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体系干扰管理探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chenhuixia 点击次数:133
论文字数:104101 论文编号:sb2015010912445411683 日期:2015-01-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为满足较低的峰均功率比需求,LET系统在上行链路米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在尽可能保证频谱利用率的同时,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性能。当网络频谱利用率较高时,网络中的干扰会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性能首先需要解决网络干扰问题。LET网络的这种需求,决定了对其进行干扰管理研宄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此同时,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小区中心和小区边缘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通信服务质量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裡能表现,也会使用户在不同位置享受的服务质量有较大的波动,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以ET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都将提高小区边缘用户性能作为一个重要的需求指标,支持能够改善边缘用户性能的关键技术。干扰管理技术将改善小区边缘通信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其中的干扰协调技术的研宄目标即为提高边缘用户性能。综合上述多方面原因,在LET网络环境下对干扰管理技术进行研宄具有重要的意义。
...........

2基于系统级频率规划的干扰协调研究

2.1引言
本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部分频率复用结构,该结构中每个小区可以使用全部的频率资源,最大化的保证了频谱资源利用率;相邻小区边缘用户之间资源相互正交,保证了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为中心用户分配了具有较高优先级的专用频段和较低优先级的共用频段,保障中心用户通信性能的同时,降低小区间同频干扰产生的概率。因此,该频率复用结构兼顾了频谱利用率、边缘用户以及中心用户性能三方面因素,实现了更优的资源分配策略。同时,在静态部分频率复用结构中,中心用户被分配的资源通常为边缘用户的2倍或3倍,超过中心用户数量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占比。针对资源分配比例与用户数量占比不平衡的问题,本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资源调整算法,它在己有的静态资源分配基础上,根据网络的干扰水平,对已分配资源进行动态调整,缓解分配比例失衡的问题。

2.2部分频率复用结构
本节中作者首先介绍了两种已有的部分频率复用结构,即资源正交的部分频率复用结构与资源非正交的二阶部分频率复用结构,接下来介绍了本文提出的资源非正交的多阶部分频率复用结构。该结构相比已有资源分配方法在保证边缘用户性能的同时,额外关注了中心用户的性能,并对资源使用分配了优先级,降低了同频干扰产生的概率。在资源正交的部分频率复用结构中,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的频谱资源相互独立,无共用资源的部分。在这类分配方法中,首先将所有频谱资源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所有小区的中心用户使用,另一部分为所有小区的边缘用户共用。中心用户使用的部分,频率复用因子为,即每个小区的中心用户可以使用这部分的全部资源;小区边缘用户使用的部分,频率复用因子为3,即每个小区的边缘用户仅使用这部分资源的1/3。

3基于链路级信号处理的干扰消除研究...51
3.1引言............51
3.2上下行链路干扰消除技术实现的差异......52
3.3基于信号重构的干扰消除算法系统模型.........55
4LET系统干扰分析与干扰指标优化......77
4.1引言.......77
4.2LET系统干扰分析.....77
5结束语.......99

4LET系统干扰分析与干扰指标优化

4.1引言
本文第二章中介绍了干扰协调技术,该技术通过资源规划实现干扰源的回避,抑制系统的小区间干扰;第三章中介绍了基于信号重构的干扰消除技术,该技术通过接收端的链路级信号处理,抑制系统的小区内干扰。在LET系统中,除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与小区内干扰外,还有多种干扰来源,本章对LET系统的干扰来源按照系统内干扰、系统间干扰以及共存干扰进行分类讨论,对不同干扰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需要更高的发射功率。从对用户本身影响的角度而言,较高的发射功率会降低终端电池的使用寿命;从对其他用户影响的角度而言,较高的发射功率会对无线信道中传输的其他用户信号造成干扰;从对系统影响的角度而言,较高的发射功率会使单个用户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影响网络的公平性。

4.2LET系统干扰分析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可以定义为除有用信号外,一切进入信道或系统内的非有用信号。通信系统内存在多种干扰信号,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如根据干扰源占用的频点不同,可以分为同频干扰与非同频干扰;根据干扰源出现概率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频率干扰与随机带宽干扰。本节根据千扰来源的不同,按照系统内干扰、系统间干扰以及共存干扰的角度对LET系统中的干扰进行分类讨论。系统内干扰与通信制式本身的技术特性以及网络自身特点有关。由于物理层采用的技术不同,空中接口采用的标准不同,网络对于资源分配和规划的不同,以及由于通信制式和网络结构在其他方面造成的诸多差异,不同网络环境中的系统内部干扰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蜂窝通信网络环境中,系统内干扰又可以划分为小区内干扰与小区外干扰两部分。系统间干扰考虑了发送机的发送特性、接收机的接收特性,是系统间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包括由发射机和接收机带来的基底噪声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以及无线信道传输带来的同频干扰与邻频干扰。
.........

5结束语

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会增加网络中的干扰来源,但更好的数据业务体验却要求严格限制干扰影响,因此在LET网络中实现有效的干扰管理是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前提,干扰管理也成为近些年来的研宄热点。本文从干扰协调研究、干扰消除研究以及干扰指标优化三个方面对LET系统中干扰问题展开讨论,全文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概括如下:
1.提出了基于资源非正交的多阶部分频率复用结构。该结构在重视边缘用户性能的同时,也额外关注中心用户的性能。在频谱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整个系统频段被划分为边缘用户频段、中心用户专用频段和中心用户共用频段三部分,每个小区可以使用系统全部频率资源,保障了系统频谱资源利用率;在功率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三部分频段的发射功率依次递减。中心用户的专用频段比共用频段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当使用该频段时,中心用户具有较高的发射功率,并且与干扰源距离较远,因此受到干扰的影响较小;同时边缘用户不会受到该频段同频干扰的影响。该结构在没有降低频谱利用率的前提下,降低了网络内同频干扰产生的概率。
2.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重构的干扰消除算法。上行链路的接收端首先利用训练序列的接收结果,对传输数据的信道进行估计。然后对接收信号中的干扰部分进行重构,并从初始接收信号中移除干扰部分。这时,佘下信号中只包含有用信号与噪声。
.......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办法
下一篇:基于集成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