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刑事司法制度概论
(一)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概念
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关注在于两个方面,即“少年”与“刑事”。也就是说,少年刑事司法制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司法性组织应用法律处理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对少年犯罪人进行保护、惩罚、教育和改造,以实现保护少年和保护社会双重目标的一种专门性的司法制度,它是这些机关和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活动原则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少年刑事司法制度与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特殊性尤其体现在司法理念与司法程序上,理念上始终贯串着以“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程序上也以“轻缓”为主。但是,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具体涵义在各国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作为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发源地的美国,其制度的基本宗旨是国家亲权(parens patriae),来源于“国家对少年儿童不是惩罚的官吏而是最高监护人”这一衡平法原理。
传统的含义则是指国家居于无法律能力者(如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的君主和监护人的地位。发展到现在基本含义可以界定为:国家对未成年人具有积极的保护义务,并将该义务委托给父母。当父母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国家委托的亲权时,国家可以越过父母的亲权直接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可以说美国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都是围绕这一理论所建立的,虽然各州的具体制度有所差别,但是都秉承了这一思想,以给予儿童最大福利为基础;作为一个传统保守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形成比任何西方国家都晚,1908 年的《英国青少年法》开创了英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新纪元,这部法律具体规定了英国政府对于少年需承担的福利和指导的义务、监督和管教的责任,以及青少年保护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由于其法律规定明确、矫正措施规范、行刑效果显著而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刑事司法界的一致认可与推崇;作为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德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
二、中日少年警察制度之比较
(一)组织机构设置之比较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第 6 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设置专门机构或者专职人员承办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人员应当具有心理学、犯罪学、教育学等专业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办案经验。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布并于 2010 年 8 月 28 日开始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规定,公安部、省级和地市级公安机关应当指定相应机构负责指导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区县级公安机关一般应当在派出所和刑侦部门设立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小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数量较少的,可以指定专人办理。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少年警察机构的设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一些条件较好的公安部门内,设有处理少年罪错案件的专门机构,如上海市的一些区县公安部门所设的“少年科”或“少年预审科”等;有些地方的公安部门安排有专门的有这方面丰富经验的侦查人员来负责处理少年罪错案件;还有许多条件较差、人口不多、案件较少的地方,其公安部门没有这类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在日本,依据《少年法》、《少年警察活动规则》和《少年指导委员规则》建立了“少年警察活动”工作模式。“少年警察活动”是警察与社区民间人士相互协力,共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有特色的工作模式,旨在利用警察和民间的力量,促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护青少年的权利不受侵害,防止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与少年警察制度相配套的还有“少年警察志愿者制度”。少年警察志愿者包括少年辅导员、少年警察协助员、少年援助员、少年指导委员等。“少年警察制度”以及“少年志愿者制度”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模式,虽然它是以警察为主导,但却是以社会为核心,调动民间的力量,警民密切合作,收到了社会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效果。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犯罪率最低的国家,其别具特色的少年警察制度功不可没。.................
...........................
三、中日少年检察制度之比较.........................................................................11
(一)组织机构设置之比较..............................................................................11
(二)工作原则与职能之比较..........................................................................12
四、中日少年审判制度之比较..........................................................................14
(一)组织机构设置之比较..............................................................................14
(二)工作原则与职能之比较..........................................................................16
(三)审判程序与判决结果之比较..................................................................18
五、中日少年矫正制度之比较........................................................................... 22
(一)组织机构设置之比较..............................................................................22
(二)工作原则与职能之比较..........................................................................23
六、完善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建议........................................................ 24
(一)约束行政权力,加强司法权力..............................................................24
(二)完善少年审判制度..................................................................................25
(三)设立专门的缓刑机构..............................................................................29
(四)完善少年矫正体系..................................................................................30
结 语
建立完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是预防和矫正少年犯罪行为的基础,也是刑事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日对比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两国少年警察制度、少年检察制度、少年审判制度和少年矫正制度的异同,并加以简单评析,从重构权利分配、完善审判制度、设立缓刑机构、完善矫正体系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日本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少年福利制度的保护,制定有专门的《儿童福利法》,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却缺少这方面的规定。所谓儿童福利,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救助、教育与感化的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收养与寄养及反家庭暴力等内容,特别包括对遭遇虐待、遗弃与照管不良之未成年人的福利。
儿童福利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如我国社会福利学者徐月宾主张,广义的儿童福利是指政府或社会针对全体儿童的普遍需求,为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潜能的最佳发展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狭义的儿童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各种支持、保护和补偿性服务。社会学家雷洁琼曾强调,儿童的福利得保护否,影响国家前途甚大,所以儿童的教养从前是个人的或家庭的任务,现代儿童的教养却是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儿童福利制度愈健全,未成年人所享受的切实服务、挽救及保护就愈直接、高效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