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建德市新叶村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588 论文编号:sb2017051510522816515 日期:2017-05-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村庄被拆迁或者合并,村庄的形态发生巨大变化。有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或者保护理念的把握不够科学,造成了传统村落的大量消亡。2013年农业部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在全国不同类型地区试点建设1000个"美丽乡村"。2014年,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其中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髙家堂村成为推介的典型案例。2014年中共浙江省委作出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简称"两美浙江")的决定,其实质核也和根本目标在于让全体浙江人民能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融合中幸福生活。因此,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理应成为"两美"浙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2015年12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研讨会在浙江义乌召开。会上各位学者专家均提出,各级政府采取制定保护名录,制定保护规划,设立专项资金等多项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这种保护模式未能有效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内生力不足的问题。村落空心化、人口流失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相反有些传统村落因被以发展旅游业为核心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传统村落社会生活逐渐被瓦解,村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受到冲击和影响。传统村落不应只成为旅游开发的文化景观,而应该成为一个村民可持续的生产生活空间。在这一点上,社区营造与其相互契合。社区营造不只是在于营造一些实质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于营造一个以原居民及其后裔为主的新社会和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化。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关于社区营造的研究概述
(一)关于"社区"概念的流变
"社区"一词最早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这一概念。随着不同国家的学者和学派的研究,词义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区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分析单位,其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吴文藻等学者引入。这里的"社区",是指小范围内集居且形成社会性关联,具有结社意涵的一群人。学界对于社区的定义种类繁多,除去纯粹区位学上的界定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确定的地理区域,二是地理区域上的人群产生互动关系。从上述表述中可W发现,对于社区的定义可以从有形的地理区域,到无形的人与人的社会互动行为,到更抽象层面的文化、价值。日本学者对于社区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的认识,其社区范围较广,并且不作特有的限定,形成生命共同的关系,是其先决条件。美国研究社区营造的专家Mattesich.P.认为居住在同一社区的一群人和所在的社区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形成许多新的区域,同一栋大楼或者街道经常命名为某某社区,或者在行政上加以界定为某一村或某一社区。但这样的社区虽有社区之名,但事实上并不具有社区感。因此可以这样说,社区指的应该是有社区感的聚落,而不是聚落的空间本身。这里的社区并不是由毗邻而居自然形成,而是通过营造出来的。因此从"社区"概念的变化过程中可看到,社区涵盖的范围和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增多,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但是不难发现,在形成、完善和发展进程中社区所表现的共有特征是社群中的人与人之间及他们与其生活所在的环境之间而形成的社会和心理的联系。
......................
 
第二章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传统村落的生存环境
一、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
传统村落数量大、分布广,但空间分布上极为不均,规模大小不一,自然环境对于传统村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传统村落在区域地理分布上的显著特点表现为临水而居或近水而居,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利于农业生产的河谷两岸或低山、浅丘地带,是村民们安居乐业的首选。
自1980年以来,特别是21世纪经济社会的巨变,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在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下也发生着渐进或快速的变迁。各具特色的村落发展为不同的形态;有些村落因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而逐渐走向旅游化道路;有些村落经过现代化的整治和改造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使得村落得到发展。但在送些形态村落的变迁中,无论其变化幅度存在多大的差异,其共同的特点表现为都是有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而进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旅游开发使得传统村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在发生着不同时段的形态变迁。
​二、传统村落与社会环境
迈入现代化来,乡村日益受到外部环境和事件的影响与支配,特别是近十年间,三农问题成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同样,对于传统内生性聚落来说,这些政治经济因素重塑了传统村落相应的政策空间和环境。
...........................
 
第二节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全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传统村落所具有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其面临的生存环境,使得保护传统村落的存在形态与历史面貌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首先从政府重视与政策制定方面来看,迄今为止,政府对于传统村落的重视及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己经构建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双轨制政策体系。2012年由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首次联合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扩展传统村落覆盖范围。同年9月,出台《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成立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出现传统村落保护内容。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剌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同年4月,住建部、文化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将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具体化。同时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保护办法。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要求。同年6月,住建部、文化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中国传统村落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申请,完善多部门、多角度协同保护机制。由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由注重物质形态保护转向文化、生态、精神等方面的整体性保护,类型多样,体制逐渐完善。
........................
 
第三章新叶村:传统村落与发展的对话..........24
第一节村落概况:风雨变迁............24
第二节村落暮年:走向何方.........26
第四章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40
第一节还原与途释:地域文脉的重塑.............40
一、"可见"的历史要素...............40
第五章总结与思考..............59
 
第四章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第一节还原与谊释:地域文脉的重塑
如前所述,社区营造中的"营造"一词在日文翻译中与"培育"一词的涵义相近,也就是说,社区营造不仅仅是指营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经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基于长期的实践发展,在社区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对于传统村落来说,现有的东西就是传统村落的地域文脉,它是传统村落所具有的内核。地域文脉是一定区域空间文化发展的脉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应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化特征。传统村落作为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物质及非物质文明的独特载体,具有深厚的历丈文化内涵,同时也承载和延续着整个村落的文脉。
​"可见"的历史要素是地域文脉重塑中直观视角体现的重要方面,传统风貌是历史要素的全面呈现,地理环境、建筑样式的变化都暗藏着历史社会文化变迁的脉络,尽管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不断遭受现实环境的侵蚀,残垣断壁仍展现着村落古老的文化特征。因此需要对传统村落的历史要素进行全面深入地认识,从而了解整个地域文化的历史。
.........................
 
第五章总结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一个传统村落个案的深入研究,反映当前传统村落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和现状,指出其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个案村落的调研,基于社区营造的相关理论,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具体来说,通过重塑地域文脉,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从"人"、"文"、"地"、"景"、"产"五方面进行营造,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传统价值,并且与现代化进程有效接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同于任何一种文化遗产保护。因为村民是村落的主体,村民的生产生活关系着这个村落的活态性和人文性,而这正是社会发展所需要拥有的特性。进一步思考,传统村落所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状态,村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又包含姐织管理、生态环境、主地、技术等要素的共同组合。因而,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仅仅是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关系,传统村落不应成为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淘汰者,而应将其传统价值充分挖掘,推动可持续发展。二是村落保护与村民利益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保护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外在文物遗产的保护,而是营造一个村民可持续的生活生产空间。三是政策导向与制度建设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法律、规划、政策等制度保障,需要建构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使村落保护迈向正轨。四是现实保护与记忆留存的关系。这里涉及到村落发展的路径及具体做法,本文以社区营造理论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但必须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原则,保存村落的固有价值,而不能使其面目全非。五是保护主体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村落自身,还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成为社会关注的内容,通过现代化理念、科技等活化村落的内在价值,使其持久传承。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