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如何激励县区基层共青团干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代写毕业论文 点击次数:85
论文字数:48000 论文编号:sb201208151320472058 日期:2012-08-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基层共青团干部


    中国共青团全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九条中指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章程》第二十七条规定:“团的干部是团的工作的骨干。”共青团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就是按照党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打造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为党和国家输送年轻干部。

    团干部可分为专职团干部和兼职团干部。专职团干部是指在其工作单位专门从事共青团的工作,不担任和团工作无关的其他工作和职务的工作人员。一般指团中央和地方各级团组织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学校设团的委员会组织的脱产、脱教、脱研的团工作人员,并担任团委委员以上职务的。兼职团干部是指从事共青团的工作或担任共青团的工作职务,但没有团干部编制,还从事或担任其他与团的工作无关的工作或职务,主要在县区基层,如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团支部等。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基层团干部,既包括专职团干部也包括兼职团干部,包括县区团委下属的团组织的团干部,具体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村、企业、学校的团委、团总支或团支部的团干部,以及少先队辅导员。其中,考虑到本文的研究需要,将团干部对象设定为己经参加工作的范畴,因此,本文所指的基层团干部并不包括学校中的学生团干部。

    团干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团中央的方针、政策、决议、文件精神,组织本地区、部门、单位的团员学习、讨论,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关团员和先进青年的活动,如思想教育、文化技术交流、考察、演讲、比赛等等,发展进步青年入团,举荐优秀团员入党,做好团务工作,切实履行《团章》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加强自身组织的建设,抓好团员队伍的工作,为党的发展提供有生力量。

2激励与激励机制
    中国古籍中激励的基本含义是鼓舞、鞭策,使人振作的意思。如《六韬·王翼》:“主扬威武,激励三军。”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纳给激励下的定义是:“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如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对人的激励”fll。在组织行为学中,我们可以将激励理解为: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采取相应的手段、方法或者措施,去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鼓励、调动他们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努力,这种手段、方法或者措施就是激励。它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搞好管理的有效手段与方法之一。激励的类型有多种划分,从激励的手段上讲,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分;从激励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从激励发生的状态来看,可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


    而激励主体通过法律规范、价值判断和环境文化等一系列理性化制度,来激发和鼓励激励客体的行为并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就是激励机制,也可以称之为激励制度。换言之,激励机制理论是以人为中心、以制度化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是激励机制。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关于激励应用问题的论述也值得借鉴。如《荀子·君道》中有这样的叙述:“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3]。启示我们要想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生养(使别人过得好)、班治(合理的等级)、显设(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藩饰(善于包装每个人的长处)。笔者认为,这可以看作我国古人对激励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了。

    团干部激励机制是指在一定激励理念的指导下,调动并维系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激发团干部工作潜能的激励制度和方法的总和。

.2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研究背景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共青团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几年来,全团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共青团工作。在认识层面上,全团把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团的基层组织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它是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团的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全团要把注意力放到基层,把资源倾斜到基层,以最大的决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切实增强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在行动层面上,全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15.
[2]刘正周.管理激励与激励机制「J].管理世界,1996 (5) :214.
[3]熊公哲.荀子.君道篇.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27.
[4]陆昊.在浙江调研青年群众工作时的讲话.2011, 3.
[5]Stephen. P.Robbins.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London:Prentice Hall. 2003:78.
[6〕陈振明.公务员制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340.
[7]Joel D. Aberbach,   Robert D. Putnam and Bert A. Rockman. Bureaucrats and Poliitcia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5.
C8]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5.
[9〕伍德罗·威尔逊.国外政治学[J].行政学研究,1988, (1) :51.
[10]怀特.行政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378.
[117张强.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生态性「J].理论与改革,2001(2) :17.
[12」金太军.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13〕陈振明.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制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4〕倪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5〕蒋硕亮.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3 (6) :23-27.
[16〕王沪宁,竺乾威.行政学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70-175.
[17〕陈亚平.试论我国公共部门员工激励的难点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2006 (11) :15-16.
C18]张素红.建立创新的公共部门激励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23-25.
[19]王宏丽,王虹.浅议成教中共青团工作的激励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7 (2) : 54-55.
[20〕胡力莉,徐雪松.大学优秀群体激励机制研究,以大学院系团总支工作为例【J].新西部,2010 (14):148-149.
[21〕徐彦.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 .2009.
[22] 运蕾,王磊.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团干部队伍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 (34) :200-201.
[23〕洪守义.团干部培训土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青年,2010 (1) :12.
[24]杨名.新时期共青团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 (so):38-41.
[25〕魏微.新时期共青团管理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4.
[26]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 4-5
Abstract 5
1 绪论 8-19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8-9
        1.1.1 基层共青团干部 8
        1.1.2 激励与激励机制 8-9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9-12
        1.2.1 研究背景 9-10
        1.2.2 研究目标 10-11
        1.2.3 研究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6
        1.3.1 国外关于激励的研究 12-13
        1.3.2 国内关于激励的研究 13-15
        1.3.3 国内关于团干部激励的研究 15
        1.3.4 研究评述 15-16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19
        1.4.1 研究内容 16-17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7-19
2 县区基层共青团干部激励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 19-29
    2.1 基层共青团干部激励的理论分析 19-24
        2.1.1 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分析 19-20
        2.1.2 基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分析 20-22
        2.1.3 基于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分析 22-23
        2.1.4 基于综合型激励理论的分析 23-24
    2.2 基层共青团干部激励的经验借鉴 24-29
        2.2.1 国内外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经验及启示 24-26
        2.2.2 国内团干部激励的经验及启示 26-29
3 金州新区基层共青团干部激励现状调查 29-44
    3.1 金州新区基层团干部激励概况 29-34
        3.1.1 金州新区基层团干部现状 29-30
        3.1.2 金州新区基层团干部的群体特点和需求特性 30-31
        3.1.3 金州新区基层团干部激励现状 31-32
        3.1.4 金州新区基层团干部激励的问题及成因 32-34
    3.2 金州新区基层团干部激励满意度和激励期望调查 34-41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4-37
        3.2.2 调查的实施与统计 37-41
    3.3 基层共青团干部激励期望综合模型构建 41-44
4 县区基层共青团干部激励完善 44-53
    4.1 激励完善的思路 44
    4.2 激励完善的原则 44-46
        4.2.1 信仰激励与发展激励相结合原则 45
        4.2.2 使命牵动与利益驱动相结合原则 45
        4.2.3 以人为本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原则 45-46
    4.3 激励完善的对策 46-53
        4.3.1 动机激发机制 46-48
        4.3.2 行为引导机制 48-51
        4.3.3 结果强化机制 51-53
结论 53-55
参考文献 55-57
附录 金州新区团干部满意度和激励期望调查问卷 57-6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0-61
致谢 61-62

论文 sblunwen.com 请联系qq1847080343,电话13795478425


上一篇:廉政制度边界研究
下一篇:研究毛泽东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思想探讨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