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SR)这一概念已经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已经日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想要担负起其自身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就必须要强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国外的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因此中国企业在这一方面,有很多优良的经验可以借鉴。德国大众在进入中国市场的三十年间,一直不懈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2017 年 2月 24 日,大众集团(中国)在北京举办了企业社会责任媒体互动交流会,该活动总结了2016年大众集团在社会责任方面收获的丰硕成果并基于此对2017年的项目展开规划。大众集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部高级总监表示大众现准备了 1个亿的资金用于支持包括环境、交通安全及社会议题在内的多项公益活动。2017年,大众计划围绕“创意之年”这一主题继续深化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大众的这一活动不仅凸显了其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更加为我国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社会各方面都呈现出了密切关注的态势。2014年 6 月 5 日至 6 日,由《WTO 经济导刊》联合其他专业性国际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于北京召开,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第七次作为联合主办方携会员企业代表莅临论坛,与来自全球的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同仁们共同分享了“进发责任活力,共筑美好未来”的饕餮盛宴。在两天的论坛中,与会者集中对政府政策进行了解读并深入交流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趋势,此外还对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一论坛更深层的希望即是能助力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简单调查我们便可以发现现如今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已经称为了全世界公认的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国际范围内,跨国企业、家族企业等都提出很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计划,提倡重视消费者、保护环境、遵守法律,并会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推进和宣传。同时,有研究显示企业的投资者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并愿意对开展这方面活动的企业进行投资。在我国,回顾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从国家电网公司于 2006 年发布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始,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及报告拉开了序幕。由来自润灵环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2015 年我国沪深两市 701 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 2006 年的 4.15 倍,实现了超大幅度的增长,足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已经呈现一个全面推进的态势。
........................
1.2 研究内容
本文着重研究的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化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是因为:一、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二、过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外的企业,而基于国内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或数据样本有限,因此本文意图利用国内的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化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由此形成的研究结果对国内的学术界和实业界更具参考价值;三、现有的学者们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着重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发生变化对财务绩效带来的影响却鲜有涉及,致使学术界和实业界无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有全面的认识。
本文首先对以往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明确了本文在研究上的合理性与实用性;然后对过去学者提出的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以及能够代表企业财务绩效的财务指标的度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之间的关联性和作用机理;接下来,根据理论分析得到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笔者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以中国上市公司 2009-2014 年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及财务表现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和探索研究,得到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动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思路见图 1-1。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
Cornell & Shapiro(1987)提出了社会影响假说,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可以对企业形象起到美化的作用,并能够提高企业的声誉,为企业带来更好的财务绩效表现。
Cohen(1995)以 S&P500 指数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展开研究,将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指标,并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去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研究发现低污染的企业有更好的财务绩效表现。
Preston & O’Bannon(1997)以 67 家企业 1982-1992 年间的数据为样本,用《财富》声誉指数中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社区与环境责任、挑选和留住好员工”这几项指标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资本回报率(ROIC)来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表现,并得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是正相关关系。
Simpson & Ko-hers(2002),Ahmed(2012)以 1993 到 1994 年间的美国银行作为数据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也同样得到了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活动可以正向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结论。
Tsoutsoura(2004)以 1996 到 2002 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将 KLD 指数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衡量企业财务绩效,验证了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Oeyono,Samy & Bampton(2011)以印尼的公司为样本,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绩效表现是有益的结论。
Mcpeak & Tooley(2008)以 DJSJ 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为样本,发现这些公司具有更好的资本回报率(ROIC),同样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
2.2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负相关
Ingroam & Frazler(1980)研究了 40 家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年报,重点关注了其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将环境指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衡量,发现在环境保护上做的越多的企业财务表现越差,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表现负相关的结论。
Freedman(1992)以纸浆和造纸行业的数据为样本,并以环保局公布的环境指标来度量企业社会责任,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在短期内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Hillman & Keim(2001)对企业社会责任成本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在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成本以及资源投入的企业相较那些并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反而表现出了劣势。
Brammer(2006)利用 451 家英国上市的公司数据作为其研究的样本,并采用英国伦理投资研究组织(EIRIS)中报告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投入情况,企业的财务绩效情况则用股票回报率来度量,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好的公司却有更糟糕的财务绩效。
Makni(2009)等以 2004 年到 2005 年加拿大社会投资数据库(CSID)中的179 家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社区与社会等六个维度,运用 Granger 因果检验作为其研究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环境维度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中的总资产报酬率(ROA)、净资产报酬率(ROE)以及市场报酬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Amran(2014)以尼日利亚上市的 68 家企业为样本,通过对其年报中提取的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了二者间负相关的结论。
李正(2006)利用 2003 年我国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数据作为样本,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价值相对较低的企业更多的竟是那些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由此证明了二者间的负相关关系。
温素彬和方苑(2008)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会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高敏(2013)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对食品行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如果对顾客、员工、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将不利于企业的财务绩效表现。
.........................
第 3 章 相关理论基础........................14
3.1 企业社会责任............................ 14
3.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14
3.1.2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16
第 4 章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化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设计........................28
4.1 研究假设........................ 28
4.1.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关系之资源扭曲假设...........................28
4.1.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关系之名利双收假设...........................28
第 5 章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化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42
5.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42
5.1.1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42
5.1.2 线性回归结果与分析....................46
第 5 章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化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关联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会受到年份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因为我们即使在同行业内部各企业间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此外,各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也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归类讨论很难对其准确分析,故而我们在分析时最好是考虑到个体和时间双重的差异,才可能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实现更好的了解,这也辅助说明了我们选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变量进行回归的正确性。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下信息:第一,当期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与滞后一期的 ROA、ROE、Tobin’sQ 值均未表现出显著关联,因此可以判断企业当期的社会责任投入对下一期企业的财务绩效表现影响不大;第二,当期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与滞后一期营业成本比率呈 5%显著性水平的负相关,表明当期的社会责任投入为企业在节约成本方面带来的好处可以延续到后一年,这一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活动与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为企业创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由此带来了企业成本能够保持长期的下降;第三,前一期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与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并无显著关联,表明前一期的社会责任投入并不会使当期的销管费用增加,这自然十分符合常理,因为企业前一期进行社会责任活动的支出并不会记在这一期的销管费用账上。
..........................
第 6 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行文至此,本文的研究已经全部结束。本文通过对过去研究成果的总结,从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资源理论以及声誉理论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并选取了 2009 至 2014 年我国上市公司共 3081 笔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化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对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从描述行统计的结果上来看,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我国的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但不仅仅是各行业间,甚至具体到各企业间,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变化,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维持在现有的投入水平或增加社会责任投入的企业明显多于减少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企业,同样说明我国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接下里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变动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按照假设一(资源扭曲假设)、假设二(名利双收假设)、假设三(变化均衡假设)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回归分析结果上来看,我们可以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当期的财务绩效呈正向的相关关系,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总资产收益率的上升,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成本费用率的下降,支持名利双收假设,反对资源扭曲假设,表明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活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财务绩效表现;第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后一期的营业成本比率呈负相关关系,部分支持名利双收假设,反对资源扭曲假设,说明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活动带来的成本节约的效果可以延续到后一期,即企业社会责任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带来长期的影响;第三,企业社会责任投入较上一期的增加幅度与企业本期的财务绩效成正相关,具体体现在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表现上,支持变化均衡假设中的第一个分假设:企业社会责任变化量与财务绩效净值呈相关关系,即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较上一期增加的越多,企业本期的财务绩效表现就越好;第四,企业社会责任投入较上一期的增加量与企业本期的财务绩效较上一期的变化量和变化率未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未能支持变化均衡假设中的第二、三个分假设:企业社会责任变化量与财务绩效变化量、变化率呈相关关系,即两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