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视域下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异化及其治理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52633 论文编号:sb2022111010213849620 日期:2022-11-2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笔者结合现状与理论分析,探索数字政府视域下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异化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异化治理可以从社区自身组织架构的扬长补短、科学的痕迹管理制度设计及合理的留痕技术手段运用这三个维度着手,采取具体措施以推进社区治理中各部门的协同运作、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政府的逐级推进,各级行政组织也向着数字化全面转型。痕迹管理,一种在社区工作中普遍运用的管理手段,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这种管理方式给基层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一部分危害,反映出技术赋能难以转化为管理效能的实质问题,使基层组织陷入“痕迹=痕绩”的误区。本文通过全国范围资料搜集及选取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数字政府背景下社区工作痕迹管理问题展开研究。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1)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下政府行政方式向着数字化全面转型
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中,痕迹管理一直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运用于整个体系中,有利于上级对下级进行监管,从而推动中央各级治理体系的形成及推动。党的十九大以来,报告明确提出“数字政府”概念,将数字政府和电子政务与现行的行政业务有机结合起来,以信息化、智能化方式带动各级政府行政方式开始向着数字化全面转型。
(2)社区痕迹管理也正在实现数字化转型
社区是国家社会体系中一个最小的单元,国家的治理必须落实到社区治理上,落实到基层上。随着数字政府的建设、信息化进程的推动,一些政务APP的推广、微信群打卡、手机拍照录像留痕等网上政务手段进入了社区工作中的日常。社区的痕迹管理也从原来的传统痕迹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痕迹的最大利用化,也更加方便了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为数字化转型作出了进一步推动。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痕迹管理是目前行政组织层级中的通用管理手段,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痕迹管理逐步演化成数字痕迹管理。现有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即痕迹管理、痕迹管理异化及针对痕迹管理异化治理对策的研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痕迹管理研究
目前,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对痕迹管理的内涵和概念进行探讨和界定。痕迹管理(Management By Marks,MBM)的意思就是指工作中的全部生命周期都可以用痕迹来体现,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要留下痕迹,痕迹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电子照片、音频等,以便日后有据可查。颜昌武、杨华杰(2019)提出在15世纪的欧洲,备忘录、日记账和分类账等形式的日常记事管理可以看作是“痕迹管理”的前身[1]。痕迹管理存在于基层的各种工作中,例如在精准扶贫任务中,痕迹管理被用来反应在扶贫过程中时间和内容的记录,每个人的具体责任和工作环节流程都在痕迹中有着细致体现[2]。
(2)痕迹管理异化的研究
① 关于痕迹管理异化表现的研究
张明(2019)提出这种痕迹管理异化现象,可以称为“痕迹拜物教”,其产生有一部分是历史遗留原因社会体制关系[3]。黄贵辉(2020)发现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定会滋生痕迹管理异化现象[4]。金万鹏、孙道进(2021)在文中指出在工作中准确辨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痕迹主义的三种主要表现,分别是象征性留痕、选择性留痕、照搬性留痕[5]。唐皇凤(2021)也在文中将痕迹管理分为正常状态和异化状态,并进一步根据异化程度(性质)的差异,将其异化状态具体分为过度留痕与虚假留痕两种类型[6]。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痕迹管理
痕迹一般是指事物经过后,留下可以被人察觉的踪迹或印迹[32]。在行政工作中痕迹一般指的是在不违背法律及工作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对工作日常进行文件、表格、图片等形式的纸质或电子记录。痕迹管理是指在一切管理活动中留下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实体和记录的管理方式[33]。在日常工作中,痕迹管理的实际运用效果各有利弊。
2.1.2 痕迹管理异化(或“痕迹主义”)
异化这一概念最早在黑格尔的哲学作品中提出, 后在马克思的著作里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概念, 逐渐形成了更具体化的对异化的解释。
痕迹管理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使得管理更精准更清晰、更公正,但在管理过程中因异化现象的产生反而阻碍了管理目的的实现,成为我们达到目的上的障碍,使得痕迹管理从管理手段变成了唯一目的。
痕迹管理异化,原本用来方便基层工作考核的管理工具,异化成了基层人员的行政负担来源,并不是所有的痕迹管理都是异化现象,那些无效的、低效的痕迹管理才是所谓的痕迹管理异化。
痕迹管理异化是痕迹主义的表现,痕迹主义指的是做的任何事情,都得留下痕迹。没有痕迹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效,会变成无用功。痕迹主义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新变种,主要表现为一切以痕迹为中心、有意制造虚痕假痕等,痕迹主义很容易误了基层干部的“实绩”,让他们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这些形式主义上[34]。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科层制理论
科层制理论(Bureaucracv Theory)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使组织发展成一个合理有原则的结构,并保证组织高效、科学、合理的运作。科层制理论设想的是这样一种组织形式:组织的每个人的工作环境都是公平且有规章制度的,按劳分配资源等配置,职级架构、终身职业承诺等。但是过度科层制的组织会导致机械化,每名员工缺少独立自主的意识,机械并被要求严格的根据规章制度完成任务。对于我国组织行政来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现代化科层制治理改革为重要推动机制的社会建设方式,这种改革也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首先,因为科层制体制要求,组织内部逐渐形成了制度约束、指标激励、考核评比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治理体系,但是在这种治理体系的苛求下,干部官员逐渐固步自封,将部分的权力和利益掌握在部门领域手中,减弱了社会利益。
其次,科层制是我国各级政府组织的主要治理模式,上级主管单位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提高了上级对下级的监管力度,但同时,如果不与时俱进根据基层实际情况调整这种管理方式,上级政府有时会被迫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推进任务完成。
最后,因为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基层回应社会诉求,但处于科层制的很多官员,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组织集体荣誉,面对自上而下的管理监控考核压力,会潜移默化的寻找自保手段,不注重组织实际绩效,而满足于形式要求,这样就会催生很多的痕迹主义。
............................
第3章 数字政府视域下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及其异化现象............... 19
3.1 从传统政府到数字政府的痕迹管理演变过程 ................................ 19
3.1.1 痕迹管理工作的变化 ....................... 20
3.1.2 痕迹管理技术手段的转变 .......................... 20 
第4章 基于30个社区的痕迹管理异化问题调查分析 ................... 29
4.1 调查设计 ................................ 29
4.1.1 样本选取 ................................ 29
4.1.2 调查方法 ................................ 30
第5章 数字政府视域下社区工作痕迹管理异化的成因分析................... 55
5.1 从社区组织架构的维度 ......................... 55
5.1.1 社区自身“角色”属性的异化偏移 ....................... 55
5.1.2 科层制管理体系的弊端 ........................... 56
第6章 数字政府视域下社区工作痕迹管理异化问题治理的对策
6.1 形成社区管理数字治理格局
社区是构建国家管理格局的微观基础,是最直接面对政府工作的“毛细血管”,社区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着政府工作的落实情况。但在过多的“痕迹”负担下,就容易忽略工作实效,影响社群关系。因此首先就是要界定社区边界,理清与上级部分权责关系,同时要借助政府数字化转型,共创协同治理模式。
6.1.1 明确社区部分职能定位关系
当下,社区组织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非为政府组织内机构,但却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并且会有“属地管理”约束社区。通过调研发现,这样的层层加码,使得社区干部的工作复杂性加强,在工作中为了避责,不可避免的开始处处留痕,而不是将服务群众作为重点工作,所以理清社区具体责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1) 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权责清单
实际工作中,社区基层干部反应这种治理模式责任泛化严重,让基层疲于应付,催生痕迹主义。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理清社区具体责任,明确谁为主、谁配合的主次关系和职责分工,厘清职责边界、规范“属地管理”的基础和核心①,只有努力规范界定社区组织定位,进一步筑牢树立为民服务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引领时代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该对各个社区代表的意见进行调查,确保在下达任务以及出台政策是能够保证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将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给基层的任务“条块划分”清楚,厘清上级主管部门和基层社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防止上级借属地管理等形式向基层安排痕迹管理考核制度,分摊任务转移责任。上级安排工作任务之前应当对本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给基层留下一部分的灵活变通空间,而且在下放任务的同时,应当将相应的权力及资源分情况共享给基层社区,以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不能滥用痕迹管理进行监督、考核,将压力层层加码传给社区,自己则作“甩手掌柜”,要确保社区工作的行之有效。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结语
在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得到了广泛运用,为社区治理的持续发展营造了契机。但通过对全国范围的资料及湖北省M市L区进行案例调查,可以发现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存在异化现象,对社区的实践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社区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社区部分功能错位、社区工作中督察考核制度不健全、工作要求偏差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工作服务的运行,导致痕迹管理形式主义出现,公众需求被空置。
通过运用扎根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可知,以上问题的产生与社区组织架构、痕迹管理制度、留痕技术手段密切相关。因此,将识别出的影响因素与理论结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的提出数字政府视域下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异化问题的治理路径。
第一,针对社区工作中的痕迹管理异化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政策制定的形式和方向,进行去指标中心化,更多地结合实际,深入基层,使行政力量下沉。还需要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痕迹管理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二,在数字政府的建设背景下,可以将痕迹作为一种数据资源,纳入到政府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数字平台上的各种“痕迹”(也就是原始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同时,将痕迹管理纳入管理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行为的透明度,进一步完善社群关系。
第三,数字治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将痕迹管理与数字治理融合于一体,还需要充分考虑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标准问题。如何将各类“痕迹”统一转化为数字资源,杜绝数字“留痕”的异化现象,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解决好社区数字化中的标准建设问题,才能使社会治理、社会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改善,也是社区工作痕迹管理异化的个案经验为其他地区带来的启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