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企业成本的管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本粘性现象就是管理者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产生的业务量与成本的不匹配的现象。近年来,成本粘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这种基于业务量与成本的非对称变化产生的资源调整的错位现象,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成本粘性”这一概念。成本的不对称理论打破了传统成本习性理论的单一模式,对成本习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综合的视角。传统的成本习性理论认为成本是随业务量的变动成相应比例同方向变动的,但是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在相关范围内有效。而在现实中,业务量与成本很难呈现这种理想的线性关系。近年来,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粘性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成本粘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企业的计划与控制系统,使管理层获得更为准确的经营决策数据,并据以做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还可以使管理层对企业成本性态及其变化情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理性的认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以此优化公司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目前国内学者大多认为成本粘性的存在是一种对企业不利的现象,它会对企业绩效等产生负面影响。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企业战略相互配置的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内部的各种生产要素难免产生剩余,对剩余资源的调整过程也会催生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研发创新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发展都需要相应的资源作为支撑,资源便成了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对这种剩余资源的搜寻利用以实现自我修复和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研发投入来完成。由于研发活动具有产出不确定性、收益滞后性、外溢性等特征,使得研发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委托代理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很难得到外部融资资源的全力支持。当企业通过正式途径为研发活动获取的资源有限时,一些非正式途径也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需要的资源,从而保证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以资源为切入点,研究由成本粘性催生的资源调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成本粘性与研发投入的关系是否不同。其次再探究管理者帝国构建动机是否会通过影响管理者成本管理行为和资源配置决策进而对成本粘性和研发投入的关系产生影响。具体地,首先,本文对成本粘性、研发投入和管理者帝国构建与成本粘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其次搜集了我国A股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09-2016年间的财务报表数据,在定量化成本粘性的基础上研究公司成本粘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它们的关系有何不同,并且还检验了管理者帝国动机对成本粘性和研发投入的影响,之后再进一步探究了公司治理以及外部治理对成本粘性和研发投入关系的影响;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以研发创新为起始点,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做了简单分析;其次,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使得读者对全文的内容框架有大致的了解;最后说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此部分对研发投入、成本粘性、以及管理帝国构建动机与成本粘性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该部分首先对本文的关键词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第四部分:研究设计。此部分进行样本公司的选择以及数据来源的确定,分析和解释变量选择的依据,并且还要构建相应的实证模型等。
第五部分:实证分析。以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ST和金融业企业,使用STATA13.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实证结果分析;然后还做了进一步探宄;最后还要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六部分:本文的结论、建议与局限。此部分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再次总结,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分析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并对研究提出展望。
.........................
2文献综述
2.1成本粘性
管理者的不同预期来源于公司管理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市场波动而具有的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不同预测。由于对未来预期的不同,不同管理者对于资源投入的控制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公司即使面对相同的市场波动,但是产生的成本粘性问题也不会相同。如果管理者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看好,即使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出现业绩下滑的迹象,他们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市场终宄会转好。虽然在业绩下滑时削减闲置资源可以暂时性地实现短期盈利目标,但是从长期来看,一旦企业生产经营恢复后,为了满足业务量增长的需求,必须重新购置这些资源,而此时闲置资源的保留就避免了这些资源的重置成本。因此管理者不会减少企业的资源投入而是保持原有水平,甚至追加投入,由此企业的成本粘性会得到强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代理问题对企业的成本粘性起强化作用还是弱化作用,视具体情况而定。当管理者具有建设公司帝国的动机时,就会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资源,从而导致资源过度浪费。这就使得在销售收入增长时管理者会选择增加过多的资源,并且在销售收入下降时抵制自身可控制资源的减少,进而导致成本粘性增强,但公司治理较强时成本粘性减弱。当经营者为完成盈利目标,可能会做出短视的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在销售量下降的当期大量削减资源,并且在销售量上升的时候限制资源的扩张,使得当期报告的利润增加。实现盈利目标的动机降低了成本粘性的结论。他们发现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当管理者具有很强的动机去避免亏损或盈利下滑时,其总成本的成本粘性程度会降低。万寿义和王红军,尹湘洁,穆林娟等均证实,我国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由于管理层自利行为和公司治理会对企业的成本粘性产生影响。研宄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自利行为会加深成本粘性程度;而完善的公司治理(两职分离以及独立董事的比例提高)可以有效抑制成本粘性水平。
.............................
2.2研发投入
2.2.1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关于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和效应的实证分析成为尤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的视角非常广泛,主题涉及方方面面:
第一,公司经营治理与企业研发投入。如彭中文等认为董事会独立性、高管激励和股权制衡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治关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研发创新效率。规模越小的企业相对研发投入越大,且可以明显提高生产力。
第二,股权结构与研发投入。杜威剑和李梦洁指出外资进入会促使非研发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并增加已研发企业的创新产出与研发投入,而且认为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强化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第三,政府干预与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千预的市场化改革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发存在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刘文惠指出政府补贴支持研发的企业有相对更高的创新。
第四,宏观环境与研发投入。解维敏和方红星指出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和地区金融发展积极推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孵化器和科技产业园对研发创新成果可提供关键资源且有积极推动作用。
第五,国际化、贸易自由化、创新文化、产学研等因素影响研究。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韩先锋等研究认为关税减让显著促进了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
.........................
3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17
3.1概念界定...............................17
3.1.1成本粘性...............................17
3.1.2管理者帝国构建动机...............................17
4研究设计.........................24
4.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24
4.2变量定义.........................24
5实证分析....................30
5.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30
5.1.1描述性统计....................30
5.1.2相关性分析....................30
5实证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5.1.1描述性统计

........................
6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
6.1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以资源为出发点,研宄成本粘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再从管理者帝国构建动机的代理问题出发,研究管理者帝国构建动机对成本粘性与研发投入的影响。根据一定的筛选原则确定最终的研究样本。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越高,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资强度越强
我国上市企业的成本粘性对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成本粘性程度越高的企业,产生的闲置资源也越多,而企业的研发活动离不来各类资源的支持。当企业外部资源的获得有限时,基于业务量与成本的非对称变化带来的闲置资源对企业的研发活动则显得至关重要。另外,当管理者的帝国构建动机逐渐增强的时候,也会增强管理者扩大企业规模的需求,进而促进企业进行更多的研发活动,这也有利于剩余资源向研发活动的转化。
(2)管理者帝国构建动机会加强成本粘性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
管理层的这种帝国构建动机促使管理者进行成本管理,增强了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并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剩余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研发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此外,当管理者的帝国构建动机逐渐增强的时候,他们对企业的控制欲也会更加强烈。所以当他们对企业的各类信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就会慢慢意识到从长远来看,加大研发投入的强度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同时自身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研发活动会促进企业发展,若企业发展得好,就会使髙管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成就感,高管为获取更多自我利益的满足便又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如此往复便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