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产业进步的微观基础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chenhuixia 点击次数:110
论文字数:127210 论文编号:sb2014122112391411298 日期:2014-12-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家庭生产函数在决策对象、约束条件和均衡条件等方面,都对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有很好的包容与改进,但从函数形式上看,家庭生产函数直接反映更多地是经济个体的效用实现过程,这与常以厂商理论为基础的产业分析形成明显反差;同时,从家庭生产函数可能的应用范围来说,贝克尔和斯蒂格勒更是宣称其可以应用于一切人类行为分析。因此,本研究的主要难点和重点,不仅在于如何实现家庭生产函数向产业分工领域的拓展,而且还要确保这种拓展与家庭生产函数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保持分析逻辑的一致性。为此,笔者在本文中采用了如下技术路线。是在对贝克尔及其合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和在为家庭生产函数与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构建统一的坐标分析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经济个体在自给自足模式和专业化分工模式下的时间配置关系和效用水平差异,从而在逻辑上直观地说明:家庭生产函数可以同时包容传统的效用理论和厂商理论,并在理论上适用于分析包括产业发展问题在内的一切人类行为。本文作为一个将家庭生产函数应用于产业分析的基础研究,不仅需要对家庭生产函数与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差异以及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产业分工进行理论分析,而且也需要对家庭生产函数的基本假设以及家庭生产函数视免下的产业发展模式与规制效率等方面的经济含义进行经验检验,因此,尽管本文的研究主线十分明确但内容却显得相对繁杂。为了行文清晰起见,笔者将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我国煤运电产业发展分析,进一步分解为五个相互联系的逻辑模块。
.........


2家庭生产函数综述
 

2.1效用理论的发展溯源与分析方法
在本节中,笔者在对效用理论的发展进行简单溯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加里贝克尔及其合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家庭生产函数是贝克尔在众多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共有理论基础。而家庭生产函数对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改进主,即,以与人类更基本的需求直接联系起来的基本物品(而不是产品)作为决策目标、以可支配时间为基础的充分收入作为约束条件从而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全部人类行为、其均衡条件降低了经济分析过程中对“偏好不变”假设的依赖程度。贝克尔及其合作者已经通过对基本物品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拓展分析周期和细化分析参数等诸多努力,成功地构建了经济学帝国主义;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在特定研究主题上所揭示的经济含义也越来越丰富。

2.2家庭生产函数及其均衡条件
但家庭生产函数的资源约束条件,是指消费者将全部资源和可支配时间用于生产而不进行任何消费活动时可以得到的货币收入。由于基本物品的生产,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产品消费数量,也需要一定的产品消费时间投入,因此,适度增加产品消费耗时,尽管会因为货币收入的放弃而降低产品消费数量,但基本物品的总体产出水平却会增加,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并且,这种以放弃产品消费数量为代价来增加产品消费时间的行为调整,会一直持续到边际收益为零时才会停止。也正是由于产品消费数量与产品消费耗时之间的这种此消彼长的转换关系,使充分收入成为了一个“单一而全面的资源约束条件”。 而无论是发生在市场领域还是发生在非市场领域,任何有目的的人类行为总会形成一定的时间占用关系,因此,从理论上来讲,以时间为基准的行为分类方法具有“不重不漏”的特点,因此,任何人类行为总是可以用家庭生产函数加以描述的。

3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社会分工组织形式及其微观基础...............23
3.1分析工具的构建:家庭生产函数的坐标分析系统......23
3.2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专业化分工及其时间配置关系.............27
3.3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社会分工组织形式.....................31
4对家庭生产函数基本假设的经验检验...................39
4.1家庭生产函数的基本假设与收入水平劳动时间关系...............39
4.2对收入水平劳动时间关系的经验检验..............42
4.3对收入水平劳动时间关系的经济解释......45
5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模式与产业结构....................51
5.1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时间偏好与经济增长模式.......51
5.2对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储蓄率决定模型的经验检验........56

6对我国煤运电产业发展模式的经济解释与产业规制效率检验
 

6.1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微观基础
笔者已经通过对前文所构建的家庭生产函数坐标分析系统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收入水平劳动时间关系和储蓄率决定问题的经验检验,说明了消费者的生产能力与其对各类基本物品相对偏好之间的动态适应与调整,而对劳动生产率与人力资本的强调则始终是家庭生产函数的核心经济含义。将自然资源禀赋引入家庭生产函数后,资源约束下的知识水平差异所产生的(产品或基本物品)生产效率不同,则成为家庭生产函数解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差异的基本角度。利用资源、知识和基本物品相对偏好的三位一体关系,甚至可以对经济学家所观察的资源沮咒现象作出一个基本的经济解释,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之所以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其原因可能在于:当消费者在参与市场分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获得远远高于人力资本投资所获收益时,会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而在家庭生产函数的视角下,人力资本或知识才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来源。

6.2对建国以来我国煤运电产业发展中若干现象的经济解释
事实上,通过对我国各省市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的禀赋情况以及火力发电设备装机容量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火力发电工业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稱合情况,要大于其与煤炭资源禀赋的稱合情况。其中,我国东部各省市的煤炭资源相对匮乏而水资源充沛,但该地区的火力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普遍较高;中部地区各省市间的火力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存在较大差别,但火力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较高的省市,一般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山西)或相对充沛的水资源;西部地区各省市的煤炭资源大都较为丰富但水资源普遍缺乏(新疆除外),而该地区的各省市火力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也大都不高。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市(如新疆)之所以拥有较为丰富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但火力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却并不太高,其原因在于这些省市的资源禀赋虽然提供了火力发电的技术可行性,但由于其远离东部的能源消费区,但由于受道路运输的限制,新疆真正能够利用的煤炭资源却很少,而过高的能源输送成本使得在该区域的进行火力发电并不具备经济合理性。
...........
 

7结论

在本文中,笔者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所提出的家庭生产函数为为理论依据,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进行了经济解释和经验检验。其中,笔者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及其合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说明了家庭生产函数正是其学术成就的共有理论基础。而笔者所构建的家庭生产函数与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统一坐标分析系统,则不仅直观地显示了家庭生产函数对传统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包容与改进之处,而且也清晰地揭示了家庭生产函数可以方便地推广到分工经济系统的研究中去。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该坐标分析系统中所包含的家庭生产函数的一些基本经济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其中,收入水平工作时间关系即是家庭生产函数的一个基本假设,也是在现有条件下对家庭生产函数进行间接经验检验的基础;而对资本形成率问题的经验检验,则即是对家庭生产函数基础上的时间偏好内生理论的拓展和具体应用,也是对各国总体产业发展模式规律的一种总结。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基于盲源分离的风力发电机主轴承振声诊断研究
下一篇:谈谈含三芳胺之聚酰亚胺的制备与特征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