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社会警察媒介素质教育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68
论文字数:28000 论文编号:sb201309022352548022 日期:2015-05-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一、 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功能及原则

(一) 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1. 媒介与媒介素养
媒介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媒介与媒体意义相近,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 media的解释是:为公众提供信息的所有组织,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学界对“媒介”比较认同的理解是:(1)单个的传播媒介,如一张报纸,一张杂志;(2)抽象的类名词,指传播媒介的总和或大众媒介的总和。大众传播媒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主要包括传统的印刷媒介(书籍、报纸与杂志等)、传统的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电视)与新兴的数字电子媒介(网络、第三代移动电话等)。关于媒介素养的内涵,随着人们对媒介理解的深入,也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是外来词,其概念由“素养”( literacy)的概念延伸而来。根据《剑桥国际英语词典》,“素养”被定义为:具有读与写的能力(abilityto read and write)。具体来说,素养的基本涵义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二是基本的读写能力。媒介这个概念最初多与印刷媒体有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媒介已经从单一的印刷媒介时代进入到报刊、电视、广播、因特网和移动电话等各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中国台湾学者张一藩提出:“信息时代中的素养是个人与外界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互动所具备的条件”。
我国大陆学者对于 Media literacy 一词的译法有“媒介素养”、“传媒素养”和“媒体素养”。台湾学者称之为“媒体素养”,香港学者称之为“传媒素养”。学界的这些分歧,源于对“media”一词的不同理解,虽概念表述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内涵上有着一致性。在这里,笔者更倾向于用“媒介素养”一词。
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 )、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 David Buckingham 认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副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有批判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将媒体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
..............................

二、 信息时代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警务的全面实施,警察素质内涵的延伸,迫切要求全面提高警察的媒介素养水平,这同时也说明警察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 警察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正逐步迈入信息化社会时代。2007年 8 月 14 日,《人民日报》发表《党政官员,直面网络时代》一文,该文称当前政府机关的工作环境已进入了媒介化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是堵不得的信息渠道,党政官员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更新观念,直面民意,重视互联网舆论,集中民智,改进工作方式。这说明政府公务员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社会给政府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在信息社会的现代警务活动中,提高警察的媒介素养有紧迫的现实需求。
首先,在犯罪形态方面,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犯罪手段日益专业化、智能化、高科技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的数量呈直线上升状态,花样更是层出不穷。如 2003 年 11 月 14 日,甘肃省定西地区发生一名普通的系统维护人员利用邮政储蓄专用网络,进行远程金融盗窃,盗走 83.5 万元的案件。然而,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的手段滞后,特别是公安警务信息工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日益演化的犯罪手段。当前的犯罪现象已开始步入“信息时代”,要想在与“信息化犯罪”的对抗中取得胜利,提高警察的媒介素养成为信息社会对公安工作的内在要求。
其次,在新型警务工作方式方面,全国已逐渐形成网上办案、网上户口迁移、网上追逃、网络监控、视频会议等信息化工作模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公安网站、警察博客和派出所博客等形式都对警察的新媒介利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警察具备操作这些媒介的技能。如果不具备这些技能,警察将无法适应新警务工作的需求。
再次,在媒介与警察的关系方面,媒介作为社会权力的代表,其舆论监督是符合宪法精神的一种制度性设计,是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应有之义。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社会舆论和媒体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监督。2007 年 4 月 20 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针对当前公安工作中创建和谐警媒关系时强调:政府与媒体互动会导致多赢的结果,而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要让公安机关重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体,必须提高警察对大众媒介的利用能力和应对能力。...............................
..................................

三、 警察媒介素养现状及原因....................................19
(一) 警察媒介素养现状............................................. 19
1. 警察的媒介意识缺乏 .................................................19
2. 警察的媒介品质尚待提升.........................................19
3. 警察的媒介信息获取能力有限 .................................20
4. 警察的信息传播能力不足 .......................................20
5. 警察的媒介思辨与批判能力欠缺............................ 21
(二) 原因分析.................................................................. 21
1. 警察自身的原因 .......................................................... 21
2. 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22
四、 信息时代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24
(一) 领导重视,为警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保障......................24
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24
2. 加大投入,重视硬件资源建设..................................................25
3.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管理活动中......................................25
(二) 建立多渠道的警察媒介素养培训体系..........................25
1. 学校培训 ................................................................................ 26
2. 单位培训.................................................................................. 26
3. 岗位练兵 .................................................................................27
(三) 提高警察自身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能动性...........................28
1. 增强警察进行媒介素养自我教育的紧迫意识 ..............................29
2. 提高警察学习的自主性 .............................................................29
(四)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加强警察媒介素养教育................ 30
1. 保障社会力量和媒介的基础平台作用得以发挥 ..................... 30
2.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警察媒介素养......30
................................

结 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理性审视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公安工作,试图构建符合警察职业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和实现途径与方法。对于警察而言,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素养,也是信息时代中警察素质的自然延伸,更是解决现实工作中警察媒介素养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开展警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对于提高警察的媒介意识、媒介知识、媒介信息分析和思辨能力、媒介信息接受和传播能力,对于促进公安工作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警察媒介素养教育是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本文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锁定在警察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突破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对象的界限,符合媒介素养教育对象分层化的趋势。现实媒介环境要求公安机关的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加强警察媒介素养教育对于警察自身和公安工作的重要性,然而限于思想认识、硬件设施、学校师资及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警察媒介素养教育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全方位地开展起来。警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实施既需要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成功经验的借鉴,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现代信息社会中每位警察的自觉追求和参与。因此,必须将提高警察媒介素养水平提上议事日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有效开展信息社会条件下与警察自身发展和公安工作相适应的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金梦玉.现代媒体总论[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42.
[2]金梦玉.现代媒体总论[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58.
[3]金梦玉.现代媒体总论[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109.
[4]五洲揽要[N].云南日报,2010-06-09(04).
[5]弗洛姆.在幻想枷锁的彼岸[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31.
[6]张志安,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1.
[7]卜卫.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J].现代传播,1997(1):29-33.
[8]刘国伟.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
[9]谢金文.新闻与传播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30.
[10]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6.


上一篇:劳动供给对居民消费的分析
下一篇:电力体系暂态稳固时域仿真的Taylor级数算法分析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