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童谣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行动探讨——以北京市Z幼儿园大班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7555 论文编号:sb2023103018190951307 日期:2023-11-0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详细挖掘与探讨了北京童谣在音乐方面的价值与应用的方法。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北京童谣的音乐性是渗透于童谣词句的组织形式之中的,是比较隐性的、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教师往往只关注到童谣的内容与文学价值。
一、行动研究的准备
(一)北京童谣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可行性及价值
1.北京童谣与音乐活动结合的可行性
节奏是音乐教学的灵魂,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很强,北京童谣生活化的音乐节奏能鼓励幼儿放飞心灵,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并且能够培养出仔细观察,善于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实际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节奏的教学具有培养音乐教育中敏锐音乐感知力的功能、在加强对音乐的记忆、增强视唱(奏)和读谱的能力、培养音乐的感觉力和表现力等、培养音乐表演技能中起到基础性作用。①奥尔夫在他的《为儿童的音乐》第一卷的序言中也说道:“传统童谣和儿童歌曲是嗓音活动的最佳起点。”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也是童谣与音乐融合的桥梁。因此,通过对童谣的文本与音乐元素的分析,以及从节奏出发考虑,北京童谣的词句与韵律中包含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韵律、动作、器乐的形式都有结合的可能。
2.北京童谣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价值
(1)北京童谣的应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促进幼儿的审美发展
在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幼儿园实施美育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包括培养儿童感受美、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等。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能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和意志上的训练。幼儿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他们用美的观念、美的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北京童谣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在幼儿间广为流传的同时也兼具美育的中流砥柱作用,具有推动幼儿审美能力以及素质全面发展的巨大优势。而且一些北京童谣也没有明确指向性的内容,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典型的“无意义之意义”的儿童本位文学①,有其特殊的文学和审美价值。童在诵读传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语言韵律、节奏的特殊美感,激发起对节奏和文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二)童谣应用的现状、问题诊断及分析
1.北京童谣在北京市Z幼儿园中的应用现状
在行动实施前,笔者进入活动现场进行初步考察,通过观察法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北京童谣在Z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现状,初步了解园所管理者和合作教师对于北京童谣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看法,综合分析教学现场,为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做好铺垫。
通过笔者对于Z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观察可以发现,北京童谣在该幼儿园中的应用情况不理想,笔者所在班级虽然音乐活动进行的频率较高,其中对于北京童谣也有所涉及,但普遍应用的较为肤浅,如在《颠倒歌》的教学中存在机械教唱的问题,对童谣挖掘不够深入导致大班幼儿感觉音乐活动较为枯燥乏味,活动的容量不足,幼儿的能力没有达到理想的提升。T1教师认为童谣在本班各种活动中的应用相比之下不算少,但是音乐活动中应用的体量普遍不足,一般不会以一首童谣为主题贯穿集体活动:“我们班以前有一个北京童谣的CD,孩子们在收区的时候会听,有时候也跟着唱。我们就跟随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挑几首孩子喜欢的童谣教唱,唱一些有意思的节奏,比如童谣语句中的一些附点节奏,我会领着他们去念一念不同童谣里相似的节奏,音乐活动导入阶段有时候也会学习和复习一些童谣,但普遍活动的体量不是很大,童谣一般不占据一个主要的地位。(T1访20220915)T2教师表示自己曾经结合传统节日活动应用过北京童谣“曾经结合一些节日活动,带着他们欣赏过几个童谣,但是没有正式地组织过集体活动。”(T2访20220915)由此可见,该园教师对童谣的应用不够正规,具有随机性、随意性的特点,对于童谣资源的整理与挖掘并不深入,童谣在音乐活动中不占据主要位置,以童谣为主题的音乐活动体量不足,幼儿的兴趣难以维持。
..............................
二、行动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北京童谣在大班音乐活动应用方案的第一轮实施
由于活动的准备阶段对于现状考察中出现了北京童谣挖掘不够深入、活动体量较小,针对性不强以及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幼儿兴趣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选取一首只有两句话的简短童谣《牵牛花》,以幼儿熟悉的四二拍节奏型来念唱,从简单的童谣开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信心。通过第一轮行动,将《牵牛花》这首童谣与幼儿已有经验相结合,复习曾经接触过很多次的四二拍节奏,在活动中积累声势动作创编、认识节拍强弱等经验,逐步提升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
1.活动初实施——挖掘童谣中的音乐元素设计幼儿园音乐活动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从节奏韵律上看,牵牛花这首童谣是单音节歌谣,并且有较多重复音段,具有较强的音韵美。从内容上看,童谣的体量较小,内容比较简单直白,歌词简单易诵且朗朗上口,适宜第一轮行动研究进行开展。从结构上看,童谣由三、七字句两种句式组成,结构较规则,上下两部分节奏类型完全一致,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该童谣在念唱时,常以两字为一个句读,用二分之一拍子念唱,但这首童谣又非常适合进行节奏创编,改编为幼儿较少接触到的四分之三拍,逐步提升难度,丰富活动形式。
牵牛花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贴近生活,小喇叭的形状受到幼儿的喜爱好和关注,同时童谣中的“哒哒嘀、嘀嘀嗒”用象声词为童谣赋予了童趣,同时还能对进行而二次创编,开展多样化活动,丰富童谣的内涵,增强其趣味性。
......................................
(二)北京童谣在大班音乐活动应用方案的第二轮实施
通过第一轮行动的实施,幼儿对北京童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步体会到了北京童谣中的音韵节奏特点,积累了2/4拍强弱规律认识、节奏节拍辨认、声势创编、分小组念诵等关键经验。第二轮行动研究笔者将会增加难度,带领幼儿接触附点节奏,学习新的节奏型并能进行创编和配器。旨在改善第一轮行动中教师控制过多的问题,让幼儿自主进行动作创编,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
三、行动研究的总结................................64
(一)研究的成效.....................................64
(二)研究的实践反思...................67
四、研究结论........................................70
(一)节奏是北京童谣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主要元素.....................70
(二)筛选与改编能提升北京童谣应用于音乐活动的适宜性........................71
五、讨论与建议.................................74
(一)北京童谣应用价值的讨论..................................74
(二)实施北京童谣音乐活动的建议...................................77
五、讨论与建议
(一)北京童谣应用价值的讨论
1.增加幼儿对于童谣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北京童谣的传承
“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的。将北京童谣多元化地应用于音乐活动,结合教师的教育智慧,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良好的体验,会使得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大大提升。幼儿学习北京童谣后,由于兴趣的持续性会使得幼儿可能在活动后的各种场合念诵童谣,幼儿还可以把生活中的事情和所学过的童谣联系起来,甚至可以用童谣的方法抒发情感,童谣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应用和传播。同时,幼儿还可以通过童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促进自身的发展。最后,在幼儿兴趣持续期内自发地传播传唱北京童谣,形成式,促进幼儿音乐水平提升
将北京童谣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有了音乐,童谣就具有了体验性,北京童谣在音乐方面的应用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的价值所在,彰显了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为北京童谣拓展出新的生存空间。在活动中,幼儿进行律动、声势活动、打击乐,习得了许多关键经验,各项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如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节拍的把握、在音乐中的创造性表达、身体律动的能力,配音配器能力等等。
..............................
六、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北京童谣是幼儿园活动中适宜的素材,它不仅贴近幼儿生活,还承载着北京地区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本研究详细挖掘与探讨了北京童谣在音乐方面的价值与应用的方法。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北京童谣的音乐性是渗透于童谣词句的组织形式之中的,是比较隐性的、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教师往往只关注到童谣的内容与文学价值。然而通过行动研究,将北京童谣这一个民间传统文学作品进行了音乐的再创造,不仅改变了传统童谣教学的固有思路,也拓展了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素材。
本研究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由于笔者自身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只选取大班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缺少关于是否适用于幼儿园各年龄段以及如何在其他年龄段修改与应用的探讨,还需要从其他年龄班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其次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由于个人精力有限,笔者选取了三首北京童谣进行了研究,在内容上丰富性不足,同时由于童谣的传播比较广,这三首童谣也不能全面地代表北京童谣的特点,不够有代表性,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另外,研究只聚焦于幼儿园音乐集体活动,实际上北京童谣的灵活性非常强,与幼儿园各个环节的活动都有结合的可能,在其他环节中如何去应用,希望后续能进一步的展开探讨,愿北京童谣能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融入幼儿园之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学前教育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