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日益增长,在我国政府创新创业政策的号召下,国内掀起了一股创业浪潮。李克强总理在 2014 年夏季的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号召在中国兴起“双创”热潮,即号召“大众创业”,促使“万众创新”、“人人创新”新态势的形成。2015 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同年 6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国有资本创业投资”以及“推动创业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放宽外商投资准入”。2017 年 10 月,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现阶段我国的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剧,要素成本越来越高,这些问题提醒我们,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必须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逐渐转化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道路。创业理念的深入贯彻,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创业政策,如创业培训政策、创业场地政策、创业贷款政策以及创业税费减免政策,促进我国创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本节主要从创业企业资源禀赋及其分类、企业成长绩效影响因素及其衡量方法、创业企业资源对成长绩效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
1.2.1 关于创业企业资源禀赋及其分类的研究
(1) 创业企业资源禀赋
学者赫克歇尔和俄林最早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该学说主要关注的内容是由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从而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分工。他们认为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某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生产资本、占有的土地、掌握的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若某企业的资源禀赋中要素 A的供应能力强于市场中其他企业要素 A 的供应能力,但要素 A 的价格却低于其他企业,那么可以说明该企业拥有了丰富的 A 资源;相反,若某企业的资源禀赋中要素 A 的供应能力弱于市场中其他企业要素 A 的供应能力,而要素 A 的价格则高于其他企业,那么可以说明该企业的 A 资源相对稀缺。
相较于成熟企业,创业企业的资源禀赋具有一些独特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创业企业的技术资源相对充足(Firkin, 2001),其拥有某项竞争对手无法获取的技术资源,这是创业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陈闯、雷家骕、吴晓晖,2009;王庆喜,2006)。创业企业的技术资源主要包括研发能力、产品制造技能、生产工艺创新以及技术变革预测能力等,这些技术资源能够促使创业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获得技术资源优势和领先于其他竞争企业的利润优势(秦剑,2011);第二,创业企业的财务资本资源、生产性经营资源以及市场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属于短缺类资源。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一般只拥有比较有限的生产经营资源(如场所、设备等),它在产品与服务市场缺乏一定信誉、财务资本资源相对短缺(林嵩,2007)。
............................
第 2 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
2.1 理论基础
本节主要是对本文研究所运用到的资源禀赋学说、资源依赖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进行分析,依据理论内容获得支持研究假设的理论依据。
2.1.1 资源禀赋学说
学者赫克歇尔和俄林最早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该学说主要关注的内容是由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从而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分工。他们认为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某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生产资本、占有的土地、掌握的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若某企业的资源禀赋中某要素的供应能力强于市场中其他企业某要素的供应能力,但某要素的价格却低于其他企业,那么可以说明该企业拥有了丰富的这类要素;相反,若某企业的资源禀赋中某要素的供应能力弱于市场中其他企业某要素的供应能力,而某要素的价格则高于其他企业,那么可以说明该企业的这类要素相对稀缺。
由此可知,不同的创业企业之间各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必然不同,甚至某些企业可能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从而产生竞争优势,这是影响创业企业经营发展以及成长性的重要因素。资源禀赋学说理论无疑强调了企业具备的不同要素资源的丰歉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具有不同影响,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
2.1.2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是将企业依赖的各类资源作为可变因素,通过分析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互相的交换和能量流动的过程,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运作规律。资源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企业对资源具有依赖性,需要在与环境不断交换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生存与成长发展。在与外界环境交换资源的过程中,企业可以获得某些至关重要的稀缺性资源,如果不具备这种资源,企业就不能正常地经营运转。由于企业对各类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产生了不同的依赖性。企业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小由企业资源的稀缺程度、重要程度、获取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
第 3 章 实证研究设计...........................19............................
第 2 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
2.1 理论基础
本节主要是对本文研究所运用到的资源禀赋学说、资源依赖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进行分析,依据理论内容获得支持研究假设的理论依据。
2.1.1 资源禀赋学说
学者赫克歇尔和俄林最早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该学说主要关注的内容是由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从而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分工。他们认为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某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生产资本、占有的土地、掌握的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若某企业的资源禀赋中某要素的供应能力强于市场中其他企业某要素的供应能力,但某要素的价格却低于其他企业,那么可以说明该企业拥有了丰富的这类要素;相反,若某企业的资源禀赋中某要素的供应能力弱于市场中其他企业某要素的供应能力,而某要素的价格则高于其他企业,那么可以说明该企业的这类要素相对稀缺。
由此可知,不同的创业企业之间各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必然不同,甚至某些企业可能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从而产生竞争优势,这是影响创业企业经营发展以及成长性的重要因素。资源禀赋学说理论无疑强调了企业具备的不同要素资源的丰歉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具有不同影响,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
2.1.2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是将企业依赖的各类资源作为可变因素,通过分析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互相的交换和能量流动的过程,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运作规律。资源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企业对资源具有依赖性,需要在与环境不断交换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生存与成长发展。在与外界环境交换资源的过程中,企业可以获得某些至关重要的稀缺性资源,如果不具备这种资源,企业就不能正常地经营运转。由于企业对各类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产生了不同的依赖性。企业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小由企业资源的稀缺程度、重要程度、获取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
.......................
2.2 研究假设
本节将依据以上理论分析结果,分别探讨创业企业财务资源、生产经营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 CEO 的社会资本资源对成长绩效的影响,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2.2.1 创业企业财务资源与成长绩效
2.2.2 创业企业经营资源与成长绩效
2.2 研究假设
本节将依据以上理论分析结果,分别探讨创业企业财务资源、生产经营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 CEO 的社会资本资源对成长绩效的影响,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2.2.1 创业企业财务资源与成长绩效
创业企业在初期发展阶段,财务资本资源相对比较短缺。仅依赖创始者的资本原始积累很难满足创业企业在初创时期的规模化生产经营需求,因此大多数创业企业进行外部融资以弥补自身财务资本资源不足的缺陷。但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可用来抵押的资产有限、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与制度性的信贷歧视等因素,使得创业企业难以通过信贷市场获取资本,从而不得不转向股权融资(王斌等,2015)。由此可推断,创业企业势必会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增加自身的财务资源,促进初期发展。因此,本文假设:
1H :创业企业的财务资源越丰富,越能够促进成长绩效的提高。2.2.2 创业企业经营资源与成长绩效
创业企业的生产性经营资源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比较短缺,由于其处于发展初期,对该类资源的依赖性较弱,所以生产性经营资源对创业企业初始阶段盈利情况的影响不太明显。且由于大部分创业企业对科技、市场等的依附性较强,相对而言,对于生产性资源的依赖性会逐渐变弱(宋春霞等,2015)。据此推断,得出假设:
2H :创业企业丰富的经营资源,对成长绩效有促进影响,但会逐渐变弱。
.......................
.......................
3.1 变量选择.......................19
3.1.1 被解释变量..................19
3.1.2 解释变量........................20
第 4 章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25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25
4.2 多元回归分析...................26
第 5 章 提高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政策建议..........................32
5.1 政府层面的措施建议........................32
5.2 企业层面的措施建议..................32
第 5 章 提高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政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的措施建议
从政府层面入手,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就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形成其创新能力需要创新客观环境和完善机制的支撑。政府要与企业,甚至与一些社会研究机构互相协助,不断加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扶持创业企业的科研活动与技术开发能力,逐步培养创业企业的核心能力。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同时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执行力度,随时追踪调查和进行效果评估,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调节作用,促进实现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的有效互补。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地将民间资金融入到创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中,逐步扩大创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融资渠道,为企业创新提供宽松环境和氛围,使企业更加专注地构建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我国研发投入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从政府层面入手,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就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形成其创新能力需要创新客观环境和完善机制的支撑。政府要与企业,甚至与一些社会研究机构互相协助,不断加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扶持创业企业的科研活动与技术开发能力,逐步培养创业企业的核心能力。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同时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执行力度,随时追踪调查和进行效果评估,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调节作用,促进实现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的有效互补。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地将民间资金融入到创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中,逐步扩大创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融资渠道,为企业创新提供宽松环境和氛围,使企业更加专注地构建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我国研发投入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此外,政府需要重视和强化对创业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且要加强反知识产权垄断和文化渗透。例如,某些跨国公司会设立科学专利部门或采用不良手段挖掘资深的专利等,他们通过这些不当行为推行本土化的专利战略,企图垄断技术资源以切断中国企业发展的前景和动力。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
.......................
结论与展望
本章主要总结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针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发展提出建议,同时检讨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1、结论
.......................
结论与展望
本章主要总结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针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发展提出建议,同时检讨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1、结论
不同的政策背景及发展环境,使我国创业企业的发展方式与国外明显不同,对初始资源种类的依赖性也不尽相同。国外创业企业的发展更注重人力资源,而我国创业企业的成长则更依赖技术资源和财务资源。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下,基于资源禀赋学说、资源依赖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的引导,以 2014 年之前在深市创业板上市的 354 家创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创业企业各类初始资源禀赋对成长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有:


综上所述,创业企业的初始资源中,技术资源与财务资源越丰富,则会促使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提高;在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步减少对生产经营资源的依赖程度;员工数量对于创业企业的初期发展影响不明显;CEO 的社会资本只可能在特定的制度及政策背景下会对创业企业的发展起作用。相比较而言,技术资源和财务资源是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两类重要资源,创业企业发展初期具备的技术资源和财务资源越丰富,越能够促进企业成长绩效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