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视角下高管薪酬溢价、薪酬差距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699 论文编号:sb2019102910354128364 日期:2019-11-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经过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稳步前进状态的背景下,由党中央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队伍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按照要求高质高量发展,从容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此过程中,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是供侧结构改革的关键点,是经济深化改革的大势所趋。“三去一降一补”中,降成本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其科学涵义为即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进一步可以解释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价格、降低物流成本等等。由此可见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现有研究表明,代理问题可能是产生费用粘性的主要原因,高管的行为特征会直接影响费用粘性的水平。那么,高管薪酬激励作为大概陪我代理问题的主要矛盾,其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是怎样的情况?在薪酬激励的细分下,薪酬溢价作为高管与自身纵向对比产生的激励因素、薪酬差距作为高管与同为高管的其他人横向对比产生的激励因素,其二者各自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又是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基于薪酬溢价、薪酬差距视角的高管薪酬激励对费用粘性的影响。
.........................

1.2研究意义
在现行的大力倡导的“降成本”的经济环境政策下,本文针对现有的关于费用粘性研究当中尚可完善的部分进行补充,探讨基于薪酬溢价、薪酬差距视角的高管薪酬激励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对于费用粘性研究以及薪酬激励研究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传统的成本管理会计理论认为,成本在业务增加或者减少时的驱动下的变化量都是一致的,即成本费用与业务量之间仅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现实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导致了费用粘性的产生。对费用粘性的研究,不仅仅改进了早期成本管理中认为成本费用与业务量之间仅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的定论,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充了近代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范围。并且,对于高管薪酬溢价以及薪酬差距与费用粘性之间关系的研宄也同时丰富了现代有关薪酬激励理论研究的视角。
(2)实践意义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体现在方方面面,企业成本管理竞争更是重中之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分配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关于费用粘性研究的目的正是达到资源的有效和合理配置。在现代管理模式出现经营权和所有权不一致的情况下,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平衡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点。研究高管薪酬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为企业提供了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成本费用之间关系的参考,有利于为进一步平衡好高管薪酬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好基础。
............................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高管薪酬概念界定
关于高管薪酬的概念,在现有的研究当中还无法得出一个统一认可的下定义式的解释。根据字面含义解释,高管薪酬一词含义,可将其拆分为“高管”与“薪酬”释之。
高管,即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在国外的研究当中,高管指的一般是企业的CEO,原因是CEO掌握着企业更多的经营决策权,具有确实的管理企业的权利,并且企业CEO的详细信息一般会在社会当中公开披露,具有更丰富的研究性。在国内的研宄当中,高管可以指代的是企业的总经理等为代表的管理层,也可以指代董事、监事、经理人等企业的三大管理系别。不管高管一词指的是特指企业的经理人,还是泛指企业的“董监高”管理层,都不难看出,高管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人物,掌握着企业的重要信息以及经营经济决策,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负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薪酬,即劳动雇佣者为被雇佣者所付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所支付的回报,具体地薪酬回报可以包括直接回报,如工资、奖金、其他物质福利等等,也包括一些间接回报,如在职的培训、学习等等。在现代社会物质精神条件极大地丰富的情况下,企业对自身员工的薪酬回报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薪酬形式任然是以货币薪酬为主。
高管薪酬溢价,所谓高管薪酬溢价的一个主要来源是风险报酬理论,所谓“溢价”也称为“风险溢价”,最早来自于投资活动,是对投资者额外承担的风险所支付的补偿。由此而来的高管薪酬溢价,被认为是除了支付给高管的基本报酬外,高管承担的额外风险的带来的额外补偿。管薪酬溢价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人力资本论,即在现代社会企业经营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贡献了企业的物力资本,企业的经营者贡献了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维持着企业的经营运转,那么都应该拥有分享企业剩余收益权的的机会。并且,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真正承担着企业经营风险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本,那么作为风险承担者应享受的更多剩余收益权的体现就是高管薪酬溢价。
............................

2.2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费用粘性的研究始于孙铮、刘浩首先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解释了费用粘性的定义,并针对国内292家上市公司1994-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证实了中国的上市公司与国外企业一样出现了费用粘性的情况,并且相对于外国企业来说,国内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更大。对此,他们提出的解释是中国上市公司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企业股东与管理人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公司治理水平更加落后,这使得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现象表现的更加显著。至此,国内关于费用粘性的研究开始陆续出现。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将前人研究中的费用变量拓展到营业成本变量进行研究,根据2001-2005年中国927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也存在着粘性特征。万寿义、王红军选用了78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销管费用也存在粘性特征。
从公司自身的内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方面来说,周兵、钟廷勇、徐辉、任政亮为研究企业战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采用了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0-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到研究结论为: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的成本粘性要高于选择低成本战略的的企业成本粘性。刘慧龙、齐云飞、王成方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金字塔集团不同层级公司成本粘性差异及其成因。结果发现:公司距离最终控制人的层级数越多,成本粘性程度越高,此关系在公司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管理层不持有公司股份、股权集中度较低时更加明显,此关系在公司业务量连续减低时时无显著变化;中介机制分析表明,金字塔层级增加会通过增加管理费用率、过度投资而提高成本粘性。于浩洋、王满、黄波以2010年至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6214个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LS模型对内部控制质量和供应商关系与成本粘性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表明,较高的供应商集中程度可以减弱成本粘性,而较大的供应商波动程度却会加剧成本粘性;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显著地缓解供应商波动程度对成本粘性的加剧作用,而其在供应商集中程度与成本粘性之间却并未发挥显著作用。
..............................
第三章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13
3.1理论基础....................13
3.1.1代理理论....................13
3.1.2激励的公平理论....................13
第四章研究设计.................17
4.1模型构建.................17
4.1.1检验费用粘性存在性的模型.................17
4.1.2检验高管薪酬溢价对费用粘性影响模型.................17
第五章实证结果及分析..............22
5.1描述性统计分析..............22
5.2相关性检验..............22

第五章实证结果及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对样本数据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1所示。

.........................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于费用粘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得到了现今关于费用粘性的主要关注点及尚可发展的方向。从总体上说,现今关于费用粘性存在性的研宄已经相对成熟,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无论是国外的企业还是国内的企业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费用粘性,其中较与其他行业的费用粘性水平来说,制造业行业的费用粘性显得略高一些,这可能与制造业行业的固定资产水平较高有关。如今费用粘性研究关注的方面主要集中在影响费用粘性的因素的探讨上,许多研究认为管理者的特性及行为是影响费用粘性的主要因素,其中管理者的特性可分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的预期等,管理者的行为可分为管理者的自利行为、管理者的薪酬激励等。在管理者的薪酬激励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的研究上,多数文章主要集中在薪酬水平对费用粘性的研究上;部分文章对薪酬水平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分别研究货币薪酬与股权薪酬对费用粘性影响的大小;也有少部分文章通过研究管理者之间的薪酬差距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有关于高管薪酬对费用粘性影响的研究还有待丰富。基于以上文献研究以及代理理论、锦标赛理论等的分析结果,本文在提出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的假设一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管薪酬溢价以及高管薪酬差距两个视角,分别提出高管薪酬溢价可以降低费用粘性的假设二,以及高管薪酬差距可以降低费用粘性的假设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