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营业税和增值税在征收的过程中相互独立、互不交叉,共同在货物、劳务流转过程中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我国营业税最早存在于 1950 年政务院公布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后经 1958 年、1973 年两次税制改革,在调整、合并其他几个税种后,作为工商税的组成部分发挥调节作用。而增值税于 1954 年在法国率先使用,1979 年引入我国,最初在 3 个城市 5 类货物中试点。[1]1984 年,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不同税种的特定作用,我国首次颁布《营业税条例》(草案)和《增值税条例》(草案),初步进入两税并行阶段。1994 年进行大规模的分税制改革,重新确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统一规范的流转税制度至此建立起来,营业税和增值税同台上演,共同构成我国直接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发展,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逐渐显露,加重企业税负的同时,产生了“逆向调整”的产业结构——相对抑制服务业的发展,而增值税的中性原则和抵扣机制恰恰能发挥优势;此外,大量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造就了对其征收税种界定的模糊地带,原有的税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其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也日益明显,“营改增”的全面推行顺应时代,势在必行。
2012 年 1 月 1 日在上海开始“6+1”试点、2016 年 5 月 1 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工作,是我国继 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又一次重大税制改革,营业税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增值税税收理论方面的研究
1917 年,美国的亚当斯(Adams)第一次提出了增值税的说法,他表明对营业毛利(即销售额—进货额)课税比对利润课税要优越。[4]1921 年,德国的西蒙士(Siemens)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在《改进的周转税》一书中正式定义了“增值税”的理念与含义。20 世纪50 年代法国在其流转税制度的基础上开始实行增值税。1954 年,法国进一步改革了商品流转税制,并且制定并规范了增值税相关制度与措施,正式命名“增值税”。在增值税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因为拥有诸多的优点而被称为“良税”。John Kay 和 Mervyn King(1979)提出,“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纳税人偷逃税款,同时因为申报开票程序相对严格也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剔除掉征管成本大这一不利因素,还有利于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5]Joseph A. Pechman(1987)认为“增值税相比较于其他税种可以有效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6]2010 年,Michael Keen 和 Ben Lockwood 通过分析研究 143 个国家25 年的财务税收数据,详细说明了越来越多国家开征增值税的原因及增值税对各国财政收入、经济调整等方面的显著影响。[7]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跨境服务国际贸易日益增强,为解决增值税在跨境服务中重复征税和双重不征税等不协调的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 2017 年最新公布的《国际增值税指南》中明确了全球化背景下增值税的基本原则包括中性原则、效率原则、公平灵活原则等,确定了服务和无形资产的跨境贸易应按消费地管辖规则缴税。Miller 和 Maine(2019)认为,增值税改革能够加快资本的流通速度,对于减少贫富差距、进行财政转移支付非常有帮助。
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合作与发展,增值税的征收经过不断的改革与优化,与原先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由于增值税作为流转税本身的一些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征增值税。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营业税、增值税和“营改增”概念界定
2.1.1 营业税概念和特征营业税是以单位和个人在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过程中取得的营业额(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商品和劳务税。
作为“营改增”之前主要税种之一,营业税征收历史悠久,相较于其他商品劳务税,具有明显特点。
一、营业额全额征税,保证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一般以营业额全额为计税依据,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税额不受纳税人成本费用高低的影响,对于财政收入来说,具有稳定性和增长性的特点。
二、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体现公平税负、鼓励平等竞争。由于各行业的经营的业务差别较大,盈利水平也不同,因此营业税在税率设计中也着重考虑了经营业务盈利水平。具体各行业的营业税税率如表 2.1

表 2.1 营业税税率表
2.2 理论依据:税收优化理论、税收中性理论
2.2.1 税收优化理论
税收优化理论就是要尽可能使由税收扭曲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降到最小。税收政策优化问题历来是各个国家十分重视的改革问题,各国为适应本国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优化税收制度结构等方式以减少税收过程中各种不公平、限制企业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的现象。效率与公平是税制优化的两大基本原则。税收效率原则要求税收保持一种中性,不对资源配置等进行人为政策干预;税收公平原则要求对纳税人的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应保持公平公正。税制优化的过程即建立一种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高度适应的税制,可有效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的问题。
“营改增”通过在商品、劳务流通环节全面征收增值税,有效避免了 1994 年我国税制改革以来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全面“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过程中,税收优化理论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简并增值税税率档次,降低税负。实行全面增值税之后,通过分析调查改征增值税行业的特点,测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增值税税率,过渡时期形成 17%、13%、11%、6%、0%的五档税率。之后在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的过程中,通过简并税率及降低税率的方式,形成当下 13%、9%、6%、0%四档税率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合理划分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方法,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原营业税收入是全部归属地方财政,“营改增”后必然影响地方财政的收入。为缓解由于“营改增”对地方财政造成的影响,全面“营改增”后重新划分了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成比例。

图 3.1 乐清市“营改增”四大行业分布图
........................
3 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的概况及其效果................................13
3.1 乐清市“营改增”的基本情况........................................13
3.1.1 乐清市“营改增”行业运行情况...............................13
3.1.2 乐清市落实“营改增”政策的主要措施.....................14
4 乐清市实施“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4
4.1 对乐清市“营改增”的问卷调查....................24
4.1.1 选取调查对象............................24
4.1.2 确定调查方法..................................24
5 乐清市推进“营改增”政策落实的建议......................39
5.1 完善增值税税制体系...........................39
5.1.1 推进增值税立法工作,推动税收法制建设...................39
5.1.2 稳步简并增值税税率,适当降低税率..............................40
5 乐清市推进“营改增”政策落实的建议
5.1 完善增值税税制体系
5.1.1 推进增值税立法工作,推动税收法制建设
2019 年 11 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整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等相关增值税规范性文件,并适当调整了相关内容,形成并发布了《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增值税终于进入立法阶段。然而,增值税立法并不是简单地将原先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平移为法律。当下,增值税发票虚开的风险仍然非常严峻,每年税务总局联合经侦部门破获的涉税案件不胜枚举,涉案金额巨大。全面“营改增”之后,虽然打通了增值税抵扣的全链条,但是也给涉税虚开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服务性业务,实际工作中较难辨别其是否真实发生。这就要求在增值税立法时考虑得更加全面,从法律的源头上减少增值税发票虚开的现象。
同时,增值税立法要把握税制变革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增值税的税制基础及其基本原则与法的理念进行优化平衡,结合我国多年征收以及变革增值税的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经济体制的增值税税收法律。我国当下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形势变化非常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增值税立法的进程。但是现行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及“营改增”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存在变动性较大的可能,根据问卷调查纳税人也反映增值税的相关政策变化太快尤其是“营改增”之后这一现象尤为明显,这影响了税收法律的稳定性与权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立法应尽量减少短期经济环境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应考虑长期执行均适用的税制。
全面“营改增”之后,经历 4 年的改革,已经初具增值税立法的相关条件,应积极推进增值税的立法工作,将纳税对象、征收范围、税收优惠等基本税制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规范。
...........................
结语
“营改增”作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给乐清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乐清市实施“营改增”基本实现了“税负只减不增”的初衷,税收收入稳步增加但增速明显减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利用针对企业和税务干部的两份问卷调查分析乐清市在实施“营改增”政策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企业方面、政策方面和税务部门共同努力,以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挑战。
本人学术水平不高,且长期在基层部门工作,思考问题可能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但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梳理基层税务部门实施“营改增”政策的一些基本做法,提出相关的应对建议,对于落实全面“营改增”政策,提高税务部门征管和服务的水平,均衡企业税负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