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教育视域下体育活动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6522 论文编号:sb2025091816145153543 日期:2025-09-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验设计方面,本研究依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活动目标和情意教育目标,设计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
第一章情意教育视域下的体育活动课程设计
一、活动设计依据
(一)大班幼儿身心和社会性发展规律
认知、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这三个维度各自分别包含自我、人际和社会的因素[60]。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把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放到同等地位,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社会化的培养应当遵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社会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在一日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把社会化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
大班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年龄阶段一般是在5-6岁,该阶段幼儿的大肌肉发育相对完善,粗大动作的发展较好,幼儿的活动能力较强、对动作的掌握程度加强,动作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幼儿的精细动作处于正在发展过程中,手指的灵活性逐渐增强。
大班幼儿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5-6岁是抽象思维的萌芽阶段,能够对事物的概念进行分类,初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个性初步形成,对事物有了稳定的态度,情绪稳定,思想情感更加内化;学习认知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调控自己的行为;有较强的知欲较和好奇心,好学好问。
(二)动作技能目标
体育活动动作部分由多种基本动作构成,主要包括移动性动作(走、跑、跳、攀爬等)、操作性动作(投掷、抛、接、拍、踢等)、稳定性动作(旋转、站立、转身、弯腰等)和精细类动作(穿珠、拍手等)。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
二、体育活动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纲要》中指出:“要把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放到首位。”幼儿阶段的孩子身心还较脆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较容易受到伤害,故在体育活动中应以安全为基础。在体育活动之前要想好一切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体育活动过程中要保护幼儿的安全,及时检查体育器械安全问题,教师需要眼中有幼儿,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
(二)主体性原则
情意教育视域下的体育活动要贯彻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贯彻主体性原则就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设计体育活动,了解哪些游戏是幼儿所感兴趣的,把这些游戏设计进体育活动课程中。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和观察者,把体育活动规则讲清楚后,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寻求帮助后再进行指导。
(三)教育性原则
情意教育视域下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身体的锻炼,更能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促进,进而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在身体上,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从操作性动作、稳定性动作、移动性动作和精细类动作四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在心理上,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培对幼儿的情感能力、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教育,加强幼儿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形成坚强、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进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
第二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社会性发展前测结果分析
在体育活动实验之前,应用陈会昌的《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进行问卷的编写,发放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幼儿家长,由两个班级幼儿的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社会性发展的6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根据家长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表现的评定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6个维度的得分运用SPSS26.0系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个维度的P值均>0.05。实验之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六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结果两个班级的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大专即以上学历,两位主班教师的教龄长达十年,教学水平相当。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实验干预。
.............................
二、实验组幼儿社会性发展前测和后测结果分析
运用SPSS26.0对实验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6个维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并把前测结果和后测结果的分析比较。
实验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幼儿在同伴关系、独立性和好胜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和共情和助人方面也有显著提升。实验组的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共情和助人三个因素实验前后t检验的P小于0.10但大于0.05,在统计学上称作边缘显著,表明情意教育视域下的体育活动也促进了幼儿的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共情和助人品质的发展。在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干预期间,实验组结合了情意教育的目标,设计并实施了12个体育教学活动,侧重于对幼儿情感能力、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体育活动对幼儿具有整体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实验干预过程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这几个维度都得到了提升。
由表2可知,第一,在意志力维度上,实验组幼儿前后测有明显提升。在体育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意志力方面的培养,如在活动《四渡赤水》中,教师先用“四渡赤水”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和体会到红军长征坚持的重要性,然后模拟四渡赤水,四次渡水游戏逐渐加深难度,锻炼幼儿的坚持力和耐力,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坚持就有可能成功;在活动《勇敢的小兵》中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从“战壕”上跳下去,并一点点加大“战壕”的难度,在这过程中使得胆小的幼儿能够战胜自己、克服恐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坚持力。
第二,在情绪稳定性的维度上,实验组幼儿后测结果相较于前测结果有明显提升。在体育活动《小鲤鱼跃龙门》中,首先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方式,失败了不气馁,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并在体育活动幼儿中以故事中的人物为榜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失败了不气馁,逐渐提高幼儿的情绪稳定性。
...............................
第三章情意教育视域下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建议...............34
一、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34
(一)加强教师情意教育观念....................................34
(二)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34
结语......................39
第三章情意教育视域下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
(一)加强教师情意教育观念
教师对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其实施的效果。在幼儿园中,每个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习惯,如有的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管控较多,会让幼儿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减少和同伴的交流和沟通。有的教师又对幼儿管控较少,幼儿体育活动的规则和秩序建立不起来,影响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学习有关体育活动的教学技能技巧,关注体育活动对幼儿的意志力、情绪情感、社会性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
学前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期和奠基期。幼儿需要通过学前期去完成简单社会化的过程,发展和完善社会性能力,再通过更复杂的社会化过程获得更加完善的社会性特征,直到成熟起来。大班幼儿面临着进入小学,在幼小衔接阶段不只是学习知识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和他人的交往、情绪控制能力、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使幼儿更快的适应更复杂的社会环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结语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情意教育视域下体育活动对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的意志力、情绪稳定性、同伴关系、独立性、共情和助人和好胜心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对于促进大班情绪稳定性和同伴关系这两个维度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功效,对共情和助人和好胜心这两个维度的发展具有显著功效。
教师在进行情意教育下体育活动设计时需注重情意教育目标,尊重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体性,在活动实施时需有序开展活动,及时改进课程,关注幼儿个体成长。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本研究虽然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并咨询了多名幼儿教师和体育教师的意见,但由于疫情对教学的影响,仍有些许的干扰。在实验实施阶段,由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受到幼儿自身成长发展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实验结果也会有所影响。总之,还需深入对情意教育视域下体育活动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后期可以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探索覆盖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课程系统,并尽可能的减少实验实施阶段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学前教育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