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论文精选范文:关于高等院校图书馆E-learning服务模式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90
论文字数:23332 论文编号:sb201308101431567420 日期:2013-08-10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教育。2012年11月29日,国际互联网协会⑴(The Internet Society)发布了全球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其调查结果显示,96%的互联网用户普遍表示,他们每天至少访问一次互联网。
80%的受访者承认互联网将提高教育质量,98%的用户认可互联网对于知识和教育的访问必不可少。愈80%用户赞成互联网将在个人生活乃至全社会发挥积极作用。近75%的用户承认互联网的使得允许他们获得任何感兴趣的信息。愈90%的全球受访互联网用户表示,他们使用社交媒体,其中60%的人每天使用。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场知识和信息的革命: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我们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成为所有希望学习的人们愿景。虽然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导致了各个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但技术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最好的实现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无论你是在城市里还是在农村,无论你是在世界的哪一端,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免费电子书、课程音视频,特别是一些大学的开放课程、以及公益组织搭建的学习平台的出现,使学习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无论身处何处,与他人享受同样教育资源的美好梦想,正在技术的推动下逐渐映射到现实中。E-leaming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且迅速普及。
E-leam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模式的应用,使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成为可能,并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用户可以通过E-leaming服务,进行多种个性化学习活动。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充满热情,高校的大学生习惯于在网上冲浪,和不同的人交友,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是喜于、乐于、善于表现自己的一代,他们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微博、博客、社交网络(人人网)等网络社区来分享自己的感受。
E-leaming教学模式切合了高校师生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充满热情,E-learning技术应用,使人们在轻触鼠标、键盘中,实现了高校间资源共享、网络学习、嬉戏中学习、集成融合学习、协作学习等。本课题基于上海市高校本科教改重点项目“面向高校师生发展的E-Leaming建设与研究”和CAUS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项目,针对高校E-leaming教学,分析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E-leaming用户的支持服务需求,进行了基于课程的高校图书馆E-leaming支持服务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图书馆E-leaming支持服务构成及面向不同学习对象的支持服务研究,并实现一个基于作业模块的评价反馈系统原型。
 
1.2研究现状
本课题讨论主要相关有E-leaming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图书馆E-leaming教学支持服务,以下从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1. 2. 1 E-learning 概念
对于E-leaming (Electronic Learning),普遍的认识是:“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不同的译法代表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是强调电子化;三是强调在E-leaming中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以上三者均强调了数字技术、强调用技术来改造和引导教育。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
关于E-leaming的定义有许多种说法,比较权威的有: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2]教授给出的E-leaming的定义为: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它包括三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有效的整合构建出理想的学习环境);教学深化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余胜泉教授对E-leaming赋予了新的内涵。他认为,除了从字面上理解E-leaming 为 Electronic Learning 之外,还有多种理解的方式:
(l)ExplorationLearning: Exploration 突显了 E-leaming 中学习者自由探索的精神。
(2)EngagedLearning:投入型学习。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对自己学习负责并积极与他人协作。这种学习具策略性、创造性和协作性。
(3)Experience Learning:指学习者可与计算机仿真学习环境互动,深度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
(4)Excitement Learning: Excitement说明E-leaming能激发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兴奋感。基本理念是,在E-leaming环境中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特点,组建协作团队,并使之基于一定的任务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激发学习热情,使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5)Empowerment Learning: Empowerment 说明 E-learning能快速扩展学习能力。
(6)Effective Learning: E-leaming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以上定义从不同方面对E-leaming进行了阐述,其共同点是都强调E-leaming是信息技术的参与下的电子化学习,并支持学习者借助E-leaming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是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学习模式。高校E-leaming应是依托一定的网络平台,以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服务为支撑,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需求的学习模式。其学习环境由全面的教育资源、健全的服务机制、多样的沟通方式等构成,并支持资源的生长,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总结
本文针对新信息环境下学习者E-learning需求的变化,特别对学习资源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分析了高校数字图书馆提供E-learning支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图书馆E-leaming支持服务的架构。并从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出发,将E-learning支持服务分为资源服务和支持服务两个部分,设计了提供支撑学习者学习活动全过程的动态化、系统化、个性化的E-learning平台。
本文提出建设以课程为导向的E-learning支持服务系统,针对用户的业务需求、资源需求、服务需求,依据E-learning平台设计原则,根据用户角色,将系统设计为教师模块、学生模块、支持服务模块,并将资源服务和支持服务渗透入课程幵展的前期、中期、评价反馈三个阶段。不仅提供给学习者开展学习的平台,还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线互动交流工具,以及由E-learning支持服务小组提供的线上、线下支持服务。支持资源的自生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E-learning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腾讯科技.国际互联网协会2012全球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
[2]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01):3-6.
[3]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03):3-15.
[4]孙茜.W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02):69-70+74.
[5]Downes, S. E-Learning 2.0 .04968.
[6]陶芳,李俊,张屹.从E-Learning应用平台的发展探究其发展趋势[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08):48-51.
[7]刘革平,李倩.e-Leaming2.0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9(02):27-29.
[8]汪瑞林.抢搭网络教育2.0头班车[N],巾国教育报,2011-9-15(03).
[9]胡翠红.Web2.0、Library2.0 与 E-Learning2.0[J].现代情报,2009(11): 35 -38+42.
[10]李旎.E-learning呼唤图书馆[J].新世纪图书馆,2004(04):47-49.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