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公司财务重述管理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3695 论文编号:sb2019061911592426880 日期:2019-07-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的开篇序曲是引言部分,在此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汇集归总整理出合理的研究思路及方案从而制定出正文的排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财务重述问题进行全面、立体的研究。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再加上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证券交易市场也逐渐发展成为信息市场,不管是在发达资本市场,还是在新兴资本市场,高质量的市场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准确决策,从而在市场获利;反之,经济信息质量如果不高,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作用,甚至会对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这不仅会使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失,而且还会降低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财务信息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投资者对整个企业的评估决策效果。可是从近些年来看,无论是美国世通公司、安然公司公布虚假会计信息,还是中国的万福生科公司、绿大地集团被曝出财务舞弊行为的丑闻,虚假财务信息频频出现,而财务重述成为企业操作盈余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手段,这严重降低了财务信息质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证券监管者以及社会公众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对财务信息质量表示担忧。
在证券交易市场中,财务重述行为屡屡发生。选取2001年至2013年市场数据作为样本,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中约 20%的公司发布财务重述公告。虽然各企业财务重述的形式及内容各不相同,但 85%的企业发生财务重述都与年报修正有关;没有按照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布专项公告的公司所占比重约 40%,很多公司在出现信息错误时才会发布“更正公告”。换句话说,将近一半的企业对审计报告公布后的结果进行修正,此种方式比通过附注方式来修正更不容易被发现,投资者在市场收获此错误信息后进行投资决策,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或使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增大。即使这些上市公司在后续年度的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或者更正财务报告信息,也很难保障投资者获得对等信息,从而降低市场资源利用效率。这种情况也根本不符合我国证监会下发的“第 19 号文件”精神,因为“第 19号文件”规定上市公司应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保证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为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确定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结合以上论述,在我国当前体制条件下,必须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
......................

1.2 文献综述
1.2.1  针对财务重述相关影响因素开展的研究
(1)内部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知,影响财务重述内部因素主要为两方面,即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及公司治理特征。
①公司财务特征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财务重述公司正与非财务重述公司的财务特征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的财务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深入分析财务重述公司财务状况可知,偿债能力、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成长阶段等因素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有显著影响。
从公司规模的角度展开研究。国外研究者尚未针对公司规模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形成统一的认识,很多研究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Ahmed 等(2008)提出,大规模公司往往能按照相关要求披露公司信息,市场信誉度较好,而小规模公司却常常缺乏完善的会计系统,甚至存在错误处理会计信息的情况。Burns 等(2006)研究后提出,大规模上市公司采用的会计准则更为灵活,盈余操纵情况高于小规模公司,因而大公司更容易发生财务重述行为。Richardson 等(2002)应用的是和Burns  (2006)一样的研究方法,认为资产规模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影响不大,因为无显著联系。
通常来讲,公司偿债能力与财务重述行为发生几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公司的偿债能力越低,越容易发生财务重述行为,主要原因在于高资产负债率是融资压力大的外在表现,而这恰恰是造成财务重述的主要因素。Kinney 等(1989)对公司负债率与财务重述相关性进行了验证,认为资产负债率高会降低公司偿债能力评价,公司管理者可以利用财务重述的手段来减轻巨大的融资压力。Richardson 等(2002)和 Burns 等(2006)通过短期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来度量资产负债率等分析手段对 Kinney et al.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研究,得出高资产负债率会增加财务重述的可能性。
.........................

2 企业财务重述的理论概述

2.1  企业财务重述的定义与类型划分
2.1.1  企业财务重述的定义
所谓的财务重述,具体是指对财务报表中出现的错误或不正确的信息进行更正表达的行为。由于财务重述现象层出不穷,对证券市场危害极大,相关学者介入此行为的研究。错误的财务信息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做出正确决策,频繁的财务重述,对前述财务信息进行更正,使得投资者无法做出正确的评估及判断,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做到合理配置。故本文对出现财务重述的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2.1.2 企业财务重述的类型划分
财务重述类型共包括补充公告、更正公告和补充更公告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财务重述类型会提出不同的信息更正和信息发布要求。补充公告是补充说明原公告的内容。而更正公告则不仅包括补充或进一步解释的内容,而且还要及时更正之前财务报告中的错误会计信息。补充更公告是上述两种财务重述类型的结合,不仅要对新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补充和解释,而且要更正其中的错误会计信息。三种类型的财务重述公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从2001年起一直到2005年,更正公告数量在补充公告之上,出现更正公告的前提是存在错误的会计信息,因此这一现象表现出不利信号。与其他两种公告相比,更正公告会对市场产生更严重的负面效果,为信息使用者带来严重的决策风险。
.........................

2.2 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
2.2.1  公司基本特征
公司的基本特征:(1)  公司是一个组织,一个由资本汇聚而成的组织。投资者投入资金以经营为目的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组织。(2)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即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其承担的责任与义务。(3)公司以其公司资产承担有限责任。即股东不以其个人资产承担公司债务,所以这种责任形式具有吸引力,因为分散了股东的个人风险。(4)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是公司的本质特征,使其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5)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于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存在,投资人不直接参与公司管理,而由职业经理人对公司实际运用。(6)公司依据国家法律规章设立,对内运用企业制度管理,对外适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条文,是一个内外交融的融合体。(7)公司是永续存在的。即股权是流动的可以交易的,区别于其他组织。这是公司的最基本特征。
2.2.2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一个是广义,一个是狭义。广义:如何安排企业权力。狭义:合理授权。总结,公司治理是一门科学。
企业管理是经营权及所有权分离的产物,经营者获得所有者授权,合理运营企业,其基础为“经营权”。而公司治理,其基础为“所有权”,即科学的向职业经理人授权。
2.2.3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等程序,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种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行为。
.............................
3 SW 公司财务重述案例简介 ............................... 12
3.1 SW 公司概况 ................................ 12
3.1.1 SW 公司简介 ............................... 12
3.1.2 SW 公司治理特征 ............................ 12
4 SW 公司财务重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5
4.1 SW 公司财务重述中存在的问题 ................................ 15
4.1.1  财务重述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 ...................... 15
4.1.2  财务重述内容表述模糊 ......................... 15
5  规范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建议 ................................ 21
5.1 合理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21
5.1.1  强化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保障机制 ....................... 21
5.1.2  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 ......................... 21

5  规范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建议

5.1 合理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5.1.1  强化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保障机制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要让自身的中小股东拥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并将此项权利彻底落实。在召开股东大会时,要将会议的召开地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要充分考虑各股东参会的便利性,避免股东大会变成股东小会,成为控股股东个人利益的工具。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投票等方式,也应采用以保障少数不便于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权力。除此之外,股东大会应当降低接受股东提案的条件,尤其是在股东提案里所涉及的问题和控股股东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
5.1.2  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
为了抑制财务重述现象频发,通过管理层持股,将股东利益与管理层利益绑定,但是需要控制管理层持股比例,如管理层持股比例过高,就会导致堑壕效应,达不到抑制财务重述目的,反而激化;不能够将领导权结构的治理效应过分放大,要把企业诸如管理层持股等其他的治理工具与领导权结构以辅助结合运用,以此来避免发生财务重述与会计差错.
........................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