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思考范文——以S市P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6566 论文编号:sb2021071008432836302 日期:2021-08-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相关研究和我国中央和地方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政策沿革、背景、地方有代表性的市场监管改革模式。一方面从理论上探究在行政生态背景下研究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机制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从实践上为构建地方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启示意义。其次以行政生态理论、角色理论和无缝隙政府为理论基础,构建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后选取了 S 市 P 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实践为个案,依据理论分析框架分析 S 市 P 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来说明市场监管部门角色如何通过改革以适应外部行政生态环境,并提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确保机制构建和具体实践之间的高度耦合性。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首先,在经济层面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十九大修改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作用在政策中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当下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监管问题和监管矛盾。那么如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维持有序的市场秩序的同时,制止不适当的市场行为,是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基本挑战。
其次,从政治层面来看,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同年全国各基层政府纷纷开始进行改革和创新市场监管体制。2014 年,国务院要求要加快县级政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探索设立综合市场监管机构。十九届三中全会要求改革和理顺市场监管体制,整合监管职能,形成市场监管合力。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形成大市场监管格局。各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学习试点改革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地方在促进市场监管机构改革过程中,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最后,从市场监管机构层面来看,在未实施“三合一”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之前,负责市场监管职能的监管部门较多,这些部门又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导致了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监管角色交叉、缺位、越位甚至错位的问题。尤其是在食品药品监管环节,由于地方食药监实行属地管理,在地方保护、管理方法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信息壁垒、多部门重复执法等问题。例如一个普通的超市可能要面临食药监、工商和质量三支队伍的三次检查,给企业和监管部门同时增加监管成本。然而监管领域中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就是市场监管部门角色定位不清,角色扮演不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解决以上问题,对于有效的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探索势在必行。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以 S 市 P 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例,基于行政生态理论、角色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构建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的理论分析模型,依据该角色理论分析框架指导分析 S 市 P 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实践过程,从中提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首先,本研究丰富了角色理论和行政生态理论在政府治理中的运用,为进一步理顺监管部门职责,提高监管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机构改革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市场监管理念。最后,有利于加强对新市场监管体系的持续探索,为后续市场监管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1.2.2 现实意义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①这句话道出了在宏观层面的制度、机制和治理对于国家和人民治理的重要性,同样作为具体的市场监管领域亦是如此,故探究地方市场监管机制研究非常必要。面对新的时代需求,我国各地方政府开始探索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改革,创造性地建立权责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而市场监管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拆拆并并,而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资源整合,来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本文在对 S 市 P 区市场监管改革实践进行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具体经验,并提炼出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找到一条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将自身角色扮演、自身改革和国家大环境的变化相融合、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改革新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市场监管相关概念界定
2.1.1 市场监管
广义的市场监管可解释为国家依据有效的法律法规,通过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或组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各类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这里的市场涵盖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市场交易场所和市场主客体。还有学者认为市场监管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对市场准入与退出以及对市场经营主体在其存续期间的运营进行的监督和管理。它指市场监管主体对市场活动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约束等直接干预活动的总和。[62]
新的市场经济行为赋予了市场监管新的概念,现代性的市场监管不仅包含对市场上具体行为的监管,而且包含新业态的抽象行为的监管。在本研究中市场监管的概念为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合并后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其职责是由原各局的市场监管职责整合而来。其监管活动主要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准入、运行、退出和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保障等一系列性的社会性监管。基于市场的复杂性和本文篇幅的有限性,本文所讨论的市场主要是指一般产品和食品药品市场。
2.1.2 市场监管职能
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归纳为三项基本职能,即规范、监督和查处。规范职能是指市场监管部门运用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市场规范体系,引导和约束市场主体及交易活动。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行使权力的前提是市场规范体系必须在国家法律体系之内的合法规范。其中规范职能,即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指导和约束市场注意及其活动;监督职能,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市场主体及其活动,针对有违法倾向的市场主体进行及时提醒和指导改正,督促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查处职能,即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包括案件的调查和处理。当市场监管的规范和监督职能不能避免和阻止违法行为的发生时,市场监管部门就会发挥查处职能,依法对违法者给予严肃处理,目的是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图 2-2:理论分析框架图
图 2-2:理论分析框架图
.......................

2.2 理论基础
本文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角色理论、行政生态理论以及无缝隙政府理论。以下对研究相关的理论进行阐释并说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角色重塑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角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的理论基础;其次,外部行政生态环境中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关键要素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角色领悟和重塑的依据;最后,市场监管的具体改革措施是市场监管部门扮演角色的载体和直接标志,打造无缝隙政府理论则是市场监管部门角色期望和角色扮演的本质要求。
2.2.1 行政生态: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的依据
由美国学者约翰·高斯创始的行政生态学理论,主要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他在 1936 年首次提出行政环境会影响公共行政系统。1947 年进一步提出“通过分析生态环境的因素来解释行政行为”的观点,并强调外部生态环境因素对公共行政的重要性。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提到:不同的经济生态环境决定了不同行政模式的结构。影响公共行政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交往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体制。其中首要因素是经济,主要因素是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运行机制。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分别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群体(如家族)和受利益驱使构成的群体(如工会)。社会因素应用到本文中,除了社会组织,还包括社会中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公民整体素质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批判了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扩充。该学者提出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工生态环境,其不足在于提出影响行政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仅限于经济要素,未将社会、政治、文化等要素纳入影响因素中。他认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将行政系统当做一个有机的新陈代谢体,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和制约这个有机的新陈代谢体的运行。行政系统包括个体、团体和整体三个系统,行政生态环境极大地影响了行政系统的运行,其中,生物圈、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要素都涵盖在生态环境中,而经济、政治、文化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行政系统的运作也会作用于以上要素,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64]因此,在行政生态系统中存在类似于物质循环和能量变换的机制(如图 2-1)。该机制的运作逻辑可以解释为基于行政生态环境的固有需求,政治系统产生的行政任务并由具有行政消费功能的行政系统完成,产出行政结果,再由整个社会集体来共同分解。同时,新的需求再次产生,再一次反馈给政治、行政系统,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图 2-1:行政能量变换流程图
图 2-1:行政能量变换流程图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现状考察........................19
3.1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现状分析..........................19
3.1.1 近年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政策发展沿革回顾................19
3.1.2 我国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背景...................20
第四章 S 市 P 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案例分析............25
4.1 S 市 P 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外部生态...............................25
4.1.1 政治环境:国家支持下创新的结果..........................25
4.1.2 经济环境: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26
第五章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的构建...............45
5.1 角色领悟机制.....................................46
5.1.1 政策环境保障................................46
5.1.2 市场经济发展.........................47

第六章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的应用价值

6.1 个性与共性分析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的应用学习不是让地方市场监管局全部一层不变地照抄,而是应将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背后的监管理念、转变思路和创新方法等作为深入学习的重点。
6.1.1 P 区市场监管部门的个性分析
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独有的行政生态环境,同理 P 区亦是如此。首先,P 区作为实施国家战略的核心区、突破口、试验田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先试先行地区,有着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政策优势。其次,P 区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先进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体系,比如其位于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拥有发达的航运体系,同时城区具有四通八达的地铁体系、尖端的网络通讯设施等都为 P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最后,P 区的市场监管改革从试验区到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监管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为试点的经验能在全国复制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虽然 P 区监管改革的机遇、环境和相关领导的支持力度在很多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可遇不可求,但是 P 区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中通过转变监管理念来推进角色转变的坚决态度和具体的措施方法可借鉴可学习。
6.1.2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共性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置身事外。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经济整体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更是如此,在全球、全国的大环境下做好整体规划,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把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向而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发展新格局,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7.1 研究结论
由于传统的市场监管机构的分散设置出现监管流程的碎片化、监管职能分散、冗余等现象,进一步导致了监管角色模糊、角色冲突以及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为理顺市场监管部门职责,提高监管质量和效能,本研究以 S 市 P 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为典型案例,分析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实践现状并构建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角色重塑”机制。该机制包括四个层面:角色领悟机制、角色定位机制、角色自律机制、方式创新机制。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从外部生态环境领悟监管期望是该机制构建的前提,其核心内容是依据生态环境精准定位角色,并通过部门内部加强自身角色自律建设和监管方式的创新来扮演角色,以此共同促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实现“角色重塑”。
一方面,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行政生态环境来进行角色领悟。人是环境的产物,组织更是产生于特定的行政生态环境,并且随着行政生态的变化而不断变革。对于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其角色改变包括外部和内部需求两个方面。外部需求主要指行政生态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求监管部门角色重塑,内部需求则指监管部门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适应环境进行自身建设、认清角色定位和创新监管方式的改革。根据 P 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回应政治、经济、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并通过改革、创新措施等方式扮演角色,这样监管部门更能实现监管角色,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角色自律建设、角色定位和监管措施的创新来实现角色重塑。P 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三合一”机构改革和机构人员队伍的建设来回答谁来监管;通过厘清在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市场秩序、市场权益层面的职能职责来清晰定位角色,扮演市场准入引导者、市场运行监管者、市场秩序维护者、市场权益服务者;通过监管方式的创新,本着创新监管理念、协同监管理念和精准监管理念,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流程、不断创新职能监管手段和措施等来扮演好角色。这三个层面相互衔接,不仅可以实现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角色重塑,而且可以实现有效监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