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毕业论文范文:第三方物流视野下某省农作物物流模式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62
论文字数:37600 论文编号:sb201309031250368029 日期:2013-09-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代产业发展中,供应链思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强调资源整合和核心企业的概念,通过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供应链节点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从而增强供应链企业的高效率运作。供应链的运作是合理协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结果,然而整个中国的农产品物流依然是相对滞后的,大多数还是靠经验。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不仅仅适用于实体生产型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农业。第三方物流显著的运作优势。第三方物流模式正是秉承了整合供应链的思想,成为现代物流模式中的成功典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是专注于做好物流工作,农业生产终端通过业务外包,自身可以不承担物流工作,而是交付于专业的第三方,自己则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供应链更加的简捷。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物价飙升,产业物流成本极大的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成本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的一部分。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昂,导致各农产品物流主体尤其是农户和终端消费者的利益损失巨大。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4月25日至5月1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4.2%,连续第五周回落,累计降幅超过20%。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菜农面临极为低廉的收购价和大量滞销无人问津的蔬菜之时,消费者却并没有感受到菜价有下降迹象,究其原因,就在于供应链环节的繁琐和物流成本的高昂,这将直接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人民大的生活水平。河南省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农业地位,被形象的比喻成我国的“厨房”,但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来说却比较落后。河南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业起步较晚,其中专业从事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的公司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专业化程度不够。目前的农产品物流主要还是依托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集散地,运作效率低下,运作成本高,反应速度较为迟钝。因此,如何做好农产品物流的高效运作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1.1.2 研究意义
在供应链思想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文章从运作模式的相关指标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和从效率角度对河南省农产品传统的物流模式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总结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结论。这对在河南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研究成果少且分散。文章通过对供应链和农产品供应链等理论的系统回顾和疏理,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这有可能丰富我国现代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理论,深化人们对知识经济时代农业供应链系统的认识。
(2)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真领会和学习供应链、交易成本、委托代理和分工协作等思想,在方法上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调查问卷、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都可能深化国内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和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2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供应链
2.1.1 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37]。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整个市场出现一些新的特征:用户需求个性化;商品品种丰富化;商品寿命周期缩短;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鉴于新的竞争环境,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与上下游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管理,它是一个范围广泛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供应链企业关系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企业关系,这种关系下的供应链的参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孤立的关系,企业的关注点都在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上,客户关系管理没有引起重视。(2)物流关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竞争更加的激烈,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于是物流关系随之出现。(3)合作伙伴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相互依存度也随着增加。供应链企业关系的发展可以简单的表述如下图2-1。


3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及问题................... 28-44
    3.1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28-34
        3.1.1 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28-31
        3.1.2 河南省各地主要农产品产量.................. 31-34
    3.2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 34-39
        3.2.1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服务供给主体..................35-36
        3.2.2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服务需求主.................. 36-37
        3.2.3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支撑平台现状分析.................. 37-39
    3.3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格局.................. 39-41
        3.3.1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组织.................. 39-40
        3.3.2 河南省农产品主要物流模式 ..................40-41
    3.4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41-44
4 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定性.................. 44-54
    4.1 两种物流模式的简介.................. 44-47
        4.1.1 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模式.................. 44-45
        4.1.2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 45-47
    4.2 两种物流模式的比较 ..................47-50
    4.3 比较结果分析 ..................50-54
        4.3.1 两种模式对比的结果.................. 50-51
        4.3.2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势 ..................51-54
5 基于 DEA 的河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 54-69
    5.1 总体思路和方法 ..................54-56
        5.1.1 对比分析的总体思路.................. 54
        5.1.2 对比分析的具体方法.................. 54-56
5.2 效率对比分析 ..................56-69


结论


论文是在农业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依托于精益供应链、交易成本、委托代理、分工协作等理论,通过对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选取河南省范围内主流农产品运营模式——批发市场模式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定性分析其运营模式的利弊,定量研究他们运作效率的高低,得出结论,并于最后给出具体实施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对策和方法。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 4 个方面:
(1)论文在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林牧副渔增加值之后,并对河南省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河南省农产品的物流组织和主要物流模式类型。得出了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结构不科学,交通设施相对不完善,农产品运输、储藏及其装卸技术含量低,物流配置不合理,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的结论。
(2)通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介绍与深入研究,对两者具体的运作流程和参与主体都有了明确的了解。通过选取经济体运营重要指标(KPI)的方法对两种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服务功能完善;战略同盟的客户关系;共同抵御风险;利润空间较大;信息共享度更高的优点。
(3)论文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DEA)对河南省范围内的六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三家具有第三方物流性质的专业农产品运营公司进行效率分析,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且对评价对象(DUM)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了数据包络分析的模型并求解。通过效率分析、投影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着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即运行效率明显高于农产品批发市场。
(4)论文在对河南省范围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运营模式定性分析,运营效率定量分析之后,得出了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论文从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观、客观和农业发展的角度对如何实施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受时间、知识水平的限制,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有限。今后笔者将在以下方面: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风险研究;农产品供应链主体博弈分析,河南省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多指标分析等,对农产品物流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John F. Crowell.Report of the Industrial http://sblunwen.com/wlbylw/ Commiss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arm Products(vol.6)[M]. Washington: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1.
[2] Weld, L.D.H..the Marketing of Farm Products[M]. NABU PR ,1916.
[3] R.Borsodi.The Distribution Age[M] New York:D.Appleton,1927.
[4] Drucker.P.F.Economy of the dark continent[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53.
[5] Smykny,D.Bowersox.Logistics Management[M].Chapman and Hall.New York,1958.
[6] Coase R.H.The Nature of the firm[M].4 Economics N.S,1937:385-405.
[7] Willianmson.O.E.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Regrow-Hill ,1960.
[8] Weaver,Hudson.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efinition,Growth and Approaches, Journal ofMarketing Theory & Practice,1958,(4).
[9] TageSkjoett,Larson.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Questions of Coordination. GreatBritain.The Ipswich Book Company, 1988.
[10] Douglas M.Lambert,Margaret A.Emmelhainz,John T.Gardnel.Vertical Coordination andConsumer Welfare. The Case of the Pork Industry.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 Number753.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