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传统的办公模式也正在受到新的办公自动化模式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很多传统领域的工作方式、工作手段都正在或者将要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高校毕业学生论文选题领域也不例外,目前已经有较多的高校领导层意识到了要想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高校本身信息化程度,提高高校办公的办事效率。
1.1 课题背景
Internet 的普及和应用使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各大中专院校也加快了信息化进程,并且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这为我们网络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学校总是处于接受新知识的最前沿地带,于是校园网的应用和管理系统的开发也正蓬勃发展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纸化办公的日益普及,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网络式的信息交互方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应用。让计算机来管理学生的信息是现在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持续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求学需要,各个高校的师资力量、硬件配置也随之增强。这样一来,日常行政部门的工作也就越来越繁重。传统的管理方式耗费大量的资源。在技术和需求的推动下,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的原始手工报送的选题方式,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目前,日益增加的高校学生人数,使得毕业设计的数量与日俱增,每位老师负责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着,平时所需要交换意见的次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时间,这样下来很可能会影响老师和学生平时的学习和工作,耽误大量的时间。
1.1.1 原人工处理方式的缺陷
为了认识传统的人工选题体系的缺陷,先要清楚它的流程,从流程中可以方便的发现问题所在。经过对部分高校人工毕业论文选题体系的研究,得出图 1-1所示的流程图。从图 1-1 可以看出,在整个工作流中,信息是以物理文件的形式流动的,这就决定了整个体系的效率异常低下,老师的工作量巨大,以及数据的变动、查找麻烦。每学年开始,老师在指定时间内拟定好论题,然后或抄写或打印出来提交给学院审批。论题通过审批后,学院把选题列表文件下放给各专业或各班级,并限定时间让学生自行选择论题。在这里学生获得了主动权,老师无法预知和决定自己拟定的论题的去向。学生得到选题表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行选择论题。问题是,学生们的意愿总是有重复的,某个论题往往有好几个学生都想选,这就导出了意愿冲突解决方案。抢选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案,但这种方案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另一种可行方案是协商,即由相同选题意愿的学生私下商量(如抽签),决定谁做这个论题。协商方案虽然比较合理,但由于这是人工系统,效率低下,学生协商要花费不少时间,而学生的意愿通常不止一个,协商过程中可能会错过其他选题的机会。学生如何分配论题是一个问题,但问题不仅仅于此。在学生选题结束后,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甲找到了一家实习公司,公司要求甲的毕业论文必须建立在公司自己的基础上。
根据学院规定,甲应该首先向学院或导师提交一份申请,交代自己的换题意愿。学院批准,接下来就要改动一大堆文件,文件是物理文件,必须重新打印一份。在查找和改动过程中,必然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是人工体系办公的首要缺陷。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项目的进展情况也是导师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的,可以更灵活的把握时间,把有效时间应用在解决问题上,方便管理。一个统一的跟进系统对于老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显然,人工选题体系缺少这样一种统一的机制,老师可能要花费不少额外的时间来维护跟进工作[3]。经答辩评价后,本年度的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并未结束。学院必须整理最终的毕业论文相关文件并对其归档,这就是历史数据的存储问题了。通常学院都会以物理文档和电子文档两种方式存放,把物理文件录入电脑,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作。
第二章 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理论基础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使用了很多系统开发所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有 B/S开发模式,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下面详细介绍本系统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 B/S 开发模式、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2.1 体系结构的选择
MIS 系统结构作为最常用的信息系统结构,他从最初的单机结构,到后来的主从结构,再到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基于 Internet 或 Intranet 网络的 MIS(管理信息系统)结构体系。目前,C/S结构和 B/S 结构已成为信息系统开发的主流。
2.1.1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C/S 结构,即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顾名思义,是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种设备通过局域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这种模式有着明显的优点:一是不需要大量的与服务器进行通讯;二是尽可能发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硬件性能;三是对系统涉及的数据库统一放置于服务器上统一管理;四是可以统一管理用户权限;五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通过网络将整个网络上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对用户是透明的。客户端对需要处理的逻辑进行格式化后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数据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将满足用户条件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递给客户端。
第三章 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 30-39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0-31
3.2 用户业务需求.................... 31-32
3.3 数据流分析.................... 32-33
3.4 可行性分析.................... 33-37
3.5 性能需求.................... 37
3.6 运行需求.................... 37-38
3.7 本章小结.................... 38-39
第四章 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 39-59
4.1 系统建模 .................... 39-42
4.1.1 角色的确定 .................... 39-40
4.1.2 用例的确定.................... 40
4.1.3 系统用例设计.................... 40-42
4.2 系统设计.................... 42-50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50-57
4.4 本章小结 .................... 57-59
第五章 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实现.................... 59-70
5.1 系统登录 .................... 59-62
5.2 基础数据录入及批量录入.................... 62-64
5.3 学生选题.................... 64-68
5.4 数据导出.................... 68-69
5.5 跟进功能.................... 69
5.6 公告系统.................... 69
5.7 本章小结.................... 69-70
结论
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涉及到教师、学生、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开发能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论文工作,在分析当前基于 Web 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基础上,总结提出本论文的采用的开发模式,使用建模工具微软的 Visio 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系统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利用基于.NET 的 visual studio 2005 开发平台来实现应用系统。具体来说,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1. 对基于 ASP.NET 技术的 Visual Studio 2005 开发平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现了基于 WEB 的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开发。
2. 对 WEB 开发的两种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认真总结了 ASP.NET的特点,对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3. 深入了解了目前高校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及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论文选题系统解决方案。
4. 对基于 WEB 的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主要功能。
5. 研究、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登录模块、基础数据录入及批量录入模块、选题模块、数据导出模块、跟进模块和公告系统模块等六大功能模块和若干个子功能模块,阐述了各模块的功能。详细设计了各模块所涉及到的数据库表结构,给出了主要模块的实现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晓华等:UML 基础及 Visio 建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美)Martin Fowler 著;徐家福译:UML 精粹:标准对象建模语言简明指南:第 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珊等: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英)Ken Lunn 著;马蔷,杨南海等译:UML 软件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 (德)Colin Atkinson 等著;顾剑等译:基于构件的产品线工程 UML 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 张念春:UML 模型向关系数据库的映射方法初探;计算机土程与应用,2002
[7] 孙猛,杨红丽,张乃孝,裘宗燕:基于 UML 的软件结构规范与精华;北京大学学报,2007
[8] 廖彬山,高峰霞.ASP 动态网站开发教程(第 1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9] 张文毅.ASP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科学出版社,2001
[10] 梁昌硕.2007 最新仓储管理百科全书.中国物资管理出版社,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