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医疗知识源冲突下患者行为意愿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vicky 点击次数:73
论文字数:62536 论文编号:sb2015060411502212661 日期:2015-06-06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医患冲突”不断
最近几年,轰动全国的“医患冲突”事件频发: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位实习医生被杀案件,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故意杀医案件,河北易县发生的外科医生被患者割喉事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一位怀孕护士被打伤事件等等,冲突事件越来越多,情节越来越恶劣。2013年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报告中指出,2012年,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事件的医院比例为63.7%,8.3%的医院每年发生6次及以上。

学者通过捡索对比了2000年至2014年2月的170多篇相关新闻报道(同一事件的报道算一篇),总结出了15年来“医患冲突”的发生规律。这些医患纠纷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在急诊、产科、外科、心内科等,主要因为这些科室的医疗难度较大,病情变化发展快,疾病本身和医疗过程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概率较高,而患者都会对自身座愈有较大的期望,当期望与现实有所差距时较容易引起不满情绪;二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生是主动的,而患者是被动的,所以这种天然的专业知识强弱关系自然较容易引起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不信任和矛盾;三是患者的就诊时间短。事件大多数集中发生在大中型医院,患有复杂疾病的患者从一些小市区涌来省会三级医院,这种流向造成了省会医院的医生负担非常严重,往往一个上午要接诊上百个病人,从而客观的造成医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而患者又是通过漫长的等待才获得了这个就诊机会,因此时间精力投入和产出的不匹配也较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意。正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医患纠纷事件频频发生。而这种现象也终于酿成了最悲痛的惨剧——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孕妇产子死亡事件,这一事件因“主治医生、护士全体失踪”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关系的极度恶化再次摆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2问题提出
随着搜索引擎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日益提高,网络知识量日益激增,知识的多样性、多源性成为最大的特点,所以人们通过互联网关键字搜索疑惑问题时,搜索渠道千姿百态,搜索结果也有成千上万种答案,但是究竟哪种答案是更可靠的,哪些答案是搜寻者原意采纳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搜寻者会根据自身的知识认知以及心理预判,最终选择其认为比较合理的知识信息,从而采取相应的行为。
正如前文所述,在医患纠纷的矛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就诊时间的有限性,所以如果患者能在就诊前能很好的运用互联网的搜索功能,通过病友和医生的一些网络知识分享,搜寻一些有用的医疗信息,在就诊前得到一些有用的建议,与医生减少知识差距是一种有效地改善医疗互动的方式。通过患者的信息搜寻,患者可以对自身症状、病理归因以及病症建议都有较大的了解,所以有助于患者在医院就诊时对于医生的诊断、建议的理解,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知识之间的转移。
虽然就诊前的线上信息搜寻对线下的医疗就诊有巨大的益处,但是知识的多样性和多源性特征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知识源的冲突以及对有用有效知识的选择,那么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出现了——患者在互联网搜寻知识信息时,面对不同的或是矛盾的知识源时呈现的行为特征。这个问题不仅对解决当下中国医生和患者之间日趋严重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和有价值的现实研究问题。

2文献综述

2.1网络知识源
2.1.1知识源
1.知识的研究发展
关于知识的研究最早是从组织视角开始的。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知识不仅仅是被作为一种和土地、人才、资金等并列的社会资源,而是被认为是一种更重要的资源,这种知识资源甚至可以决定企业的关键竞争力,因此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变得尤为重要和普遍。知识的融合可以促使知识转移行为的发生。为了在全球经济中,获得竞争地位,越来越多的“知识驱动型”组织将知识转移作为企业知识行为的核心,企业间和企业内的知识转移被广泛研究。然而,有效知识转移的研究是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黑箱;,这也是研究者应该继续挖掘和发现的颌域。
随着研究的进展,学着们也渐渐将视角从组织转向研究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成功的知识转移需要在两个或多个相关者之间产生共鸣,这对知识源和知识受体都有严格的要求。知识转移不仅仅由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也由分享知识者的特征和行为决定的。Joshi等学者提出了知识源的能力、知识的可靠性和沟通性对知识转移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医疗知识领域的特殊性,其除了具备网络知识的基本特诊之外,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复杂程度也更高。首先,由于网络知识缺乏一定的组织所以信息无序、混乱、分散、质量良莠不齐,而医疗知识与人身健康息息相关,所以相较于一般的网络知识风险性更高;其次,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疗诊断方案的普适性不高,一个病症的解决方案并不能通用;最后,由于医疗病理与个体的高度相关性,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适合其他人的诊疗方案不一定适合自身。综上所述,网络医疗知识不同于网络其它知识的特征是风险性高、普适性差、个体差异化高。这种特征,也会造成信息搜寻者的差异化认知和不同的行为特征。

2.2知识源冲突
2.2.1知识冲突
关于知识冲突的定义,学者们一般从知识管理和冲突管理两者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学术界还没有统一一致的概念。
1.冲突的界定
从世界勒学者认为冲突是消极的、不利的,到现在的辨证的研究,人们对冲突的认知经历了一个转变和成长。国内外学者将研究客体聚焦、在个体上,关注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有的学者关注冲突双方的心理状态,研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关系,认为冲突是双方产生矛盾、不一致或者不能协调时参与方的一种感觉;有的学者强调冲突双方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研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情况,认为冲突是一个一方采取某些干扰或阻挽性的行为的过程,从而使得另一方在达到其目标或增加其利益时遭受阻碍;有的学者认为冲突是指一个人被强迫去做两个或以上互相矛盾的反应时所在的一种状态。
2.知识冲突的界定
知识冲突是指由于知识内容的异质性特点而造成了知识主体之间在行为意向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碰撞乃至对抗衡的结果。分析知识冲突的具体内涵,其包括以下三层关系:(1)知识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不同的知识类型,对于知识冲突的了解最先应是对理解和区分知识源;(2)知识冲突的表现必然从一种载体作为表达,它可能是不同的文字,也可以是不同的语言;(3)由于知识源的内隐性特征,知识冲突的表现形式也可能是知识吸收者的理解差异。

3研究棋型与理论假设........37
3.1研究模型设计.........37
3.2研究变量间关系解释.......38
4实证方案设计与实施........42
4.1实证研究方案设计........42
5实证数据分析...........56
5.1正式调研情况说明.....56

6准实验结果讨论和启示

6.1准实验结果讨论
6.1.1知识源冲突的影响
实验研究的结论表明,从四个情境的问卷数据分析,知识源冲突是情境因素中的一种情境,而情境因素经常在知识转移模型中被讨论和应用,但是在行为理论模型中却被研究的较少。
虽然情境因素研究的较少,然而在知识源冲突情境下行为意愿的特点确是非常有意思。在不同的知识源冲突情境下,信任医生和信任患者群体在信任度、卷入度、风险偏好、年龄、性别、收入、学历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色体现。从这些结论中,笔者觉得因为信息搜寻着在面对信息冲突时,自身虽然在两种信息上进行选择,但是因其也无法完全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时,是不会盲目的相信,从而选择信息分享而降低自己的可信任度,而是倾向选择自己吸收。
知识源冲突对行为意愿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以及可以继续研究的领域,本文虽然验证了在知识源冲突情境下,信任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并对其中的信任选择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不同的知识源冲突类型与知识信息搜寻者的信任选择显著相关,但是并未对其它的影响因素作进一步的研究,所以这也是后续研究可以继续挖掘和探讨的地方。

7研究总结与展望

7.1研究贡献
7.1.1研究工作回顾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首先在研究背景部分,本文通过对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白热化、信息搜寻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提出了信息搜寻者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知识源信息冲突一一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发现医患纠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和就诊时间需求的不匹配,所以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是一个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有力工具。接下来,本文通过总结网络知识源冲突独特的情景特征,通过仿真的情境设计,研究四种经典网络医患冲突情境下信任度对信任选择意愿、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
其次本文回顾了目前知识源、冲突、卷入理论、风险偏好、信任度和经典的行为理论研究,梳理了过去对行为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通过消费者卷入模型、行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提供了本文中各个变量的逻辑关系,同时笔者也通过访谈整理和验证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再次本文通过准实验研究方法从信任选择、行为意愿两个应变量角度检验了理论假设。从数据分析中,总结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现象。通过对四组情境中信任医生组和信任患者组的纵向对比,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本文所要研究和阐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知识源冲突情境下,信任医生和信任患者的两个群体的特征差异,包括人口统计变量、卷入度、风险偏好以及信任度,从而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分析以及各变量的均值分析;第二个问题是不同知识源冲突类型的信任选择机制,即在知识源冲突情境认可的被试中,研究该群体信任医生或信任患者;以及信任度在信息搜寻者特征的调节作用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最后,本研究依据准实验研究的结论并且基于知识视角提出了网络平台的设计的建议,以及对未来的医患关系的改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可控摇摆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交通运输如何作用于城市空间扩展——以郑州市为例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