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1 对本文标题的界定
本文标题系《军事生物科技发展与军事生物安全战略研究》,其中对“军事生物安全战略研究”的解释,即可为对“军事生物安全战略”进行研究,又可为从战略层面上对军事生物安全进行研究。本文所讲的“军事生物安全战略研究”拟以一种战略的眼光、从战略层面上对军事生物安全进行研究,这是本文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战略,一般都是广义性的,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如国家战略、国防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等。因而,本文将从宏观和全局上对“生物科技未来军事运用条件下的‘军事生物安全’”这一重大问题进行研究、筹划和指导。
1.2 研究背景
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微观领域结构功能之间的联系不断被阐明,特别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已在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学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突破,另外还有一大批新技术,如重组 DNA、基因修饰和克隆、外源基因表达增效、基因打靶、肝细胞技术、微阵列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化学和生物学的组合方法、位点专一诱变等,这些技术已逐渐显现出微观攻击的特征,可通过干预人体超微结构造成人体特定功能障碍,产生损伤效应,生物科技的这种微观攻击特征在理论上可直接参与未来的军事行动,甚至成为未来军事领域的主导性技术,对现行军事决策指挥、攻防手段、毁伤观念、卫勤保障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生物科技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将催生出“军事生物科技”,“军事生物科技”特殊的毁伤理念和科技特性使其具有“超微、精确、非致死、可逆”的致伤特点,即通过精确地干预微观领域而有意识地“制造”某种精确、有限的生理功能损伤,达到控制,瘫痪而并非一味消灭敌人的效果,并能够在致伤后通过提供“解药”或医学信息而使身体完全恢复,体现出“慈化”征服的发展方向。
未来,将有可能出现针对基因—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以及针对认知和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和体能、单一或多项生理功能、特定人群的反人员生物科技武器,还有针对军事信息、军用能源、军事材料等反装备生物科技武器,必然也会给现行军事安全领域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选择与决策的不慎、研发与使用的不当、技术保护的不力都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除此以外,国家非传统生物安全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生物恐怖升级、外来有害物种的跨国越境转移、生物资源掠夺、传染病蔓延等严重侵害了国家安全与人类安全。因而,我们必须要在新的安全竞争环境里早做思考和决策,从战略层面前瞻性地研究军事生物安全并寻求长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论文通过对生物科技军事领域运用预判,军事生物安全基本理论与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首先,使人们认识并重视生物科技军事应用变革趋势,并对这一新兴的军事变革方向产生共鸣,生物科技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形成军事生物科技,军事生物科技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军事领域的主导性技术,将对现行军事决策指挥、攻防手段、毁伤观念和卫勤保障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现行军事安全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挑战人类生存底线,进而使人们强烈意识到加强军事生物科技条件下的军事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首次研究生物科技军事运用条件下军事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在深入探讨军事生物安全概念、内涵以及军事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上,探索构建军事生物安全体系,对军事生物安全体系的要素、建设路径、运行模式等进行深入思考。希望所研究内容能引起对未来军事生物安全环境的重视,能为国家军事生物安全战略理论与实践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第一章:前言第二章:生物科技的发展及其对安全领域的影响。通过生物科技重要性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生物科技研究、应用趋势及产业化经济浪潮,论述生物科技是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科学技术,详细阐述了生物科技在认知水平、微观空间、技术手段以及利益效率 4 个方面带来的新变化与新特征,以及这些变化和特征对传统的安全的影响。第三章:生物科技军事运用的全新价值及对军事安全的挑战。通过论述生物科技的全新军事价值以及在修复、维持、提升和形成现实战斗力上具有的特殊战斗力功效,指出生物科技必将向军事领域强势渗透并形成军事生物科技,对现行作战理论、攻防理念、毁伤观念、信息对抗、卫勤保障等领域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详细深入地分析了未来军事安全挑战与形势。第四章:军事生物安全概念的提出与理论研究。通过对安全的社会演变及理论背景的分析,提出了未来军事生物科技进入攻防领域下的军事生物安全概念,并对军事生物安全的理论内涵与战略意义进行剖析,指出军事生物安全与国家生物安全的同异。第五章:军事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防御军事生物科技攻击、夺取军事生物科技制衡优势、保障军事生物科技健康发展、有效维护国家生物安全 4 个方面论述军事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制生权”的理论依据、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生物资源优势以及国际广泛拥护则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资源领域与政治环境为其提供可行性保障。
第二章 生物科技的发展及其对安全领域的影响 ....................11
2.1 生物科技是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科学技术...................11
2.2 生物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与新特征 ..................16
2.3 生物科技的发展对传统安全的挑战 .................17
第三章 军事生物科技的全新价值及对军事安全的挑战.................19
3.1 生物科技在军事领域运用的全新价值 ................19
3.2 军事生物科技能够带来特殊的战斗力功效................20
3.3 军事生物科技对未来军事领域的影响....................23
3.4 军事生物科技对未来军事安全环境的挑战................25
3.5 未来安全形势分析 ....................27
第四章 军事生物安全概念的提出与理论研究 ...............30
4.1 对军事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30
4.2 军事生物安全的研究现状 .................32
4.3 军事生物安全的理论内涵及战略意义 .................35
4.4 军事生物安全与非传统生物安全的同异 ......................37
总结
本文以生物科技对社会的深刻影响为起点,论述了生物科技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新变化与新特征,通过分析这些新变化和新特征在未来军事领域,特别是军事攻防领域运用的全新优势,符合军事利益拓展规律,由此提出了生物科技必将渗入未来军事领域,形成军事生物科技,甚至能够直接应用于军事攻防层面并极有可能推动下一轮军事变革的论断。
军事生物科技的运用在对现行决策指挥、攻防手段、毁伤观念和卫勤保障产生全面、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未来军事安全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论文在深刻分析未来军事安全环境、研究军事生物安全概念、内涵以及充分论证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军事生物安全体系构建的目标、要素、实施路径以及运行模式等进行充分研究,并对加强我国军事生物安全对策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对国家战略与军事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继卫.制生权:军事未来变革的制高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21-23,47-49
2. 2011 年美国政府财政生物医药研究支出
3. 国家发改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DB/OL].
4. 路甬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2005 高技术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 年 3 月第 1 版,代序第Ⅱ页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局、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编写.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年 12 月,23-24
6.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03,化学工业出版社,第 23 页。
7. [俄]A·X·沙瓦耶夫.国家安全新论[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11-15
8. 郭继卫,论大战略视域下的军事生物科技创新[M],2012,(4),68
9. 张音.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肌肉组织再生研究[J].2010,21(2):22
10. 英国科学家制出“人造”血[J](摘自 10 月 28 日的《中国日报》).老年文摘,2011 年 10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