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财务风险警示综合指标系统分析——以房地产行业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vicky 点击次数:187
论文字数:44158 论文编号:sb2014112722021211049 日期:2014-12-0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财务预警就是通过对引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面临风险的因素进行跟踪、检测,以便能够及时的对出现异常的相关指标进行预警,使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财务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风险,从而将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以往在构建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多选用的是基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分析得出的财务指标。然而引起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向管理者决策失误、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等内部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经济整体滑坡、政治因素等外部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但是公司的某些不良变化可能会由于财务指标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无法迅速表现出来以供人们参考,也就使的单纯基于财务指标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难以最大效率地反映公司的运营情况。另一方面由于非财务指标本身范围较大,研究者在选择时会很大程度上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非财务指标往往不像财务指标那样可以直接进行定量分析,这不仅加大了指标数据取得的成本,也为研究者进行分析增加了难度。

1.1.2  研究的意义

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正处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其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般来说,虽然企业每时每刻都面临这风险,但其真正陷入风险之中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大部分企业在陷入财务风险之前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都有一定的先兆,正是由于这种先兆的存在使得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成为了可能。研究财务风险预警,就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的经营环境进行全面考虑,并利用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他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尽早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并将风险信息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管理者能提早的知晓企业将要面临的风险,通过进一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以便管理者及时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管理风险,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轻风险的破坏作用。因此构建一个有效、适用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就是构建一个包含足够预警信息的指标体系。因此,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者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研究。从开始的单变量研究分析到多变量研究分析,从仅仅使用财务指标到加入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等非财务指标,国外学者对于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将前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分为财务指标类和引入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类进行归纳。

1.财务指标类

1932 年 Fitzpatrick以 19 对破产和非破产公司为样本,并将破产作为对财务风险的界定,再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时采用单个财务比率指标,最终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即股东权益净利率)和股东权益/负债(即产权比率的倒数)。不过,其在研究时并未考虑负债结构对判别能力的影响,例如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也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

1968年Altman对1946年到1965年间提出破产申请的33家制造业公司和33家非破产制造企业进行了研究(在选取样本时采用规模相似的企业以便排除企业资产规模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从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五类财务指标中选取了 22 个财务指标,经过筛选最终得出 5 个财务指标。其判别函数为:Z=0.012X1 +0.014X2 +0.033X3 +0.006X4+0.999X5

1972年Deakin选用总资产收益率、负债/资产、现金与总负债比、流动资产/总资产、速动资产/总资产、营运资本/总资产、现金/总资产、流动资产/总收入、速动资产/总收入、营运资本/收入、现金/收入这11个财务指标,并运用二分类法检验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对 Altman 与 Beaver 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地测试验,并得出由开发样本来推断出有效的经验式关系的时机还尚不成熟。

2.综合指标类

尽管财务指标已经广泛且有效地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中,但是财务指标有其固有的片面性和短期性,为了避免财务指标的缺陷,许多学者也尝试着将非财务指标引入到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中去。

 

第2 章 理论基础

 

在研究国内外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定义分析以及成因剖析,并通过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的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1  财务风险概述

2.1.1  财务风险定义

但就风险的定义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个统一的概念,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比如以概率学为基础,有学者将风险定义为某一事项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但随着人们对风险的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在认为。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这也是目前来说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应的,财务风险就是某一特定的对企业危险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这也是企业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学术界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观认为财务风险就是财务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这种财物损失是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很多不确定以及不可控因素而造成的。换一句话说,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发生并有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持狭义的财务风险观的学者则认为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种。而财务风险仅仅是指由于企业在外部借入资金而引起的偿还债务方面的风险。由企业经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则归类为经营风险。也就是说,企业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经营,是不存在财务风险的。

本文将广义的财务风险观作为对财务风险定义的基础,因为企业财务不仅体现了投资、筹资、资金运营、资金分配等企业资金的运作,它还体现了企业正常运营中的各种关系,当然也包含了资金运作关系。因此财务风险不能仅仅应该包括企业资金运动,还应包括企业运营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关系。本文将财务风险定义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特定条件下发生的事项使企业收益偏离预期的可能性。

 

2.2  财务风险预警的理论基础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是对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周期波动理论、危机管理理论、策略震撼管理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以及企业诊断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1  周期波动理论

行业周期波动不仅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外生因素的影响,如消费水平、通货膨胀、国民收入、金融机构政策等的影响。也会受到产品供求关系、市场结构、行业管理着,如房地产开发商的运营决策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例如,若考虑到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信贷机构的行为,则可将行业的周期波动与其相关联。一般来说,管理者在市场经济较好时会比较容易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在市场经济不景气时,一方面管理者很难再从信贷机构申请资金,另一方方面,信贷机构为减少资金收回的不确定性,也会加大对企业还贷的催款力度,这样就会影响大量企业项目的正常运转,也造成了所属行业的大幅度波动。若考虑管理者做出决策与项目真正实施并完成之间的时滞性,则可将行业的波动归因于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因为管理者在做出项目投资等决策时往往是市场经济比较景气的时候,待到项目真正的竣工决算,市场条件早已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高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行业收益的不确定性。

2.2.2 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管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在 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随后这种方法也开始在企业界开应用。危机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防止和回避危机,以便组织或个人在危机中得以生存的目的而对危机进行管理。居安思危是它所强调的重点,通过在企业中树立危机意识,并且注重在消除不利因素的同时也注意和各个方面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从而消除一些小事件的发生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通过各种努力来获得安全。

 

第3章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19

3.1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0

3.1.1 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 .............20

第四章  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分析 ........................26

4.1  房地产企业特征分析 ...................... 27

4.1.1 受宏观环境、政策的影响较大 ...................27

第五章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 ........................ 34

5.1 样本与数据选取 ............34

5.2 指标的选取 .....................35

 

第五章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

 

5.1样本与数据选取

在执行新行业分类标准前,我国行业共分为金融行业、公用事业行业、房地产行业、综合行业、工业行业和商业行业六大类。待2001年之后,行业分类标准有所改变,证监会将其划分为13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以及综合类。采用新的划分标准不仅立足于我国国情,与我国现阶段行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结合了行业分类自身的特点和整体结构,以便能够准确的反映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动的状况。虽然前后的行业分类中都将房地产业单独分类,但按照2001年前的行业分类标准,目前属于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共204家。按照 2001版证监会行业分类明细和2012版证监会行业分类明细,目前属于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共154家(其中属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的共147家,属于房地产管理业的5家,属于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2家)。将原来属于房地产行业的50家上市公司按照新的行业分类标准重分类,其中属于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共47家,另成都路桥公司属于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建筑业,高新发展公司属于房屋建筑业,安徽水利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鉴于新行业标准分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在选择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时,按照新行业标准分类办法,将154家上市公司作为此次备选的研究对象。

 

第六章 结论

本文以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研究的基础是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ASS分析软件,建立我国房地产业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财务预警模型和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综合预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证明该模型能够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现总结出以下结论:

一、财务指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有显著作用

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以得出能够反映其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风险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利用以这些财务指标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来构建模型是可以对公司进行财务预警的,而且其准确率较为理想。

二、综合模型的预测能力高于财务模型

公司财务风险不仅仅收财务因素的影响,其也不能单依靠财务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来反映,还受诸如公司治理结构、股东性质、股权性质、上市年限、股票再投资收益率、投资者保护程度、董事会规模等因素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是不能仅仅考虑财务指标的。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实际控制人性质、审计意见、个股再投资收益率、董事人数、独立董事人数、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兼任、两权分离度等非财务指标,可以大大提高公司发生财务预警的预测准确率。

小结

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由本文研究可知财务指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有显著作用,而且综合模型的预测能力高于财务模型。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