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2011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美国政府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财政问题,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对外投资环境不确定增加,使我国的投资出口都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基点⑴。在全球经济格局进入全面调整期,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投资与消费失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低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其中,财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将原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的项目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被称之为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在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在消除重复征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2最优商品税理论发展及在增值税制度中的体现
2.1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从税收的公平原则出发,斯特恩得出:一种商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越大,因征税引起该商品需求减少的比例应该越低,虽然可能会引起较大的效率损失。毕最优税收的标准不仅是效率,还应该考虑公平,对于高收入群体尤其偏好的商品即使弹性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对于低收入群体特别偏好的商品应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虽然,斯特恩的修正将分配的公平性纳入最优商品税的探讨范围,但是拉姆齐规则仍具有一定意义。首先,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的群体特别偏好的商,还是可以遵循拉姆齐规则行事;其次,在社会福利函数中给予低收入阶层多大的权重决定了该社会对低收入阶层的利益的考虑程度,也就意味着社会福利函数的性质决定了拉姆齐规则的偏离程度。
2.2最优商品税理论在国内外堵值税制度实践中的体现
最优商品税理论关于商品税税率的政策主张,在OECD国家中更多采纳了体现公平的税制设计,对需求弹性低的商品适用低税率,考虑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对低收入群体日常开支中所占比重较高的食品、公共交通以及药品适用低税率或零税率;更多的关注了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的专用设备、老人的生活辅助设施;鼓励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对使用环保节能材料生产的家用产品实行低税率。对实行单一商品税税率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单一税率更符合税收的效率原则,统一的税率使管理成本和遵从成本最小化,但同时为了公平,也设定了免税范围或零税率的商品和劳务。
3我国增值税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及着力点.......47
3.1我国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47
3.2增值税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55
3.3深化我国增值税制度改革的着力点.........59
4构建抵扣机制完善的増值税制度.........63
4.1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建立全面型增值税制度...........63
4.2实行税率统一的增值税制度..........66
5重点行业改征增值税的难点分析及政策建议...........89
5.1建筑业扩围改革的难点及相关解决方案.................89
5.2金融业扩围改革的难点及相关解决方案..........96
5.3房地产业扩围改革的难点及相关解决方案......108
7增值税改革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7.1中央与地方增值税分享体制的形成与作用
国内贸易的发展使生产地与消费地分离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及分享体制造成地区间财富转移。随着我国国内跨地区贸易的发展和产业分工的细化,商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分离的情况屡见不鲜,将会导致税收收入的归属地和税负的归属的地不一致,商品的消费地的政府可能只能得到最后一环节增值带来的税收,当地消费者却承担了全部税负。商品生产地的政府间税收收入也不均衡,对依赖原料生产等初级产业或附加值低的产业链前端产业,如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往往依赖于原材料输出,同时,农业和工业的初级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较高,因此地方政府获得的增值税收入较少,而在东部加工业发达的地方,产品附加值高,将会取得更多的增值税收入,造成地方政府的财力不均衡。
7.2增值税扩围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的分析
营改增被理论界喻为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虽然仅涉及两个税种,即增值税扩大征收范围和营业税逐步取消,但是对整个财税体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构成财政体制的三个要素即事权、财权和财力,将要重新组合和匹配。为了使增值税扩围改革顺利进行,防范地方政府因财政收入减少而进一步引发的财务风险,在深化增值税改革过程中,要通过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及支出责任,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在增值税分享制度中要加入消费因素,加快地方主体税种的建设等多种途径保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
8研究结论和局限性及展望
结论1: 本文从对最优商品税理论的研究入手,研究了最优商品税相关理论的历史沿革及最新进展,并对其科学性及局限性进行了评价,结合国内外增值税制度的实践分析了最优商品税理论的相关政策主张对税收实践的指导意义。
结论2: 我国当前增值税制度中存在抵扣链条不完整、税率制度复杂、小规模纳税人比重高等问题,分析其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我国未来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的目标及着力点应当是构建抵扣机制完善的增值税制度,针对对增值税改革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结论3:抵扣机制完善的增值税制度应当包括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统一税率、扩大扣税法的适用范围等方面,运用投入产出表对营改增之前的增值税制度、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制度以及本文虚拟的未来增值税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了比较,经验结果表明抵扣机制完善的增值税制度是符合税收中性的,对经济的扭曲程度最小。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