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9141 论文编号:sb2018031114331320024 日期:2018-03-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主要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记录与总结。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下,城镇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在积极地借鉴别国经验和自我的不断地探索中,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张,规模不断增加。不可否认,城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快社会文明的进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对土地的需求逐渐加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放弃他们原来的依靠土地生活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变为市民。尽管转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他们的村落和一些生活习性依然保留,于是大量的“城中村”产生了。

在理想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中,政府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改善城中村村民的生活现状,并且充分保护村民的固有利益。但在现实情况中,政府往往滥用手中的权力,或者对改造过程监管不力,导致村民的利益受到损失。而且,在城中村的整个改造过程中,村民无法有效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意见得不到采纳,只是纯粹的被改造对象。

西安市是我国西部较发达的城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城中村。西安市为改造这些城中村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政府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被大量征用,但生活在被征用土地上的人民缺乏管理,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给城中村居民造成很多生活的不变,还有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等,都成为了城中村环境的不稳定因素。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主要从政府职能的角度,通过研究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和突出问题,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本人的思考,试图提出一些政府职能转变的良好建议,为更好的进行城中村改造打下理论基础。

1.2.2 研究的意义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张,规模不断增加。城市不断吞噬农村用地,许多农民被迫进入城市生活,这就是城中村大量产生的原因。对城中村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首先,为一些村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对政府政策的失败的一种补偿。其次,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使得土地升值,因此城中村居民把收取租金作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这让失去土地的农民重新获得了经济收入。第三,由于上述的城中村居民出租房屋的收入方式,为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相对廉价的租住条件,降低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成本,让农民工得以在城市立足,生存和发展。然而,城中村也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以及卫生环境差,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城镇化进程。基于以上种种情况,必须对城中村进行全面的改造。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政府、市民、建筑公司等多方利益。单就一个城中村的改造而言,就需要几十亿,动辄上百亿的资金,还要平衡多方利益,这说明改造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对政府的各方面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西安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因此,城中村改造问题既紧迫又艰巨,既重要又复杂,需要政府和学术界加强重视和研究。

..................

 

2 城中村和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

 

2.1 城中村的相关理论

2.1.1 城中村的涵义与特征

(一)城中村的涵义

在国内对城中村的众多研究中,对城中村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不同的学科方向,对城中村都有自己的理解。综合来看,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从地域环境看,城中村由原来的城市边缘村落转变为城市区域的一部分;从人口结构看,由原来的农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从生产方式看,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从生活状态看,处于从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的过渡中。

因此,本文将城中村定义为,在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在城市区域内,原来的传统村落向城市社区转变,农民转变为市民,抛弃原来的传统农业经济,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还保留着一些传统农村习性,这样的一种特殊区域称为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的最终目的是让它与城市完全融合,最终成为真正的城市社

(二)城中村的特征

在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各大城市涌现了大量的城中村。由于地理环境同,各地文化风俗不同,所以,各地城中村的具体特征也不同。然而,经过总结分析,能够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

(1)落后的管理方式。虽然城中村已包含在城市范围内,但大部分的城中村仍然属于村集体管理。村委会依然对城中村的大小事务拥有话语权,村委会在选举上甚至会出现任人唯亲的恶劣现象,这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十分不利的。

(2)环境脏、乱、差。从空间上来看,城中村已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它的住房建筑远达不到城市建筑的标准。城中村中的住房大多保留了村民的原有住宅,多为平房或低层建筑,而且缺乏统一规划,给人的感觉是建筑高矮不一、参差不齐。城中村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造成垃圾乱扔,卫生环境差;消防通道堵塞,造成安全隐患;还有市民应享有的教育医疗条件也没有到位……这些问题造成城中村居民生活上的不便利。

(3)人口结构复杂。在城中村中常住的居民,除了原来的村民外,还包括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的原住民由于失去耕地,只能转而出租房屋以取得收入来源。大量的出租屋和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到这里居住。而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造成房屋出租制度不完备,管理混乱,双方容易产生冲突。各类人群混居在一起,更难于管理。

(4)经济收入多元化。城中村表面上变成城市社区,实际上实行的还是以村集体为单位的集体制经济。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廉价的租金是他们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大部分的城中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出租土地和房屋获得的租金。还有一部分居民用政府给予的土地补偿金进行再创业,也能维持生活。因此,城中村居民的收入分为村集体经济分红、房屋租金、小规模商业以及外出务工所得。

(5)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城中村居民大多保留了传统的农村习性,但在城市中生活,难免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在向城市文明靠拢,但长期的农村生活让他们一时还不能摆脱从小养成的习惯,从而衍生了种种问题。他们开始学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来获取利益,但他们又不懂得现代化的管理,使得他们的利益不能实现最大化。换言之,城中村中的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

.......................

 

2.2 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

2.2.1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

(一)国家干预主义政府职能理论

国家干预主义政府职能理论产生于 16、17 世纪。它体现了重商主义的思想,强调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货币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国家要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突出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干预作用。19 世纪,黑格尔对国家干预主义政府职能理论做了更明确的阐述。他认为,国家高于社会,国家是理性的,而社会是非理性的,因此,政府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黑格尔的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为现代政府干预理论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在 20 世纪初期,国家干预主义政府职能理论并不是主流。那时,自由主义政府职能理论占主导地位。但在自由主义政府职能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了市场失灵问题,经济危机,资本垄断,这些问题研究影响的经济发展。因此,有学者提出必须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应扩大职能范围,尤其要发挥经济职能的作用,对市场进行干预,进行收入再分配,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二)自由主义政府职能理论

自由主义政府职能理论起源于欧洲古典自由主义。它主张,政府权力是个人权利的让渡,政府权力是有限的,提出有限政府的观点。它规定,政府的职能只限于保障个人的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权,不能干涉个人和市场的自由。政府的定位是“守夜人”,只是负责国家安全和个人权利的保障,禁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这时国家干预主义政府职能理论占了上风。

到 20 世纪 60、70 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学者提出了政府失灵理论。人们开始对政府干预行为进行反思,在原来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自由主义政府职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政府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政府权力过大会损害人民利益。

从西安政府职能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国家干预主义政府职能理论和自由主义政府职能理论是相对的,是政府管理的两个极端,单纯的强调政府干预或市场自由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政府职能的转变就要在这中间寻找平衡点,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引导市场的自主调节。

....................

 

3 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应履行的职能...................... 18

3.1 政府职能在城中村改造中的体现..........18

3.1.1 经济职能..............18

3.1.2 社会职能...............18

4.西安市城中村实例分析...............22

4.1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概况..............22

4.2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经验..................24

5.城中村改造中的政府职能转变.....................28

5.1 经济职能的转变........................ 28

5.1.1 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管理相关政策..................28

5.1.2 加强廉租房的建设和管理................28

 

5.城中村改造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5.1 经济职能的转变

5.1.1 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管理相关政策

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是城中村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土地的改造是目前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土地转性的问题,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具体可参照《西安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第四章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定,采取政府公告和打包审批的办法,加快土地改造。

在与土地使用相关的问题上,可采取改造综合用地按项目核定成本结合区域土地出让市场价确定的办法,进一步补充完善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政策。因为人口核算造成的土地问题,可根据相关政策,重新核算安置用地和开发用地面积。

5.1.2 加强廉租房的建设和管理

为满足低收入群体对廉租房的需求,政府应当适当调整廉租房的配建政策,增加廉租房的配建比例,并出台廉租房的专项管理制度。

根据《西安市配建廉租住房实施细则》第三条,“配建的廉租住房在规划时要形成相对独立区域,集中单栋或多栋建设,便于管理。配建廉租住房由于规模较小,不能成栋建设的,可不在本项目中配建廉租住房,由项目实施单位向市财政专户缴纳配建廉租住房建设资金,由市房管局易地建设”。实际上,开发商建设住宅小区时,更追求集体规划,并不愿意专门建设廉租房,影响整体美观。因此,开发商多采用缴纳易地配件费的方式来躲避廉租房配建。但是关于易地配建费的管理,政府并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这些资金是否用于建设廉租房以及廉租房如何建设,政府并没有进行公开。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廉租房专项资金的管理。

根据《西安市配建廉租住房实施细则》第十八条,配建廉租住房由市房管局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租金管理按照《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租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但该办法在政府网站并未公开,也没有详细的关于廉租房的管理制度。因此,对于廉租房建成后的管理急需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加强廉租房管理。

.....................

 

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快对城中村的改造。城中村的改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此期间,政府遇到了重重困难。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变对策。在对西安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得出普遍意义上的政府职能转变方向:

 

(一)经济职能

政府的经济职能目前应侧重于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在传统的政府模式中,政府喜欢做“掌控者”,大事小事一把抓,这样不仅无法协调各方的工作配合和多方利益,也为政府增加了很多负担。现在,政府应当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相关经济政策,增加市场的能动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经济活动。

经济职能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但要权衡多方利益,达成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职能还有一个体现就是在市场管理方面。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在宏观上要总揽大局,对具体事务要下放权力,既要保证政府在市场管理中的权威性,又要跳出利益圈外,以进行公正的经济仲裁。

 

(二)社会职能

政府应当承担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这分别由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实现。

社会管理职能是现阶段的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提出了高效政府的概念,要想做到高效的管理,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这有赖于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建设和完善。在政策的执行上,政府应当体现出强势的一面,对相关法律政策要坚决落实,杜绝渎职行为。政府应做好领导规划工作,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能动作用,不仅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也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在新时期的政治职能理论中,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大势所趋。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福利等等。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尝试调动市场资源生产公共服务产品。在政府担当服务规划主导的前提下,可以将公共服务外包,促进生产者之间的良性竞争,在市场的自动调节下,生产出最优的公共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基于群体特征的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研究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加剧,提升高校综合能力己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改革的政策巧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改革要"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和"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高校作为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学术性的组织机构,不同于一般行政官僚姐织机构。高校教师作为一个具有较强自我意识和自我心理需求的将殊群体,也不同于一般操作性、事务性员工,不能用简单目标管理或绩效管理的方式来处理。此外,高校对教师绩效的考量存在着多元目标问题,且如何比较客观、准确地衡量高校教师绩效本身也是一项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工作。当前高校普遍对科研非常重视,对人才培养工作不够重视,在激励方面则较多地运用物质性、制度性激励,且激励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在改革实践中,高校出台的具体激励政策引导高校教师行为未能切实体现高校的基本职能和重要责任目标,如:滥用考核指标进行管理,忽视人才培养工作,漠视社会服务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高校竞争加剧引起高校短视行为带来的客观事实。但从管理角度来说,这些激励政策是否能够满足高校教师群体的心理需要并成为激励他们的屯、理要素,进而提升高校教师的绩效水平,这是高校管理者们关注的重点。高校教师作为绩效产生的最基本单元,本研究希望深入研究激励对绩效影响与作用路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高校教师特征且行之有效的激励举措,进而提高高校整体组织绩效。

高校教师绩效水平是高校综合能力的基本表现和集中反映,高校教师绩效水平的衡量与高校职能密切相关。学术界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人才培养和科研研究较多,社会服务研究相对较少,但总体上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内涵及其内容构另一方面是影响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因素、原理和途径第三方面是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中的问题、提高优化其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方法在研究立足点上,基本存在两种视角:一种是基于高校视角,即从高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视角研究分析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绩效的方法和途径;另一种是基于教师视角,即从教师群体特征或教师需求出发,探讨或发现提高教师绩效水平的规律和方法。

......................

 

1.2研究目标

"基于群体持征的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的研究"是基于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现状从教师激励为切入点探讨激励要素构成,并系统分析其分别对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绩效的影响,这些研究在实证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校教师激励要素对其绩效的影响研究,这一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教师激励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希望能为高校管理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高校教师激励和绩效的管理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①开发高校教师激励量表,设计形成高校教师激励测量工具

经典的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理论都从内部个人需求因素和外部环境刺激因素探讨如何激励个人的行为心理动机,迭一激励理论较为适合屯、理动机和需求较为复杂的知识工作者群体。高校教师既具有知识工作者群体这一也理需求特征,也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社会道德感和明显的职业特殊需求的特征。在前述本研究的两个基本前提下,基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理论,提炼和发现高校教师的主要激励因素,并根据内在和外在的来源划分其基本激励要素的构架,通过对703份以普通本科院校为主体的有效问卷的分析,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再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测量高校教师激励水平的工具。

⑤研究各激励要素及其对高校教师绩效的影响

首先,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是高校教师激励的基本结构,但由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构成要素来源不一样,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性质,它们可能对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具有不同影响。因而分别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角度研究其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影响,以理清高校教师绩效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以便于从个人需求和组织管理上提出更有针对性建议或意见。其次,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内部因素中,由于它们来源相同性质相近,要素之间可能具有较强的关键性。但同时,它们在分别影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即它们在分别影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作用不同,因而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研巧它们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影响能发现高校教师绩效的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再次,高校教师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可能对激励要素及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态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不同群体间在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基于教师群体持征对动力机制的影响。

.....................

 

第二章核心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高校教师绩效

2.1.1高校教师绩效界定

"绩效"一词在我国古代最早可以从《旧唐书夏侯孜传》中记载的"录其绩效,擢处钩衡"有所体现,这是一种对任职官员政绩记录与保存,并依据这些政绩衡量其官位的合适度的做法。可见我国很早开始就意识到绩效的内涵。但比较全面、成熟、系统分析绩效内涵的还是出现在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及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并较早地被应用于私营企业部门,用来反映组织或个人的工作效率。后来,在近代新公共管理运动深入开展的浪潮下,绩效的概念在公共部口内被逐步引入,如英国政府采用"绩效"的概念来衡量敌府各部门的行政执行效果,认为绩效应包括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三项主要内容。对于绩效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在当前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从绩效评价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凯米罗恩(Cameron)认为,绩效有兰个层面,在组织方面则指利润、效率、生产力、旷职、离职、成长及适应为,在团体方面指士气、凝聚力、效率、生产力,在个人方面指工作满足、目标达成及个人适应。由于个人绩效是部门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基础,学者们较多地关注个人绩效的研究。基于个人绩效的评价视角的差异性,总体分成几个类型:第一类是关注结果或产出的类型,主要侧重于分析最终完成了哪些任务,实现了哪些产出,得到了哪些结果,这类观点主要的代表人物有Williams、Bernardin、Welbourme、Gilley、Maycunich等。

有关高校教师绩效的研究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有关绩效评估,绩效管理等领域,对高校绩效的内涵及概念界定的研究不是很多。有学者提出高校教师绩效是高校教师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时所取得的工作业绩、效果和效益。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在工作效率、效益和工作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等三方面有具体体现,也有学者提出了鳥校教师的绩效是教师工作的结果、行为和未来潜力三方面的体现,其中,高校教师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是从结果中反映的,在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及态度表现是从行为中反映的,高校教师在自我发展和提升中的意识和潜能则是由潜力体现的。还有些学者提出高校教师的王作绩效是其在工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与学校组织目标相关的,相关的可观测和评价的行为表现和结果。

..................

 

2.2高校教师激励

2.2.1高校教师激励界定

管理中的激励包含两个要素,即组织目标和个人心理目标,组织目标是激励的方向,个人也理目标是也理基础,是激励力量的源泉。范海鹰也认同激励是一个心理过程,激励就是对人的激发和鼓励,通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进而使其产生指向目标需要的心理过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行为动力,有效地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俞文判也认为激预是一个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也理过程,是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目掠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第二种类型是将激励理解为一种行为手段或活动。也有学者将激励本身视为一种手段或活动,如Davis认为激励本身是一种行为,激励是基于组织成员的需求,运用多种诱导、激发的刺激手段,进而使组织成员实施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Rakich认为激励本身是由于受到不满足的需求影响,而促使受激励主体积极导致目标实现的行为,期间将受到内在或外在影响等激励因素。麦格金森(Megginson)等认为激励就是通过引导有各自需要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工作,最终达到个人目标。激励是推动人朝着一定方向和水平从事某种活动,并在工作中持续努力的动力。第三种类型认为激励是一种意愿和反应。Dessler视"激励"为人们要求满足某种需要的反应。美国学者罗宾斯提出激励是基于满足个体需要为前提,促使员工持续高水平的努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刘彦伯认为激励是对本能需求、渴望、愿望及相同效用的这类术语的统称。彭丽华提出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之意。

综上所述,从激励发挥作用和价值的途径来看,激励的形成源于动机,动机的产生又源于需求未获得满足,需求的不满足则源于外部或内部的刺激,这些刺激则存在着具体的指向。因而,激励是个体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作用下形成需求,并在需求导向下产生动机和行为,最终在内外部力量的持续作用下达成某些目标或行为的过程。从激励的形成路径分析,激励一方面可以基于内部刺激,即源于个体内在的心理需求,进而产生行为或结果,由此形成内在激励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以基于外部刺激,即受到外部刺激因素作用而产生行为动机及其行为结果而形成外在激励路径。

.......................

 

第三章理论模型的构建及研究假设.............59

3.1高校教师绩效激励理论模型构建.............59

3.2高校教师外在激励对绩效的影响.............60

第四章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87

4.1高校教师绩效标准量表的设计思路............87

4.2高校教师绩效量表设计...........89

第五章高校教师绩效表征模型研究...........108

5.1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108

5.1.1独立样本T检验.......108

 

第七章基于群体特征的高校教师绩效激励模型验证

 

本章分别从高校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对高校教师人才培养绩效、科研学术绩效和社会服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中,探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中的不同维度与高校教师不同绩效维度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路径,然后,用多群組分析的方法分析人口统计变量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调节效应,为下一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或措施提供依据。

 

7.1高校教师的不同激励方式对人才培养绩效的影响

7.1.1外在激励对人才培养绩效的影响

通过构建外在激励各维度对人才培养绩效的标准化路径模型,分析薪酬激励对人才培养绩效、考核激励对人才培养激励和晋升激励对人才培养绩效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外在激励方式的影响路径,具体见图7.1。

........................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8.1基本研究结论

通过第五章高校教师绩效结构表征模型的研究,第六章高校教师激励结构表征模型的研究,及第七章对高校教师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各维度对绩效结构各维度的路径研究,最终对原假设模型的所有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见表8.1:

通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用AM0S18.0软件对高校教师绩效激励的理论模型的结构和路径进行分析,部分理论假设得到了验证,也存在部分理论假设未能通过验证,原先的理论假设未获得支持。在结构维度的验证方面,高校教师绩效包含三个维度:人才培养绩效、科研学术绩效和社会服务绩效,兰个维度之间界限清晰,并具有良好的内在收敛效度,无结构之间的概念交叉,这说明高校教师的三大绩效结构概念清晰,上述绩效结构维度的验证有助于高校教师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心理融合——基于社会性别视角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现阶段,由于体制的原因,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主要从事于“脏、累、险”的工作,经常受到市民的歧视,甚至常常成为公共事件的替罪羔羊和主要嫌疑对象。为了维持生计奔走于异乡,原本心理上就很痛苦,又加之在城市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待遇,歧视等等,无疑又恶化农民工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因此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实现社会包容性发展既是政策目标,更是现实需求。心理融合是社会融合中层次最高的融合,只有心理达到融合,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现阶段农民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农民工讨薪等事件得到有效解决后,农民工的处境也渐有好转,但是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出现的社会、文化和心理问题还很多,需要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主要来分析农民工心理融合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有关社会融合的研究很多,但是心理融合的研究很少,而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相关研究则更少。本文基于社会性别视角主要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角度来探寻心理融合的影响机制,为农民工心理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研究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心理融合,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1.1.2 本文研究的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受到的排斥、自卑感以及过客心理是城市融入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成为目前的第一任务。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关系资本、组织资本以及制度资本)都对农民工的心理融合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通过调查全国 28 个省的农民工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生理性别下不同社会性别意识和行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用 SPSS 统计方法分析农民工心理融合的影响因素;第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措施,促进农民工的心理融合。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农民工心理融合问题,通过分析生理性别视角下不同社会性别意识和行为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而研究这种差异对农民工心理融合造成的不同影响。想要从新的视角来为农民工心理融合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想要达到的目的是:

(1)了解目前不同农民工的社会性别意识和行为现状,并了解生理性别下不同社会性别下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融合的现状;

(2)实证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心理融合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社会性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下的差异、两大资本与社会性别的交互项对心理融合的影响;

(3)在了解农民工心理融合的现状,找出影响农民工心理融合的因素之后,探索促进农民工心理融合的途径,并提出一些可行又合理的建议。

1.2.2 研究意义

在新型城镇化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大背景下,以市场为主导的推拉作用会促使更多的农民工进入城镇。但是现阶段,由于体制的原因,农民工在各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主要从事于“脏、累、险”的工作,甚至成为公共事件的替罪羔羊和主要嫌疑对象。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实现社会包容性发展既是政策目标,更是现实需求。心理融合是社会融合中层次最高的融合,只有心理达到融合,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从理论方面来说,国内外有关社会融合的研究很多,但是心理融合的研究很少,而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相关研究则更少。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调查的数据,基于社会性别视角主要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角度来探寻心理融合的影响机制,为心理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心理融合,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从现实方面来说,通过对影响农民工心理融合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心理融合的重要因素,可以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第一,明确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的重要作用。第二,关注和改善社会性别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可以为政府和社会制定利于农民工的相关政策提供可行性的依据,营造和谐的融合环境,使农民工在心理上保持健康,更好地融入到城市。

........................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社会性别

早期的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女权主义是在 19 世纪开始的,而社会性别理论大约开始于美国的 20 世纪 60 年代,它在女权运动中起着指导作用。社会性别理论主要关注了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不平等问题,探讨了带来这种差异的根源。社会性别理论不仅在西方的学术、实践和思想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还给我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比如为学者提供新的视野,觉醒了国人的社会性别意识,为我国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种,美国的女权主义者用 sex 表示生理性别,用 gender 来表示社会性别。生理性别从字面上理解为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而对社会性别定义有: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理解以及对男女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属性认识,它表现为人们对男女在社会文化、经济、婚姻、教育等领域有固定的角色期待。社会性别角色意识是指对于两性所承担的与其性别角色相适应的责任和享有权利的一种态度。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性别意识从性别视角观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旨在重新调整两性关系,谋求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李叔君提出社会性别理论旨在根据各国的文化和经济条件来抓住解放妇女的策略和重点,使妇女从压迫中得到解放,促进各国妇女之间的团结。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共塑性,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我们把目光进一步投射到社会性别关系是如何建构的,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知识。

在男女关系上,男性在两性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男女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方面有不平等的关系,女性在家庭、生产生育(私人领域)领域的贡献不被承认,只被认为是男权社会的附属价值,长期下来女性只能从事低层工作,经济制度中的不平等反过来从文化角度加大女性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劣势,更加限制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工作。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的家庭分工模式和传统的性别观念使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不平等,在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上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的生理差异只是生理特点上的差异,它本身并没有强弱之分,但是在一定环境下就会转化为男强女弱。女性将很多时间花费到婚姻和家庭生活中,降低了有偿劳动时间,减少了她们的经济活动,降低其经济地位。由于传统观念中女性是担任育儿和家庭管理的重要角色,一般女性在结婚或者生孩子之后就要回归家庭,请假的几率变大或者更有可能离开劳动力市场,最后导致用人单位偏向于聘用男生。性别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就是在考虑了男女在性别上差异。社会性别理论对传统的性别观念提出了挑战,消除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和性别歧视。

........................

 

2.2 人力资本对心理融合的影响研究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成熟,人力资本理论被用到很多领域,比如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和职业阶层等等。研究表明,农民工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可以增加其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人力资本中的文化程度对农民工职位的提高有正向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越有可能成为管理层、技术层的人员。农民工人力资本还对他们的收入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学者 Roberts 进一步指出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都对农民工的收入有影响。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人力资本存量少必然会对城市融入造成影响,因此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存量是促进社会融合的关键。也有研究表明较低教育水平会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心理和自我认同,从而影响心理融入。人力资本中的文化程度、技能培训、健康状况在社会融合的不同维度上存有显著影响,其中打工时间对社会融合的影响更显著一些。张洪霞提到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形式,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其城市融入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研究发现收入、社区关系融合、工作类型、住房类型、年龄和婚姻状况也对心理融合有显著影响。而上面提到人力资本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心理融合也有一定影响。有学者认为受教育程度、政治地位会影响群体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关系距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其交友意愿也越高,彼此心理认同感的差异也小。主要强调自我认同可能会造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局面,从而影响群体之间的交往。并且人力资本对社会资本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卢小君在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的社区参与、社会保障和经济地位有影响。

因为社会资本理论的日益成熟,理论面涉及广,所以被运用到很多学科领域,学者们也把目光投射到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社会融合中的心理融合。有学者认为社会网络对心理融合有正向影响,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交往越频繁,越有利于使个体对整个群体产生归属感。农民工与市民的互动有利于建立城市认同感,缩小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等,市民非亲属关系对其文化和心理融合有显著正影响。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有助于市民和农民工之间亲近,缩短本地居民与农民工的距离,淡化农民工原来的自卑心理使其接受城市带来的正能量。同群效应可以促使农民工与居民在价值判断方面有相同的想法,从而对社会距离有双向影响,若强化的是共同的偏见,那么他们的社会距离就越大,心理融合越不好,反之心理融合则越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他们的价值观不仅会互相影响,而且他们的行为还会影响到别人做决策。社会资本通过影响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从而更愿意与市民交往的机制是存在的。社区关系融合与心理融合显著相关,社区融入程度越大,其社会资本可能越丰富,那么心理融合程度也越高。本文从关系资本、组织资本和制度资本三个维度来测量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由于农民工在文化、制度、价值观等方面与市民存在差异,造成他们之间缺乏交流,这种问题所带来的困难是农民工社会资本匮乏。而文化制度等差异也会使农民工产生自卑等心理,影响他们的社会融合。虽然目前农民工与市民有交往,但是仅限于见面问候、打打招呼等浅层次的交往,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并且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网络窄,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这种长期的“孤岛化”状态导致农民工在心理上很难融入到城市中,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交往。

........................

 

3 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融合现状........... 15

3.1 社会性别现状.............15

3.2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现状...............16

4 社会性别视角下心理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27

4.1 研究假设................ 27

4.1.1 人力资本与心理融合...............27

5 结论与展望............45

5.1 结论与讨论......................45

5.2 政策建议.................... 46

 

4 社会性别视角下心理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人力资本与心理融合

人力资本以一种资本的形态表示出来,与物力资本相对,它指的是人们所具备的健康、技能、经验和知识等等,所以人力资本可以用来投资并获取收益。人力资本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人力资本积累的越多越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社会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中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技能培训和经验对社会融合的各个维度有显著的作用。人力资本的作用还表现在就业上,刚进城农民工参加工作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就业后先赋因素对职业声望及收入有一定的限制,而自致因素对其有显著作用,工作经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工经济地位的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上升。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能较准确的把握劳动市场的信息,可能会比较稳定的职业并获取相对较高的收入。再者文化程度越高,心理适应能力越强,接受新事物能力也越强,这样有利于农民工接纳城市社会的价值观以及生活生产方式。也有学者认为较低教育水平会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心理和自我认同,从而影响心理融入。而教育年限越高越有可能取得移入地的户籍并找到稳定的工作,由此受到的社会排斥也较少。其次,健康状况良好的农民工不仅能省去大额的医疗费用,而且还能取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使他们更易融入城市社会。再次,拥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农民工,更容易取得工作就业机会和较稳定的职业收入。说明丰富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逐渐认同城市文化。农民工在打工城市呆的时间越长,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劳动经验得到积累,提升了自身的人力资本,从而取得经济成功的几率更大,但是对于心理融合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与金崇芳有关劳动经验和技能的研究不一致,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综上所述,农民工人力资本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获取稳定职业、取得良好收入,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从而排除自卑心理,增加自我认同,增强与市民的沟通交流,得到市民的认同。此外,农民工拥有越优质的人力资本,组织公平感越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越高、打工年限越长、具有培训经历,那么他在工作中越容易和领导交流,并得到领导的认可。时间长了可以促进农民工在心理上认同城市社会。根据以上发现,我们可以从打工年限、培训经历、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四个方面来度量人力资本。此外研究发现收入、社区关系融合、工作类型、住房类型、年龄和婚姻状况也对心理融合有显著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讨论

在论文整体框架的指导下,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意识和行为来度量社会性别,明确用非农身份、社会距离、城市归属感以及组织公平感来作为因变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性别的交互项以及社会资本和社会性别的交互项作为自变量,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实证地检验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验证了相关假设。首先通过交叉表分析生理性别下不同社会性别意识和行为的心理融合现状、人力资本现状和社会资本现状,其次建立回归模型,并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提出假设,最后实证检验了影响农民工心理融合的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主要有:

(1)人力资本对心理融合的显著影响。在男性农民工中,有培训经历的农民工越不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但是与社会距离和组织公平感成正向影响;打工年限越长的农民工越不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城市归属感也越不好;文化程度是初中学历的农民工越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反而组织公平感越好,城市归属感不好;健康状况越好的农民工其社会距离越小。在女性农民工中,文化程度越低的越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组织公平感和城市归属感越不好;有培训经历的农民工社会距离和组织公平感越好;健康状况好的农民工社会距离越小,状况一般的城市归属感不好。

(2)社会资本对心理融合的显著影响。在男性农民工中,找工作求助公职人员的不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社会距离和城市归属感越好;是党员的农民工不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参加工会的组织公平感好;参加社区组织者不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社会距离和城市归属感都越好;亲戚中有政府人员者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但是组织公平感不好。在女性农民工中,社会资本对非农身份没有影响,而社会资本中的各变量都对社会距离、城市归属感、组织公平感有正向影响。

(3)人力资本与社会性别的交互项对心理融合的影响。在男性农民工中,打工年限越长且社会性别行为是决策和决策服务型的越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行为是决策型的城市归属感越好,而组织公平感越不好;打工年限越长且意识是决策型的社会距离越大,而意识是决策服务型的社会距离越小、城市归属感越好;参加培训且行为是决策服务型的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意识是决策服务的城市归属感越好,但组织公平感越不好;小学学历且意识是决策服务型的认同自己的非农身份,城市归属感越好;初中学历且行为是决策服务型的社会距离越不好,意识是决策服务型的城市归属感越好,组织公平感不好;健康好且意识是决策型的城市归属感越不好,反而意识是决策服务型的越好,健康一般且意识是决策型的城市归属感越不好,是决策服务型的组织公平感越不好,而行为是决策型的越好。在女性农民工中,参加培训且意识和行为都是决策服务型的倾向于认同非农身份,意识是决策服务型的社会距离越大、组织公平感越不好,行为是决策服务的组织公平感越好;初中学历且意识是决策服务型的认同自己非农身份,决策型的组织公平感越好;小学学历且行为是决策服务型的社会距离越大;健康一般且意识是决策型的社会距离越小,行为是决策服务型的城市归属感越好。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失地老人对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分析——以运城市姚孟乡为例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要顺利走向现代化,必须要将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相结合,城镇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向前迈进,这些都是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并且相互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向前发展,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也逐渐加快。从 2015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城市化率的数据得知, 2011 年我国城镇化比率是 51.27%,这一数字表明我国城镇人口总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且这一比重逐年增加。截至 2014 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是 54.77%。这一数字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城镇化进入关键的发展阶段。从城乡人口常住数据看,城镇常住人口 7491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805 万人,农村常住人口 61866 万人,减少 1095 万人。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农村人口慢慢减少。从城镇化率的结构来看,我国居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3.7%,但户籍和居住统一的城镇化率仅有 36%左右,不单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80%的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接近的部分发展中国家 60%的平均水平。我国城镇化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前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城镇化的进程。现今我国东部地区居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 48.5%、44.8%,这些都说明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其涉及到人口就业、经济结构、土地及生活空间的改变。城市用地逐渐占用农村耕地,农民失去作为经济收入来源的耕地,随之失去依附在土地上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社会权益等权益,生活也要面对就业、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多重压力。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再加上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总量快速增加,人口抚养负担正在加强。中国的人口众多,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各有差异,结果是老龄化的发展程度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具体表现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老年人口多,老龄化形势严峻,西部地区相对缓慢些。从总体结构看,中国老年人所拥有的总体财富不足以支撑他们老年的养老费用,与国际上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拥有的物质财富积累不足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国农村是国家政策倾斜的薄弱地区,一直以来城镇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都优于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失地老人更是失去土地后即失去各项保障的弱势群体,他们拿什么来养老,怎么能有养老保障,这都是十分现实且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最后,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进行城镇化规划的主体,更是解决失地老人养老问题的关键角色。政府对失地老人的老年生活进行合理全面的安置,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比中国早近一百年,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总的来说国外对失地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补偿标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对政府的满意度方面。

首先,有关政府在征地补偿中责任方面,Hermanlin(1995)认为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应该从公平的角度考虑,对农民的土地价值评估应该将土地上附加的未来的市场价值考虑进去,而不只是参考土地的现在收益;Butler(2001)指出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部门,在明确自己在土地管理上职责的基础上,还要采取有效和多样化的土地管理方式来规范土地交易市场,使土地市场能够正常运行且不能够损害公民的利益。

其次,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许多发达国家一般都从两方面增加对失地农民的补偿,给失地农民更好的生活保障。一方面尽量提高对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水平,使农民在土地赔偿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经济条件成熟的国家,它们直接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内,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也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拥有一个保障的晚年生活。例如在韩国的新农村运动中,政府直接将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该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再教育和生活补助,使失地农民能够逐步在城市中立足并较快地适应城市的生活。

再次,对政府责任满意度评估的研究中,最早的研究始于英国和美国,并不是有现成的满意度模型,所以将顾客满意度模型引入对政府责任满意度的评估中。1998 年,美国政府将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进行改进用来评估政府公共服务,从而新建了针对政府公共部门满意度指数模型。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城镇化发展一直是近些年国家政策和会议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失地农民的各方面问题也引起了很多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以下是对国内的研究现状加以归纳和总结。

首先,有关失地农民的概念界定方面,主要根据失地农民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生成因素。一种是与国外发达国度的城镇化进程相似的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城镇化的发展催生失地农民,吴得民(2002)就认为失地农民的产生应该符合社会分工的一般规律,自愿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从农业转为其他产业的工作人员;但是现今我国的失地农民不是主动离开自己的土地,而是因城市化的发展被动从农业产业脱离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现象,这样易产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问题。张婧(2013)将失地农民分为城市市民和农民,主要是依据是土地和房屋是否完全被征收,全部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会转化为城市市民,只是失去部分土地的农民仍然是以农耕为主的村民。王国(2008)从法学方面给出失地农民定义,觉得失地农民是由于失去了他们的耕地,然后没有了依附在土地上的财产、就业、经济等权利的法律主体。

........................

 

2 失地老人等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失地老人等概念界定

2.1.1 失地老人

本文将运城市姚孟乡辖区内三个村的失地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被调查的对象应该符合以下几个特征:土地是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而被征收,而不是因为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被征的;失地是被动意愿,不是农民自己主动将土地流转;在户籍问题上,政府已经将失地老人的户籍划分为城市户口,但是社会保障没有转入城市社保体系;被调查者的年龄是大于等于 55 岁,且包括在农村养老的企业退休人员。

2.1.2 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

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的概念,可根据政府责任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分为政府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和公共服务责任等。政府的法律责任就是强调法律在政府行政中的主要地位,其各项行为都要以法律为约束,宪法和法律规章制度就是政府的标准,特别是行政法,它是政府和责任之间的桥梁;政府的政治责任就是政府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治责任强调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威性。大多学者认为,政治责任是政府的首要责任;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主要有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在医疗、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责任,政府有义务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本文中的政府责任具体为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即政府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法律援助、医疗保障、土地征收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应该履行的责任,使失地老人拥有一个良好的晚年生活环境。

2.1.3 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

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即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满意度。这一概念研究来源于市场营销学中的顾客满意度,不管是公众满意度还是顾客满意度,都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感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公众满意度是一个公众的内心感知为主要评价标准,以数量将其表示出来的概念。它于主要依据公众在内心接受产品或服务后的自我感觉与公众在接受产品前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感受。本文中所提到的政府责任满意度主要是指失地老人对政府责任履行的满意度,这一政府责任包括政府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中的土地征收补偿、养老、医疗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责任。

.........................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公众满意度理论

公众满意度的研究起源于瑞典,瑞典的学者开始在企业的研究领域建立第一个顾客满意度模型。将顾客的总体满意度分为四个方面:感知质量、顾客忠诚质量、顾客期望和顾客抱怨。其中,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总体满意度都有影响,且顾客期望影响感知质量,顾客抱怨影响顾客忠诚质量。

把公众满意度理论运用到政府部门是从英、美等国开始的,他们将这一理论改进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评估上,建立公共部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随着“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的提出,许多国家就将公众视为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的管理中,提高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能力。后来,很多国家在运用顾客满意度这一模型进行评估时,一般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它在政府和企业的不同应用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公众对企业的某一产品的关注远低于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其次,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共享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忽略了价格方面的影响;最后,政府提供的服务不能体现公众对政府是否忠诚,因此,要对模型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对政府信任进行评估。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研究公众满意度的。1995 年,学者赵平(清华大学教授)将公众满意度引入中国,之后在我国逐渐展开系统研究。清华大学的学者后来提出了新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现在学术界,尤建新教授对公众满意度的研究在公共管理领域具有代表性。他认为这一新概念的提出给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一个崭新的视角,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包括二级和三级指标体系,主张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公众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吴建楠参考美国政府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依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政府责任满意度指数构建给出建议:(1)分阶段、分层次;(2)运用相关的法律进行约束;(3)评估的过程应回避政府部门;(4)根据实际情况划分顾客群;(5)扩大政务公开力度。

本文中作者借鉴前人的成果,建立了失地老人对政府责任履行的满意度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的二级指标有政府法律援助、政府征地补偿、居住环境、医疗环境等。三级指标包括政府监督、态度和效率、兑现承诺、政府补偿、操作公平度、居住环境、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服务态度。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对运城市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析。

....................

 

3 姚孟乡失地老人养老现状及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分析 ....... 13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13

3.1.1 问卷设计 ................ 13

4 失地老人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履行问题分析 ................. 29

4.1 政府安置效率低 ......... 29

4.2 政府责任定位不清 ........... 30

5 完善政府责任履行的建议 .............. 33

5.1 公开征地补偿标准和提高安置率 ................... 33

5.2 合理定位政府责任 ................. 34

 

5 完善政府责任履行的建议

 

5.1 公开征地补偿标准和提高安置率

在土地补偿标准方面,应该公开土地具体补偿标准,使农民自己明确自己的补偿金额,使农民有知情权。尽量按照年产值比较大的年份作为计算标准进行补偿,但是也要参考土地的市场价值。政府应更加注重补偿分配公平。进行土地征收的过程中准确界定公共和非公共用途的土地,尽量用来增加全民的公共服务上。另外,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土地补偿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相关的征地补偿政策。形成坚定的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相应的提高对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助费,即使政府给予一次性的现金补偿也要按时发放,给失地老人及时提供生活补助。完善土地补偿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征地程序,针对土地征收,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土地征收法,保护公共利益,实行多元化的征地安置方式。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地将失地老人养老并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轨道。

政府加强对征地进行监管,确实保证国家给失地农民的补偿都能落实到农民的手上,防止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征地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防止暴力冲突事件发生,一旦发现不利于失地农民的行为必定严惩。

.......................

 

6 结论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作者通过参考已有的问卷调查,设计适合本课题的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首次对运城市姚孟乡失地老人养老保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简单描述性和统计和单因素房产分析,了解姚孟乡失地老人的养老保障现状。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对运城市盐湖区姚孟乡辖区内阳倦村、陶上村和壕头村三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范围比较小;经过调查,作者认为仅在这三个失地村研究发现的问题不能代表运城市整个发展情况;另外,本文对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有深度。论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只是用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对满意度的分析也只是对总体满意度和个维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论文对失地老人对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政府责任履行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不是很全面。

本论文研究失地老人对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希望以后的学者们能更加全面的调查运城市的失地老人的养老情况,探析出更多方面的问题。并且用更有深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养老保障中基本情况与政府责任履行满意度线性关系或者更多的回归关系。另外,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和实施办法促进政府责任的履行,使失地老人也能享有一个幸福的老年生活。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产业化扶贫中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产业扶贫是实现我省贫困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开发性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需要企业力量的拉动,企业帮扶既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户科技素养,改善农户技术认知,并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新型农业。

为加快产业化扶贫进程,山西省从 2013 年开始着手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项目”,以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转型为目标,依托百家以上大中型企业,为吕梁山、太行山两大扶贫主战场上千个贫困村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规模化和区域化,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山西省原省委书记、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在农村调研时说“必须走产业扶贫道路”,并表示企业应作为产业扶贫的发展平台带动农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流动,将社会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人文特征优势相结合,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支撑,形成企业和农村相互促进、相互繁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山西省共拟定 516 个项目列入 2015 年“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名单,其中太原市 31 个、大同市 42 个、朔州市 32 个、忻州市 77 个、吕梁市78 个、晋中市 63 个、阳泉市 9 个、长治市 54 个、临汾市 71 个、运城市 35 个、晋城市 24 个①。“百企”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省内、市属各类国有、骨干及规模以上企业,例如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钢泥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山西龙源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山西东方物华农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千村”是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县,贫困人口集中、农户人均纯收入低于 2300 元的贫困村,包括我省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通过实施“百企千村”开发工程,尤其是农业技术和生态农业发展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扶持与帮助,预计将形成一批年度投入产业开发资金亿元以上、开发土地面积万亩以上、带动千名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大型农业开发企业,到 2015 年带动贫困村 2000 个以上,培育发展一批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到 2020 年,带动贫困村 5000 个以上,支撑农民稳定增收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产业开发体系全面形成,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企业产业扶贫开发领域的资产总额实现翻番,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全面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发展②。“百企”大多以农业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进行产业化经营,例如,左权县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推行“五进五化”模式③,聘请山西农科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等五位专家对核桃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实现“专家进基地,种养科技化”。临汾市阳煤集团与吉县顶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年产 22 万吨苹果饮品深加工项目、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永和县建设 1 万亩酸枣基地、晋煤集团在隰县实施 20 万吨果品恒温库建设项目①,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共分为六个章节,其中,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以及文章中使用的数据来源。

第二章是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分析。首先,对农业技术扩散和农户行为改变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提出本文理论依据,为后续研究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行为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农业技术扩散中认知、采纳和效果三个阶段的文献进行回顾,对农业技术扩散中村干部对农户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村干部影响框架图。

第三章产业化扶贫中农户技术采纳的案例分析。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确定案例调查地点和调查内容,并对实地调研收集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究了农户技术采纳的过程与机制,并对比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中不同的村干部行为对农户技术采纳产生的影响差异。

第四章是农户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第三章案例分析总结并归纳了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从村委关系和村委活动参与两方面探究了村组织对农户的影响,从观念影响、风俗习惯和办事方法方面阐述了农村规范对农户的影响,并结合影响因素总结农户技术采纳的行为模式。

第五章是农户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村规范和村组织四个部分,通过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检验结果,分析各因素对农户技术认知、采纳及采纳效果评价的影响。

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改善和促进农业技术传播与采纳的对策和建议,为其他地区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提供理论参考,并对本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为日后完善和优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

.......................

 

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分析

 

2.1 理论基础

农业技术扩散既是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扩散的过程,也是农户接收农业技术并用于农业生产的行为改变过程。为此,信息学、传播学和行为学等多个方面相关理论可为农业技术扩散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并帮助理解农户技术认知和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改变。

2.1.1 农业技术扩散相关理论

农业技术多属于分层次的信息传播模式,信息论的创立者 C.E 香农(Shannon)提出信息传递的主动力是信息源与信宿之间信息含量的差异性。信息传播的主体分为信息的接受者和被接受者两类,信息的接受者接收到信息后又转化为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被接受者。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在 1948 最早提出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分析,提出“5W”传播模式,即谁传播(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Rogers)在 1962 年出版的《创新与扩散》一书中通过对玉米、番茄、农药等农业技术扩散过程首次系统性的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即创新技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对象间实现应用的过程。

农业技术并不总是被人们接受的,当一项新技术的受众群体认为采纳该技术会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兼容性、可体验性并且减少了复杂性,那么这项技术才容易被采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是个人或其他个体做出是否采纳决定的精神活动,包括农业技术获得、农业技术说服、农业技术决定、技术实施和技术确认五个阶段,农业技术说服和技术决定是传播过程中关键环节,决定着农业技术实施效果。根据 Rogers 研究,创新扩散涉及技术创新者、开拓者、供给者三大主体,并伴随时间顺序依次出现,即技术创新者通过传播媒介使创新成果逐渐被开拓者采纳,使开拓者转化为新技术供给者对创新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并最终完成技术扩散过程。为此,农业技术扩散是农户技术认知到技术采纳的过程,最终通过对比农业技术采纳前后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等的改善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如图 2.1 所示。

..........................

 

2.2 农业技术扩散已有研究回顾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会使一项新的农业技术为更大范围、更多的人群所采用,促进相关地区和人群经济、社会或生态收益的提高(刘笑明,2007)。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在农业技术认知、技术采纳、影响因素、采纳效果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本文实现农户技术采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2.1 农业技术认知文献回顾  

农业技术只有在被农户接受且采纳了的情况下才会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作用于农业生产并促进农户增收。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知是实现农业技术采纳的基础与前提。赵肖柯等(2012)对江西省 1077 户农户对农业技术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与农业技术的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邻里乡亲、农业示范户、大众媒体等信息渠道因素也显著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新技术认知。农户间的互助行为、共享行为、农户对邻里以及对村委会的信任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显著(汪建等,2015)。李莎莎等(2015)基于粮食主产省 2172 户农户施肥技术认知调查表明,农户自身特点、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外部环境对农户的技术认知产生显著影响。贫困地区农户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基础设施缺乏和传统观念影响等导致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单一的生产方式。

农业技术信息认知形式上,仍旧以广播、电视、报纸、会议、文件、广告和口头传达等传统渠道为主,新型的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卓有成效,但很难被农民获取利用(李枫林等,2006)。张凡等(2013)对吉林省农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渠道的现状分析发现,农村电脑普及率低,农村偏僻、农民居住分散致使农村有线电视网的铺设、运行等费用相当,且维修力量不足。多数农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但出于风险的考虑不会立刻采用,有时因技术推广人员失职,给农民传递过时、错误的技术信息,对农民产生误导并带来经济损失。虽然在科技惠农相关政策下我国农村在农业技术创新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贫困地区技术信息的获取仍然受到较大限制,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普遍得不到满足,农户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低下,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贺文慧等,2006)。

农业技术采纳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Dridi, C.2005;刘笑明等,2007)。刘辉等(2006)以杨凌农业示范区分析表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人文条件、政治和市场机制分别决定着农业技术扩散内容和方式、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效果,多种因素的综合会对农业技术扩散的起到加速或减缓作用。张慧颖等(2013)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提出创新特征、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的影响指标体系,创新特征包括相对优势、协调性、简易型、可试用性和可观察性,传播渠道包括大众传播媒介、人际关系网络和中介机构,社会系统要素主要包括市场、客观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三方面。曹建民等(2005)通过对水稻氮肥适地管理技术的农民参与式研究表明,农户是否为户主、性别、教育水平、农民是否经常参加农业劳动以及农户的土地规模等因素均显著地影响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王永强等(2009)认为农业技术本身的适应性(适应气候变化、地狱土壤变化、种植复杂程度、技术产品市场优势等)、科研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的动力缺失、扩散环境中地区基础和交通设施状况、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业企业发育状况、通信状况、农村信贷政策等都是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

......................

 

3 产业化扶贫中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案例分析 .................. 13

3.1 调查地点 .............. 13

3.1.1 G 县 WT 村 ............... 13

3.1.2 Q 县 CR 村 .................... 14

4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4.1 村组织影响 ............... 23

4.1.1 村委关系 .................. 23

5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33

5.1 模型选择 ............... 33

5.2 变量设置 ................ 34

 

5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通过对 WT 村和 CR 村农业技术采纳过程和采纳效果的比较分析,农户受个人内部因素和农村社会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两村农户在农业技术信息的认知、采纳和采纳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农户行为表现是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规范和村组织是造成农户行为差异的最主要特征。根据已有相关研究和实地调研表明,农村规范对农户技术认知会有间接负向影响,农村不好的风俗习惯、办事方法和农户的小农意识会阻碍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知,从而认知程度的高低制约着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此外,农户村委活动的参与程度对农业技术的采纳产生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扩散是村委活动的一部分,农户村委活动参与积极性高,对农业技术学习热情也高,从而对农业技术采纳有促进作用。每一个农村地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不相同,并不是适合 CR 村的技术传播与采纳模式一定适用于 WT 村,但技术采纳效果不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将 CR 村农业技术的扩散方式作为参考,并了解 WT 村农业技术难以实行的具体原因,尤其分析在技术采纳过程中阻碍农业技术采纳的因素,将阻碍因素的作用规避至最小,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本章将 WT 村和 CR 村农业技术扩散差异的原因作为影响农户技术采纳的一般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检验该因素由个别问题推及到一般问题时的显著性,为我省其他地区农业技术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5.1  变量设置

a.因变量

本章以“认知-行为-效果”为实证分析框架,将因变量农业技术采纳分为农业技术认知、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农业技术采纳效果三大方面,其中,农业技术认知主要为农户对技术认知程度变量;农业技术采纳包括技术培训和技术资格两个变量;农业技术采纳效果分为效果感知和效果评价两个变量。每个因变量又具体包含不同的测量指标。

农业技术认知程度通过问卷中“您是否了解农业技术信息?”获得,该指标为三分类变量,不了解=1,一般了解=2,非常了解=3,以“不了解”作为参照类。农业技术采纳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技术资格两个变量,其中,农业技术培训通过问卷中“您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获得,该指标为“是”或“否”的二分类变量,否=1,是=2,以“否”为参照类;农业技术资格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等级划分,通过问卷中“您有没有获得国家认证的农业技术资格等级?”获得,该指标为四分类变量,没有资格=1,初级资格=2,中级资格=3,高级资格及以上=4,以“没有资格”为参照类。农业技术采纳效果包括效果感知和效果评价两个变量,其中,效果感知通过问卷中“您认为农业技术对您有帮助么?”获得,该指标为三分类变量,没有帮助=1,帮助不大=2,很有帮助=3,以“没有帮助”为参考类。农业技术采纳效果评价通过问卷中“您认为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后有哪些变化?”获得,从 “工作效率是否提高”、“人际关系是否加强”、“收入水平是否增多”、“社会地位是否提高””四个方面进行了测量,四个指标均为二分类变量,否=1,是=2,以“否”为参照类。

b.自变量

自变量分为四个方面,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村规范和村组织。

农户个人特征包括农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和政治面貌六个方面。其中,性别为二分类变量,男=1,女=2,以“女”为参照类。年龄为连续变量,通过问卷中“您什么时候出生”获得,为方便研究,将年龄最终划分为四分类变量,“25 岁及以下”赋值为 1,“26-35 岁”赋值为 2,“36-45 岁”赋值为 3,“46 岁及以上”赋值为 4,以“25 岁及以下”作为参照类;文化程度通过问卷中“您的受教育程度”获得,该指标为五分类变量,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或中专=3,大专=4,本科及以上=5,以“本科及以上”作为参照类;婚姻状况通过问卷中“您目前的婚姻状况”获得,该指标为二分类变量,未婚=1,已婚=2,以“未婚”为参照类;健康状况通过问卷中“您目前的健康状况如何?”获得,该指标为五分类变量,非常差=1,较差=2,一般=3,较好=4,非常好=5,以“非常差”作为参照类;政治面貌通过问卷中“您的政治面貌是”获得,该指标为四分类变量,群众=1,团员=2,中共党员=3,民主党派=4,以“民主党派”为参照类。

.......................

 

6 结论

 

6.1 结论

本文通过对 G 县 WT 村和 Q 县 CR 村“百企千村”产业扶贫情况对比分析表明,不同农村地区由于其农村社会环境差异会对产业扶贫效果以及农户技术认知和采纳情况产生不同影响。农村社会环境差异主要体现在村干部行为特征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村委活动组织差异,实证研究表明,当村干部行为能兼顾农户利益时,会促进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反之,村干部与农户利益不相关各自谋发展时,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往往只是空谈。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也会受自己周边“圈子”的影响,即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习俗方式等会对农户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向作用。但农村社会规范是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传承与积累,往往比较传统和守旧,所以农户受社会规范影响会对新事物的接收与传播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以农户技术认知、技术采纳和采纳效果为因变量,以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村规范和村组织为自变量,构建适用的模型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农户技术认知受村组织影响较为显著,农户村委活动参与会显著提升农户技术认知水平。农村社会规范中,长辈意见对农户认知程度的影响显著正相关,其他因素对农户技术认知影响不太显著。农户亲属是村干部与农户技术认知显著正相关,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户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对农业技术认知显著正相关,家庭农业收入越高,农户技术认知程度也越高。 

(2)农业技术采纳中,农户参加村委活动意愿越强,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会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而农户受村干部影响越大,参加村委活动意愿越强,农户取得农业资格的可能性越大。除此之外,农业技术采纳还受农户个人特征影响较为显著,婚姻状况与农业技术培训显著正相关,已婚农户家庭更愿意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农户对取得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的影响最为显著,农村社会规范中只有当农户十分听取父母意见时对获得农业初级资格的影响较为显著,农户听取父母等长辈意见与农业技术培训负相关。

(3)农户技术采纳效果评价主要受村组织和农户个人特征影响较为显著,农户参与村委活动对技术效果评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不愿意或者有需要再参与村委活动对技术效果评价显著负向影响。个人特征中农户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技术采纳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对技术效果评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中及以上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收入越低对技术效果评价越差。而农户对社会规范的一般认同会对技术采纳效果评价产生负向影响,其检验结果并不显著,这可能由于在界定社会规范时存在纰漏,也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政务微信效能的公众评价及其改进对策研究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2012 年 8 月 30 日,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开通“广州应急—白云”微信公众号,这是中国政府开通的第一个政务微信公众号。随着政务微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政务微信的数量发展越来越多。据 2015 年 4 月 28 日《人民日报》发布的《2015 年第一季度政务微信影响力报告》的数据,经认证的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四万。为了增强政务微信质量的服务性和有效性,本文将通过公众对政务微信的评价进行调查,研究如何提高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

政务微信为政府信息的公开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不再是从前政府单方面的媒体播报和网站发布,很多都是通过政务微信来与公众进行互动沟通。不仅如此,政务微信还利用自身的独特功能和特点开通了许多在线的便民服务,大大的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新京报》在 2015 年 10 月 29 日发布,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计,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十二五”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亮点,其中,政务微信公众号已逾 4 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传播和交流工具应运而生,手机、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博、微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政府部门纷纷注册自己的公众账号便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进而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也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政务微信的功能价值并没有完全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通过公众对政务微信的利用和评价研究来找出影响政务微信质量的原因。所以,政务微信在政府管理中体现的不足这种现象需要亟待解决。必须要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去优化完善应对。

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还有社会秩序的稳定,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手机网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政务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多,分别有对各种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网民的网络问政;便民的在线查询支付功能;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例如“广州公安”就是以广州市公安局开通的政务微信具有查询和网络业务办理功能,以移动智能手机应用为基础,向广大的市民群众免费提供 48 项业务查询、交通信息、办事服务和 5 项预约服务、2 项在线办理业务服务,其中包括广州市全市电子警察监控分布图、路况信息、交通地图、实时交通动态;违法违章查询、车辆及驾驶证的信息查询等;市民出入境、户政户籍业务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续签业务办理;完善的业务指南为您提供办事指引和办事信息。市民在关注“广州公安”政务微信后,可以在界面下方的“服务事项、便民指南”中点击得到所需的服务。

......................

 

1.2 选题目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公众对政务微信的利用情况来提高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政务微信是电子政务的一种新形式,是网络问政的新平台。政务微信有许多新的功能和优势需要挖掘,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找出相应的措施。国内的学者也纷纷研究政务微信的功能和优势,以及它的不足,但是没有人将他们结合起来去研究,政务微信的研究又采用多种学科相结合。如传播学里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宪法学里的公民的知情权、公民的监督权,政务微信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信息公开化,民主政治建设。公共管理学中充分发挥政务微信的信息传播、政务互动、网络问政功能。政务微信还有利于提升政府或官员形象,改善公共关系。政务微信还涉及到了政府的职能,政府利用微信平台还可以充分发挥它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对象,面对它将来的发展还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提出解决措施。这个问题就非常值得去思考去研究。

政务微信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发展不过短短 4 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显现出来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务微信的负责人的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关于政务微信的运营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舆情应对机制。所以,如何提高政务微信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2 政务微信及其基本功能研究综述

 

2.1  政务微信的基本政务功能

公众通过关注政务微信公众号后,对其内容的价值给与的评判。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政务微信账号数量与日剧增,这就使得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备受关注。为了更好的提高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我们就要非常具体的了解政务微信的功能和优势。

政务微信就是主要指代表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因公共事务而设的,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信息平台。政务微信的发展给政府和公众一个很好的沟通机会和互动平台。本文将针对政务微信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公众对“政务微信”的利用程度和影响因素相结合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加强官民互动,提高地方政府管理的效能。

2014 年 7 月 13 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共事务研究院与中国新闻发言人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政务微信发展 2013 年年度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政务微信在中国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 2015 年 4 月 22 日,中国政务微信的总数已达到 4 万多个,在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微信这种应用程序得到了公众的青睐,目前微信用户已经突破了 6 亿。微信平台的高人气吸引了大量政府机构入驻,纷纷开通网络问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务微信公众账号。2014 年 11 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就已经提出了“各地区各部门应该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为公众提供服务”。2015 年 8 月 11 日,从带有“国务院”头衔的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国务院公报”开通之后,外交部、国家统计局以及公安局、共青团等政府机关等也纷纷开通政务微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报告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政务微信已经形成了全覆盖、网格化、分层级的发展势态。根据报告显示,从部门划分来看,公安部门的政务微信数量最多,达到 7860 个,排在第二的是医疗政务微信,总数量为 7164 个,两者合计占政务微信总量的 36.7%。在地域的分布上,中国内地的 31 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都已经有政务微信账号开通。其中广东省的数量最多,占全国的 15%,再次是浙江省占全国的 14.8%,江苏、北京、山东、福建、上海、河南、四川、山西分列第 4-10 位。2013 年 4 月 30 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时,政府就利用政务微信进行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和社会上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配。在山东的寿光,公安系统首次利用政务微信平台创立了“微信通缉令”来协助案件的侦破处置,2015 年在福建厦门,警方就通过利用微信进行预警,在 5 分钟就成功抓捕了犯罪团伙等等这些通过政务微信平台的新的功能协助各种社会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王国庆还指出,利用微信这个新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政府还可以提供许多新的服务方式,使得政府与公众的距离更进一步拉近,政务微信拥有即时传播和社会动员优势,使得“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政府部门要善于利用政务微信的功能和优势,使它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力,帮助政府提高权威性、提升公信力。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研究现状

(1)国外:

由于微信是中国网络公司研究开发的移动互联网公众信息交流平台,政务微信为中国所特有,国外没有专门研究以“政务微信”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章,但是有类似功能的新媒体叫“Wechat”,它也起着对信息的公开、新闻传播、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作用。有学者研究这种新的传播媒体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有美国学者指出,对不同类型的使用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政府通过“Wechat”为公众提供服务,与公众沟通交流,记者通过“Wechat”进行新闻传播,企业利用“Wechat”进行品牌营销等等。政府官员对于“Wechat”的使用研究。针对美国国会议员对“Wechat”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国会议员主要使用“Wechat”进行信息分享,但他们比较侧重于分享他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一般不会提供政府的政策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会议员和公民之间的交流,但是更准确的说还只是国会议员的个人推广工具。因此,将 Wechat 归在社交媒体这个范畴内,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者探讨政府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研究在危机情况下社交媒体的使用,例如社会危机的监管与控制与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等。

上个世纪 90 年代欧美学者亚伯克朗比与朗·贺斯特提出了一种传播学的研究方式——“观看与表演”,表演者将自己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呈现给观众,同时表演者也想象观众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研究的方式印证了自媒体时代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传受关系。《我们即媒介》的作者丹·吉默尔说,“我的读者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但是我能听到自己的读者想要知道什么。”这段表述用在“微信”这个社会化新媒体应用软件身上显得非常准确。作为一项以智能手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微信以完全免费的形式,支持政府部门通过系统平台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使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更加顺畅。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使政府与公众双方之间呈现出双向互动的亲密关系。政务微信的出现,使得官民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亲密,使政府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服务,使政府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当然,国外的“Wechat”与国内的微信与政府的关系是有区别的,此外,我们与国外的国情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只能起到参考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国外没有专门用于描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名词,当然,国外的新媒体发展的总体水平比我们高,与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由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有限,尚不能得到国外类似政务微信的系统研究成果,但可以得到的共识是,政府应该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发展成果,在政府和公众间建立一种政民互动的新的平台,是电子政务的一种新形式,有利于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

由于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在研究中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仍有些现阶段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可以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垫定基础。

..........................

 

3 公众对政务微信的评价的调查研究 ................. 15

3.1 分析影响公众对政务微信评价的因素 ............... 15

3.1.1 个体因素 ................ 15

3.1.2 政务微信因素 .............. 15

4 影响政务微信功能及其利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9

4.1 政务微信自身的不足 .................. 29

4.1.1 政务微信本身的公信力不足 .................. 29

4.1.2 政务微信存在认证真伪问题 ......... 29

5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 35

5.1 有效提高政务微信的公信力 ............. 35

 

5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5.1 有效提高政务微信的公信力

5.1.1 加强政务微信的官方认证机制,规范名称

首先,严格官方认证审批监管。对注册官方微信的信息必须加以核实,是政府的哪个部门,经过核实无误核实后才可以上线运行,以防出现假冒官方微信这种现象,一旦把关不严,有假冒官方微信发布不实信息或者散播谣言,将会对民众产生不利,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严重的还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为政府在人们心中有着一定的信任度,往往政府发布的消息或者警示通知,人们都会比较信任,但是有假冒或者两个一样名称的官方微信号出现,人们就无法辨别哪个是真正的政务微信,人们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就会降低,不利于政府的管理和执政能力建设。所以,绝对不能出现“山寨政务微信”冒充官方政务微信。由于政务微信具有权威性的特点,一旦有山寨政务微信的出现必须严格查处,给与相应的惩罚。政府的权威性绝对不容侵犯。

其次,规范政务微信名称。政务微信名称应该简短明了,根据 2015 年 1 月 15 日全国微信力影响综合排名显示:上海发布、北京旅游、杭州发布、常州交警、广州发布排名在前十,他们的微信名称简单明了,让人看了就会很明了。微信名称必须规范严肃,不然给民众一种不信任感。

建议拟定各级政府和部门统一的政务微信名称,并以前置地方名相区分,而且与非政务微信名明确区别,结束目前政务微信名称五花八门的命名,让各地的公众能够很容易的辨别,特别是便于公众搜寻订阅政务微信,更好的普及政务微信的使用。

........................

 

6 结语

本文首先对政务微信的功能进行定位,它主要有政务公开、信息传播、与公众互动、网络问政、辟谣、对社会危机进行管控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公众对政务微信的评价研究来提高政务微信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公众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出影响因素,其中公众的利用情况主要包括公众对政务微信的关注度、实用性评价和感知价值。通过分析个体因素和政务微信因素对公众的利用情况是否有显著影响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从事的行业、受教育水平。政务微信自身质量的因素包括被公众对政务微信的权威性、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不实言论的传播反应及时性、语言的亲民性、与公众的互动性、自身的科学化管理以及舆情应对机制的评价。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个体因素和政务微信因素对公众利用政务微信的情况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政务微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当前政务微信还属于新型媒体,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管理,缺少相应的舆情应对机制。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那么政务微信就如同虚设,得不到长远有利的发展。

所以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提高政务微信的公信力建设,加强官方认证机制,规范政务微信的名称。其次,政务微信发布存在漏洞。落实政务微信信息发布职能,把握发布时机,及时反馈社会舆论,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全面、有效的传播信息。再次,加强政务微信中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建设,加强语言的亲民性、趣味性,改善政府与公众沟通互动的技巧,政府应及时对公众关心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再次,完善政务微信的科学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对政务微信的监督机制进行规范化,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最后,建立政务微信在社会管理中应对社会危机的机制。建立政务微信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强与公众沟通、及时反馈,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总之,政务微信有其特有的电子政务功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但是前提是要合理处理好现在出现的问题,能够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来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一切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因此,研究如何促进政务微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将成为政府关注和发展的重点,也成为学者们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山西县域水权管理优化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及经济的发展均离不开水。水资源属于整个地球得以存在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创新。党在第十八大报告中针对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以及水泉交易试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商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2014 年水利部印发《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作为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水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试点工作方案,力争在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全国层面推进水权行政管理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建立健全水权制度。这些战略安排和部署为研究水权管理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山西的情况来看,“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是山西的真实写照。山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 500 m3,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据的比重为百分之二十,这个数据在世界人均一千立方米严重缺水标准之下。根据相关部门透露的数据,山西省公顷占有水资源量为 3726 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三点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山西省水资源严重衰减,与 1956-1979 年比较,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而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报告,山西在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排序中列第 29 位,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山西经济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水资源供需失衡问题凸现出来,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相互争水、工业用水无偿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等问题也日趋严重,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解决山西未来发展中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仅需要进行“大水网工程”硬件建设,而且需要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即水权管理等软件建设。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山西省政府在2015 年五月份召开了相关会议,指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打造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政府官员在工作上要做到廉洁奉公,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在最近的几年中,山西省已有部分地区开展了水权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水权管理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责权利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初始水权分配不完善、水价不合理等问题,迫切要求不断完善山西省现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权管理。解决用水矛盾、处理水事纠纷、提升用水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水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水权的管理,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协同治理机制。只有不断进行水权管理创新,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解决山西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山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政治法律制度、发展程度不同,所实行的水权管理体系也各不相同。

(1)美国。美国各州拥有自己的水权管理体系,各州都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权交易中涉及生态影响、是否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跨流域水权交易及紧急状态时的干涉等方面进行审核、批准。

美国西部干燥少雨,水权管理是采用公有制形式,与我国非常类似。美国西部水权管理及建设中也经历了一些教训,值得我们借鉴:①水权的转让应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水权的界定不清晰是美国西部水权管理的主要弊病,使得水权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水权交易。②应准确地定位政府在水权交易市场中的角色。由于政府本身在水权交易市场中“既当裁判员也当运动员”,政府角色出现异化,美国西部水市场管理中曾出现“政府失效”的问题,结果便是公共服务的质量下降,政府机构人浮于事。

(2)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澳大利亚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其可分配水量越来越少、水资源供需的矛盾进一步突出,从 1983 年开始启动了水权管理改革。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至 21 世纪初期,水权扩大发展,2007 年至今,向可持续水权转变。①根据用水户的类型,水权分为批发水权、许可证、用水权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水权均可以转让,也可以是永久性的转让;可以在州内转让也可跨州转让;可以全部转让,也可以部分转让,但都必须遵守州议会的有关规则,国家也通过立法保障水权交易。但环境保护所需的水量是不能进行买卖的。

(3)智利。1981 年,智利出台水法并实施,随后启动了水权改革,2005 年智利的水法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水权管理的发展。在智利,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国家负责初始水权的分配。在水权分配时,要考虑现状的用水状况,以现状用水为前提。水权也是可以自由交易的,除个别限制外,水权持有者能按自由协商的价格出售水权。水权交易价格随交易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智利成立了水董事会,负责水市场的运作。在各地,水市场的运作具体由用水户协会负责。

智利在水权管理方面的特点:一是尊重用水现状,如智利在水权分配时,充分考虑现状的用水状况,以现状用水为前提;二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用水,智利在 2005 年度给出了这样的法律:水董事会进行新水权构建的过程中,要将社会环境问题纳入考虑范围中,尤其是制定的新水权不得和河流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地下水管理相矛盾。

.........................

 

第 2 章  水权管理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本章在水权管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方面,重在整理、归纳和总结水权、水权交易与水市场的基本概念、水权管理内涵及意义、水权行政管理的内涵和构成的相关基本理论,主要有产权理论、水资源价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等。

 

2.1  水权概念的界定

2.1.1  水权的内涵

关于水权内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其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否涵盖水资源所有权。在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下,水会表现出稀缺性、效益性和财产性,因此,水权是一种财产权,是一组或一束水的权利的总称。关于水权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观点,归纳起来有“一权说”、“二权说”、“三权说”和“多权说”四种主要观点。 持“一权说”的学者认为,水权是权利人依法对地表水与地下水使用、受益权利。

持“二权说”的学者认为,水权主要是指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持“三权说”的学者认为,所谓水权,指的是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人们在水资源上所拥有的所有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三种,分别是水资源经营权,水资源使用权和水资源所有权在内的三种权利。而持“多权说”学者认为,水权所包括的权利非常多,在基础权利上,比如所有权和使用权上,还包括这两种权利相关的权利,这些权利放在一起,形成权利束。

我们认同并采用“三权说”的观点。也就是说,人们在水资源上的占有、处置、使用和收益权利便是水资源所有权。在我国,水资源的所有权包含三层涵义:①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在我国《宪法》和《水法》中有明确规定,水资源的国家所有主要体现在国家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等方面。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农村集体经济使用,这在《水法》中也有明确规定,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③可以立足于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在水资源使用权的基石上创设使用权、用水权、开发权等。

单位和个人持有的水资源使用权是通过申请,经国有水资源的产权代表(各级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批准而取得的。水权的批准必须以江河流域的综合规划、全国和地方的水中长期供求计划以及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为前提。具备所有权的水资源使用者,其使用权也需要获得法律的维护,在无法有效行使水权的时候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该问题。

........................

 

2.2  水权管理的内涵

“管理”这个词汇的含义比较丰富,一般是指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现代管理指的是组织活动,这种组织活动是合理的而可行的,指的是在某个集体中由管理者主导的,借助于相应方案和人员以及具体的指导进行的活动,促使每个人共同努力,推动某个任务得以执行,完成任务的一个过程。

2.2.1  水权管理的概念 水权管理属于行政行为,指的是国家水权行政管理结构在行驶相应权利的过程中,按照现有法律来哦对水权的产生、变化以及消灭等进行组织、监控和管理的过程。②水权管理其实施主体是相关的水权管理机构。在我国,主要包括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如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从类型上看,以水权管理性质与方法不同为标准,主要有宏观水权管理和微观水权管理两类。前者是指对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的管理;后者是指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水使用权、取水权和产品水物权的管理。按照惯例内容上的差别,一般水权管理包括两种,即特殊层面的水权管理以及普通层面的水权管理。前者是指对水权权属的界定、对水权分配以及水权流转的管理;后者主要是指对水权的限制管理。根据管理对象、范畴和性质不同,水权管理可以被分成三种,即水资源配置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其中,水资源的配置权是国家对水资源分配权与处置权的总称,水经营的特许权是对水资源经营权进行管理的一项基本权力,水管理的监督权是专门委员会或社会公众对拥有水资源配置权和特许权的机构行使权利的行为及后果,以确保保证水资源分配公平、公正、合理。

2.2.2  水权管理的意义

水资源具有稀缺性,是实行水权管理的前提。山西水资源短缺,可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少,水资源稀缺性的特点,表明水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水权管理有利于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平衡所产生的矛盾,使水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缓解用水矛盾,解决用水纷争,使得流域内上下游之间、农业内部各用途之间以及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水的分配更为合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对水的需求,从而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加强水权管理有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水资源的配置引入水权市场机制和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激励机制,控制用水总量,引导水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地区或部门,改变我国水资源被无偿或低价使用的情况,可以发挥市场交易管理机制对用水节余者所具有的弹性补偿作用,促使水资源政府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让水资源更好的作用于百姓生活与经济发展。

此外,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水权市场经验表明,建立水权交易市场能够缓解水资源的稀缺性、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水权管理制度和水权市场已势在必行,优化水权管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第 3 章山西县域水权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19

3.1 山西县域水权管理的现状 ................... 19

3.1.1 水权管理机构与管理模式 ................ 19

3.1.2 水权的分配管理状况 ................ 20

第 4 章国内县域水权管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 26

4.1 浙江东阳—义乌模式 ........... 26

4.2 甘肃张掖模式 .................... 26

第 5 章山西县域水权管理优化的对策 ...................... 29

5.1 构建县域水权协同治理体系 ................... 29

 

第 6 章  山西清徐县水权管理优化的案例分析

 

6.1  山西清徐县水权管理优化的主要举措

清徐县于 2003 年率先在县域水权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初始水权进行了初步分配,尝试进行农业末端的水权交易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 400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5803 万 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1076 万 m3;地下水资源量 5522 万 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170 m3,不足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一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8.6%。全县水资源年需求量 12931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80%以上。2004 年以前,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 5924 万 m3,年超采 1528 万 m3。至 21 世纪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清徐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清徐县在 2004 年度开始进行了山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将节水型社会的打造提上工作日常,同时形成了以计量、监控设施和县级管理平台为基础的水权包产到户、节约归己、超用加价的用水管理模式,该模式下,当地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农业、工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均得到了保障。下面是主要成就。

6.1.1  全面推进了以初始水权分配为核心的四大体系的建设

这四大体系分别是: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的水权分配体系、用水计量控制监测体系、节水工程建设、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其中,通过节水工程,农业方面通过实施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及末级渠系防渗、平田整地配套等节水工程技术,使节水灌溉面积达 24 万亩,其中:井灌区共配套喷滴灌设备1200 余套,埋设固定输水管道达 1380km,受益面积为 17 万亩。清徐县人大、政府先后出台了《清徐县水权交易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为水权水市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

 

结论

近年来,我国已经有部分省区开展了水权管理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模式、浙江东阳—义乌模式、甘肃张掖模式、宁(宁夏)蒙(内蒙)模式、河北、北京水权交易模式、山西漳河流域的有偿调水模式。但是由于本研究是县域的水权管理模式,所以只借鉴了浙江东阳—义乌模式、甘肃张掖模式、山西漳河流域的有偿调水模式,这三种也是县域的水权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解决用水矛盾、处理水事纠纷、提升用水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水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水权的管理,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协同治理机制。只有不断进行水权管理创新,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解决山西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山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已有部分县开展了县域水权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水权管理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迫切要求不断完善水权管理。要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针对山西县域水权管理中存在的责权利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初始水权分配不完善、水价不合理等问题,在优化山西县域水权管理的对策中,要从水权管理的主体、初始水权分配管理、水权交易管理、水市场管理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水权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完善和优化。

水权管理要围绕着水权管理的目标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对水权行为的有效管理和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公民与村民等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协同治理模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权管理中的组织与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公民、村民等利益相关者在水权管理中的参与与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在水权管理中的桥梁与支持作用。

除厘清上述水权管理主体的关系外,山西县域水权管理还需要完善初始水权分配管理体系、水权交易管理体系、水市场监管体系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水权管理体系这四大水权综合管理体系,其中,初始水权分配是水权管理的初级阶段,水权交易的有效实施是水权管理的中级阶段,水市场形成与监管是水权管理的高级阶段,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水权管理是新时期水权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不法公职人员同步式与衔接式洗钱过程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洗钱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越发猖獗,尤其是资金的跨境流动,为各国经济与金融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向各国反洗钱部门提出严峻挑战。据有关国际组织和专家评估,全世界每年的洗钱额度约是所有国家经济总量之和的 2%—5%,即大约在 1.5 万亿—3 万亿美元。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2015 年 7 月 17 日报道,近年来,中国洗钱数量不断增加,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教授斯坦利·路布曼说:“非法资金的来源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腐败收益,还有偷税所得,第三是犯罪所得”,中国一年的洗钱量要大于 1 万亿元人民币。近年来,我国公职人腐败案件已然成风,据有关报道指出:中国每年腐败资金洗钱数额大约是总洗钱数额的 15%。面对如此严峻的洗钱形势,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不法公职人员洗钱过程做一个全面研究,希望为反洗钱部门遏制不法公职人员洗钱提供帮助,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不法公职人员通过上游的一系列手段获取巨额非法所得,再通过下游的各种资产处置与洗钱路径将其洗白,从而逃避追查,这样腐败与洗钱就会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关系。本文重点是对不法公职人员两类洗钱过程的研究及侦测,在对不法公职人员洗钱过程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通过打击不法公职人员下游资产处置方式及洗钱路径,一定程度上抵制不法公职人员上游敛财的欲望,有效打击不法公职人员肆无忌惮地敛财行为。

第二,通过对不法公职人员资产处置方式及洗钱路径进行关联分析,根据已掌握的不法公职人员犯罪线索推测不法公职人员其他未知的不法行为,为不法公职人员的洗钱犯罪的侦测研究提供帮助。

第三,通过采集不法公职人员资产处置方式及洗钱犯罪的关键点,总结出不同资产处置方式与洗钱方式的可疑特征,为进一步发掘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犯罪提供线索。

.......................

 

1.2 研究方法

(1)归纳法

通过对正义网,廉政网等各大媒体所公布的大量不法公职人员洗钱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不同敛财数额条件下,不法公职人员选择资产处置方式与洗钱路径的倾向性。

(2)统计分析法

首先,通过对已公布的不法公职人员洗钱案例进行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得出一个有关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犯罪案例样本,样本容量为 156(案例信息采集使用本课题组王飞飞等人设计的案例信息调查表)。其次,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不法公职洗钱犯罪过程中的实际参数,为下一步的仿真工作做好准备。最后,本文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不法公职人员参数间的推测关联模型。

(3)仿真方法

本文在构建不法公职人员同步式洗钱过程模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挖掘不法公职人员洗钱过程的有关规律,在仿真参数确立基础上,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对不法公职人员洗钱过程进行仿真。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对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过程研究中,由于对退休离职不法公职人员洗钱案例的公布较少,缺乏相关数据,因此没有对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进行仿真研究。

............................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洗钱的概念、特点、阶段

现代意义的洗钱行为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芝加哥阿尔·卡彭(Al?Capone)等犯罪集团利用开办洗衣店为掩体,将贩毒后的所得收益混入正常的营业收入且申报纳税,从而将非法所得转变为合法收入的一部分,学术界把它作为现代意义上洗钱活动的开始。

然而,由于洗钱行为在各个国家的状况不同,因此在研究洗钱过程中,关于洗钱的概念也会有差异,最早获得学术界认可的洗钱概念是,1988 年《联合国禁毒公约》第 3 条第 1 款将洗钱定义为:明知财产源于某种犯罪行为,为隐瞒或掩饰其不法来源,或为协助他人逃避法律而转移该资产财产的行为。

此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反洗钱法中给出了洗钱的概念。我国刑法中将洗钱定义为“明知收益是来自与毒品犯罪、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或者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等非法行为,为掩盖其收益的来源以及性质,利用各种途径将收益合法化的行为”。

由此可见,洗钱的实质就是通过转账、投资、地下钱庄等各种手段,隐藏或掩饰其财产的真实来源和性质,从而将上游犯罪所获得的非法资产,转变为被不法分子可以公开利用合法资产的行为。

洗钱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 洗钱智能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不法分子能够使用互联网在网上进行洗钱,网络转账的高智能性洗钱又带来新的难题。2 洗钱过程隐蔽性强。为隐藏非法所得的真是来源及性质,犯罪分子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例如多次转账、开办空壳公司、等手段掩饰其非法所得。3 洗钱犯罪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为了能够达到安全洗钱的目的,不法分子将资产转移至境外,逃避本国机关的追逃。4 洗钱更加专业化。根据(FATF)专家所说,每年世界上有数千亿美元的黑钱被洗白,问题背后的原因表现为洗钱活动越来越专业化和行业化,犯罪分子通过利用那些高级律师和会计师以及银行专家等具有专门洗钱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帮助其洗钱。

一个完整洗钱过程包含三个阶段:首先是放置阶段,就是犯罪分子将非法所得混入合法收益一并存入银行,从而转变为合法存款的过程;其次是离析阶段,即掩盖犯罪收益的真实来源和非法特征;最后是融合阶段,即将洗白后的犯罪收益或资金转移安全账户中从而完成了洗钱。

.....................

 

2.2 不法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法所得境外转移、非法所得处置方式和不法公职人员上游敛财与下游资产处置关系三方面。

近年不法公职人员携款外逃案件频发,致使学术界对于非法所得境外转移的洗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境外洗钱规模、腐败资产境外追回以及境外洗钱手段研究。梅德祥、高增安运用沃克洗钱规模测度模型和修正的沃克重力模型,得到我国 2011 年大约有 568.2 亿美元被洗白,其中诈骗(包括腐败)洗钱规模为 365.59 亿美元。林雪标在对腐败资产追回的研究中提到,截至到 2006 年,有 800 多人因经济犯罪而外逃,涉案金额达到 700 多亿元人民币,他认为,在完善我国腐败资产追回机制和法律的同时,应加强国际间反腐的合作。

赵阳认为,可以通过资产分享的方式鼓励外逃国家积极配合我国抓捕不法公职人员,降低损失。高波、苗文龙在转型期腐败行为与洗钱途径分析中认为资金外逃是多种洗钱方式的复合,例如地下钱庄、进出口贸易、空壳公司等。林雪标比较全面的概括了不法公职人员腐败资产转移境外的 6 种手段:(1)利用洗钱渠道将腐败资产转移到境外,例如通过中间代理人或者子女移民国外、亲属办“空壳”公司等方法,或者利用地下钱庄转移。(2)利用子女留学、家属定居海外等方式,转移腐败资产。(3)行贿人在境外将赃款存入受贿者境外安全账户,或者直接在境外为受贿者购买房屋等不动产。(4)蚂蚁搬家式的现金走私方式。(5)使用信用卡工具或者网银转账向境外转移资产。(6)通过字画、古董等艺术品方式转移资产。

以上是关于不法公职人员资产转移境外的研究,对于不法公职人员非法所得在境内的处置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王亚琼(2012)在搜集了 730 个有关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例后,统计出公职人员下游资产的处置方式与洗钱方式,通过构建有序逻辑回归模型,甄别出直接影响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途径的因素是年龄、犯罪金额、级别三个因素。

........................

 

3 不法公职人员资产处置方式分类与实证研究................9

3.1 不法公职人员资产处置方式分类......................9

3.2 不法公职人员资产处置方式实证研究.........................10

4 不法公职人员同步式洗钱过程研究................ 13

4.1 不法公职人员同步式洗钱典型案例分析........................13

4.2 不法公职人员“同步式洗钱”模型构建........................14

5 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过程研究............... 35

5.1 衔接式洗钱分类.............35

5.2 两类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心理状态分析...............36

 

5 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过程研究

 

5.1 衔接式洗钱分类

根据刘朝阳对腐败洗钱的分类可知,衔接式洗钱与同步式洗钱最大的不同在于:先腐败后洗钱。然而,先腐败,后洗钱,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利用职权进行非法敛财,囤积资产,在其职务履行完毕后,再将非法收入合法化。本文认为,广义上的衔接式洗钱,除了以上狭义理解之外,还包括那些仍履行职务且之前虽然一直非法敛财,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采取洗钱行动,(与同步式洗钱边捞边洗、连捞带洗不同)然而,随着目前反腐形势的紧迫,导致其:一方面不再进行腐败,另一方面,要迫切的对之前所敛下的巨额财产进行“洗白”处理。

随着中央对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不仅对在职的不法公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而且对已经退休或者离职的不法公职人员同样追究其责任。十八大后,党中央增加了对退休离职官员查处力度,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级别上,都有较大的收获:仅在 2014 年上半年,就有 17 名副厅级以上退休官员落马,由此可见,“退休=平安着陆”的潜规则已经被打破,贪腐已经成为一种终生风险。此外,大量被曝光的案例表明,公职人员离职后存在经营型、分红型、转移型等多种洗钱方式,因此有必要对退休或者离职不法公职人员这种先捞后洗的衔接式洗钱过程进行分析。然而,对于那些目前仍在其职位且由于反腐态势的严峻性导致其等不到离职后再去进行资产处置,急需通过洗钱途径隐藏其非法所得。对于这类不法公职人员而言,他们的洗钱过程会如何选择,以至安全平稳的达到洗钱目的。

根据行为理论可知,某一行为的发生是由促使这一行为的动机与需求所引起的。所以,不法公职人员洗钱行为的表现正是由于具有洗钱的需求与动机。然而,需求与动机又是基于心理的催化形成,所以,洗钱行为表现归根结底是由不法公职人员的洗钱心理因素所导致。由于不同公职人员洗钱的心理特征具有差异性,那么,在处理非法所得的洗钱过程中所选择的洗钱方式与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基于此,本文根据公职人员是否仍履行职务,将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分为:在职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与离职不法公职人员衔接式洗钱。

..........................

 

6 不法公职人员同步式与衔接式洗钱侦测研究

 

6.1 不法公职人员同步式洗钱侦测研究

为了能够根据所掌握的可疑不法公职人员的个别线索,推测其未知的不法行为以及其财产运作情况,本文将不法公职人员的各个参数进行关联研究,以便从已知的线索中侦测出该不法公职人员其他的不法行为。

本文将不法公职人员的潜伏时间、敛财总额、消费总额、匿藏总额、增值收益总额、转移境外资产总额、投资资本总额、以及所有资产总额等结合起来进行关联分析,提出了已知其中某一个变量参数,可以推测出该不法公职人员其他的犯罪行为,同时运用 Eviews 软件对以上各参数进行了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得出有关不法公职人员不同的参数间的具体关系。

由于对于侦测机关而言,通常能够得到不法公职人员非法行为的有价值的线索较多,就本文中所取的参数来讲,本文分别选择不法公职人员的匿藏总额、转移境外总额、投资总额三个参数作为已知线索,来推测不法公职人员其他非法行为参数。

6.1.1高级别不法公职人员侦测研究

已知高级别不法公职人员目前的匿藏总额,来推测其他非法资产的运作结果。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云南省A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教育能够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正外部效应,特别是在教育体系中占基础地位的义务教育。之于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首先体现在教育的质量、规模、普及程度。从原始社会劳动技能的耳口传递到现代社会科技文明的学堂授课,教育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之于个体,教育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启迪个体心智,提升个人能力与素质。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际,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是国家关注的核心议题,更是兴国安邦的关键性范畴。

2006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同年 10 月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客体作出了相应表述,教育均等化是一项重要内容;2007 年 10 月中共十七大会议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政治报告中。《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提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将会比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更为复杂、更为艰巨,花费的时间也会更长。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需加快,要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纵向流动的渠道。

然而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至今,全国各地的义务教育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直接或隐性的问题。城镇一体化步伐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谋生,部分随迁子女也入城就学,农村生源骤减。为了保证每一位随迁子女都能接受与城镇子女大致相等的义务教育,一放面,政府尽力改善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方面受到不均等待遇的状况;另一方面,为了优化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国家实施撤点并校,调整校点布局的政策。对于偏远或地势不利的农村地区而言,撤点并校工作的开展反而导致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事故频发、辍学等问题的产生,反观城镇,依旧需要负担着较重且不断加重的义务教育供给压力。这些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云南省 A 县是 1986 年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虽然 A 县人民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与行动确保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发展,但均等化目标真正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义务教育均等化

国外学术语系中鲜有“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提法,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教育公平。在对公平涵义的解读中,论者们的结论都各有侧重。Paul·Samuelson 提出公平应体现在所有公众能够均等的消费纯公共产品。Dworkin 认为公平是指公众应当拥有平等的资源。罗尔斯也认为公平就是指基本物品的平等。而阿玛蒂亚·森表示公平应当是能力方面的平等。

针对教育公平,论者斯托克顿·胡森认为有三层含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麦克马洪将教育均等归结为三种类型:水平均等、垂直均等、代际均等。萨托利则将教育平等归结为教育机会平等与权利平等。科尔曼认为教育的公平体现于四个方面:进入教育体系的平等、参与教育的平等、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对个人发展前景机会影响的平等。3同样,安德森也将教育的平等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的相同、二是教育机会的平等、三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四是每个人的学习结果都能够适应实践。詹克思从反面总结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教育的不公平首先体现在学生无法公平地获得学习资源,其次学生缺少公平的入学机会,最后是学生不能够公平地选择学习课程。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对策研究

论者哈里·布里格豪斯研究指出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均等的核心内容。DoE 建议应合理化学校教师岗位,均衡师生比。

为保障教育公平,不同国家依据各自国情实施相关政策。在美国,联邦政府执掌义务教育权,通过立法与财政拨款,塑造多元公共教育服务格局,宏观调控基础教育。英国政府为了追求教育起点公平,将保证所有人能够接受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政策,制定一系列区域、学校、群体间初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韩国为提升教育普及率,通过立法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的全部工资,取消中学入学考试,并建立了教师轮岗制度。

......................

 

第二章  公共政策及执行相关理论概述

 

本章内容首先对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特征作出概念界定,其次对公共政策执行及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再次对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矫正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最后归纳了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要求。

 

第一节  公共政策内涵、特征

一、公共政策内涵

关于公共政策的内涵,中外论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有着差异化的解读。威尔逊理解下的公共政策是指由国家意志表达者(政治家)所制定,再经由国家意志执行者(行政者)去落实的法律法规。拉斯韦尔与卡普兰则将公共政策解释为具有愿景、谋略、价值的详细规划。托马斯·戴伊表示政策部门决定做或不做的事务就是公共政策。戴维·伊斯顿研究发现公共政策即政治体系权威决议的输出。

国内论者张金马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政情指出,公共政策就是党政部门为了对团体行动与个人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而制定的标准或方针,陈振明则认为公共政策是党政部门展现出来的政治行为或准则,这些行为或准则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文化等特定目标的实现。

基于上述各有侧重点的定义与结论,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对公共政策作出如下定义:公共政策即在具体阶段内,党政部门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制定的行为参照,具体表现为决议、暂行办法、法律法规等等。

二、公共政策特征

1、阶级性

社会关系领域中会经常出现不同形式的问题与矛盾,因此就需要政治主体制定公共政策化解危机,解除障碍,规范客体行为。政策主体是国家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代理者,统治阶级的意志、诉求与愿望都会在公共政策中有所体现。因此,公共政策具有相当显著的阶级性。

2、整体性

社会事务是交互复杂、相互牵连的,公共问题也是如此。因此在拟定公共政策时不能孤立、割裂地看待公共问题,需要从整体上加以综合考虑。此外,完整的公共政策包括了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及监督等环节,每一个环节作为公共政策整体的一部分都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割裂。

3、超前性

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存在是为了克服公共困难,但有时会出现“头痛医头”的短视效应。合理的公共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地化解当前社会矛盾,同时还包含了对问题走向及未来发展的判断及规划。但是超前性与脱离实际的幻想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基于精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预期作出科学的统筹安排。

........................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及影响因素

一、公共政策执行

执行概念最早出现在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中。而西方学术界开始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应当是在 1973  年,论者普雷斯曼和韦尔达夫斯基公开发行《执行》一书。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执行的探讨在西方学术界达到了顶峰,学者们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力的“执行运动”。

论者马尔科姆·L.  戈金将政策执行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集中于政策执行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探讨;第二阶段的研究侧重于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及模型分析政策执行相关问题;第三阶的研究企图通过探讨政府间执行沟通模式对前两个阶段研究内容进行整合,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以下 7 种理论颇具代表性:1、行动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侧重点突出了对政策行动分析;2、组织理论。基于组织立场探索解析政策执行;3、因果理论。该理论研究焦点集中在政策执行中的因果关系,将政策看作是一种假设;4、管理理论。对政策执行进程中管理过程的强调;5、交易理论。政策执行被视作为在政治方面议价的过程;6、演化理论。提倡在政策执行的动态进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形对政策方案与目标作出修改;7、系统理论。将政策执行看作是政策执行者与周围环境要素的互动。

关于公共政策执行内涵,论者普雷斯顿和韦尔达夫斯基将政策执行解读为一种互动过程,即期望实现的政策目标同具体执行行为之间的互动。同样,麦克拉夫林也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互动过程,即为了落实政策预期,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之间进行沟通、适应、调节的过程。奥图尔、戈金等学者基于网络视角分析政策执行,认为政策执行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处理仅仅依靠政府是难以完成政策任务的。琼斯研究表示执行即是一系列具体行动,而行动的目的则是使得某个项目生效,行动中主要包括组织、解释及应用。

进入 21 世纪,国内关于政策科学的研究结论更能恰当地反映实际国情。对政策执行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论者陈振明认为政策执行即执行者以将政策预期转变为实际成果为目标,通过建立执行组织,协调运用多种资源,采取传播、讲解、执行、监督、评估等行为的过程。3林水波、张世贤将政策执行理解为存在于目标与执行之间动态的行为。莫勇波指出政策执行即在准确理解政策目标及方向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配置、调动、利用多种资源,以期有效调控政策、完成既定目标。

..........................

 

第三章  云南省 A 县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及政策执行实证分析 ...... 24

第一节   A 县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 24

一、A 县义务教育基本概况 .................... 24

二、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 25

第四章  云南省A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现状、偏差及原因分析 ............... 36

第一节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现状 ............... 36

一、政策执行主体现状 ....................... 36

第五章  推进云南省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的对策 .............. 49

第一节   增进政策主客体沟通,增强客体政策认同度 ........... 49

 

第五章  推进云南省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的对策

 

本章根据实证分析及执行偏差原因分析所得结论,并结合 A 县政情、社情提出推进云南省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的对策。

 

第一节  增进政策主客体沟通,增强客体政策认同度

一、形成理性对话,增进政策主客体沟通

政策执行者应利用多种媒介宣传讲解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构建多元网络交流平台,组织资源相互分享,构建信息双向传输机制与反馈机制。保障群众知情权与参与权,培养群众参与沟通的意识,为群众提供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对群众所咨询的问题和所提出的困难要细心耐心地解答,积极主动充分地收集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形成政策主客体间的理性对话。

二、巩固政策有益成果,增强客体政策认同度

增强政策客体对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的认同度,一方面需要政策执行者合理有效地对政策进行宣传与讲解,另一方面更需要政策执行者通过巩固政策有益成果,确保学生家长能够切身感受到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给他们孩子在学习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改善。执行者应当切实做好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和巩固工作,建立对口支援、社会参与的多种形式的贫困学生综合救助机制。

其次,深层次开展基础教育课程革新工作。适宜适当地革新授课内容及方式,倡导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在合作、讨论中获取知识,广泛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寓教于乐,避免学生因学习枯燥而辍学的现象发生,切实保障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此外,及时向中小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管理信息。及时选派教师参与各类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会,综合分析各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对待“送教下乡”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认真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并初步建立起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监管、控制和评价制度。

......................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结合云南省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现状,针对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问题,通过整理国内外关于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研究现状,以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进 A 县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的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是:

(一)通过相关性分析,政策客体认同度与政策执行存在显著相关性;执行者偏好与政策执行存在显著相关性;沟通与政策执行存在显著相关性;经费资源与政策执行存在显著相关性;传统观念与政策执行呈低度相关性。

(二)通过回归分析,政策客体认同度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由大到小分别是:执行者偏好、传统观念、沟通、经费资源。

 

二、启示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下不足:(一)样本总量偏少,设问欠缺针对性。由于受到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此次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 350 份,回收问卷 310份,其中有效问卷 289 份,样本总量偏少,导致统计结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此外,部分受访者因职业差异对调查问卷中的部分设问背景并不知情,影响调查结果,因此问卷设问缺乏针对性。(二)假设自变量存在局限性。本文参考国内外关于公共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实践及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次研究的五个假设自变量,但这五个自变量并不能全面反映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执行问题。

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本文将会更加全面细致地整理相关文献及理论,进一步优化假设变量,扩大样本总量。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的质量信用监管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社会信用是社会治理和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制度体系,而质量信用又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饰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建立和完善,质量信用监管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它不单有利于企业对商业风险进行必要防范,为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性的市场经济秩序。虽然我国在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上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产品质量失信、经营失信等行为仍然存在,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不良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伤害了广大民众对公序良俗的信心,扰乱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这些弊端更加凸显出质量信用监管的重要性,提升企业质量信用有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提升企业获取政府、供应链、市场等资源的能力;有助于科学评价企业质量技术水平,准确反映企业潜在的质量技术信用风险;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生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维护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信息资源在战略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各市场主体决策规划的战略资源。政府部门作为个体、企业和其它公共部门的信息桥梁,在社会要素之间传递和中转信息,其信息流量在数量和流速方面的增长十分惊人。政府部门信息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蕴藏着海量隐性资源,能引申出巨大的社会价值,而对政府信息进行增值利用研究有助于实现其隐藏价值。目前政府信息增值利用已普遍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很多西方国家也把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这一过程称之为“再利用”,意为公众、企业、政府部门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再加工和再利用。强调将原始公共数据转化为可供使用的公共信息资源,实现由数据向价值的转变,以达到为使用者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政府信息增值利用能够实现对零碎繁琐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再利用,发掘出隐藏的经济、社会价值,其实质是实现政府的政务信息由数据向价值的转化。从外部效应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利用有助于满足各社会群体对有效信息的需求,能够有效服务于各市场主体;从内部效应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利用也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进行科学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一、国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一)国外关于质量信用的研究

1.国外关于质量信用概念的研究

美国最早提出了“质量信用”的概念。1915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 Max F Meyer 等人在“Credit for Quality”详细论述了质量信用(Max F Meyer, 1915),并以教育为对象提出了质量信用的一般原则。但是关于其定义,国外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论述。目前,西方的主流看法是把质量信用作为企业信用中的一部分,作为“企业品质”(Character)和“企业性能”(Capacity)的主要评价指标,与“资金能力”(Capital)一起,共同构成企业信用的“3C”评价模型的基本要素,同时成为“4C”、“5C”等升级模型的基础。企业品质和企业性能的信息被纳入征信系统中的贷款人信息范围内(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Loan Applicant),与金融信息(Financial Information)形成两大企业信用基础数据。

2.国外关于质量信用体系的研究

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素质很高,加上行业协会强大的质量信用管理功能,使得企业质量信用管理体系早在 1960 年代基本确立,并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交易、企业债发行和政府采购行为中。企业早已经充分意识到良好的质量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必要前提,提高自身质量信用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国外企业的质量信用更多地体现在企业技术标准的先进程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上,加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水准的国家标准使得企业质量失信成本很高,故而一般意义上的假货、冒牌货等以次充好的低水平失信案件已经很少。更重要的是,企业质量信用评估的结果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因而直接影响到企业本身在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表现,也影响产品的品牌效应,甚至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3.国外关于质量信用监管的研究

在发达国家,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包含在企业的品格和企业能力的综合信用报告中,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贷额度和融资能力。因此,国外近 20 年质量信用监管的研究倾向于精细化,重点研究企业质量信用(企业能力)状况与金融价值和财务效用的关系。例如,Darrell Duffie 等人通过计算某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交易价格与质量信用的兑换率来解释企业经济效益与产品质量信用的关系(Darrell Duffie,1996)。近期文献中很少有专门研究企业质量信用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研究在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精细化管理条件下质量信用(企业能力)的金融属性和财务意义。例如,Y Mustafa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企业信用评级的计数过程(Y Mustafa,2004);A Elena 和 G Eric 用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关于企业信用评估的前馈系统和专门架构等(A Elena, G Eric,2008);Baesens, B.等人用神经网络进行企业质量信用评估模型中的参数辨识(Baesens, B., Setiono, R., Christophe, M.,2003);H. Tutut, M. D. Mustafa 用粗糙集方法进行信用评价属性(H. Tutut, M. D. Mustafa,2010)。也有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信用信息价值的成果,采用的方法以对策论、决策分析为主(Larry. G., 1999. Akerlof. G.,1970)。从已有的文献成果中我们很难看到关于质量信用信息增值利用的实证研究,但是,这些成果对于本选题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意义。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质量信用

质量信用是一个泛而宽的概念,通常我们把它认为是社会信用的组成部分,政府也存在信用问题,我们称为政府信用或政府公信力,而质量信用所指对象一般是企业、更局限的说是针对生产性企业。根据本论题的实际研究视角,本文所指的质量信用限于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受限于笔者的数据收集能力,在后文的数据分析中进一步把企业的范围缩小到了依法设立的,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工业生产许可证等行政许可的生产型企业,也被质监部门称为“获证企业”。本文对质量信用的定义将沿用官方的表述:质量信用是指企业获取并维持他人对其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信任能力,在遵守相关质量法律法规以及标准执行的条件下能提供顾客所需的产品或服务的程度。

二、政府信息增值利用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是由政府、公众或企业等有关主体为了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在零碎繁琐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开展深度分析与加工的活动,挖掘其潜在经济效用与社会价值,将原始公共数据转化为可供使用的公共信息资源,实现由数据向价值的转变,以达到为使用者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实质是实现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价值蜕变。从广义上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利用有助于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有价值信息的需求,能够有效服务于广大社会主体;从狭义上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利用也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进行科学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三、最小数据集

最小数据集(MDS)是指通过收集类别最小、数量最少的数据来反映一个事物或对象的具体状态,要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对众多影响该事物的因素进行重要级排序,其核心是针对被研究对象建立起一套精简实用的数据指标。在官方层面最小数据集也指代政府部门在某一业务领域强制征收的数据类别。由于不同监管者和信息接收者对该数据集如何是最小,或者最精简持有不同的态度观点,所以对最小数据集的如何是“最小”也会有不同看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下,根据通用属性划分方法把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私人产品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至于混合公共产品又分为公共资源和俱乐部产品,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是公共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是俱乐部产品。

从经济学的角度,信息属于市场客体,也就是市场交易的对象,属于一种产品。而根据对公共产品给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判断政府部门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等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判断公共数据库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

二、囚徒困境理论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代表例子,反映的是个人选择往往有悖于集体选择。集体的愿景可能是这样的,并且个体之间也都清楚这个共同的愿景,但是自身的最终行动却往往有悖于集体愿景。

从政府部门信息利用的角度来看,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样存在着囚徒困境。从外部大的环境来看,目前政府已经开放了工商、学历、学籍、公安等方面数据,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已先后接入,以供自身使用。可从内部环境来看,却普遍面临信息孤岛问题。各个部门在自身系统里都掌握着一部分与企业质量信用相关的信息,且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掌握着全部该企业的各方面的信用信息,例如工商、税务、质检等政府部门和银行、法院等公共机构,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共享信息属于构建信用社会的集体理性,降低相互之间搜集信用信息的成本。但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各方都希望能够共享他人信息而独享自身掌握的信息以获得更多利益,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囚徒困境”。

三、西蒙的事实与价值研究理论

西蒙作为行政学派的领袖,其行政学研究的方法理论对许多学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行政学研究方法论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任何政策活动和行政活动都包括价值和事实这两个因素,事实因素回答的是事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价值因素回答的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期望状态,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以本文的主题企业质量信用的监管为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本身就是一个管理决策的过程,决策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也贯穿其中。本文对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企业质量信用监管模式的探索实际上是为监管决策提供事实判断的基础,根据以往综合执法的结果,筛选出重点监管的企业。监管者可根据这一事实表现的情况,再结合自身平时执法的价值标准,针对不同信用状况的企业考虑适当的监督管理力度和方式,正是一个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结合的监管过程。

......................

 

第三章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与质量信用监管的关系研究 ............. 17

第一节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与质量信用监管的政策相关性............... 17

一、关于质量信用监管的政策梳理 ............... 17

二、关于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政策梳理 ............ 18

第四章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昆明市质量信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第一节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昆明市企业质量信用监管的现状................... 21

一、昆明市企业质量信用现状 ................... 21

二、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昆明市质量信用监管的现状 ............. 22

第五章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昆明市质量信用监管模式的构建 ...... 31

第一节   关于质量信用监管最小数据集的构思和实现路径................ 31

一、质量信用监管最小数据集的构思 ........... 31

二、质量信用监管最小数据集的实现路径 ............. 32

 

第六章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加强质量信用监管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立法保障措施

一、推进企业质量信用的立法保障措施

与舆论、道德相比,法律对企业质量信用的约束力更加直接、力度更强,当前质量失信行为频发与法律配套措施不完备有很大关联。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规范作用。为了加大企业违法成本,规范企业质量信用,加强企业质量信用制度建设,建议完善质量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信用立法工作。建议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负责主体,同时明确质量信用信息增值利用的主体分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明确质量信用信息的采集标准和共享原则,建立信息来源追责制度切实保障质量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加快企业质量信用的法规制度建设,对《昆明市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管理办法》进行立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企业质量信用管理工作,使以信息增值利用促成质量信用的监管有法可依。

二、推进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立法保障措施

政府信息增值利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而我国现如今的政府信息增值利用效率很低,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的空缺和滞后,我国尚无一部专门针对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法律规范文件,与之相关的政策也已历时久远。三军未动法律先行,由此,推进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立法保障来明确社会主体的责、权、利至关重要,建议国家制定促进政府信息增值利用的法律法规,鼓励政府和市场对有着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利用。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管理办法来确保信息使用者公平合理的进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放在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对质量信用监管的思考,也就是从信息利用的角度去研究具体的监管行为。目前国内关于政府信息增值利用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所以笔者也很难找到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笔者认为,信息对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家更是把数据提升到战略性基础资源的高度,而要使信息服务于监管,其核心是要找到一条恰当的途径。同理,质量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被框定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何才能发挥质量信用信息在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对质量信用信息的增值利用,本论文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将最小数据集的思维引入到企业质量信用的监管中,以质量信用信息为数据基础建立起企业质量信用监管的最小数据集,并详细阐述了它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范围。在理论上,以最小数据集作为质量信用信息增值利用的途径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但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去进一步检验它的可行性并探索优化方式。本论文在构建出这样一条途径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关于在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下加强质量信用监管的诸多建议,为下一步完善质量信用体系乃至于完善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打下一定基础。

然而,本文尚存在着一些不足点,有待在后续研究中逐步完善优化。一是本文的企业研究样本局限于生产性质的实体企业,对于商贸类、非实物服务提供类企业在质量信用监管中如何发挥政府信息的作用有待于下一步的探索;二是最小数据集有待于持续优化,“最小”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最小数据集是相对于大数据而言的,所以不同行业、不同监管者根据实际需要对于最小数据集中“最小”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最小数据集并不存在一种普适状态,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监管水平的发展程度来进行持续优化改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