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13 年 8 月 19 日——20 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特别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否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否能够坚持唯物主义观,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承担起建设南疆社会,维护好南疆地区团结稳定的历史重任。列宁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①费尔巴哈指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这种依赖感的原始对象乃是自然界。而人所依赖的自然界,就是人拿来当作非人性的东西而从自己分别出去的一切感性力量、事物和本质的总和”。②人依赖的自然对象各不相同,自然宗教因而也就有众多的神。而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乃至动物之所以被崇拜为神,是由于人为了实现摆脱依赖的愿望,从人的立场把所依赖的对象想象成为像人那样的东西,把自然看作是具有人性的东西,而后又崇拜它。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聚集地。在南疆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大多数。同时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中的传播、发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早在唐代时就传入新疆,大约在 15 世纪,伊斯兰教最终取代其他宗教信仰,成为维吾尔族全民信仰的宗教。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生活在乡村或是牧区的群众大部分都信仰伊斯兰教,而且信教时间长。南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乡村或是牧区,从小就受到浓厚的伊斯兰教氛围的影响,这就必然导致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从伊斯兰教的角度观察问题、认识人生。伊斯兰教与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部分。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意识,不利于南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更不符合南疆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个人如果没有从世界观上辩证、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很难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二)论文综述
东西方在宗教研究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以宗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宗教对社会影响的研究方面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宗教观为指导的研究宗教影响的成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部分,西方学者关于宗教对社会影响的研究。被称为宗教学创始人的英国学者麦克斯•缪勒,在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方面做了东西方的比较。第三,我国学者也对宗教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自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学术界开始了百家争鸣的状况,对宗教的影响研究也是仁者见仁。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个彼岸世界。“就是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①列宁关于宗教曾指出:“对于工作一生而贫困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对于依靠他人劳动而过活的人,宗教教导他们要在人间行善,廉价地为他们整个剥削生活辩护,廉价的售给他们享受天国幸福的门票。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资本的奴隶饮了这种酒就毁伤了自己作人的形象,忘记要求稍微过一点人所应当过的生活”。②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列主义关于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基本上是负面的、消极的。但是马列主义对于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也有积极方面的论述,“反封建的革命反对派活跃于整个中世纪。革命反对派随时代条件之不同,或者是以神秘主义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公开的异教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出现”。③自“9•11”事件后,宗教的力量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使人们不得不再次重视宗教对社会的影响。英国的麦克斯•缪勒在皇家学会做的学术演讲被认为是宗教学研究的开端,后来宗教学被分为很多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宗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二、宗教概况
(一) 宗教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地论述过宗教的本质,据不完全统计有十例以上。这些论述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宗教信仰和崇拜为主;第二类是以宗教信仰的主体为中心;第三类是以论述宗教的本质为中心。马克思在 1843 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到:“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①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安慰和辩护的总根据”。②马克思还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③列宁把马克思这句话誉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④与此相关列宁曾经说过“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⑤上述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本质的探讨都是在 1844 年 1 月之前做出的解释。在 1876 年——1878 年的《反杜林论》中,关于宗教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一切宗教都只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的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的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应,但是在自然的力量之外,不久社会的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与自然力本身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释的,它以同样的表面上的自然的必然性支配着人”。⑥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工作者大多数都把它当作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定义来使用,这段话概括的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并且把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做了区别。
………..
(二) 宗教的影响
当今世界,政教分离已经是主流趋势,尽管如此,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还十分密切。宗教具有排他性。它们只认为自己的神才是真神,只有信仰该宗教才能够得到拯救。一种宗教对其他的宗教一般采取蔑视态度。宗教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是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政治的晴雨表。在中东地区,从 1980 年至 1988 年,以逊尼派掌权的伊拉克与什叶派掌权的伊朗开展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双方伤亡惨重。两国的战争与伊斯兰教的两大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宗教矛盾密切相关。1947 年印巴分治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相互厮杀,死伤百万,两国之间为了争夺庙宇和克什米尔曾多次发生战事。中亚地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动频繁,基地组织、恐怖组织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制造恐怖事件。东欧的波黑内战,不同的信仰之间为争夺土地和政权发动战争。科索沃的宗教和民族冲突不断升级,从而引发了北约对南联盟长达 78 天的轰炸。“9•11”之后美国乔治•布什政府在全球发动了“反恐战争”。美国在 2001 年 10 月出兵阿富汗地区,最终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又于 2003 年 3 月 20 日以防止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理由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
…………
三、南疆宗教氛围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13
(一)宗教氛围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关系....13
(二)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14
(三)宗教氛围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途径......16
1.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16
2.刚性影响和柔性影响.......17
3.物质因素影响和精神因素影响......17
四、淡化宗教氛围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影响.....19
(一)淡化宗教氛围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19
(二)淡化宗教氛围是南疆地区发展的需要........19
(三)淡化宗教氛围是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20
五、淡化宗教氛围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影响的措施....21
(一)高校应旗帜鲜明地用先进的科学思想....21
(二)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21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22
(四)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23
(五)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水平.......24
(六)重视家庭与社区影响........24
五、淡化宗教氛围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影响的措施
(一) 高校应旗帜鲜明地用先进的科学思想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
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合格人才必备的两项基本素质。重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特点和优点之一。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的。首先,作为高校应一如既往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突出且重要的地位。要始终坚持由党委一把手负责的模式。在师资配备、教育培训、资金投入、职称评定等方面要优先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到实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党团组织、辅导员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各项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原则,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红线。再次,要教育非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真正树立其所教的科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的观念。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有一些老师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事,这种观念显然是大错特错的。事实上,任何科目都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联系,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目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其它科目的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从而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影响相对严重,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完善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使其能够从思想上保持同党和国家的政策一致,从而为今后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国际敌对势力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作为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突破口,他们不甘心于中国的迅速发展,在民族、宗教问题上做文章,挑起民族宗教矛盾,想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挑起事端,妄图使中国内部混乱和分裂”。①南疆地区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与国外宗教势力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国际的煽动和策划对南疆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如果忽视这个现象,后果不堪设想。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南疆周围的国际环境对于淡化南疆宗教氛围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坚决反对和打击利用宗教向大学生进行渗透。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妥善的处理国际上涉及危害我国稳定的宗教事端,防止信息不明、消息不畅。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