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伽玛刀治疗16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控制结果分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77
论文字数:36945 论文编号:sb2015072213101813605 日期:2015-07-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前 言


据统计,2008 年全世界有 160 万新发肺癌,占所有新发癌症的 13%,同年,有 140 万人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的 18%[1]。而 2010 年,全世界死于肺癌的人数上升到 150 万,占同年所有癌症致死人数的 19%。其中大多数是 NSCLC[1]。上世纪 90 年代起,肺癌在中国已经成为最恶性肿瘤主要的死亡原因。根据最近的趋势性分析,在过去 20 年中,肺癌的发生率一直在增加,如果不对此进行有效的干预,增加的趋势仍将持续。在中国,2009 年总的肺癌发生率是 53.57/100 000,占所有新发肿瘤的 18.74%,总的肺癌致死亡率为 45.57/100 000,占所有癌症致死的 25.24%[2]。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 80%。手术和放疗是 NSCLC 的主要局部治疗方法,而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常不可切除, 治疗手段通常为有限的化疗,既往研究表明,局部控制率和整体的生存率一直很差。传统放疗的疗效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远处转移,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复发。因此,提高放疗的局部控制率(TCP),是提高 NSCLC 患者远期生存的有效方法之一[3]。所有的肿瘤治疗都是基于肿瘤是人体内的肿瘤,在治疗肿瘤的同时要兼顾保护正常组织,因此放射治疗的疗效取决于治疗比(TR),若能在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病灶的受照剂量,即可显著提高 TCP,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NTCP),从而提高治疗比[4]。
超级伽玛刀,是第三代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可治疗头、体部肿瘤,它采用以人体纵轴为中心旋转拉弧聚焦的照射方式,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拉弧聚焦,从而有效避开周围危险器官,从而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达到提高 TCP的同时明显降低 NTCP 的目的。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临床资料
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 10 月收治的Ⅲ期原发非小细胞肺癌 165 例


1.1.1.1 选择标准
1)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
2)年龄 23~80 岁。
3)一般状况评分 KPS 大于 60。
4)无放射治疗禁忌证。
5)未完成治疗者剔除。
6)所有患者均签署超级伽玛刀治疗知情同意书。


1.1.1.2 病例一般情况(见表 1)

 

1.1.2 治疗设备
超级伽玛刀(深圳市惠恒集团海博公司,SGS-I 型)、Dell 工作站(SGS-TPS专用)、GE16 排螺旋 CT。
………


1.2 方 法


1.2.1 定位方法
1)定位前先在CT片上确定:①病灶的位置,②在治疗情况下病灶的活动度。
2)向病人及家属耐心解释超级伽玛刀的治疗步骤,取的病人的最大程度配合。
3)选择大小适宜的负压袋或热成型膜,并做到:①达到病人最佳舒适度;②体表和热成型膜或真空负压袋接触面积最大,从而获得最佳的重复性。
4)训练病人控制呼吸以获得最小动度:①做均匀浅式呼吸;②必要时镇静、吸氧;③尽可能减小肿瘤因自主运动和不自主运动导致的位移。
5) 定位过程:患者取仰卧位,躺在与定位床上,定位床固定在CT扫描床上;使用定位标尺,记录定位参数;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层厚2.5-5mm);在CT指示下标出或得到:①肿瘤在体表位置的投影;②肿瘤中心到体表的深度。


1.2.2 制定治疗计划
将CT扫描图象导入Dell工作站(SGS-TPS专用),通过定位标志点对扫描图像进行配准,三维重建,然后进行靶区勾画,治疗计划设计,下处方剂量。
……….


1 材料与方法 ........ 7
2 结 果 ....... 12
3 讨 论 ....... 19
全文小结........ 21


3 讨 论


本组回顾研究超级伽玛刀治疗 165 例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疗效,总有效率 86.7%,病理类型、分期和总剂量对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及焦点剂量率对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剂量率对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通常都在近距离放疗时考虑,而外照射很少考虑这个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精度放疗,如立体定向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IMRT),在肿瘤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临床数据表明,由于具有出色的剂量分布,照射在靶区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新的治疗手段正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然而,这些新的放射治疗手段正面临着一些物理学问题,一些关于使用这些治疗方式的放射剂量评估的放射生物学问题仍未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是关于延长射束给予时间对疗效的影响[5]。新的放射治疗技术,例如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 IMRT,它的特征是提高靶区剂量的一致性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的辐射剂量。然而,这些新的技术需要复杂的治疗计划及给予剂量的过程,因此潜在的拉长了每分次剂量给予的时间。根据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次照射实施时间延长可致亚致死性损伤修复(SLDR),造成细胞死亡减少。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间断性拉长的分割治疗是否具有常规外照射放疗同等的生物学效应。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不但在放射治疗后的间期发生,在放射治疗进行中已经发生,因此,每次照射实施时间会对影响细胞的存活率产生影响,从而对放疗的效果产生影响,即照射实施时间延长时,放射治疗效果就下降了[6]。
……….


小结


1) 超级伽玛刀, 采用高剂量、低分次的分割模式,具有局部控制率高的优点,是治疗Ⅲ期 NSCLC 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肯定。
2) 病理类型、分期、总剂量对疗效有明显影响。鳞癌、Ⅲa 期、总剂量>60Gy疗效较好。
3) 超级伽玛刀焦点剂量率下降对伽玛刀治疗Ⅲ期肺癌疗效无明显影响。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