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电力业务进展战略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14
论文字数:36500 论文编号:sb201301141700065767 日期:2013-01-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A 集团是广东省主要的电力供应商之一和广州市最大的电力供应商,目前正在运营和建设的电力项目控制装机容量 210 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 208.74 万千瓦。A 集团积极推进广州 ZJ 电厂 1×100 万千瓦“上大压小”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佛山三水 HY 电厂2×60 万千瓦“以大压小”项目、ZQ 电厂 2×60 万千瓦项目、SW 发电厂一期#3、#4 机组 2×66 万千瓦项目、贵州 DY“上大压小”2×60 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和广东惠东县 DSH 风电项目等,进一步发展壮大公司电力业务规模。但是,A 集团一方面面临着国内电力发电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电力集团纷纷抢占广东电源市场、核电加速扩张等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面临着国家一定意义上来说政策上限制东部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发展建设传统的火电厂,使 A 集团在电力行业的市场份额及影响逐步降低,并且近几年新项目发展非常不顺利,电源点建设扩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A 集团如何重新定位,确定目标,制定电力业务发展战略,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战略一词发源于战争与军事,是指挥军队的艺术与科学。基于战略全局谋略的基本意义,战略被引入社会、经济、管理学等多个领域。但是,商场终究不是战场,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也有很大不同。战略是企业如何在其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和市场中实现卓越绩效的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管理学家安索夫的《企业战略管理》一书发行后,企业战略以一种更加科学的概念在企业管理中使用。但是,对于战略的概念,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
1)and Threat,即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战略分析模型。设计学派对企业战略理论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 SWOT 模型得到了广泛使用。设计学派的思想出自塞尔茨尼克的《经营中的领导能力》(1957),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1962)加以延伸,安德鲁斯的《经营策略》(1965)贡献最大。
2)计划学派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管理是一个由领导者负责、计划人员参加的有意识、受控、条理化的计划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和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及著作有安索夫及其《公司战略》(1965)、斯坦纳及其《最高管理层的规划》(1969)等。
3)定位学派定位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定位学派的代表是迈克尔 波特及其著作《竞争战略》(1980)和《竞争优势》(1985)。
4)企业家学派企业家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还是一个构筑愿景的过程。企业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有彼得 德鲁克及其《成果管理》(1964)、科林斯,和摩尔及其《组织的缔造者》(1970)等。
5)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心理的过程。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赫伯特 西蒙等。
6)学习学派学习学派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战略的形成与贯彻相互交感在一起,战略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学习学派代表人物及著作有赛耶特 马奇及其《公司行为理论》(1963)、奎因及其《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1980)等。


第二章A集团简介


2.1 A 集团概况
A 集团是由原国有独资的某电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整体改组后向社会公开募集人民币普通股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7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A 集团总资产为 173 亿元,净资产为 92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46.8%。A 集团经营范围为:从事能源、物流业、城市公用事业、工业、商业的投资和管理。批发和零售贸易(国家专营专控项目除外),主要产品为电力、管道燃气,提供主要劳务内容为油罐及配套设施的租赁、管理。


2.2 A 集团组织机构公司的基本组织架构
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实行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下设财务部、法律室、战略管理部、纪检监察室、投资者关系部、安健环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审计部、党工部、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等职能部门,A 集团组织架构图见图 2-1。
电力业务方面,已投产项目包括控股电厂包括广州 ZJ 电厂(4*300MW),广州 ZJ天然气发电公司(2*390MW)等,以及参股的 SZ 沙角 B 电厂(2*350MW)、贵州 PN电厂(一期 4*600MW)、广东 SW 电厂(一期 2*600MW)等项目。佛山市三水 HY 电厂(2*600MW)、广东 SW 电厂 3、4 号机组(一期 2*660MW)和贵州 DY 电厂(2*600MW)等一批大型电厂正在建设中,计划近两年内建成投产。此外,公司还在全力推进 ZJ 电厂 1*1000MW 扩建项目、ZQ 电厂 2*600MW 和 ZJ 天然气发电二期(2*390MW)等项目的核准工作。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电力装机规模将显著提高。煤炭业务方面,公司与 DT 煤矿集团合作投资建设的年产 1000 万吨的新 DZY 煤矿已于 2011 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公司属下航运公司陆续订造了 6 艘 5.7 万载重吨的散货船,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高;ZJ 电厂 7 万吨级煤码头扩建工程及配套煤场环保技改工程顺利推进,计划于 2011 年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形成 2000 万吨以上的装卸能力;同时,公司还积极完善市场煤营销网络,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 ZJ 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在保障电煤供应的同时,在珠三角煤炭市场保持领导地位,并建立了“ZD 煤”的优质品牌。


第三章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战略....................20
3.1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战略...................20
3.1.1 全国电源发展及结构................... 20
3.1.2 全国发电市场分布情况...................26
3.1.3 国家及广东省政策环境分析...................29
3.1.4 经济环境分析...................30
3.2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战略...................36
3.2.1 A 集团发展电力业务................... 36
3.2.2 A 集团发展电力业务的优...................37
3.2.3 A 集团发展电力业务的劣势...................39
3.3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环境...................40
3.3.1 A 集团 SWOT 矩阵分析................... 40
3.3.2 A 集团战略组合及匹配................... 41
3.4 本章小................... 43
第四章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战略...................44
4.1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的宗旨................... 44
4.2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的战略意图 ................... 44
4.3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 ..................... 45
4.4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 ...................50
4.5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 ................... 50
4.6 本章小结................... 51


结论


论文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了 A 集团发展电力业务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运用 SWOT 矩阵,提出了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战略的设想,提出了发展的宗旨、战略意图和战略选择,制定了发展的战略目标,给出了发展战略的实施。全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首先从战略管理的定义入手,依次介绍了战略的分类、战略管理内外部环境分析工具(五力分析模型、外部因素评价 EFE 矩阵、VRIO 框架与价值分析、内部因素评价 IFE 矩阵)、战略选择方法(SWOT 分析)、战略选择的标准等,为后面进行战略选择、战略制定及战略实施进行了理论铺垫。
2)通过分析国内电力行业总体情况,总结全国电源发展及结构的总体情况,调研得出全国分区域分省份发电市场分布情况,进而集合广东省及全国的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分析,得出 A 集团电力业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会有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电力工业的强劲支持、国际国内能源合作更趋活跃、五大发电集团出现了经营困境、新能源发电前景广阔;所面临主要威胁有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环境保护标准提高、广东省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煤炭成本居高不下、技术更新进步加快、竞争对手扩张迅速;所具有的优势有拥有煤炭资源、运输、中转、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内部管理规范、拥有一流的燃煤、燃气电厂技术队伍、社会声誉较好、公司融资能力较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所具有的劣势有广东省外影响力不强、在运营电厂设备老化、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强、缺少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队伍、电力业务规模偏小。
3)在 SWOT 分析的基础上,对 A 集团战略组合及匹配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选中的战略组合是 SWOT 组合矩阵中的“SO 组合”方案,即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并据此来制定 A 集团电力业务未来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Drucker,P.(1994).“The Theory of Business,”Harward http://sblunwen.com/dllwfb/BusinessRevier,75,September/October,pp.95-105
[2]谭开明,魏世红.企业战略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揭筱纹,张黎明.创业战略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吴照云. 企业战略理论主要学派概览[J]. 秘书工作,2011,第 5 期:7-9
[5]孟卫东,张卫国,龙勇.战略管理--创建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谭力文,吴明.战略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张世恒.企业战略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8]Porter,M.E(1979).“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Harward BusinessReview,March/April,pp.137-156
[9]马瑞民.新编战略管理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0]邹昭日希.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