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财务管理研究——以安科生物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955 论文编号:sb2020053016401931308 日期:2020-06-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绩效进行了研究,在了解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主力后,发现现有股权激励方案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认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在契约要素方面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接着利用相关理论基础及企业特征,仔细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契约要素该如何合理设计,以期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对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能有充分认识,为需要实施股权激励的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借鉴。最后以安科生物作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产生的经济后果,从而在本文的研究内容上提供了实例支撑,深化实际意义并加深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21 世纪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如今正逐步以创新驱动替代原来的资源依赖,并从政策上加以支持。2006 年,政府通过《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战略。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成为国家战略方面上的重要政策导向。2016 年的 20 国集团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到,“中国会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而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可以认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创新并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是理想的创业创新的载体,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创新竞争力,是我国进行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我国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程度和需求逐渐提高,并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企业自身特点,难免会存在诸如人才流失的问题。人是技术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企业中的人才包括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员工及其他员工。而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直接参与或执行的是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才等核心员工。他们拥有专业技术、掌握核心业务并控制关键资源,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并且这些技术、资源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这些核心人才也成为了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受到各个企业的青睐。从 Maslow 的需求层次理论上看,高素质人才会有更高的需求,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期望也要更高一些。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他们有动力去流动到一家他们认为更符合自己期待的企业,从而导致人才频繁流动,王丁全(2017)进行了统计,我国高科技行业的知识型人才年均流动比率甚至达到了 29%。而企业为了吸引并保留住人才,就有必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本文先是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明确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目的和必要性;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从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动机、方案中契约要素设计及方案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整理了本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接着从目前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现状中发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已是我国股权激励的主力,然而在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上仍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于是结合理论基础、法律法规政策,从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及企业特点出发,提出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契约要素设计时所应具备的合理思路;选取安科生物这一家公司作为案例,对其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激励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激励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在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法
规范分析指的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梳理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本文先介绍了我国现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要素设计的必要性和目的,整理了关于股权激励动机、契约要素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文献综述,结合相关理论、企业特征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方案中的契约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契约要素应具有的设计方法。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由哈佛大学在 19 世纪末期开发出来的,是一种针对有代表性事项或现象来进行深入且周密仔细的研究并以此获得总体认识的科学分析方法。本文选择实施了两期股权激励的安科生物作为研究案例,从安科生物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探析出其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再结合企业特征及实施目的对两期激励方案要素的设计进行全面分析,从市场反应、财务业绩表现、创新业绩方面分析其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图 1-1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方案动机研究
学术界对企业选择股权激励的真正出发点有不同的观点。总体而言,学者们将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动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激励目的;另一类是非激励目的。
(一)激励目的
在国外,Jensen and Meckling(1976)经过研究指出,管理层通过股权激励得到一部分股份,可以使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与目标趋于一致,解决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Murphy(1999)指出,有较高成长机会的企业能通过股权激励提升代理人的风险偏好,选择高风险的盈利项目并提高经营绩效,同时也可以减弱代理人的投资不足问题,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Chourou et al.(2008)指出,由于信息存在不对称,股东很难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尤其是成长性高的公司,因为掌握公司大部分成长信息,监管难度更大,但管理层若持有公司股票,则可以使管理层与公司的总体目标达成一致。通过股权激励,在方案中设置关于业绩的限制条件或者是考核指标,可以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管,减少代理成本。
在国内,吕长江与张海平(2011)在研究中发现股权激励不仅可以抑制投资过度,也能帮助缓解投资不足的问题,缓解高管与股东的利益冲突,最终降低代理成本。肖淑芳和喻梦颖(2012)在对是否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区分后,研究得出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其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要比没有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高,认为股权激励具有激励性。徐倩(2014)考虑到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加剧企业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增加承担项目投资所需的私人成本并导致管理者进行风险回避,认为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引起的代理矛盾,缓解非效率投资行为,降低管理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李刚与薛乔(2016)认为高管激励能够起到研发投入和财务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即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会增加研发的投入,有效解决了研发投资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并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概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1986 年,当时国务院及党中央启动了“863”计划,并对高新技术企业做了解释。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高新技术领域中能够持续进行研究开发及技术创新并形成核心自主产权,且能以此为基础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规定主要可以参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如现代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电子技术、能源技术等归属于高新技术。现在高新技术也代表对国家及地区的各个方面能带来较大变革和进步的技术产业。虽然在世界范围内针对高新技术的含义各有不同,但基本特征相似,包括高成长性、高风险性、创新性、高收益性与高素质人才等。民营,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我国目前主要还是家族企业的形式,股权相对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
(二)股权激励概念
中国证监会在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第二条中对股权激励做出了如下定义:“本办法所指的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将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标的,对公司中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以为应该激励的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股权激励将公司股票作为标的物,对激励对象实行股份授予以使其获得公司的一部分股份。通过这种方式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而主动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积极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从而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享受股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

第三章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16
第一节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 16
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已是股权激励的主力 ........................... 16
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特征 ................................ 18
第四章  安科生物基本情况、股权激励方案动机及设计分析 ........................ 31
第一节  安科生物基本情况 ..................................... 31
一、公司简介 ................................. 31
二、发展历程 ..................................... 31
第五章  安科生物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 41
第一节  市场反应 ....................................................... 41
一、第一期股权激励市场反应分析 .................... 42
二、第二期股权激励市场反应分析 ........................ 43

第五章  安科生物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第一节 市场反应
根据以往文献,学者多数都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股价的变化来反映某一事件、信息披露产生的市场价值。因此本文也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市场反应。参照之前的文献,以安科生物 2012 年 10 月 25 日以及 2016 年 6 月 30 日公布股权激励草案的当日作为时间日,并以股权激励草案公布的前后共 15 个交易日作为事件的窗口期,并记为[-7,7],以此来研究安科生物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对市场造成的影响。
一、第一期股权激励市场反应分析
安科生物第一期股权激励草案公布于 2012 年 10 月 25 日,其前后 7 个交易日的超额收益率(AR)与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如表 5-1 所示。
表 5-1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后超额收益率
..............................
 
第六章  结束语

第一节 主要贡献
本文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绩效进行了研究,在了解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主力后,发现现有股权激励方案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认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在契约要素方面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接着利用相关理论基础及企业特征,仔细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契约要素该如何合理设计,以期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对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能有充分认识,为需要实施股权激励的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借鉴。最后以安科生物作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产生的经济后果,从而在本文的研究内容上提供了实例支撑,深化实际意义并加深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本文在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较大,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主力。接着从其现有的股权激励方案出发,发现在契约要素方面仍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有必要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
第二,本文结合理论基础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特征,对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中各个契约要素进行分析,提供了科学合理且具有实用性的设计思路,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时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使最终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并得到良好的经济后果。另外,通过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合理性分析,得出适合自身的设计方案的思路过程,对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因此拥有参考及借鉴价值。
第三,本文通过安科生物这家公司,用实际案例对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安科生物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动机,评价了方案要素设计的合理性,并考察了实施后的经济后果,最后在不足方面提出改善建议。对案例的分析能够为安科生物以及其他相同类型的企业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上提供指导帮助,也使本文对方案设计及经济后果的分析得到有效验证,加强了结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