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何去何从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0 论文编号: 日期:2012-07-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何去何从 由硕士毕业论文中心,硕士论文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何去何从

  有关未来的预测一直是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工作者相当关注的话题.新千年伊始,更使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何去何从.或许将澳洲图书情报领域的重要学者和专家对于专业教育的著述加以回顾,将有助于我们对此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信息教育的起源是什么?雷蒙德在12年前就指出,澳洲与英美国家在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缺陷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院系规模不大、课程授课时间相对较短、师资力量不够、教师科研活动少、没有多少学生愿意报考高学历的课程、也没有多少高素质的学生".这里的有些问题在2000年时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主要是由于图书情报院系与其它相关学科进行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和联盟.如伊迪斯·考恩大学的图书情报学系与该校的计算机科学系合并,现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命名,而莫那西大学的图书情报学系则与该校的信息系统管理系合并,现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命名.
  1996年,马圭尔女士曾提出,为什么图书情报院系会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她认为,目前的图书情报教育存在着如下问题:
  (1)规模:图书情报院系的师生数量相对较少.
  (2)地位:图书情报学不像高等学府中的某些学科那样有悠久的历史,也不能因提供赢利性的咨询活动而获利,或者是向某些组织谋求大量的赞助经费.图书情报院系所属学科既不够传统、也不够现代.现代的大学不仅要保存传统的学术价值,而且还要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图书情报学这一尴尬的地位使之并不能为所在大学提高自己的声望有任何好处.
  (3)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基础过于分散化.图书情报院系的规模较小,因而要想在教学内容上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令人不解的是,绝大多数图书情报院系,尤其是那些隶属于相对比较有名望的大学、规模相对较大的图书情报院系,他们反而没有与所属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使是澳大利亚本国范围的图书情报院系本身之间,也只是空有合作的愿望,而没有任何合作的举措.
  (4)图书馆情报院系本应注意在相互之间以及与其它院系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他们却将精力花在了其它方面."我个人认为,他们很有可能是穷于应付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其结果是造成了第四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在大学环境中处于孤立的境地".
  马圭尔说明,她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在雷蒙德的著述中也有提到,而这些问题有些迄今为止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她认为,图书情报院系采取了"分散兵力"的方式,他们"为了满足学生宽广的就业需求,试图在课程体系中纳入各种各样的相关内容",这就造成了教师疲于奔命、学生也难以健康发展的现象.马圭尔还认为,图书情报院系可以在如下三个学科领域寻求自己的发展机会:①计算机科学:"这一领域有相当的规模和地位、并且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为什么不可以与图书情报科学相互融合呢?"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并不注重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倘若图书情报院系与计算机科学系建立合作关系,图书情报院系可以在此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找到自己特定的市场定位.②管理科学:"有关管理科学的知识,尤其是对于金融系统和市场原理的了解,可以使图书情报院系的毕业生提高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游刃有余地从事企业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工作.③教育学:从以往情况来看,图书情报院系与教育学系的合作主要局限于学校图书馆员的培养方面.但从现在来看,现代社会给人们所提出的有关信息技能的需要,使得图书情报院系有必要将之视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他们可以与教育学系的教师相互合作,并借鉴有关教学的理论原理与实践方法从事此方面的研究.
  20世纪80至90年代期间,在澳大利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很多著名的图书情报院系出现了被迫关闭现象.究其原因,要么是由于这些院系没有与相关院系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要么是由于它们没有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的更新,其结果是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图书馆学论文: 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何去何从由博士论文网,论文中心为您整理提供信息资讯。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