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基层公安机关执法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88
论文字数:30000 论文编号:sb201301121655285734 日期:2013-01-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执法机关,要按照《决定》中提出的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的目标,通过刑事和行政执法活动来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进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公安法制工作主要职能就是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督,这一职能贯串于公安全部执法活动及其各个执法环节。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随之在不断地完善,人们法律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等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工作的核心是执法工作。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与执法质量高低,不仅决定着执法机关和执法者自身的形象和权威,而且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关系到公民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管理效果,进而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公安执法实践向纵深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不适应、不符合依法治国发展要求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实施影响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执法行为时,很多情况执法者并不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执法行为不规范已成为习惯。公安机关只有主动适应法治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

第二章 基层公安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各级公安机关狠抓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当前公安执法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解决公安执法中的突出问题是提高公安执法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执法问题可以按不同的方法来归纳。在实践中,有把执法环节问题分为五大类问题的,一是不严格执法,如办案过程中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不依法履行告知程序,违反法定程序和法定时限等不按法方式执法的问题;二是不公正执法,如徇私枉法、吃请受贿,办理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在处罚中畸轻畸重等问题;三是不文明执法,如态度简单粗暴、滥用警械具等问题;四随意执法、“乱作为”执法,如滥用职权,定性不准确,适用法律错误,受理案件后不及时调查取证、法医鉴定不及时,影响案件处理等问题;五是“不作为”执法,如在执法办案中互相推诿、拖延,不依法履行职责或延迟履行职责等。这样的分类明显不合理,概念外延重叠混乱。
还有的,将公安执法问题按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来分类。而公安执法每一环节都会涉及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很难从这两个角度予以划分清楚。笔者从执法过程这个角度来分析公安机关中执法中常见问题,一是有利于归类,二是有利于从监督体制上去寻求对应的方法。

一、处警及现场处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案件接处警有明确规定,但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对公民报案推诿不作为而造成投诉的情况不少见。
当前部分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遇到一些治安案件,认为无关紧要,存在图省事怕麻烦的心理,现场处置简单应付了事,导致失去破案线索和最佳时机。群众遇有不满即投诉的情况表明,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如果执法者不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不按程序和规范来严格办案,就会阻碍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严格、公正执法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不但不能做到严格、公正执法,还会影响案件查处和侦破,甚至放纵违法犯罪,久而久之将失去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

第三章 影响基层公安执法质量的因素....................................17
第一节 执法理念落后...................................................................17
一、人权意识淡薄........................................................................17
二、“有罪推定”意识.................................................................17
三、实体优于程序思想.................................................................18
四、证据意识欠缺......................................................................18
第二节 外部环境制约因素.......................................................19
一、人情关系因素.....................................................................19
二、经济利益因素...................................................................19
三、“条块”双重体制矛盾......................................................19
第三节 内部执法责任及监督机制.........................................20
一、内部执法责任机制...........................................................20
二、内部执法监督体系.........................................................20
三、执法监督盲区..................................................................21
第四节 外部执法监督机制...................................................22
一、警务透明度......................................................................23
二、检警关系........................................................................23
第四章 提高基层公安执法质量的途径..........................25
第一节 执法观念的变革.....................................................25
一、法律至上观.................................................................25
二、权利本位观.................................................................25
三、公正与平等观.............................................................26
四、以人为本思想.............................................................26
第二节 执法责任制的完善与落实.................................26
一、分级办案审核审批责任制........................................27
二、个人及单位执法档案................................................28
三、执法工作综合考评机制..........................................28
第三节 内部执法监督的优化.............................................30
一、执法权、审核权与监督权的有效分离....................30
二、理顺监督组织与监督程序.......................................31
三、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31
四、执法监督与指导服务有机结合................................32
第四节 监督力量的拓展整合..........................................32
一、警务公开..........................................................................32
二、检察机关与公安内部执法监督一体化.......................33
三、公安执法与媒体监督的互动......................................35

结语

在我国,公安机关追求的公正与媒体强调的监督均代表着两种同等重要的不同价值,双方拥有良好的互动基础。在实践中,新闻媒体是自由的,但应以不妨碍公安机关依法行政为限。应在其权限范围内履行对公安机关执法的监督。为此,我们应当对公安机关与媒体的互动关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合理地界定新闻媒体介人公安执法的限度,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对媒体监督的配合作用,从而将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纳人法治轨道,依法加以保障、引导和监督。
过去的公安执法受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在执法活动及对执法活动的管理中均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正象“病去如抽丝”,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树立一种长期不懈的思想准备,克服“有病嫉医”的畏难心理。必须看到执法活动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法制部门要起到工程师、施工员、质检员的作用和职责,纪检、督查、政工等部门、兼职法制员及全体公安民警要积极配合,要象企业抓产品质量一样抓好每一起案件和执法的质量。
随着公安执法实践向纵深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不适应、不符合依法治国发展要求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实施影响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执法行为时,很多情况执法者并不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执法行为不规范已成为习惯。公安机关只有主动适应法治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有.公正执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公安命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1):6-12.
[2]李宝祥.改制公安机关更应注重抓执法[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58-61.
[3]宋卫国.对公安执法活动中消极作为的成因透析和对策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86-91.
[4]程伟.制约公安执法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28.
[5]缪文升.互动与制约:媒体监督与公安执法契合之动力机制[J].浙江公安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29-39
[51] Babbie,E.1992.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3d ed.).Belmont,CA:WadsworthPublishing.
[52] Clear,Todd R.1994.Harm in American Penology:Offenders,Victims and TheirCommunitie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53] DeBerry,Clyde E.1994.Blacks in Corrections:Understanding Network Systemsin Prison Society.Bristol,IN:Wyndham Hall Press.
[54] Hagan,f.e.1993.Recearch Methods in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3ded.).New York:Macmillan.
[55] Merton,R.K.1968.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rew.And enlargeded.).New York:Free Press.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