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笔者认为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老龄化,老年肥胖急性阑尾炎治疗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对比了开放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老年肥胖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疗效,但存在局限性:样本量小、单中心研究、非随机分配和缺乏长期随访。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3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肥胖急性阑尾炎患者141例。其中根据手术方式分LA组(73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有42例,化脓性阑尾炎18例,穿孔性阑尾炎13例;OA组(68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21例,化脓性阑尾炎23例,穿孔性阑尾炎24例。
1.1纳入标准
(1)均满足急性阑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经过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指征;(2)无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缺损者,无手术禁忌症,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3)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年龄段划分标准:年龄≥60岁;(4)均为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28kg/m2。
1.2排除标准
(1)病例资料不完整者;(2)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3)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等不能配合手术者;(4)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进展期或晚期肿瘤;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2研究方法
2.1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和体征:右下腹疼痛,开始较轻后逐渐加重,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McBurney点压痛;反跳痛;右下腹肌肉紧张、防御性收缩;发热。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升高。(3)影像学检查:B超确定阑尾是否肿大、有炎症等。
2.2手术方法介绍
(1)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经脐部造气腹,插入腹腔镜及穿刺器(Trocar),全面探查腹腔。分别于脐下、右下腹麦氏切口置入操作穿刺器。寻阑尾,牵至根部“开窗”,用Hemo-lock夹结扎系膜及根部。电灼去黏膜。视情况置腹腔引流。处理完毕后,将阑尾装入标本袋后经脐部戳口取出,解除气腹,缝合切口。
(2)开腹阑尾切除术(OA):右下腹麦氏切口打开腹部寻着系膜找到阑尾后结扎根部,切下阑尾,关腹缝合。
........................
结果
1 LA组与OA组基本情况比较
2017年4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41例老年肥胖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下的年龄段,其中50人年龄在65岁以下,占总样本的35.5%。随着年龄的增长,样本数量逐渐减少,80岁以上的患者只有9人,占总样本的6.4%。在性别方面,男性患者数量为69人,占总样本的48.9%,女性患者数量为72人,占总样本的51.1%。在慢性疾病方面,大部分患者没有慢性疾病,占总样本的40.4%。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合并慢性病的患者分别占总样本的3.5%、24.1%、10.6%和21.3%。根据阑尾炎分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最多,有63人,占总样本的44.7%。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分别为41人(29.1%)和37人(26.2%)。
在LA组与OA组,两组年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LA组中,年龄<65岁的患者有16人,而在OA组中有34人;80岁以上年龄段在LA组有2人,在OA组有7人;根据两组年龄分布的箱式图显示,LA组平均年龄高于OA组,OA组年龄跨度较大,结果见图2。两组的性别分布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80)。两组的平均BMI值分别为29.75±2.06和29.87±1.62,差异不显著(P=0.30)。在慢性疾病方面,LA组和OA组患者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但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67)。根据阑尾炎分型,两组患者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LA组中,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最多,有42人;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分别为18人和13人。而在OA组中,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有21人,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分别为23人和24人。在发病时间上,两组患者没有差异(P=0.30),结果见表1。
.........................
2 LA组与OA组临床疗效比较
2.1 LA组与OA组术前术后实验室检查比较
根据比较LA组和OA组术前实验室结果后发现,术前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余没有显著差异。炎症因子方面,术前CRP、白介素6和降钙素原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凝血功能中,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电解质方面,术前血钠呈现显著差异,其他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根据比较LA组和OA组术后实验室结果后发现,在血常规方面,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PDW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而在炎症因子方面,术后CRP水平和术后白介素6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降钙素原的水平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电解质方面,术后血钠和血钙的水平在LA组和OA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电解质的差异不显著。肝肾功能方面,除了直接胆红素有差异,术后肌酐、总胆红素和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OA组与LA组术后凝血功能缺失值较大,因此未做比较,结果见表2-5。根据比较LA组和OA组组间术前术后实验室结果后发现,LA和OA组白细胞、LA组中性粒细胞、OA组血小板宽度、LA血钙、LA和OA组肌酐以及总胆红素术前术后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
结果………………9
讨论................15
小结..................20
讨论
1 LA与OA疗效比较
1.1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的对比
术中出血量是反映手术操作难度和手术创伤程度的重要指标,术中大出血不仅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还会增加患者术后恢复的困难。在我们的研究中,LA组出血量为23.70±22.67ml,相比于OA组39.41±4.0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LA具有明显优势。LA通过显著缩小手术切口和使用显微镜下的视野,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和出血的风险。这种精细化的手术技术使得医生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操作,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组织损伤和出血,从而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这种创新的手术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手术体验和更快的恢复时间[14]。开腹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相对较高,有可能是传统开腹手术需逐层分离肌肉筋膜,脏器暴露时间长,易感染,损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1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老年肥胖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相对于开腹手术具有较小的术中出血量。这一优势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还可以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16]。
本研究中LA切口大小较OA组有显著性差异,LA组切口只有1厘米左右,那是因为LA采用皮内缝合方式,产生切口面积更小,同时,切口愈合后留瘢痕概率较低,患者更容易接受。OA因切口较大,故患者术后疼痛感重,发生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风险高[17]。再加上肥胖者的腹壁较厚,因此暴露手术野、执行手术方法以及处理伤口相关的困难可能更具挑战性。腹腔镜手术解决了这些困难,因此人们认为LA在治疗阑尾炎方面优于OA。但是目前针对开腹手术有了改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小切口切除术具有出血少、耗时短、疼痛轻、疤痕小、恢复快等优势[18],减少对腹腔内其他脏器的干扰,降低肠梗阻和腹腔粘连风险,适合老年腹部肌肉薄弱、腹壁松弛的患者。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小结
1从血清学指标的角度来看,术前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血浆纤维蛋白原、血钠等方面,LA组和OA组存在明显差异。而术后,只有降钙素原和血钠的水平有显著差异。术前,LA组的指标大多高于OA组,且在同一组内,LA组与OA组在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术前术后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LA在降低炎症反应方面明显优于OA。
2在手术和并发症方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这有利于老年肥胖患者的康复,减少其卧床时间。此外,LA手术对患者的机体损伤较小,有助于各项功能更快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