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可持续增长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695 论文编号:sb2019062710490827006 日期:2019-08-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光明乳业可持续增长现状进行调查,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希金斯可持续发展模型、结合统计学方法对其做出数据讨论,发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发展的对策,从而为光明乳业可持续增长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过去十多年,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老百姓消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使得乳制品需求快速提升,也使乳制品行业经历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期,行业内各乳品企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行业竞争加剧,乳制品行业格局逐步走向分化,“马太效应”显现,越来越多的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以伊利、蒙牛为首的第一阵营企业不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还分享了行业内大部分利润。长远来看,我国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行业整体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处在二、三线的乳企不得不面对龙头企业在原料供应和市场份额两方面的不断挤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保持可持续增长还得面临巨大挑战。
光明乳业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前身为 1949 年成立的上海益民一厂,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在 1952 年担任厂长并在任职期间注册“光明”品牌。2000 年以前及以后的两年,背靠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光明乳业成为国内乳业的龙头企业,连续几年都是国内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最高的乳制品企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势。2002 年,光明乳业在上交所上市,虽比伊利晚了 6 年,但上市当年营收就达到 50.2 亿元,而同期的伊利为 40.1 亿,蒙牛仅为 4.59 亿元。之后几年,随着乳业发展黄金时期到来,伊利、蒙牛跑马圈地迅速扩张、异军突起,而光明却身陷增长困境,发展缓慢。至 2016 年,光明实现营业收入 202 亿,净利润 5.63亿;而同期蒙牛实现营收 537.8 亿,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为 16.86 亿元 ;同期伊利乳业营业收入更是达到 606 亿,净利润则达到 56.6 亿。对比发现 2002 年至 2016年光明营业收入仅增长 4 倍,净利润只增长了 2.5 倍;相比伊利,营业收入增长 15倍,净利润增长了 40 倍!再用 15 年间的累计数进行比较:光明乳业累营业收入 1673亿,不到同期伊利 4454 亿的一半;累计净利润为 39.47 亿,更是不到同期伊利 220.67亿的 1/5,甚至比伊利 2016 年一年的净利润还少 17 亿;这一期间光明乳业累计发放股利 21 亿元,不足伊利 118.5 亿的 1/5,而股利发放率同为 53%。通过数据对比发现,15 年间伊利取得了骄人业绩,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为股东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光明虽然也取得了增长,但增长的质量乏善可陈,相比于伊利黯然失色。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2008 年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这一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结合更加密切,在理论和现实上发展也取得傲人成果。以以人为本为本当做核心,主张并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在 2012 年的十八大会议上,我党更是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今年,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也提到要用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情况。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具备我国目前所处阶段中的重要地位。同样的在企业中,从财务角度来说管理者也不能只是一味的只追求增长而忽略价值的增值,所以财务上可持续增长的研究变得日渐重要。
1.2.1 理论意义
随着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发展,现阶段可持续增长模型主要划分为基于会计口径的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和基于现金流口径的拉巴波特可持续增长模型和科雷可持续增长模型。四种模型各有各的优势,并非每一家企业都试用于相同的模型。话虽如此,但大部分研究中都会认为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模型是基于股东不发行新股的条件下较为简单的可持续增长分析,要求企业本身处于较为稳定的财务政策下,所以假设条件较多,适用性不强。但事实上正如希金斯在著作中所说,“我并非主张一家公司的实际增长率总是等于他的可持续增长率,或者极其接近它。相反,我是说管理层必须预计到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不一致性,且有处理这种不一致性的方案在手。挑战在于,首先,认识到不一致性;其次,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来进行处理。”这就意味着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并不是盲目的通过复杂的模型证明其是否达到来可持续增长,而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让管理层意识到公司中实际增长和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差距,并居安思危,在做出财务决策时考虑周全。就理论上来说,本文选择希金斯模型对伊利集团、光明乳业进行的财务分析丰富了来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的实证数据,探寻光明乳业发展之路提供一种理论解读。
..........................

第 2 章 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
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自十七大来科学发展观提出后都在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企业作为构成社会的细胞,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站稳脚跟的基础。我国的学者们近年来也有大部分人开始尝试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看待持续发展的论题。这种变化使得研究成果具备更完整的内涵,其中既包括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和分析也含有利用可持续增长理论及模型对企业实际情况下可持续增长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所有这些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我国更多企业提供实际增长的参考,避免企业自身短视行为,更为长远的看待发展和高速增长的问题,从理论和现实两个重要意义上指导企业走长期可持续发展之路。
钱贵霞、李梦雅(2017)文章通过对中国 20 家上市乳制品企业进行了调研和可持续增长分析,并运用统计软件对 2011-2014 年 8 家国内乳企进行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配对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乳制品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增长。同时文章运用 eviews 软件对以上 8 家乳企 2011-2014 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对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且呈现的是同向上升或同向下降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就能够使得可持续增长率随之上升;留存收益对中国乳制品企业可持续增长率发挥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长期实现可持续增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最后文章建议中国乳制品企业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注意控制成本,并优化企业投入结构;同时还要提高盈利能力,加强风险管理。
王东杰、董晓霞、张永恩(2017)通过对 2016 年中国奶业市场变化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进而对 2017 年奶业的市场走势给出研判。2016 年中国奶业市场主要变化特点为:原奶收购价涨,加工消费回暖,乳制品进口增加,奶业政策监管逐步升级。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国内外生产持续调整推动价格上涨,奶业质量提升促使消费信心恢复,价差和需求仍是推动乳制品进口的主因。2017 年在大环境下整个奶业发展趋势呈现出的情况是生产调整基本结束,价格相对前些年度快速上涨来说将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液态奶、奶酪进口将快速增加。
.......................

2.2 国外研究
1911 年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泰勒正式将科学管理理论引入社会,开创了一个古典管理理论时代下生产高效的辉煌成就。泰勒认为,企业想要突破当下的增长桎梏,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应该指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具有刺激工人欲望的计件工资制,提高企业生产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增长。马克斯韦伯在其出版物《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构建了官僚组织体系的理想化状态,他在书中认为企业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应当采取经济人假设,建立一套高度结构化、正式、忽略人格化的组织体系,保证生产增长。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中行为学派通过进行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在企业中具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若想要提高生产就要重视非正式组织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对于企业的连续增长,应该注重人的作用。
安蒂斯.彭诺斯的《企业增长理论》(1959) 认为扩张若是想要达到理想中的极限,它的决定因素是企业为迎接扩张而准备的现有管理水平和服务与每一美元所对应管理服务之比。扩张所需管理提供服务取决于扩张本身具备的特点、当时市场环境、扩张产生的新业务与现有业务具备怎样的关系及扩张采取的方法。她特别重视企业自身拥有的能够拓展并支撑其生产机会的知识方面积累。
马利斯(1960)的观点与彭罗斯的观点相一致。他认为企业自身拥有的内部有限资源很大程度上对企业增长速度造成了消极影响。若要保持较高效率, 企业不可能只是运用快速招募来获得企业上没有限制的高速增长。最好的最合适的成长,还是取决于效率最大化速度是否高速增长 。
...........................
第 3 章 企业可持续增长相关理论.......................................11
3.1 企业可持续增长理论的概念及模型.................................... 11
3.1.1 企业可持续增长概念....................................11
3.1.2 可持续增长模型与应用.....................................11
第 4 章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增长分析............................... 16
4.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16
4.2 光明乳业的经营环境分析...........................17
第 5 章 光明乳业可持续增长所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34
5.1 盈利能力相对较差....................................34
5.2 运营效率低..................................34

第 6 章 光明乳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6.1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6.1.1 制定合适的销售策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影响可持续增长和实际增长双方的主要因素就是销售净利率,也是相对资本结构不发生改变情况下变动空间最大的变量,提高销售净利率不仅能够提高可持续增长的平衡水平,也能够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积累,获得更多资源。
按照伊利的销售方式来看,它几乎抓住了近几年大部分网络上流行的潮流,并运用这些家喻户晓的电视网络节目迅速抢占先机。相对而言,光明的品牌文化并没有十分出彩的发展,对大部分北方消费者来说,仍然只知伊利蒙牛而不知其他。所以光明应该制定紧跟当代潮流的品牌策略和产品策略,拓宽消费者市场,将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结合,创新发展理念,抓住当下消费者追求便利、绿色、健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增加销售收入。再者,对目前国内乳制品企业来说,无论是伊利或者光明,新技术的使用和研发都是较为薄弱的地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长远来看,企业新技术研发是企业打造明星产品的基础,也是能够使得企业获得爆发式增长的途径。
6.1.2 注重中低端产品开发,扩大销售市场
在前文我们讨论过,光明发展受到阻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消费者市场定位出现偏差,以往光明只针对高端消费市场研发产品,为高端消费者提供服务。这在国内经济不够发达的时期是正确的决策,因为普通人确实消费不起除生活必须品意外的产品。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时再忽视国内几亿人甚至十几亿人的中低端市场就属于光明的决策失误,毕竟奶制品的特性是属于日常品,并不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不能收藏不能增值,通过销售量的提高来拉动销售增长才是根本的方式,所以如今的光明应该转换思维,研发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中低端产品,投放于全国试点,扩大销售市场。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财务可持续增长是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政策相协调的一种增长,旨在保持财务能力与经营增长的动态平衡,本质是一种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在诉求的新型的财务规划和预测工具。
本文对四种模型进行对比说明后基于实际意义选择了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对光明乳业进行了分析,而后通过标杆理论,选择伊利股份作为乳制品行业的标杆企业与光明做出对比,对比发现光明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