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概述
我们可以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大的学习环境,但是这种环境并不是专门为学习而设计,甚至给学习者的网络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虽然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丰富,但学习资源缺乏元数据描述或元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学习资源难于检索、获取与组织;学习资源网站与教育网站相对封闭,导致学习者难于整合各资源网站的资源与服务;学习工具、学习软件种类繁杂,数量巨大,且相对独立,导致学习者很难把握与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知识管理视角下 PLE 构建方案,促进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个人知识的管理与增长。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以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知识建构为研究对象,以网络学习过程中知识客体的转化为主线,构建知识管理视角下个人学习环境(PLE)模型及设计开发知识管理视角下PLE原型软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子问题:知识管理视角下 PLE 模型关键特征;知识管理视角下 PLE 系统体系结构;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的整合获取模块设计及技术实现;基于IEEE LOM 元数据的个人学习资源库模块设计及技术实现;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者意义建构空间模块设计及技术实现;知识管理视角下共同体知识共享平台PLEs模块设计与技术实现;知识管理视角下PLE系统有效性验证等。
...........
第二章 知识管理视角下 PLE构建相关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得到了建构主义者关注,同时维果斯基和皮亚杰的理论也为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建构主义者认为,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其主要原因有:每个学习者都是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等方面。通过合作,可以使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在向同伴学习方面,有时候同伴对学习者认知水平提高的作用并不比教师差,因为他们似乎比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学习伙伴;学习者在与合作伙伴讨论问题时,更有利于学习者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得到外化和澄清,有助于学习者对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
二、知识管理理论
在野中郁次郎所列举的众多案例中,松下公司面包机的案例最为典型。在松下公司面包机遇到困难(由于揉面问题,无法制作合格的面包)一筹莫展时,设计师拜著名面包师为师,最后成功的制作了美味面包。这个知识创新的过程是由面包师的隐性知识到设计师的隐性知识(师徒模仿、心灵神会实现知识转移)、从设计师的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设计师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与同事讨论),从设计师的显性知识到松下公司的显性知识(将不连续的显性知识设计成具体的产品),从松下公司的显性知识到松下公司所有相关人员的隐性知识(其他人员学习到了新知识,并内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开始下一轮的知识创新)四个部分构成,并能够螺旋式运行,知识在组织内部不断得到创新。
第三章 知识管理视角下PLE模型构成.............................22
一、学习活动的实质........................22
二、知识管理视角下网络学习过程.........................23
第四章 知识管理视角下PLE学习资源获取模块.........................32
一、学习目标.............................32
二、学习资源............................36
第五章 知识管理视角下PLE学习资源组织模块..................46
一、知识表示.................46
二、元数据..................47
三、知识管理视角下PLE学习资源元数据................................50
四、知识管理视角下PLE个人学习资源库...............................57
第七章 知识管理视角下 PLE原型软件及应用案例
一、关键技术
互联网构成了我们今天的数字时代,Web允许我们对信息进行搜索、聚合、转换、复制、存档,允许我们享受来自不同网站的不同服务。尽管如此,Web是人类尝试过最大的、最不正式的集成项目。[189]资源与服务难于整合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多数网站采用各自独立的数据格式及资源描述形式,造成了各网站相对孤立与封闭,无法为其他站点提供数据和服务。因此,开放网站的资源与服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不仅能够降低信息资源整合的难度,还能够给用户带来更为方便的信息服务。开放 API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目前许多网站采用了开放API 的方式为用户及开发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如GOOGLE、大部分购物网站、中国的豆瓣社区等采用流行的REST风格的 OPEN API 技术,其采用的交互数据格式主要有 XML 与 JSON 两种[190]。XML与JSON都是数据交换格式,用于描述和交换结构化数据。与 XML 相比,JSON格式的数据具有结构简单,可读性更强的优点,而 XML 对数据内容描述的更为细致,应用的范围也更广。
二、知识管理视角下PLE 原型软件功能及主要实现过程
PLE 系统的体系结构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 PLE 构建模型相对应:以学习资源获取模块为中心,支持知识管理视角下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资源获取;以个人学习资源模块为中心,支持知识管理视角下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资源组织;以意义建构空间模块、PLEs OPEN API 模块、PLEs 知识共享平台为中心,支持知识管理视角下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知识共享。 PLE 本地数据库、个人学习资源数据库模块、学习资源获取获取模块、意义建构空间构成了学习者本地的个人学习环境。PLE意义建构空间是个人学习环境的整合框架,分别整合了学习资源获取模块与个人学习资源数据库模块。PLE本地数据库是实现意义建构空间模块、学习资源获取模块、个人学习资源数据库模块相互数据通信及交互的中心。
.............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知识管理和活动理论为视角,以网络学习过程中知识客体的转化为主线,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结合知识管理经典理论(知识螺旋)及个人知识管理实施流程,在充分考虑网络学习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共同体、规则、分工六要素基础上,构建知识管理视角下PLE模型。该模型体现了知识管理视角下PLE学习者主体性、学习过程完整性、知识建构的螺旋上升性、知识建构的合作性与网络学习的开放性等特点。依据知识管理视角下PLE模型的要求,以及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基于MASHUP 技术的学习资源整合获取富客户端的方案。该客户端继承各种常用学习资源获取技术的优点、屏蔽检索结果繁杂、多次登录检索、检索结果单一等缺点,为学习者提供高效的整合检索与资源利用方案。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OPEN API 接口或网页抓取等技术,在系统后台远程登录各种学习资源服务器,将检索结果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并充分利用本地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进一步汇聚、加工、整理来自不同网站的检索结果,从而达到帮助学习者快速定位与获取学习资源的目的。该方案可以看成是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个人门户,能够帮助学习者从不同的资源网站及学习社区中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