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神经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疼痛的效果评估及机制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3522 论文编号:sb2023021914592750025 日期:2023-03-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本次临床实验应用针灸针针刺松解副神经、隐神经、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进行临床研究,根据镇痛效果及生化指标等变化情况,明确该方法的可行性,探讨针灸针针刺松解神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1.1伦理审查:该实验经过大庆油田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编号:ZYAF/SC-07/02.0)。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1.2病例来源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中医科及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的40—70岁女性患者60例(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患病率较高,均选择女性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本课题的60例患者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且存在膝关节痛,自愿接受本课题研究的医治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病例筛选
1.3.1诊断标准美国风湿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临床部分):
1)早晨僵硬;2)至少有一个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或自发性疼痛;3)至少一个关节肿胀;4)其他至少一个关节肿胀、两个关节发病间隔不超过3个月;5)同时侵袭两侧同一关节、呈对称肿胀;6)骨扩张或关节伸展侧皮下结节;7)X线平片显示早期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中期为骨端边缘侵蚀、软骨囊变性,关节间隙缩窄;晚期出现严重关节损伤,骨质吸收、脱位或畸形;晚期为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8)类风湿因子(RF)凝集试验检测呈阳性;9)关节滑膜液粘蛋白凝固不良;10)滑膜病变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绒毛明显增生;表层的滑膜细胞增生,呈栅栏状排列;慢性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形成淋巴结;表层或间质纤维素沉积致密;并局灶性坏死;
................................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分组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标准膝关节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0例,针灸针神经松解;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30例(抗风湿基础治疗)。
2.2神经选择:双侧胫后神经、双侧腓总神经、双侧隐神经、双侧副神经。
2.2.1实验组:
针灸针针刺松解神经(双侧胫后神经、双侧腓总神经、双侧隐神经、双侧副神经)。
来氟米特:20mg口服每日1次甲氨蝶呤片:10mg口服每周1次叶酸片:5mg口服每周1次疼痛时可加服镇痛药物洛索洛芬钠(20mg/日)及(或)草乌甲素(0.4mg/次,TID)。
..........................
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3.1免疫学实验室指标:实验前、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细胞沉降率。
3.2疼痛评分:疼痛数字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用11个数字从0到10来描述疼痛程度。评价标准:“0”:无痛;“1-3”:轻度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中度痛;“7-9”:重度痛(睡眠障碍:无法入睡或睡眠时痛醒):“10”:剧痛;(见附图4),对实验对象每天同一时间行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程度调整镇痛药物应用。
3.3焦虑与抑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见附图1)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见附图2),对实验对象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行焦虑、抑郁评估。
3.4镇痛药物总量: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草乌甲素用药总量。
..........................
5.结果分析:
5.1研究完成情况:
符合标准的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
5.2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研究中两组各纳入30例,患者均为女性。实验组平均年龄59.6±8.1、平均BMI24.19±5.63kg/m2,对照组平均年龄60.1±7.3岁、平均BMI 23.15±2.84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六、结果......................20
七、讨论............................21
八、结论.......................28
讨论

传统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的医治方式以药物控制症状为主,同时口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随即出现,本实验证明,针灸针针刺松解双侧隐神经、双侧副神经、双侧胫后神经、双侧腓总神经治疗膝关节疼痛是有效的,可以起到镇痛作用,针灸针针刺松解神经医治疼痛是各种因素参与的过程,涉及许多因素相互作用,包括神经、内分泌、循环、免疫和心理学,从外到内,从神经到体液。
1、选择相应神经作为治疗点的依据
针灸针针刺松解神经干,使神经外膜张力变低,恢复神经的功能。该神经支配的肌肉和筋膜得到放松,支配区域的感觉恢复正常[54];针灸针针刺松解神经的同时,在针触及神经过程中也松解过于紧张的肌腱纤维、筋膜或腱膜,松解肌腱与骨组织或肌纤维之间的异常附着,解除病变纤维对局部血管或神经束的卡压,缓解过于紧张的牵拉应力,恢复力的平衡,减轻疼痛。
传统的解剖学强调单个肌肉起点与止点和骨连接,而托马斯•迈尔斯(ThomasMyers)的《解剖列车》理论强调人是一个整体,筋膜的连续网络形成肌筋膜的“经络”,特别是“前深线”。前深线始于足底深部,向上延伸至小腿背部和膝盖后方,直至大腿内侧,从这里开始,它的主要轨迹沿着髋骨、骨盆及前腰椎移动;另一条轨迹沿着大腿后部向上穿过骨盆的底部,与腰椎的轨迹相遇。从腰大肌和横隔的交界处起,几条干线上升并穿过胸部器官,终止头颅和面颅底部。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出现前深线的改变,所以临床病程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姿势性代偿:高低足弓、双膝内外翻、骨盆前倾、盆底功能不足、腰椎疾病、颈椎曲度异常、呼吸功能障碍、颌关节综合征、吞咽及言语功能异常,有时伴有情绪的变化。隐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支配着前深线上的不同肌肉,松解相应的神经放松相应的肌肉,在《解剖列车》中,前表线的肌肉和筋膜:胫骨前肌、胫骨前筋膜、膝关节前部筋膜(髌下韧带)、股四头肌、腹直肌、胸骨前筋膜、胸锁乳突肌,其中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当针灸针针刺松解副神经后相应的肌肉放松,筋膜链放松后,疼痛得到缓解。力线恢复后疼痛减轻。针刺松解相应神经,不仅可以治愈疼痛的症状,还可以改善疼痛的原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结论
针灸针针刺松解神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具有镇痛作用,可以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剂量。针灸针针刺松解神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