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投贷联动在国外已发展十余年,在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科创型企业的良好发展创造了资金来源。同时,投贷联动也大大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为中小企业和银行打造了双赢的局面。在国外,投贷联动业务发展至今,较有特色的是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BGF)的模式和美国硅谷银行模式。
(1)政治背景
2008 年环球经济危机之后,随之而来的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各国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时代,创新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创新,各国都进行了部署,如美国的《创新战略》,日本的《数字日本创新计划》,欧盟的《欧洲 2020 战略》。为了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趋势,提高国内企业的创新竞争力,201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产业转型,2015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概念。同时,国家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银监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后,于 2016 年 4月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投贷联动指导意见》)。《投贷联动指导意见》允许试点商业银行在试点区域设立投资类子公司,并鼓励试点银行以信贷支持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支持科创型企业的发展,这标志着国家正在政策上积极化解科创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打造健康的科技金融体系。但是,《投贷联动指导意见》只开放了试点机构设立投资类子公司的资质,并未开放所有银行的资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及成熟,资本主义生产较早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及其大工业的过渡,配套形成的银行混业经营体制发展较早,提出投行业务及投贷联动的概念也较早,因此与其相关的研究也较为丰富。
戴念念(2014)在投资银行学一书中认为投资银行(简称“投行”)萌芽于 15世纪的欧洲,发展于美国,主要是由 18 到 19 世纪众多销售政府债券和贴现企业票据的金融机构演变而来,目前在国外发展十分完善。
投贷联动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并在 80 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投贷联动是在投资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两者在目标企业的选择上有着重要区别。投资银行主要针对大型企业、政府类项目,而投贷联动主要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投贷联动一方面使得银行资金能够以债权的方式进入企业,另一面也能让银行资本性资金提前介入企业。这对于银行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也能显著地改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扩大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有助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良好发展。
在国外投资银行的特点上,张昕(1998)认为不管是大型的投资银行还是小型的投资公司,其业务特点都是周期循环性,即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关系导向性,即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润导向性,即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交易驱动性,即由于成本降低导致获利水平提高。
在国外投资银行的风险上,James O. Fie 和 Donald R. Fraser(1994)认为商业银行要进行风险投资,可通过投资组合多元化,与企业形成一种合适的关系来降低风险,这样就与银行可接受的风险不矛盾。
.........................
第 2 章 当前投贷联动业务的现状及分析
2.1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演变及概念
2.1.1 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自 1995 年《商业银行法》发布实施以来,金融行业长期实行分业经营的制度。商业银行主要从事的是金融结算业务和信贷业务等业务,不允许向一般企业投资,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渠道单一,金融资本难以扩张,这些都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配置效率。
而在国外,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已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全能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外,还经营保险、证券、投资等,是一种综合化的银行,它能增强银行的竞争力,适应市场的需求。国外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情况见表 2.1 所示。

2.1.2 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是在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背景下产生的,与它相对应的是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投资银行是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而萌生的一个新兴的现代金融行业,它与其他行业等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投资银行属于金融服务业,而不是其他服务业。二是投资银行属于商业银行,但是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三是投资银行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而不是一般的金融服务机构。国际上投资银行相关业务也随着体系的完善逐渐扩展,主要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信贷资产证券化、资金管理、兼并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等。
.....................
2.2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策略及风险现状
2.2.1 国外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策略及风险现状
国外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较早,在具体的开展模式上经验丰富。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都经历过中小企业大量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国外的投贷联动是在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大量增长的背景下产生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国外投贷联动业务的典型案例是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BGF)模式和美国硅谷模式。
(1)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BGF)模式、策略及风险现状
英国的中小企业成长基金(BGF)是英国政府为扶持高成长性的中小微企业而在 2011 年组织了几家主要银行建立起来的,旨在解决英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融资困境。 BGF 的投资项目,多数来源于银行的介绍,BGF 一般不对企业进行控制,而是比较宽松的渗透模式,除了一些重要的决策需要 BGF 批准实施,另外的事项 BGF 并不参与,但是 BGF 在公司内设立一个独立董事,也会向公司推荐合适的人才,BGF 的股权参股比例在 10%-40%之间,在投资项目进入盈利阶段后,以股息为主要来源。
英国 BGF 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支由银行为主要投资者,专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型私募股权基金。因此它可以独立承担起投贷联动中“投”和“贷”的职责,发起基金的银行可以通过 BGF 基金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而无需另外寻找合作的投资机构。在其他的发展策略上,BGF 模式是以银行间共设基金的方式对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型英国企业进行投资。另外,由于银行是通过 BGF基金对企业进行投资,因此并不存在日后的债转股的问题。BGF 模式的风险点主要存在于 BGF 基金对于目标企业的发展识别能力,针对这一问题,BGF 基金雇佣的员工中,有 50%以上是投资行业专家,并且有完善的组织构架,有着卓越的投资分析能力。
英国 BGF 模式一方面促进了金融行业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型企业、科创型企业的发展也形成了良好的促进机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
第 3 章 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基础及背景........................18
3.1 杭州联合银行简介 ...................... 18
3.2 杭州联合银行现有经营业务分析 ................ 18
第 4 章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策略分析 ..................26
4.1 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合作机构选择 ..................... 26
4.1.1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合作机构案例 .................. 26
4.1.2 杭州联合银行合作机构的选择方式 ...................... 27
第 5 章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风险控制..............................33
5.1 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分析 ............... 33
5.1.1 政策上的风险 .................. 33
5.1.2 目标企业的风险机构退出 .................... 33
第 6 章 杭州联合银行的阿诺医药投贷业务案例分析
6.1 杭州联合银行对阿诺生物医药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6.1.1 案例企业所在行业发展情况
杭州联合银行对杭州阿诺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诺生物医药公司)所处整体行业进行了解,该公司属于生物制药行业,该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行业之一。而阿诺生物医药公司的主攻方向——蛋白质多肽药物,更是生物行业中发展迅速的品种,目前国际上多肽类药物的销售额,正以每年 15%-30%的速度增长。
而在国内,多肽类药物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蛋白质多肽药物开发技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各类扶持政策逐渐增加,各类公募基金、私募投资机构亦逐渐青昧多肽医药企业,整体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6.1.2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杭州联合银行通过投资机构方面了解到阿诺生物医药公司成立于 2004 年,位于杭州高科技孵化器内。目前公司正筹备新三板挂牌事宜,并逐步明确主营方向将偏向于多肽类生物创新药的研发,逐渐转变成为一家生物创新药研发、生物医药技术开发的科研型高新技术企业。
..........................
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六章的理论及案例分析,本文对杭州联合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投贷联动业务的研究,并分析了当前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情况,对投贷联动业务的演变由来、开展模式和存在问题有了一个基础的理论认识;接着通过对杭州联合银行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必要性;之后根据杭州联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策略和风险控制提出建议;最后以杭州阿诺生物医药公司为例对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策略和风险控制进行实证性验证。
综上得出的杭州联合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策略及风险控制方案如下:
第一,在业务的策略上,要立足于实际,充分发挥经营灵活的优势,多方考量、深入分析,选择合适的合作机构和目标企业,在现有的几种投贷业务产品中,选择最符合三方要求的产品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第二,在投贷业务的风险控制上,除了传统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方式外,要更进一步地加强与投资机构、企业的沟通,实时掌握信息,同时建立合理的业务退出机制,提高对投贷业务的综合把控性。
不足之处:杭州联合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处于刚起步时期,虽然已经开发了多种投贷联动产品,但是实际应用较少,应用的时间较短,因此案例不够丰富且案例企业的后续跟踪情况不够。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