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不断进入我国,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民族文化遭到了新的考验,再这种背景情况之下,民族传统体育不能固步自封,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结构和观念的转变,从外来文化打破本土封闭状态的文化到本土文化的主动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体育在民族文化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不再依附于其他文化形式而存在,健身娱乐等体育的本质功能越来越直接的体现出来,随着人们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为民族健身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论是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都是相当广阔的,但民族健身操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在全国少数民族传运动会上我们才可以看到,学校中也只有在个别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学校中有所开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民族健身操是将民族舞蹈的元素融入现代健身的健美操中,既是一种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运动形式,同时又是重要的艺术和文化形式,融合了我国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理念,集民族性、观赏性、大众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在健体、健心、娱乐、交际、美学、体育旅游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人群、各个文化层次、各种职业的人都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民族健身操的独特性、时尚性,爱好少数民族健身操的人群正不断扩大.而在将民族舞的舞蹈元素融入到健身操的过程中相当多的人士、学者对健身操和民族健身操之间的关系和概念认识模糊,导致在进行民族健身操编排过程中出现竞技体育那样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动作加上民族民间舞动作的拼凑现象 ,或像民族舞蹈那样对练习者动作要求那么高。没有将民族舞的民族元素与健身操很好的融合。本文将从动作、音乐、服装、器械、文化等方面对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探索。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民族健民身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其研究甚少。可查阅的有关民族健身操的文献资料共 39 篇。其中与民族健身操的民族元素相关的文献资料距今只有 7 篇发表,民族健身操相关的研究体系不够全面,只有一篇文献资料其内容与民族健身操的民族元素的探索有关。其中与民族健身操有关的文献资料有 32 篇。通过对民族健身操有关的研究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内容与民族健身操的民族元素的研究很少,大都是从宏观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与民族健身操的民族元素有关的期刊论文只有 7 篇。其中与民族元素有关的研究 1 篇,韩一彤,《从“新疆民族健身操”教学谈少数民族元素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民族舞元素相关的研究太少。做这方面的研究对补充相关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探索,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民族健身操,为民族健身操的发展打下基础。这对于民族健身操推广和普及,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全新的视角,有利于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在健身活动和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民族元素,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非常有益,这是文化的交流,是感情的交流,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是少数民族地区宝贵的财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学和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掘并合理有效利用各种少数民族元素,体现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对发展民族健身操,提高民族健身操的趣味性,激发锻炼者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增强锻炼者体质。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民族健身操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和总结出已研究的内容,提炼出民族健身操民族元素没有研究到的领域和内容,并查阅民族舞和健美操的有关资料,使其研究更加的全面和具体。对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促进民族健身操发展的相关民族元素进行探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了有关民族健身操的所有理论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有关民族舞蹈和健美操的相关文献和书籍,成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研究过程中走访首都体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在民族健身方面具有权威性的老师,了解其对民族健身操的了解,所在学校民族健身操的开展情况,对民族健身操的民族元素的了解,民族健身操的发展现状,其推广和发展受到的因素的影响及克服办法。在民族舞与健美操的融合以及民族健身操的推广和普及等问题得到了他们给予的宝贵指导性建议和专业、科学的指导。
3 研究结果与讨论....9
3.1 促进民族健身操发展的相关元素......9
3.1.1 民族健身操音乐元素的探索......10
3.1.2 族健身操动作元素的探索.........13
3.1.3 民族健身操服装元素的探索.....15
3.1.4 民族健身操器械元素探索....17
3.1.5 民族健身操文化元素探索....17
3.2 民族健身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9
3.2.1 民族健身操面临的机遇........19
3.2.2 民族健身操面临的挑战........22
4 结论与建议.........23
4.1 结论....23
4.2 建议.........23
结论
4.1.1 民族健身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元素。
4.1.2 民族健身操具有风格多变的民族动作元素。
4.1.3 民族健身操具有极具观赏性的民族服装元素。
4.1.4 民族健身操具有视觉效果丰富的民族器械元素
4.1.5 民族健身操具有内涵深厚的民族文化元素。
4.1.6 民族健身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1.7 民族健身操面临多重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1] 樊艳. 部分石家庄中年女性从事民族健身操锻炼效果的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07:
[2]刘叶. 民族健身操的创编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北:武汉体育学院,2012:
[3]余师芳.民族健身操的价值及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07:
[4]倪晓霞.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要素及其训练要素[D].湖南:吉首大学,2012:
[5]张瑞珠.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0:
[6]朱晓红.湘西自治州民族健身操的整编与推广研究[D].湖南:吉首大学,2009:
[7]赵小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健身操开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8]党犁铭. 刍议少数民族健身操的文化特性与内涵[J].体育世界,2010:4.
[9]孙翠琪,詹淑芳. 论少数民族健身操的文化特性及其多元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4.
[10]朱性民.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民族健身操[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