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建设的先行,是社会经济个体中最常见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交通运输对人类和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流域出现了第一批城市,城市就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力量。现如今,城市的地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城因水土而兴,市缘路起。自古至今,无数的实证表明交通运输与城市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原来不足千户,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成为大都会。其余城市,如石家庄、上海、宝鸡、株洲、纽约、巴黎、鹿特丹、开罗、悉尼等等,均是因为交通运输而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
一条交通线路经过的区域,经常对重要节点带来巨大的物流,信息流,使节点聚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空间聚集,因为空间聚集而产生城市,城市因为空间聚集不断生长。城市的物资、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土地利用结构既是空间聚集的表现,也是城市聚集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的交通运输取得了空前发展,交通运输条件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改进,运输结构得到改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逐步推进,运输力度大幅提升,但是,郑州市交通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如交通能耗和技术缺乏创新,这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尚有明显差距。
据预测,至2020年左右,郑州的城市人口将迖到1500万人,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郑州市的经济将更加依赖于城市经济。根据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的一般规律,可以认为郑州市巳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到时,郑州市城市化水平可能达75%,城市化骤增必然引起严重的人口和经济的空间集聚,这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是严峻的考验。
短期内,郑州市将面临成倍增长的运量要求和不断提升的运输质量要求的巨大压力。为了适应和满足经济杜会发展的需要,郑州市交通运输必将有一个大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研究交通运输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探计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评价交通运输与城市空间扩展水平的协调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者间协调度进行预测,既是保证交通运输建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郑州市城市化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此,本文从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分析两者的现状和基本特征,利用定量手段研究两者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协调郑州市交通运输和城市空间展的对策和建议。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机制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完善,对这两者之间协调度关系的研究,也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新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把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一方面,系统地研究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总结两者之间的一般规律。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前提、基础和动力;交通运输体系为物力、人力的自由流动及配置提供支持,交通运输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引起城市杜会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利用数量模型准确测度郑州市交通运输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联系;通过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借助关联分析,找出交通运输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徹观机制,结合计量分析,考察郑州市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并对两者协调度进行计算和预测,为进一步研究交通运输和城市空间扩展关系奠定了基础。
1.2.2现实意义
本论文从郑州市实际出发,探讨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不仅可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性意见,而且对周边地区协调交通运输和城市空间扩展关系有着借鉴意义。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我们发现郑州市人口规模和客运系统、产业结构和货运系统、经济规模和货运系统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土地利用规模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存在较高的相关系数。通过计量分析得出更为详细的研究结论:客运量对总人口和城市化率的变化均有较大的影响,且城市化率更容易受到客运量对其的冲击影响;货运量对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滞后期才表现出来,且货运量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公路里程对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有推动作用,但是公路里程对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影响总体较低;货运量和公路里程对郑州市经济总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拉动。这些分析结果都具有普遍意义,不仅可以解释郑州市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供其他地区借鉴。
在综合分析郑州市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展影响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完善郑州市交通运输战略和政策建议,对推进郑州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实现其对城市空间扩展的支持也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2.1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进展
城市空间扩展相关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研究的内容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例如有的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型,有的分析城市空间展的驱动力因素等等。本文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的切入点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演进特征,城市空间展的时空演进特征主要是城市规模分布演化。城市规模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区域空间,物质资本要素的差异城市规模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包人口、经济和土地这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空间扩展初期,少量的经济活动产生了一些就业岗位,并逐渐吸纳人口并入,而人口的增多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而城市土地面积的炉张又为城市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承载空间。
2.1.1城市人口发展的相关研究
2.1.1.1城市人口发展的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对发达城市的人口变动进行考察,提出了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与人口增长相关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鉴于国际发迗城市的经济比较集聚,因此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比较大,因此劳动力就业变化的研究成为国外研究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多数学者就从人口的角度对中心城市和周围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城市往往代表一些能够承受高租税职能的集聚区,就业机会较多,因此日本学者专注于对城市劳动力的研究。例如富田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分析了日本都市的就业机会。
2.2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Ratzel曾经提出著名论断:“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在城市的地位重中之重。现实中,几乎每一种学说里都提及交通运输对其的影响作用,但是类似这样的观点大多是散落在各种理论当中的,没有单独把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关系作为重点来进行系统的阐述。本节从交通运输对城市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运输对人口流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2.2.1交通运输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2.2.1.1国外相关研究
在蒸汽时代之前,交通运输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发展一直处于缓慢阶段。人们发现,一个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往往会给该地区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交通运输条件的进步是经济繁荣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十八世纪初期,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就对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过简单的理论分析。威廉配第通过研究交通运输,对其对地区的产业、财富和整体实力的推动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之后威廉配第以领土小、人口少的荷兰为例,分析了便利的航海和水运通过降低商品交易费用、提高商品运输效率和节约劳动资源等形式来实现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可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早期,交通运输的发展就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并且能够改变该地区的国际地位。
李斯特通过对英国制造业的研究,认为完善的运输网络设施是英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他将交通运输网络比作是生产力的能量,工业产品的成本受到运输系统效率的影响较大。之后,弗里德里希和李斯特对美国的运河和新兴的铁路进行系统的考察,同样得到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推动美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李斯特对英国和美国的交通运输研究总结得出:“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建设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只有提供必要的交通网络之后,大工业才能快速发展”。
3交通运输与城市空间扩展基本理论............39
3.1交通运输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历史回顾.........39
3.2交通运输基础理论.......46
4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与交通运输演变..........62
4.1郑州市概况.........62
5郑州市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扩展作用机制分析.........79
5.1灰色关联分析方法......79
8郑州市交通运输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在解放以前,郑州市的交通运输相对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之后,郑州市交通运输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1990年以来,郑州市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不断增长。民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速度缓慢,1978年之后,城市空间扩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在改革开放中,郑州市的交通运输一度不能满足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阻碍和瓶颈;广阔的交通需求促使郑州市着重发展交通运输,高速、机场、轨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仅仅在“八五”期间,郑州市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投资就从0.27亿元增长到7.97亿元,九五”末更是达到了11.55亿元。与此同时,“九五”末期郑州市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是“八五“末期的1.45倍和1.55倍。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郑州市交通运输血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并向开发运输新产品、变革流通方式、增强运输竞争力等方面发展。
从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看出,郑州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具有成长期的特点,即物在空间运动上向城市的强集聚和弱扩散,人在空间运动上向城市的超强聚;交通运输方式日益多样化,城市内部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的人口和城市化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规模不断扩张,交通流的不平衡加剧。
9主要结论、创新和不足
9.1主要结论
(1)以代表性、科学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等指标选取原则,最终选取了16项指标(总人数、城市化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建成区规模、每十万人拥有建成区面积、公路里程、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公路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和公路货运用转量),构建了交通运输与城市空间炉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发展,客运量与城市总人口的关联度为0.84,公路里程与建成区规模的关联度达到0.86,地区生产总值与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度为0.88,与货运周转量的关联度为0.89,货运量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关联度为0.89。可见,郑州市交通运输系统中,客运系统对郑州市人口影响较大,货运系统对郑州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交通基础设旅系统对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规模影响较大。
(2)郑州市公路里程与建成区规模存在协整关系,OLS回归模型表明公路里程每提高1个单位,会引起建成区规模提高1.048240个单位。误差修正结果显示,短期内系统出现偏差时,为维持公路里程与建成区规模的协整关系,保持系统的长期均衡关系,系统将会对偏离变量始终以0.385952的调整力度将其调整回均衡状态。公路里程在第三期才是建成区规模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公路里程对建成区规模有影响,但是有一定的滞后期,也可以看出土地利用规模扩张需要一定的物资和时间的积累。豚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表明公路里程对建成区规模的影响长时期内保持正向的水平上,但是总体影响不明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