010.
[8] Charles Calomiris. Financial Innovation, Regulation, and Reform[J]. Cato Journal.Volume 29, 2009.
[9] Franklin Allen and Hiroko Oura.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FinancialSystem[J]. IME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4.
[10] Jan Kregel. Changes in the U.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Subprime Crisis[J].NBER working Paper No. 53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