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投资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投资决策的合理与否关系着企业价值的增减,也正因如此,长久以来关于投资方面的研究不断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在 2016 年年底,我国政府将目光放到“非理性”海外投资上,对其加以限制,这一举措,使得投资再次成为研究的宠儿。通过观察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资金实际利用效率,可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较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进行了非效率投资,盲目追求多元化、扩大规模或缺乏长远眼光等引发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丧失了企业本该有的价值增值。
第 3 章 研究设计.................................26
为了减少这种非效率投资现象,企业在进行各方尝试以寻求解决方案。其中,高管团队成员作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对于企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按照高层梯队理论,高管团队中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专业背景等会形成背景特征的差异性,从而使成员间产生思维方式、认知理念、偏好等的差异,这些背景特征及其特征的异质性会渗透在对企业的管理行为中,进而影响决策的选择,如若高管团队过于保守或者冒进,就会造成投资不足或者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行为。因此,分析高管团队在不同的异质性背景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年龄异质性、性别异质性、教育水平异质性进行研究。
除此之外,制造业上市公司出现非效率投资现象,还与其缺乏有效的内部调控和监督有关,尤其近年来委托代理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及时发现与防控风险,造成了非效率投资。山西的海鑫钢铁集团从兴盛到最后破产重组,与其管理者过分沉迷证券市场,而监督不及时不合理等有着极大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以及其执行的效率效果又与高管团队成员背景特征异质性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引入高管团队异质性、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解释变量,除了分别探究它们对制造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还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探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高管团队异质性是否是通过影响内部控制质量,进而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呢?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Hambrick & Mason 在借鉴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中成员的一些人口统计特征能够反映管理者独有的经验、认知模式、思维理念和管理方式等,这些特征影响着管理者对环境的感知和处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这就是他们在 1984 年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1]。Hambrick 在此研究之上进一步指出,高管团队的一些人口统计特征异质性也会对企业的战略决策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提出为往后学者研究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及其异质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此之后,众多学者利用这一思维对有关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影响做了多角度的探究,从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和对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居多,不过也有少数学者在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和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上展开研究。
(1)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高管团队异质性是指在组成高管团队的成员中,各成员之间在背景特征上存在的差异性,比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任期、职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Hambrick & Mason 在借鉴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中成员的一些人口统计特征能够反映管理者独有的经验、认知模式、思维理念和管理方式等,这些特征影响着管理者对环境的感知和处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这就是他们在 1984 年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1]。Hambrick 在此研究之上进一步指出,高管团队的一些人口统计特征异质性也会对企业的战略决策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提出为往后学者研究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及其异质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此之后,众多学者利用这一思维对有关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影响做了多角度的探究,从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和对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居多,不过也有少数学者在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和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上展开研究。
(1)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高管团队异质性是指在组成高管团队的成员中,各成员之间在背景特征上存在的差异性,比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任期、职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较早,本文对其主要文献进行了整理。Bantel et al(1989)通过对小型银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对银行战略决策效果有积极影响作用的,其中包括高管团队成员的专业及学历背景异质性,且这种异质性越大,决策效果越佳[2]。David(2009)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展开,结果发现在该团队中任期异质性越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框架越丰厚,战略决策水平也就越高[3]。Talke et al(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职业背景异质性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创新战略决策水平的提高,进而增加企业的创新绩效[4]。Simsek 和 Salomo(2005)在类似的调查研究中表明,高管团队在战略决策一定的前提下,团队成员的任期异质性会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职业背景异质性则会推进企业创新的行为[5]。Nielsen(2011)在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决策的关系时,将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背景考虑在内,通过研究证实了这种内外部环境确实会影响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的作用[6]。Jehn和 Northcraft(1999)研究表明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异质性会对团队内各成员的士气产生消极作用,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会大大削弱团队成员的满意度,进而降低留任率和减少团队承诺[7]。
...............................

...................................
2.2 理论基础
2.2.1 高层梯队理论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幻莫测,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是管理者单靠个人能力已经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开始逐步引入高层管理团队,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应运而生,有效弥补了个人能力的欠缺。高层管理团队作为缔结组织与环境的战略决策纽带,他们将权利与文化相结合,为企业谋发展、创蓝图。
在没有提出高层梯队理论的时候,学术界多是将高管人员中最高领导者的自身背景特征和领导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高管团队整体特征进行研究的极少。直到 1984 年,Hambrick 和 Mason 提出高层梯队理论,该理论将高层管理人员假定为有限理性的个体,认为高管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会受到其所在团队特征的影响。由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高层管理人员个人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并不能全面认识和分析这些环境,只能是有选择的观察,这就需要高管团队中其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也起一定的作用,而知识结构的构建、认知能力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高管团队成员的教育背景、年龄、任期、性别等背景特征,在团队成员之间特征的综合作用下企业才能做出复杂决策。因此,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就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外化表现形式,通过这些表现进而影响企业决策。本文研究的投资决策也可以说是高管团队利用认知和知识储备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进而做出投资决策的过程。具体而言,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先依照自身的认知和知识储备进行有关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再在团队内与成员们进行互相探讨交流,通过对彼此意见的认可或否决,最终制定出投资方案。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界定
2.1.1 高管团队
高管团队这一概念最早是在Hambrick(1984)进行高层梯队理论研究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单个的管理者是很难全面了解企业内外部的复杂环境的,因而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对整个参与管理的高层管理团队进行研究则可以极大的弥补这种局限性。高层管理团队通常来讲,是由能够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拟定企业战略目标且拥有一定话语权和决策权的成员构成。值得注意的是,高管团队并非是高管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可以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领导队伍,他们目标一致、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尽管学术界对高管团队的概念认知较为一致,但目前对其具体组成成员的界定尚无定论。而在研究中高管团队成员的构成决定着样本的范围,进而影响着研究结论,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科学性,研究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学术界有关高管团队内涵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做表格进行了汇总。见表 2-1。
2.1 概念界定
2.1.1 高管团队
高管团队这一概念最早是在Hambrick(1984)进行高层梯队理论研究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单个的管理者是很难全面了解企业内外部的复杂环境的,因而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对整个参与管理的高层管理团队进行研究则可以极大的弥补这种局限性。高层管理团队通常来讲,是由能够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拟定企业战略目标且拥有一定话语权和决策权的成员构成。值得注意的是,高管团队并非是高管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可以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领导队伍,他们目标一致、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尽管学术界对高管团队的概念认知较为一致,但目前对其具体组成成员的界定尚无定论。而在研究中高管团队成员的构成决定着样本的范围,进而影响着研究结论,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科学性,研究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学术界有关高管团队内涵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做表格进行了汇总。见表 2-1。

...................................
2.2 理论基础
2.2.1 高层梯队理论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幻莫测,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是管理者单靠个人能力已经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开始逐步引入高层管理团队,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应运而生,有效弥补了个人能力的欠缺。高层管理团队作为缔结组织与环境的战略决策纽带,他们将权利与文化相结合,为企业谋发展、创蓝图。
在没有提出高层梯队理论的时候,学术界多是将高管人员中最高领导者的自身背景特征和领导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对高管团队整体特征进行研究的极少。直到 1984 年,Hambrick 和 Mason 提出高层梯队理论,该理论将高层管理人员假定为有限理性的个体,认为高管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会受到其所在团队特征的影响。由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高层管理人员个人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并不能全面认识和分析这些环境,只能是有选择的观察,这就需要高管团队中其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也起一定的作用,而知识结构的构建、认知能力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高管团队成员的教育背景、年龄、任期、性别等背景特征,在团队成员之间特征的综合作用下企业才能做出复杂决策。因此,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就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外化表现形式,通过这些表现进而影响企业决策。本文研究的投资决策也可以说是高管团队利用认知和知识储备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进而做出投资决策的过程。具体而言,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先依照自身的认知和知识储备进行有关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再在团队内与成员们进行互相探讨交流,通过对彼此意见的认可或否决,最终制定出投资方案。
以往学者已经将高层梯队理论广泛运用于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中,本文同样认为高管团队中成员的背景特征异质性可以通过影响认知观念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高层梯队理论将高管团队作为研究对象,把相关特征分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研究高管团队中成员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背景、任期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研究团队成员的管理风格、认知能力、价值观念等主观心理因素。研究中,高层梯队理论强调将教育水平、年龄、性别作为重中之重,因为这些背景特征是方便研究者观察和衡量的,有利于实证分析。
............................
............................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26
3.1.1 样本选择............................26
3.1.2 数据来源................................26
第 4 章 实证分析...............................32
4.1 描述性统计................................32
4.2 相关性分析.........................................33
4.3 回归分析..............................34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有关建议............................................42
5.1 研究结论..............................................43
5.2 相关政策建议....................................43
第 4 章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为了检验样本数据是否符合可做进一步分析的预期、描述样本离散和变异程度,对全部变量进行了如下表 4-1 所示的描述性统计。

(1)INV Resid 衡量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借鉴 Richardson(2006)所用的模型进行回归得出,其值越大,说明非效率投资越严重,经描述性统计可知,其平均值为 0.078,最大值为 0.209,最小值为 0,标准差为 0.058,可见本文研究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确实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
(2)Ic 衡量的是内部控制质量,值越大,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越合理,经描述性统计可知,其最小值为 5.346,最大值为 7.448,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3)Hage、Hsex、Hedu 分别衡量的是企业高管团队的年龄异质性、性别异质性和教育水平异质性,它们的均值分别是 0.160、0.266、0.638,说明企业高管团队成员的背景特征是存在差异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企业有意追求高管团队的多样化,以便各种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另一方面是本文在样本选取时,为了研究目标的实现而对变量的划分较为细致。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有关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将现如今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非效率投资问题看作研究对象,选取 2013-2017 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异质性数据、内部控制质量数据和非效率投资数据,以这些数据为样本,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分别研究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高管团队异质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在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发现在 2013-2017 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现象。通过对 Richardson(2006)所用模型进行 ols 回归,发现模型的残差值绝大多数是大于或小于零,等于零的极少,这就说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现象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因此,如何减少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迫在眉睫,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发现高管团队的部分特征异质性确实会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产生显著影响。高管团队的年龄异质性越小,越有利于企业做出合理可行的投资决策,越能有效避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而高管团队内年龄异质性越大,彼此间冲突就会越严重,凝聚力就越差,进而投资决策效率越低,投资水平越发偏离最优水平,导致非效率投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