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会计管理问题研究--以乐视网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4562 论文编号:sb2019010910421324488 日期:2019-01-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着重在研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路径都有哪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公司内外部治理之间的联系?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操控盈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达到减少盈余管理的目的?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现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经济正在不断完善,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也卓有成效,但是在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不少曾经辉煌过的企业因会计信息质量低劣、财务信息不真实而退出商业舞台。从“蓝田股份”到“绿大地”再到“万福生科”,每个事件影响之恶劣后果之严重都令人触目惊心,而这些因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所引发的事件都与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现象的严重性。目前,国内外文献在研究盈余管理的问题上大多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然而公司治理机制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为研究视角,并聚焦盈余管理方式中尤为典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处理,无形资产处理和关联方交易,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以期找出盈余管理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根本原因,最终立足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针对性措施。本文将选取近年来广受民众争议的上市公司乐视网来进行案例分析,乐视网是一家极具代表性的进行严重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方式、动机都非常典型,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同时,乐视网盈余管理的深层原因与其公司治理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还是外部信息披露、政府的监管和制度法规都是深深影响乐视网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公司治理机制。这也为下文从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和动机出发研究案例公司治理缺陷,并从完善公司治理角度提出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打下了铺垫。综上,如何从公司治理角度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如何借助相关模型求证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都有哪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机会与公司是什么?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主要借助于对案
例公司的全面分析逐一解决上述问题,在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盈余管理行为和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达到以下两个目标:首先全面分析公司治理的不完善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提供一个全面解释;其次为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提供优化措施建议。
1.2.2  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文献在研究盈余管理问题上大多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然而公司治理机制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起着主导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因素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公司治理是影响企业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可以对企业过度盈余管理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其中,内部治理机制的缺陷多体现在董事会、股权结构、不完善;外部治理的缺陷表现为资本市场得不完善、外部监管的失效、制度法规的不完善。
基于以上,本文将通过对案例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式、动机等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上市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出发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以及资本市场的限制、外部信息披露和制度法规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最终找出案例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导向在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方面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以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就是选择一个恰当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利配置结构,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司规章制度的运行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质量比较低的公司往往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机制。另一方面,倘若公司 CEO 兼任董事长,即公司权利高度集中,那么公司CEO就很可能会通过其董事长权力限制董事会行为,增加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管理层操纵公司盈余的程度。贺小刚等(2012)以 2005-2009 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建立内审委员会、完善外部监督与审核机制等约束和激励机制会对 CEO 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显著的遏制作用。
(1)股权结构
Fan 和 Wong(2002)研究了所有权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评估性能的 977 家企业选择信息内容的数据发现,股权结构过度集中会更有利于大股东利用盈余管理的方式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了盈余质量。Mingetal(2003)研究得出,公司的控股股东对公司有更强大的控制权利,有更充分的动机和机会去操纵盈余。Park 和 Shin(2004)研究表明,该公司拥有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会更方便进行盈余管理,可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判断,最大化自身利益。王化成和佟岩(2006)所研究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显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盈利质量就会越低,相反,控股股东持较高比例,实际掌管公司时,会通过盈余管理最大化自身利益。王岩(2008)实证研究发现,当股权集中度适中时,股权可以形成有效的平衡,盈余质量会更高。
(2)董事会
Xie 等人(2003)从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盈余的影响的研究中得出,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人数成负相关关系,并且董事会成员中或者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拥有财务背景的成员人数与公司的盈余质量成正相关关系,此外增加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开会频率,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可操控性应计的水平。Ronen 等(2006)、Cullinan等(2008)认为拥有股票和期权补偿的董事可能会受益于利润操纵,所以其约束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弱。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1)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公共领域里的机会主义行为,它可以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对盈余管理的确切定义以及其涵盖的深度,学术界还是存在不同的看法。Johnson(1999)基于制定报表与遵守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对于会计准则滥用的行为活动。Brown(1999)认为,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将账面调整到预期水平的活动就是盈余管理。章永奎和刘峰(2002)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操纵盈利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并可能超越了会计准则的要求。陆建桥(1999)则认为盈余管理并没有超出会计准则的范围,而是为了最大化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管理者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任春艳(2004)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达到期望报告盈余而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主动采取多种手段所进行的行为从管理层在制作财务报表的制作过程中对个人观点的侧重倾向角度。
目前针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学术界较为统一的看法是:企业管理层是盈余管理的主体,其可以通过变更会计、选定会计政策和方法、安排交易的具体细节等方式刻意地选择有益于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交易手段;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管理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达到自身的某种利益,釆用各种途径调整企业盈利信息的行为。不论管理者出于什么动机,只要违背了企业经营活动规律而调整会计科目、关联业务或者其他业务,对盈利数据产生影响,并能误导投资者和市场,就可以称为盈余管理。
..........................
3  案例介绍 ............................ 13
3.1  案例选择 ................................. 13
3.2  案例公司介绍 .................. 13
4  乐视网案例分析 ........................... 19
4.1  乐视网盈余管理案例分析框架 .............................. 19
4.2  乐视网盈余管理方式分析 ........................... 20
5  公司治理角度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 47
5.1  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减少过度盈余管理行为 ...................... 47
5.1.1  完善相关法规和准则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机会” .............. 47
5.1.2  加强信息披露增加盈余管理行为的“暴露” ................... 48

5  公司治理角度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5.1 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减少过度盈余管理行为
5.1.1  完善相关法规和准则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机会”
由上文的分析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和相应法律规定的不严厉增加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所以完善相应的准则、法规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为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加强对 公允价值计量、减值测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根据企业情况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虽然我国会计准则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在比较原则性的会计科目的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仍然需要依据准则和企业情况合理进行会计处理。例如,在资产确认和减值准备计提方面,本来其会计处理就比较复杂,再加上需要会计师一定的主观判断,所以这类会计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时比较困难,建议结合我国企业的基本情况完善这类会计科目的计量规定,使之更加标准化、合理化。同时,完善上市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的规定,完善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的详细说明,都是可以有效减少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进行财务舞弊的机会。乐视网在无形资产的摊销方面,采用直线法还是加速法摊销,正是由于会计准则的不完善,而作为一个无形资产占总资产较高的企业,其摊销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