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为求在市场竞争如此之大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和发展,以并购这种形式对自身的规模进行了合理扩张以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市场占有率,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企业规模经营。企业管理者们通常通过并购来实现企业的目标,且通过并购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近几年,我国并购事件也爆发性增加,使得并购的交易金额在近几年也是急剧增长。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以及政府对于企业并购的鼎力支持的结果。在 2013 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占比是第二产业占比的 1.25 倍,这是我国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越了第二产业的占比,这象征这我国的文化消费在不断地增加,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政府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尤为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需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使其扩大规模、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并购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各大文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迅速扩大了其资产规模,进一步加速了资本的积累,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企业规模经营。对于我国经济市场来说,文化产业中带动整体经济最多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领域就是传媒行业。根据国泰安数据库的统计,截止到 2015年,我国传媒文化企业的并购交易金额高达 176.4 亿,在所有行业的并购交易额中都居前位,这足以证明在我国并购市场中,文化产业的并购交易极为频繁。虽然并购的传媒类企业日益增加,但是对于文化传媒企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仅短短几年,所以相对来说,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少的,而具有创造性价值的并购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该行业的并购绩效的进一步研究是具有意义的。本文是以 CY 影视公司并购 X 影视策划传媒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由此对于传媒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并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其他投资者提供经验与指导。
..........
1.2 文献综述
并购的产生来源于上个世纪初期,欧美一系列发达国家出现了企业并购的活动,这使得对于并购的研究渐渐的纳入了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范围。随后,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不断地成熟,企业并购活动越来越多,截至到上世纪 90 年代,全球一共发生了 5 次企业并购的热潮。最开始,专家们着重于研究企业并购活动的发生原因,学者们发现企业之所以并购是为了让自身更好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及企业的价值;随着对企业并购活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并购活动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学者们开始进入并购绩效的研究领域,此处对以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企业并购绩效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汇总。
1.2.1 国外研究文献
国外学者针对于企业并购的研究比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要早,而且国外学者在企业并购的研究方法上已经提供了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为此类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海外专家学者采用了许多研究并购绩效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但取得的结论却有所不同。许多国外学者通过构建相关模型的方式,以累计超额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指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很典型的,Yurtoglu 和 Dusoa、Gugler(2004)研究分析了 480 件并购案例,这些案例是从 1991 年到 2001 年欧洲地区所发生的并购活动中随机选择出来的,两位学者对所选的这 480 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超额收益率是正值,并且从数据来看,并购方的超额收益率要略低于被并购方。与之类似, Robert F. Bruner(2002)选取了 1971 年至 2001 年期间部分学者所做的 100 多项调查研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类、汇总,研究表明企业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且并购双方企业的总收益也为正,同时发现,被并购企业的股东财富也在不断增加。然而,Limmack (1989)通过筛选,将英国 462 家企业的并购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样本公司的并购都发生在1976-1987 年间,对其相关数据计算之后,却发现并购方企业的超额收益率为负,作者由此得出结论:并购活动会对并购方企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Eisenbeis 和 Kwan(1999)利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了美国 20 世纪 90 年代所发生的 423 起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在并购公告日,相关并购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并无大幅度的变化,而且没有证据可以表明并购能够提高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在此期间,Agrawal(1996)通过对 164 例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在发生并购行为之后,股东财富也在发生并购之后的 5 年内损失了 10%,并购公司的业绩下降。 Richard(2006)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其所筛选出的公司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并购方发出并购公告之后,在短的时间内还是对并购双方股票价格的提升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中则认为,并购双方在并购公告发出的短时间内还是能够提高双方公司的股票价格的,然而股价的提升是在短时间内的表现,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并购双方的股票价格又会有所下降。所以,他认为并购行为不能够为并购双方公司的业绩带来正效应。
.........
第 2 章 企业并购理论概述
2.1 企业并购类型
企业的并购类型主要是根据分类标准来划分的。如果按照并购双方企业所处的行业来分类 ,即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如果按照出资方式进行划分,即可分为股份购买并购、现金购买并购和股票换取资产的并购方式。除此之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出不同的并购类型。本文主要以并购双方企业所处的行业作为分类标准。横向并购是指并购方企业和被并购方企业同属于一个行业,或者其生产技术、服务类型相似,或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并购行为。在我国并购案例中,存在大量的横向并购,横向并购能够扩大并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竞争对手,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合并、整合销售渠道,进而并购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但是横向并购对市场来说也有着一定的风险性,这种并购方式不利于市场的活跃性,可能形成垄断的局面。纵向并购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相互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并购,也就是说存在着上下游关系的企业的并购。这种类型的并购目的主要在于,并购能够为并购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服务成本。比如,企业本来要从市场中外购生产原材料,而通过纵向合并之后,便从“外购”变为了“内供”,这样既降低了并购企业寻找原材料的时间成本,也降低了购买原材料时的交易成本,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
2.2 并购动因理论
企业的并购动因主要意义在于企业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目的而进行该次并购行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具有复杂性,所以企业并购的动因也较为复杂,有效地并购可以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等,所以在现在的市场中,并购也成为了各企业谋求发展的手段之一。而不同的企业,其并购动因也不尽相同。在此主要分析三种较为普遍的并购动因的观点,即市场份额观点、协同效应理论和分散风险理论。市场份额观点可表示为企业通过并购行为,从而扩大了其经营规模的同时,也减少了竞争对手,进而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其市场占有率,对市场有了更好的掌控力和支配地位。可利用市场份额观点从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个角度来分析并购行为。在横向并购中,一个企业并购了同行业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从而减少了竞争对手,获得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增强了自身对于市场的掌控力,同时还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可能还能形成行业垄断,进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纵向并购中,企业并购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相互协作关系的企业,这种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使得并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将原本所需的“外购”变为了“内供”,为并购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服务成本,保证了生产环节的连续性,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在混合并购中,并购企业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企业进入其他新产品领域的成本也随之降低,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让并购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
第 3 章 CY 影视公司并购概况 .........14
3.1 我国传媒行业并购现状.........14
3.2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15
3.2.1 并购方 CY 影视公司基本情况 ........15
3.2.2 被并购方 X 影视策划传媒公司基本情况 .......16
3.3 并购的动因分析.......17
3.3.1 分散风险,提升盈利空间 ...........17
3.3.2 基于双方共赢的目的 .......17
3.3.3 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 .......18
3.4 并购过程 .....18
第 4 章 CY 影视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20
4.1 CY 影视公司市场绩效指标分析 ..........20
4.2 CY 影视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23
4.3 杜邦分析.....29
第 5 章 CY 影视公司并购绩效中存在的问题 .....32
5.1 资产利用效率不高.....32
5.2 成本管控力度不强.....32
5.3 资本结构不合理.......33
第 5 章 CY 影视公司并购绩效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而言,CY 影视公司的该次并购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在市场绩效评价中,利用事件研究法,通过计算超额累计收益率发现,累计超额收益率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出现了短时间内良好的公告效应,这也表明市场对于此次并购行为的反应是积极的;另一方面,从公司的财务指标评价来看,整体而言并购对公司的绩效有积极作用。然而,CY 影视公司的并购绩效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5.1 资产利用效率不高
在前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 CY 影视公司在运营效率方面有待提高,如表 5-1所示,总资产周转率在并购年以及并购年之后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 CY 影视公司并购之后,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范围都不断地扩张,使得营业收入也进一步增加,并购后的 CY 影视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也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 CY 公司在并购后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规划,使得资产利用率不高,导致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CY 影视公司并购之后,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并没有得到提升,变动幅度极为平缓,甚至有略微下降的趋势,这可以看出,CY 影视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 CY 影视公司在并购后,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分析 CY 影视公司并购前后年度的成本费用可以看出,如表 5-2 所示,销售费用在并购年度和并购后一年都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并购当年,较并购前一年相比,增幅达到了 163%;而管理费用在并购当年也急剧上升,超过了并购以前年度。由此可以看出,在 CY 影视公司的并购活动之后,由于公司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地加大,这使得公司的经营成本也呈现出来上升趋势,所以,公司应该进一步加强成本的管控力度,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控制成本的过度增加。


...........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为求在市场竞争如此之大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和发展,以并购这种形式对自身的规模进行了合理扩张以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市场占有率,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企业规模经营。而近年来,政府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的发展也越发重视,自 2013 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占比首次超越了第二产业的占比,这象征这我国的文化消费在不断地增加,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 CY 影视公司并购X 影视策划传媒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并购活动给 CY 影视公司带来的影响,分析包括短期绩效评价以及以会计指标分析为主的中长期绩效评价。结果发现,CY 影视公司的此次并购行为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CY 影视公司的该次并购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在短期绩效评价中,利用时间研究法,通过计算超额累计收益率发现,累计超额收益率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出现了短时间内良好的公告效应,这也表明市场对于此次并购行为的反应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在对公司的中长绩效评价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资产利用效率不高、成本管控力度不强以及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对公司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规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并购之后,公司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都有所扩大,公司应该对并购后的各要素重新定位、组合,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规划,使得各个资源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从而才能实现并购活动的目标。CY 影视公司对于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公司应该在经营管理上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物尽其用,公司应该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的利用率,从而突出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加强资金的掌控力度的同时,把握好并购为企业所带来的杠杆效应。同时,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本文也扩大视角,对整个传媒行业的并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及启示,为以后行业内的并购提供借鉴。其他公司在以后的并购中,首先应该要明确公司的并购动机,进而对目标公司进行慎重选择,同时把握住发展机遇;其次,应该要注重后期的整合,从而实现并购带来的协同作用;同时在并购时,要选择一种合理的并购融资渠道,并加强并购后资金的掌控,合理利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
参考文献(略)