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公司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9536 论文编号:sb2018041709380820803 日期:2018-04-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首先对有关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形成本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在分析 S 公司经营状况及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资产质量理论,就应收账款从变现性、周转性、盈利性等方面展开定性分析,并进一步从内外部两个层面剖析造成 S 公司应收账款逾期和坏账形成的原因。最后,针对前述原因分析,建议从完善组织架构、改良信用管理体系、健全催收方式、完善考核激励和选择恰当的应收账款创新管理方法等五个方面系统提供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 S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 S 公司管理和经营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本文研究背景是在国际能源需求疲软,国内产能过剩的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涉煤企业因采取大量的货款赊销政策,来提高煤炭销售收入,从而造成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资金链紧张及企业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有些企还出现资不抵债,人员分流的问题。
煤炭企业生存困难,各金融企业更是谈煤色变,截至 2014 年 12 月底,全省地方监管的 360 户煤炭生产企业,其中有 221 户亏损,亏损面达 61.39%。货款回收不及时和高负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和融资难度。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煤炭开采和煤炭选业应收账款为3594亿元,较 2013 年底增长了 34.40%,是历史上煤炭行业最辉煌的十年内从来也没有显现过的金额。
本文选取山西 S 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由于 S 公司应收账款总额因企业追求销售收入的销售政策,使得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应收账款难以回收,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和所产生的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障碍。2014 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较 2013 年同期增长44.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 2013 年的营业收入较 2014 年却下降了 17.75%,S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缺陷,只靠滞后的催收方法,只能治其表面而治不了根本,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研究符合企业管理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基于对应收账款理论的探讨,通过对 S 公司应收账款的形成背景、形成原因及管理现状展开全面研究分析和阐述。
2.找出 S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外部及内部管理缺陷,通过从 S 公司完善内部组织管理、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健全应收账款催收体系、完善应收账款回收人员激励机制及针对 S 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创新管理等五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S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1.2.2 研究的意义
1.资产质量同应收账款管理之间的关联同企业其他资产相比,其差异在于应收账款会使企业大幅增加隐形成本,而无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带来直接的助益。显然账龄随着时间的增加,会不断的提升企业的隐性成本,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背负沉重的资金成本压力。通常情况下,在跨国企业亦或大型企业内部均设置了财资总监,其关键职责在于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财资总监基于企业历史回收记录和自身经验,对可能短期回收的资金进行预判,然后将此作为基础数据作为现金头寸的配置依据。现实情况是,我国部分企业所提报的资产负债表,尽管在报表上反应出庞大的资产量,然而未回收的应收账款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从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资产质量。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正视应收账款回收工作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问题,积极地利用保理方式或者调整坏账准备来规避有可能产生的风险。

......................

2 基础理论和研究综述

2.1 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代垫运杂费、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项的商业承兑汇票、未结算清楚的账户等应当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
应收账款管理是指在赊销业务中,从销售商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购买商,债权成立开始,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授信企业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对应收账款回收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应收账款管理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企业后期信用管理范畴。
2.1.2 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有一部分资金被客户无偿占用,且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因为没有按时收回,造成企业资金被无偿占用是要付出成本的。应收账款的功能体现在:
1.应收账款可以增加销售收入。用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可以在段时间内很快的增加销售收入,商业竞争是采取此种方式增加销售收入,同时也增加应收账款的原因。
2.增加应收账款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存货。无论是从财务管理角度、生产经营角度还是从资信评级角度来看,增加对应收账款会降低吃有存货而带来的风险。
2.1.3 应收账款持有的风险
持有应收账款会给企业会带来风险:首先会带来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其次还会带来企业收益虚增;最重要的是持有应收账款会带来现金流出的风险。
企业持有应收账款的比例越高,表明企业采用信用赊销政策的比率越高,因此有可能带来利润和销售收入的增加,导致企业总成本风险增加。
........................

2.2 理论基础1.应收账款管理基础理论
(1)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应收账款全程信用管理模式是指全面控制公司交易过程中各个关键业务环节,从而控制客户信用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的方法。

(2)应收账款成本
应收账款成本包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收益,计算公式: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 资本成本(公式 2.1)
②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公司对应收账款进行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在应收账款一定数量范围内,管理成本一般为固定成本。
③应收账款坏账成本:由于债务人破产、解散、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种种原因而导致公司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损失。
........................
3 S 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13
3.1 S 公司简介及组织架构...................... 13
3.2 S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分析............... 15
4 S 公司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的成因分析........................ 22
4.1 外部环境政策影响............................ 22
4.1.1 国际经济环境影响.................... 22
4.1.2 国内经济环境影响..................... 22
5 完善 S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29
5.1 对 S 公司内部管理组织构架进行调整................... 29
5.1.1 明确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的职责............. 29
5.1.2 建立信用管理部门.................. 29

5 完善 S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5.1 对 S 公司内部管理组织构架进行调整
5.1.1 明确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的职责
长期以来,S 公司都是由销售机构与财务机构一起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造成信用管理机制欠缺规范。明确应收账款管理部门职责后应当做到:
1.研究客户信用资料,制定适合自身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2.制定相关信用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使制度的实施,真正起到以制度制约和管理的作用。
3.分析客户经营状况、资金情况、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分析后,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
5.1.2 建立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与赊销客户的往来,对赊销客户进行的赊销都是通过销售部门完成的,所以销售部门承担着追讨欠款的职责,这样存在销售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沟通问题,因为不及时对账等原因,造成应收账款逾期不能按时收回等缺陷。
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就是要与业务部门紧密配合,洞察其信用风险,对快要到期和到期未还的赊销欠款提出预警。做到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与监督。公司可以通过信用管理体系与客户对账,既能够减少对账单邮递时间,提高对账效率,又能够缩减邮费邮资,为公司缩减成本支出,且时常关注应收账款账面数字,按月度季度年度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将应收账款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呈递财务总监,财务总监根据分析报告与销售部协调,对欠款单位进行还款提醒或讨还债务。如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坏账,公司财务应当在获得公司负责人批复之后在账面上对应收账款做出坏账确认,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
..........................

结论
本文通过信用管理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文中,首先引入内部管理理论对应收账款做出分析与研究,选取了 S 公司为研究对象,围绕怎样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系统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目的在于有效规避应收贷款中存在的坏账风险,降低企业坏账率。对于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一项重要的流动性资产,通过对客户进行赊销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更大的销售规模。优质的应收账款有利于企业的健康运营,确保企业现金流稳定,而劣质的应收账款则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若到期未予偿还,企业将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或可引发资金周转困难,严重时将迫使企业倒闭。
对于信用管理政策和应收账款管理,国外学者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分析和理论实践,国内学者也在此领域作了积极地探索。理论实践证明,要提升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首要的工作就是强化公司内部应收账款管理水平,设立独立性的应收账款管理机构,或是把应收账款责任科学的分摊给有关职能部门,为了确保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规范化运行,还应当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此外,在决定对客户赊销产品时,应当充分审查客户信用状况,在此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授信,将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降至最低;另外,应当引入科学的信用管理模式,让信用管理工作信息化运行,确保实效。文中还对S 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信用管理存在的不足作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为该企业制定了相关应对策略,系统地解决集团的经营发展和风险控制的矛盾。一改以往集团应收账款管理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谋求针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系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