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背景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备受世界瞩目,实现了稳步上升。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经济持续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资源优势在不断降低,经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逐渐显露其弊端。当前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只有转变粗放的增长模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通常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实现长期增长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要素支持。因为生产要素水平的提升和原始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的重要来源。(2)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能够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因此,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完善产业结构。(3)有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国民生产效率的提升(林毅夫等,1999)。这就表明国家经济要想实现稳步增长就要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以上三点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还能通过克服资本边际回报率递减而诱导出新的高附加值产业。由此可见,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但有利于企业的成长,还能帮助国家经济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期增长。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也将创建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熊彼特提出的,熊彼特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予以支持,产业的研发会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对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有很好的帮助。而企业是创新活动的承担者,因此企业的创新行为会对国家的创新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重大意义,但是企业的创新项目有其自身特点,不仅回收期长、研发结果不确定,而且要涉及大量的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的不断投入。Hall(2002)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存在最主要的两个特点。首先,创新行为具有很高的风险,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企业在创新中形成的成果有时候不容易保存下来。并且企业创新行为应用到实际也要经过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创新行为应当保持连续性。创新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流失会导致创新行为的中断,给企业的研发活动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导致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很大的调整成本。当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很高时,企业就需要动用内部资金进行投资活动,而当企业的调整成本高时企业的投资行为就需要保持连续性。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本文从研发投入和创新效率两个方面考察了宏观金融环境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并进一步基于公司规模、产权性质和公司成长性研究了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何差异。接下来,根据前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准备,本文确定出文章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逻辑框架。
本文从研发投入和创新效率两个方面考察了宏观金融环境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并进一步基于公司规模、产权性质和公司成长性研究了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何差异。接下来,根据前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准备,本文确定出文章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逻辑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展开的。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对国内外主要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章对本文所用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四章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及研究假设,最后一章是文章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展开的。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对国内外主要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章对本文所用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四章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及研究假设,最后一章是文章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做出了简单介绍,根据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接着文章阐述了本文的意义及内容,并拟定了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据此理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思路,并确定出文章所要采用的实证检验方法,最后提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并做出了简单介绍。
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企业的融资角度和创新风险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并从融资效应和治理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企业的作用。以期从文献角度发现金融生态环境是如何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后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做出评论,并从已有文献中发现了当前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文章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该部分对本文出现的主要概念进行了定义,主要包括金融生态环境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接着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三个方面。对文章有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提出为文章后续的研究分析和实证检验提供了前期准备。最后,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特殊的制度背景,具体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文章的相关假设。
.......................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2.1.1 基于融资角度的分析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 Schumpeter 提出的,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学术界就兴起了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潮。当前学者大多是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以及技术创新所受到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探索。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实质上也是企业的一项投资行为,而企业的这种投资行为要有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撑。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投资活动,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常常存在资金融通问题,关于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国外一些学者较早进行了研究。在 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的观点中,当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处于完美状态时,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融资所面临的成本是相同的。然而资本市场不可能是完美的,Ana and Raoul(2007)等学者都认为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Amanda et al.(1991)最早提出企业的投资行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企业资金不足时会影企业的投资行为。他认为,企业所处的资本市场不会是完美的,因此往往会出现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取得资金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大于企业从内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所需要的成本。此时企业的投资活动会更依赖于内部资本市场所提供的资金支持。Bernanke and Blinder(1993)在其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现金流量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他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保密性很高,这就容易导致供应资金的一方和需要资金的一方常常会有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企业要想取得研发的成功往往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其收益又常常是不明确的,此时企业要想获得融资就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相对于企业其它的投资行为,技术创新行为往往面临更大的融资成本。Moore(1994)研究了企业内部现金流对其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较高的调整成本和较大的风险,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本增加或利润的积累,很难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Mark(1999)同样发现技术创新活动常常存在资金融通问题,并且创新活动所面临的资金融通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可能更大。他发现,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对企业的现金流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更容易受企业内部资金水平的影响。Savignac(2008)用法国公司作为样本,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的 R&D 投入水平就会越低。Brown et al.(2011)同样发现,融资约束会影响 R&D 支出,并且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R&D 支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越大。
2.1.1 基于融资角度的分析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 Schumpeter 提出的,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学术界就兴起了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潮。当前学者大多是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以及技术创新所受到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探索。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实质上也是企业的一项投资行为,而企业的这种投资行为要有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撑。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投资活动,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常常存在资金融通问题,关于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国外一些学者较早进行了研究。在 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的观点中,当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处于完美状态时,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融资所面临的成本是相同的。然而资本市场不可能是完美的,Ana and Raoul(2007)等学者都认为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Amanda et al.(1991)最早提出企业的投资行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企业资金不足时会影企业的投资行为。他认为,企业所处的资本市场不会是完美的,因此往往会出现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取得资金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大于企业从内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所需要的成本。此时企业的投资活动会更依赖于内部资本市场所提供的资金支持。Bernanke and Blinder(1993)在其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现金流量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他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保密性很高,这就容易导致供应资金的一方和需要资金的一方常常会有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企业要想取得研发的成功往往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其收益又常常是不明确的,此时企业要想获得融资就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相对于企业其它的投资行为,技术创新行为往往面临更大的融资成本。Moore(1994)研究了企业内部现金流对其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较高的调整成本和较大的风险,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本增加或利润的积累,很难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Mark(1999)同样发现技术创新活动常常存在资金融通问题,并且创新活动所面临的资金融通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可能更大。他发现,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对企业的现金流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更容易受企业内部资金水平的影响。Savignac(2008)用法国公司作为样本,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的 R&D 投入水平就会越低。Brown et al.(2011)同样发现,融资约束会影响 R&D 支出,并且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R&D 支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越大。
...................................
2.2 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从上述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创新行为面临较高不确定性,并且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宏观方面来看,政府的财政补贴、法律环境、金融发展水平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就目前研究来看,当前仅仅是从某一单一方面探究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尚缺乏一个衡量宏观环境的综合指标来研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本部分引入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希望找到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从上述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创新行为面临较高不确定性,并且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宏观方面来看,政府的财政补贴、法律环境、金融发展水平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就目前研究来看,当前仅仅是从某一单一方面探究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尚缺乏一个衡量宏观环境的综合指标来研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本部分引入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希望找到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2.2.1 基于融资效应的分析
樊纲等(2010)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中、西部各省份的金融生态环境还是不够好的。这就说明,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近年来,关于金融环境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Love(2003)发现,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往往会更大,这会导致企业的投资活动偏离正常轨道。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帮助企业缓解资金不足现象,从而对公司成长性带来有利影响。类似地,Atanassov et al.(2006)在其研究中发现,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弱时,企业会更多的进行内源融资,因为此时进行外部融资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国外关于金融市场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从金融发展角度进行衡量的,本文主要引入本土特色的金融生态环境来研究其对企业的影响。谢德仁和陈运森(2009)区分产权性质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发挥治理作用,这一作用能够帮助提高融资性负债的治理效应,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补贴和资金支持,这一效应会被国有企业存在的父爱效应所削弱。邓建平和曾勇(2011)以我国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了银行关联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债务融资的。他在研究中发现,当企业所处金融生态环境较差时,银行关联会对企业的债务期限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当企业所在地区的宏观金融环境比较好时,银行关联不会对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魏志华等(2012)发现,当企业所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越好时,企业越容易以较小的资本获得融资。也有部分学者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各组成维度来研究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经济基础水平的提升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都会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积极作用(Maskus et.al,2012)。
樊纲等(2010)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中、西部各省份的金融生态环境还是不够好的。这就说明,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近年来,关于金融环境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Love(2003)发现,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往往会更大,这会导致企业的投资活动偏离正常轨道。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帮助企业缓解资金不足现象,从而对公司成长性带来有利影响。类似地,Atanassov et al.(2006)在其研究中发现,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弱时,企业会更多的进行内源融资,因为此时进行外部融资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国外关于金融市场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从金融发展角度进行衡量的,本文主要引入本土特色的金融生态环境来研究其对企业的影响。谢德仁和陈运森(2009)区分产权性质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发挥治理作用,这一作用能够帮助提高融资性负债的治理效应,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补贴和资金支持,这一效应会被国有企业存在的父爱效应所削弱。邓建平和曾勇(2011)以我国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了银行关联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债务融资的。他在研究中发现,当企业所处金融生态环境较差时,银行关联会对企业的债务期限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当企业所在地区的宏观金融环境比较好时,银行关联不会对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魏志华等(2012)发现,当企业所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越好时,企业越容易以较小的资本获得融资。也有部分学者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各组成维度来研究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经济基础水平的提升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都会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积极作用(Maskus et.al,2012)。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1
3.1 相关概念界定........................11
3.1 相关概念界定........................11
3.1.1 技术创新..............................11
3.1.2 金融生态环境.....................12
3.1.2 金融生态环境.....................12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9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9
4.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19
4.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19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33
5.1 主要研究结论............................33
5.1 主要研究结论............................33
5.2 建议与启示....................... 33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在评价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时不能只关注创新投入,因为一些企业常常会出现投入多
但是产出少的现象,造成研发资源的浪费。从某种程度来说,创新效率更能够体现一个
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戴魁早和刘友金,2016)。当前关于企业创新效率的衡量方法主
要包括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本文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的方法来测算企业的创新效率。理由如下:首先,使用 DEA 方法衡量企业的创新效率
时不需要提前设置生产函数,而使用随机前沿分析可能会产生由于模型设立偏误导致结
果不准确。其次,DEA 方法衡量企业的创新效率可以从投入和产出的多个层面进行衡量,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从多角度衡量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更能保证
文章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最后,DEA 方法衡量企业的创新效率水平能够从不同的单位属
性进行衡量,这就可以避免因创新过程中投入和产出衡量指标单位的不同所产生的影
响。
........................

参考文献(略)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主要研究结论
企业创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家乃至整个国家都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 2007-2015 年在沪深 A 股上市的企业为样本,从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效率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规模、产权性质和成长性不同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何差异。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企业创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家乃至整个国家都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 2007-2015 年在沪深 A 股上市的企业为样本,从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效率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规模、产权性质和成长性不同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何差异。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