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角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对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价值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16566 论文编号:sb2023121911551851600 日期:2023-12-2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笔者认为PA是近些年兴起用来评估身体成分的指标,目前有多篇研究表明其在预测疾病中的价值,当前我国关于PA与OP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关PA筛查OP的最佳截断值数据缺乏,未来是否可单独或联合其他骨质疏松筛查工具为OP的诊断方面提供新思路尚需要更多前瞻性、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应用前瞻性的研究思路,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筛选病人。
2.1.1纳入标准
(1)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2)患者完成骨密度测定,能配合完成相关检查项目;(3)同意参加本研究。
2.1.2排除标准
(1)长期卧床,无法独自站立者;(2)心脏起搏器植入或体内其他金属植入等生物电阻抗测量禁忌者;(3)患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患者;(4)患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5)临床数据缺乏者。
........................
2.2研究方法
入院时采集患者的吸烟饮酒史、既往病史、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得出BMI。采集实验室指标(入我院后空腹抽血):血红蛋白、血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尿酸、空腹血糖及LDL-C、HDL-C、总胆固醇等指标。
2.2.1研究分组
应用QCT测量骨密度,根据我国2018年QCT诊断指南[30]:采集两个腰椎部位的平均骨密度值,取其绝对值,当骨密度值小于80 mg/cm3提示骨质疏松,骨密度值80~120 mg/cm3诊断低骨量,骨密度值大于120 mg/cm3表示正常,本研究中骨质疏松组不变,将正常组和低骨量组合并为非骨质疏松组。
2.2.2 OSTA指数测定及风险分级
OSTA指数计算公式:[体重(kg)-年龄(岁)]×0.2,分别算出OP组与非OP组人群OSTA值,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OSTA>-1表示骨质疏松低风险,-4≤OSTA≤-1表示骨质疏松中等风险,OSTA<-4代表高风险。
2.2.3相位角等营养指标的测定
对OP组与非OP组人群运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 770)测量相位角,操作方法:嘱病人空腹8小时以上,排空大小便,去掉金属配饰,脱去外衣、鞋袜,用酒精仔细擦拭手腕及足底后将电极片放置在各个擦拭部位进行测量。测量可得PA、肌肉量、骨骼肌量、身体细胞量、脂肪含量、去脂体重、蛋白质、无机盐等指标。
........................
第3章结果
3.1 OP组与非OP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本研究共收集80例数据,年龄在60至91岁之间,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71.55±8.06岁。其中男性29名,女性51名。非OP组42例(52.5%),OP组38例(47.5%)。OP组与非OP组在吸烟、饮酒与否,是否合并高血压等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OP组与非OP组病人BMI、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尿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患OP概率大于男性(p<0.05)。OP组相对非OP组有更高的年龄,更低的OSTA指数、PA、身高、体重、血红蛋白、肌肉量、骨骼肌量、身体细胞量、去脂体重、无机盐及蛋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3.2不同性别PA值、OSTA指数
比较不同性别PA值、OSTA指数的差异性,分析结果示,男性组PA值、OSTA指数均高于女性组(p<0.05),具体详见表3.2。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第3章 结果.................................... 5
3.1 OP组与非OP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5
3.2 不同性别 PA 值、OSTA 指数 ................................... 6
3.3 OSTA 指数、PA 单独及联合使用筛查 OP 的比较 .................... 7 
第4章 讨论..................................... 10
4.1 OSTA 在 OP 诊断中价值的评估 ........................ 10
4.2 PA与OP ........................... 11
4.3 其他相关指标与OP .............................. 11
第5章 结论............................... 13
第4章讨论
4.1 OSTA在OP诊断中价值的评估
OSTA是在2001年由Koh[32]等人招募亚洲8个国家的860名绝经后女性经过一定分析后获得,用来评价绝经后女子OP风险的工具。初时仅用于筛查亚洲绝经后OP,后适用人群也扩宽至老年男性。虽然OSTA指数仅由年龄和体重两个指标计算得出,特异性相对不高(45%),但有较高的敏感性(91%),曲线下面积0.79(中等预测效果),故OSTA在评估OP风险方面是一个较好的筛选工具。北京的[33]一项针对老年男性原发性OP的研究中提到OSTA指数筛查OP的曲线下面积在0.722-0.874之间,中等筛查效果。值得一提的是,OSTA预测OP的概率和最佳截止值因人群及诊断标准不同而出现差异,在筛查腰椎OP时女性敏感度高于男性,而在筛检股骨颈OP时无明显性别差异[34]。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其筛查OP时,需据当地人口特点重新验证该工具的有效性。本研究中将低骨量组与正常组合并为非OP组,OP组不变,结果发现OP组与非OP组OSTA分布不同,OP组的OSTA指数明显低于非OP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OSTA指数与OP存在负相关,OR为0.690,OSTA是OP的保护因子,每增加1个OSTA指数,患OP风险降低31%。OSTA指数由年龄及体重计算所得,其中年龄不可控,但可通过控制体重增加OSTA指数的方式减少患OP的风险。因此,低体重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重从而降低发生OP的风险。本研究中OSTA识别OP风险时灵敏度低(68.4%),而特异度相对较高(83.3%),截断值为-2.86,表明当OSTA小于-2.86时,为OP高风险人群,应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后续治疗。对性别进行分层研究OSTA指数对OP的筛查价值时发现,运用OSTA筛查OP时在性别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这一点与王鹏[35]的研究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其文中提及OSTA作为筛查OP工具,男性比女性能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总之,OSTA指数在筛查OP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使用OSTA在江西省南昌市区老年人群中进行OP的筛查,验证了其筛查OP的价值,为该工具在南昌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
第5章结论
1.OSTA指数与PA联合使用时诊断效能未见明显提高,但二者联合使用时筛查O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高。
2.OSTA指数在筛查OP时,男性和女性有同样的筛查价值。
3.OSTA指数为OP的保护性因素。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