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 研究背景
21 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也已经成为了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成为了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党和国家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而卫生人才作为我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领域。所以,国家要想跻身进入世界人才强国之林,就必须要加强国家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是卫生战线的中坚力量,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做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将有利于全国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对我国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仍然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主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却一直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医院的人事部门仅仅只发挥了行政服务的作用,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医院的发展,影响了医院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源就成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下,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军队医院作为人才集中和人才培养的地方,成为了地方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国外企业关注的重要目标。军队医院既是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又属于军事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其他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有着许多共性,同时又具有军事单位的管理特点。军事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强化的是控制人、管理人,注重的是管理中的统一性,忽视了人才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性。但是,军队医院是个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地方,工作人员主要是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多具有高学历,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学术团体都有着密切的来往,这些特点与一般的军事单位相比又具有很多特殊性。因此军队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既不能完全等同于作战部队的干部管理,也不能照搬我国公立非营利性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然而,军队医院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周围社会环境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巨大的反差,军队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才流失现象异常严重。因此,如何加强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吸引和保留人才成为如今军队医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保留、吸引优秀的医学人才,军队医院必须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中,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又是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内容。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 20 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就开始对激励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处于一个不断演变、不断深化的过程,研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西方的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和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激励理论。他们结合管理实践,深入分析了人的内在心理机制,从而得出了十余种主要的激励理论。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1954 年在他的《激励与人格》一书中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把每个人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首先满足的是低级需要,只有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占据主导地位。他强调在工作激励中不同的个体需要的激励水平会有所不同,应该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耶鲁大学的爱尔德弗提出的 ERG 理论[1],将马斯洛提出的 5 个需要层次重组为人的 3 种核心需要: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从理论上完善了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激励—保健因素理论”[2],他针对以往的工作满意和不满意的观点,提出与“满意”相对立的应该是“没有满意”,这由激励性因素(如,工作本身、成就、认可、责任及晋升等)决定,与“不满意”相对立的应该是“没有不满意”,由外部因素(如,公司政策及管理、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管理者、人际关系等)决定。洛克提出目标理论,他认为具有一定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励的重要来源[3]。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外对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在激励机制的研究上倾向于结合单个激励作用方式进行剖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激励机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学者也很多,如,周其仁提出,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这是理解“激励”理论的重要前提。刘正周提出,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或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他认为激励机制应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和行为规划制度。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激励机制是由激发行为和制约行为的两种性质的制度构成的,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良性的运行状态。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认为,“人力资本”在企业中专指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当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态存在后,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 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的基本理论.......................................6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6
2.2 激励的基本内容................................................8
2.3 激励机制......................................12
3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13
3.1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及其构成.....................................13
3.2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的特点................................................13
3.3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15
4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21
4.1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实施重心....................................21
4.2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实施进展....................................21
4.3 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现存问题....................................23
结论
本研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的现状。由于人才管理者素质偏低、人才管理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和人才管理机构设置不恰当等原因,使得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中存在激励政策未能发挥激励作用、物质奖励军地人员差距过大、非物质性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和评优奖励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人力资源队伍乃至整个医院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出发,通过总结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查找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列举了某军队医院肝胆外科人力资源激励与改革发展的典型成功案例,通过深入剖析,进一步总结了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运用的宝贵经验,印证了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从而得出了正确使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将有助于军队医院建设发展的结论。最后,结合军队医院实际,提出了完善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朱家勇著,《医药人力资源管理学》,230-250 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年
[2]王玉《军队医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纪卫尚《军队科研机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4]何先刚《高校 R&D 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5]郑海航、吴冬梅著,《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务、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年
[6]周子君著,《医院管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年
[7]刘文华著,《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理论》,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年
[8]张英、余健儿著,《现代医院人力资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年
[9]沈远平、陈玉兵著,《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10]顾海著,《现代医院管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年
军队医院人才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91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